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7 3:42:38
作者:
刘斌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451
图为旧时旱船活动演出图
民俗歌舞——“菀坪旱船”是苏州地区独树一帜的民俗文化活动,其歌舞形式是根据水乡渔民打鱼的生活情节构思创意出来的表演活动,在改革开放初期,此项活动在菀坪小镇非常盛行,其载歌载舞、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相传,曾经有一名姓蔡的状元,在领工修造某大桥时,由于资金缺乏,自己贫穷,又拿不出银子,心里焦愁不安。突然有一天,观世音菩萨路过,见蔡状元领工修桥,此乃善举一桩。于是暗中相助,变化为一个民间女子,貌若天仙,体态妩媚,自坐船舱漂游水面,让愿为婿者以金银为弹打彩,打中她者即婚配,所掷船舱金银一律归民工造桥花费。谁知三日内竟无一人打中,却积攒了数以万计的金弹银丸。此时船中美貌女子随风而去,众民工瞠目惊恐,后来得知原是菩萨下凡资助——“旱船”活动缘此而来,流传至今。
民国时期,旱船在太湖滩涂上的菀坪小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大量来自河南的移民,根据当地鱼米之乡的渔农生活原型不断进行提炼、创新与发展,曲调流派纷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菀坪旱船”,深受当地及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欢迎。
菀坪人喜爱“旱船”,解放初期,菀坪乡的每个村(文革时期的生产大队)都有两三支“旱船”队伍,每逢节庆都要在生产队的稻场上演出,春节期间还以“旱船”表演形式走村串户到老百姓家里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菀坪旱船”还经常参加当地政府主办的各种庆典演出,表演的彩船可以由平时的一条增加到几十条,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场面壮观,气势宏大,既可表现新农村发展的丰收景象,又可展现当代农民“百舸争流”的进取精神。
但是,“菀坪旱船”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农民进城脚步的加快,农民离开了农村,演出机会越来越少,会玩旱船的人也越来越少,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目前,松陵镇文化站为了弘扬民俗文化,正在开展对“菀坪旱船”项目申请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笔者从中了解到,整个太湖新城“菀坪旱船”的传承人已寥寥无几,在世的一些传承人年龄已高,都在70岁左右。2007年,“菀坪旱船”参加吴江市民间文艺节目比赛,因演员队伍年龄老化、演技退化等原因,仅获得荣誉奖。
“菀坪旱船”属于民俗歌舞类文艺活动,从其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来看,能够鲜明地体现美丽苏州湾的民间文化特色,有利于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游客探寻旅游文化浓厚的兴趣,最终的落脚点是有利于推动旅游经济发展,魅力苏州湾期待此类具有地域个性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登场。
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更加深远,“菀坪旱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因太湖而衍生的民俗文化充满着生机,且富有特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文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当地居民的民族情感,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吸引力。
分析其社会价值,“菀坪旱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俗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民俗文化活动的演绎,宣传吴江成就、展示吴江文化、传递吴江情怀、增强吴江效应,同时也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民俗文化”也要“城镇化”,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深入挖掘,广泛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集粹,总结规范歌舞类型,培养新兴演艺人才,不断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
吴江已经开启了文化旅游新时代,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活动要入景区,增强吴江旅游集结地的文化效益;要进社区,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要进城区,走文化活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要为“民俗活动”设置传承平台,在乡村社区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节庆活动中将“菀坪旱船”等民俗文化活动节目融入进去,为弘扬民间特色文化提供更多的传播机会,使之成为美丽苏州湾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