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9 3:10:40
作者:
何笛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3113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中国是一种文化。上海周立波在脱口秀节目中以此调侃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奥巴马总统向全世界宣布,他研究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个字:吃。说在中国什么都可以用吃字概括,人们见面问吃了吗,受人欺侮了叫吃亏,情敌之间是吃醋等等不一而足。虽说是一种幽默,有点以偏概全,却也不失为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分析。
松陵镇自吴江建县起直到现在,都是县城(市、区府)所在地,其繁华自是其它乡镇所不及,饭店酒楼当然少不了。鲈鱼的美味更是吸引了往来的官员、风流的文人墨客、做生意的商贾行旅和海内外的游人,“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便是最好的证明,明代垂虹桥畔“埠头灯火集船丛”,茶坊酒肆生意兴隆,只可惜没有饭店酒楼的名字流传下来。
文革结束,我到松陵读高中,镇上似乎总共没几家饭店,像模像样的饭店更是一家都看不到,我们学生有时周末上街,在东门盛家厍口的一家小饭店里吃一碗7分钱的阳春面算是改善伙食了。
印象中,鸿运楼应该是松陵镇上第一家上档次的饭店,设在市中心的三角井,记得我们高中毕业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好象是1985年,那时我们口袋里都没什么钱,参加活动的同学每人出几块钱,就在鸿运楼,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
那时,我们都已在外面的城市上过大学,或正在上大学,算是见了一点世面,四层楼的鸿运楼实在也算不得什么,可在当时的松陵镇,它却是最高档的饭店了,又是在市中心的三角井,显得很突出,比周围的楼房似乎要高一点,很能满足一下当时的虚荣心。
工作调动,重来松陵,已是三十年后,它发展成了一个我不认得的城市了,不要说松陵饭店、吴江宾馆之类的星级饭店,就是花园路、梅石路等美食街上的普通饭店,其规模、档次都强于当年的鸿运楼。有次请几个朋友吃饭,提议去鸿运楼,很是被他们笑话了一顿,显得不临事面,过后我特意去看了看,那饭店真的不在了,换成了别的什么商铺。
这倒让我有点想念,我不是喜好怀旧的人,只是对文史有点兴趣,尤其是家乡的文史。在以往的文史研究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实地考查的情况,但往往物换星移,连一点旧的痕迹都荡然无存,让人不免产生历史是否虚无的幻觉。
一个地方,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地方,无论它建设得怎样现代,其历史和文明的过程总得有迹可寻,有一些感性的事物可以让后人吊古怀今,从那些事物中能够感其形、听其声,体悟到先辈们奋斗的历程,从而珍惜当下的生活,并努力开创明天的新生活。
鸿运楼已然消失了踪影,我原以为那也不过是一个店名,和现在某些叫得很响的店招一样,讨一个“鸿运当头”的吉祥口彩,它的出现和消失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在某次偶然的闲读中,不经意地发现,其实,以饭店来说,它是有点年头的,以“鸿运楼”为名的饭店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如常熟的鸿运楼早在1926年就开办了。
据说,吴江的鸿运楼最早是开在震泽镇上塘东大街上的,1943年由朱兰亭独资开办,当初仅一楼一底,员工只有5人,以擅长烹制地方特色菜肴而闻名县内及邻近浙江南浔等地。照此说来,它当时是一家规模不大的私人小饭店,和现在比较普遍的个体快餐店或饮食店相类似。小乡镇上人口较少,小饭店也不可能很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相对要容易些,反过来说,生意主要做的是熟客,口碑比招牌更重要,能够打出名气或品牌,菜肴、服务与诚信,想来应该都不错的。
常理推测,老字号(商铺、公司)的本部是不轻易搬迁的,向外拓展的往往是它的分部(现在称连锁或加盟),而鸿运楼在解放后,随着1956年的公私合营,它的原班人马随同菜馆迁至松陵镇中山街的中心地段,原仓桥东北堍(如今城中广场的西端)。个中的原由,已不是后人所能妄加猜测的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当时的知情者,能够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提供原始的信息。
1958年起,鸿运楼更名为国营人民饭店,文革中,又一度改名为新江饭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和以后的人们,只要对现代史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别说是饭店、商铺,就是人名也多有改成带有那个时代标记的名字。而现在,不是有许多什么“广场”、“国际”、“皇家”之类名不符实的时代性商铺吗。
人民饭店的名字一直用到改革开放的1982年,该年9月,随着危房拆除和城区改造,人民饭店旧房拆除并搬迁至三角井处,同时也恢复了鸿运楼的店名。新迁建的鸿运楼为四层楼,三层主楼面积达1258平方米,底楼、二楼是菜馆,三楼是客房部。为弘扬名牌,重振雄风,店方特在店内刻上一副对联“续修烹饪谱,再兴鸿运楼”。
客观地说,整个八十年代是鸿运楼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鸿运楼知名度最高的时期。它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中的钱多了,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已不再满足于有得吃,而是追求能吃饱,更要吃好,鸿运楼的出现如及时雨,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求。再者,当时的松陵镇上饮食业并不繁荣,廖廖几家小饭店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鸿运楼占着地段的优势、铺面的庞大、店牌名声和特色菜肴,吸引了镇上众多群众和来镇上办事的外埠人员。到鸿运楼吃饭,一点不比现在到吴江宾馆吃饭逊色,某种程度上更有面子。而鸿运楼在那一时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5年共有职工58人,获得了县级先进单位称号。
一家饭店能够在一座城市生存和发展并不困难,但要成为知名饭店,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品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菜肴,使菜肴和饭店浑然一体,如提到苏州的松鹤楼,人们立即会想到“松鼠鳜鱼”,反过来也是一样,当它成为一种传统,就形成了所谓的老字号。当年的鸿运楼也有几道名菜,如“开面鳝糊”,选用粗壮的鳝丝,用猛火烧上一阵,去净腥味,然后让其吸进卤汁,勾上不多的厚芡,再浇上沸油,其色红亮,其香扑鼻,其味鲜美。“松炸虾球”,选用新鲜大虾仁,用蛋糊搅拌后,放入温油锅里,复用旺火炸之,其色泽金黄,外香内鲜,用甜酱蘸之品食,真是别有风味。“生烩鱼扇”,选用较大的活鱼,取其中段,运用斜刀切法,使鱼段脊断肚连,用旺火烹制速成,形似扇面,色如檀香,鲜嫩可口。“糖醋粒肉”,选用纯精猪肉,用蛋粉挂糊,分两次炸成,甜滋滋、酸溜溜的糖醋包裹着脆生生、白嫩嫩的细肉,真是香甜松鲜。该店所制的传统菜肴,花色品种繁多,富有江南风味。不仅在选料上严格把关,而且制作精细、讲究搭配。按照时令节气,更换菜谱。烹饪上擅长溜、炒、烧、炖,色、香、味、形俱全,深受群众喜爱。传说,有一次,吴县越溪一户姓席的人家,慕名把婚宴摆到吴江鸿运楼,由于食客较多,结果筵席从里面大厅延伸至鸿运楼大门口,吃喜酒的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似乎吃到鸿运楼的菜是一件荣幸的事。但,这些菜肴尚不能达到特色的高度,在饮食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候,其竞争力不足的弱点显露无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鸿运楼开辟了旅社部、点心部、旅游部等,实施多种经营,这是不是它的败招还不能轻易下结论,现在有些大饭店也有这样的运作。从结果来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苏州人来承包了鸿运楼的经营,再后来,“苏州得月楼吴江分店”的招牌替换了鸿运楼的招牌。显然,鸿运楼在内部管理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市场经济推动了松陵镇上餐饮业的发展,一大批饭店酒楼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鸿运楼非但没有壮大,反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过了约两年光景,得月楼的店牌也不见了。
1996年月12月18日,中信实业银行吴江办事处的巨大招牌覆盖了鸿运楼的店名,人们才恍然得知,辉煌了半个多世纪的吴江名店就此告别了饮食界,远离了喜爱它的群众,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对老字号的追念。
注:照片来自吴江东太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