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7 3:43:31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84
【作品原文】
沧桑几阅市鏖存,
谁识当年合路村。
青草滩原瓯脱地,
后人何事效争墩?
【作品释义】
市鏖:指商店集中的地方。
瓯脱:在匈奴语里意为“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初”,指边境地区双方之间的缓冲地带。
两千多年来,盛泽历经沧桑,现如今已发展为经济繁荣的丝绸重镇,与当年的合路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秋凡先生发出了“沧桑几阅市鏖存,谁识当年合路村。”的概叹。
【背景拓展】
盛泽地处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这里是吴越两国的边城之地,说不清属于吴国还是越国,故而盛泽最早的地名就叫“合路”;到三国时期(220-280)又名“青草滩”;直到南宋时,才有了“盛泽”的名字。
清乾隆《盛湖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盛泽古名合路。因春秋间吴越相争……盛泽与黄溪皆边城之地,可为吴,可为越,难为分析,故为合路。后禾城(嘉兴)迁徙,是处化为青草,故(三国)孙吴时名为青草滩。至唐宋时仍名合路村。”沈秋凡在《盛湖杂录》的《盛泽成镇始末考》中推断:“唐宋时犹名合路,是盛泽之名必起于南宋矣。”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