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白荡湾与陈家墙门(上)

白荡湾与陈家墙门(上)

2020/7/14 0:49:06    作者:  郑一冰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2301

  2014618日,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寻访到芦墟老街的陈家牌楼老屋。看守老屋的陈家后人陈韵华、陈瑜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寻根者。来者是我国著名的两栖轮式装甲车主设计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级教授陈元范。现退休在四川,特乘飞机来到故里。

  一幢位于芦墟老街人民桥南、市河西,已破旧不堪即将倒塌的老屋,近年来,常有远在各地的陈氏后人前来探寻。

  远去的村落

  芦墟有“四围春水”美誉。就在元荡南,洋沙坑荡东,有一湖叫元白荡,一汪清澈碧水,四周荡岸湾湾,蒹葭垂柳,水田青翠,水鸟群飞。元白荡北岸,翠竹垂柳中,曾掩映过一个古老的村落“白荡湾”。芦墟周围的古村落,曾经居住过陆行直、袁了凡、叶绍袁、陆青来…… “白荡湾”村,在上世纪90年代,因开发“福禄贝尔”科幻乐园而迁移,现址为“国际枫华中学”。新世纪初建设G50高速公路,土地被征用。“白荡湾”村从此消失。一个古老的村落,为现代化进程结束了使命,沉积在线装书里的人物,当你轻轻翻开时,却栩栩如生走来。

  “白荡湾”村,是芦墟陈姓大族世居地,为颍川陈氏家族后裔。陈氏第十九代后人,“分湖中学”创办时的老师,现年93岁的陈韵华,还记得村里的陈家祠堂,挂着高高的一排排祖宗像。柳亚子编《分湖诗钞》,录陈姓诗人,从明代至清共34人,注明“白荡湾”人有 15 人。据陈家后人叙述,“白荡湾”陈家最早是从浙江海盐迁来,《分湖小识》记:“陈尧恩,字汝济,号荻州,白荡湾人。正德庚午举人,初任广西永安知州,丁内艰归。服阙,起补广东崖州知州。” 陈荻州,陈家称为草滩公,尊为“白荡湾”陈家三世公。草滩公主政崖州,勤政清廉,兴学堂、开河渠、筑道路、平盗贼,做了一番“建设海南”的事业,当地为他建碑。光绪三十四年版《崖州志》记述陈尧恩:

  “正德中,知崖州。兴学造士。开马丹、中亭诸沟,以疏水利。筑长桥、留坊等道,以通车马。时抱笼、罗活诸峒为梗,出师平之。兵民不扰。植碑颂德。祀名宦。”

  草滩公的后代到清康熙年初,有陈鏔,陈鑛,陈鑑,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先后从“白荡湾”迁到芦墟镇上。陈鏔是康熙国子监监生;陈鑛为康熙戊子年贡生,官全椒学教谕;陈鑑为雍正甲辰举人。《分湖诗钞》录有陈鑛诗十四首,陈鑑诗二首。陈鑛“留别全椒诸上士”,诗情至诚豁达:

  萍絮何须问旧因,离筵开处对残春。谁言琴鹤非家具,自喜溪山是故人。

  北道应牵游客梦,东风偏上苦吟身。归舟莫笑轻如叶,千卷丛书已不贫。

  千卷丛书,耕读世家,正是陈家的写照。迁入芦墟镇的三位陈姓,继承着陈家的家风,培育了一代代经世人才。

  牌楼的故事

  其中陈鏔一支,故事更为丰富。陈鏔娶江庠生沈凤鸣之女为妻,生一子陈敬。沈氏嫁陈鏔后,遵照舅姑的遗命,陈鏔一家搬入沈家大宅,沈宅成为陈宅,称“德余堂”。在陈敬两岁时,陈鏔不幸过世,沈氏时年22岁,独撑家门,寒灯课子,将陈敬培养成才。《分湖小识》记:“敬入武庠生,犹孜孜好学,购藏经史三千余卷,亲加丹黄,披阅忘倦。念母夫人苦志守节,于雍正二年请旌建坊。”即在大宅沿街,临市河石驳岸,朝东建成四柱石牌楼。从此,连同陈家大宅,统称为陈家四脚牌楼。

  陈元范教授寻根,带来了陈家大宅的平面图,可以看到这是一座明末清初典型江南大宅的建筑,五开间临河四柱牌楼,跨街楼后三进门楼,最后一进带花园,靠后河有船棚。这种庭院深深,前后临河的宅所,正是名门望族的标志,从这类墙门里,读书声延续了江南的文脉。

  陈鏔子陈敬,初名濂,字景颐,号退斋,诸生。《分湖诗钞》录退斋公一首五言排律和两首律诗。录一首“怀其言叔宁夏”:

  何处招寻雁与书,条条路隔七千余。贺兰山下春难到,花马池边岁又除。

  足踏九州归有梦,胸藏万卷架无书。对床旧约浑似昨,汛扫南楼伫尔居。

  “胸藏万卷”是陈家传统,代代相传。陈敬育有六子一女,排序为:汝霖、汝棠、汝树、汝藻、汝懋、第六女、老七。依次称老大房~老七房。《分湖小识谊行》记述了陈敬父子的事迹。陈敬“性好施与,凡亲属之待以举火者,不一家。乾隆辛酉岁,邑侯李劝令殷户买谷贮仓,以备赈饥,敬慨然乐输无吝色。或值米价翔贵,率先平粜。乙亥冬,岁大饥,当事设厂施粥。敬特捐米百斛”。行善积德,泽被乡里。六子中,汝藻早逝,其余均读书成才。第五子汝懋“遂隐于医,得养生术。好善乐施。宅南面河为往来要道,向因坝阻行旅不便,乃于同人商议开坝筑桥,捐数不敷,复解囊竣事,成此善举。”芦墟南栅登云桥,即为汝懋等人捐资建造。

  陈家七房子孙,在这大宅里过了一段时光后,逐渐散出,大都还住在芦墟,读书家风,世代延续,门前的四柱石牌楼依然昭示陈家醇厚书韵。直到文化大革命,牌楼拆毁,前两进改建为工商所。2010年,陈家后人在整理第三进老屋时,发现六扇硕大的后厅屏风门,门高有400 cm,宽 50 cm,漆书一副对联:“箕裘事业辉金屋;钟鼎家声振玉堂”。姜黄厚漆底,书联阴刻填泥金,上款,“景颐表弟嘱书”,下款“籥云沈志祖”二方朱红章。

  沈志祖,字学基,号毅斋,又号咏楼,浙江湖州人,沈慰祖兄。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御史,乾隆十五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工诗文,精书法。从这门联看,书体工整舒展,造诣很深。从对联上款,称陈敬为表兄,证实陈敬母亲沈氏,及这幢老宅的悠久历史。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