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8:52:16
作者:
灵犀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7443
肖甸湖位于白蚬湖西北角、澄湖南边,东临周庄乡村,西望同里古镇。20世纪70年代之前肖甸湖仍是一片汪洋,整个湖荡面积3.28平方公里,是天然的蓄水库和洪水走廊。现已经过围垦,变成森林公园。
现在的肖甸湖森林公园北依苏州工业园区、西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靠汾湖高新区,是镶嵌在三个工业园区内的一个”生态绿肺”。该公园面积之大、绿化之好、生态之佳,江南少有,被誉为江南平原绿化之最。但在历史上,肖甸湖曾经是一片芦苇荡,钉螺丛生,周围农民在春夏之季经常到芦苇荡里捕鱼捉鸟,不少农民得了血吸虫病(俗称膨胀病、大肚皮病),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流行一首民谣:”栅里村,栅里村,栅里村上死绝人。不—刀上死,不—绳上死,只—小河浜里找女婿。”“村里哭声不绝,村外田荒地白。”据调查,附近的池浜村,新中国成立前全村血吸虫病感染率在70%以上,85个男劳力有一半成了半劳力,有的甚至丧失了劳动力。81个女劳力也有一半成了半劳力,大片田地无人耕,稻子熟了无人收。全村原有83户,到1949年5月已有33户因患血吸虫病死绝,有6户只剩1人。陈小金一家,被血吸虫病夺去6条生命。
1969年冬,为消灭血吸虫病,屯村公社会同周庄公社调集18个队,农船近200只、劳力3500至4000人次,用两个月时间,在肖甸湖南北湖口各筑长4公里、宽5米、高4.5米的两条大坝,进行围湖灭螺。1970年5月7日,动员全公社19个村部分干部群众迁入新村,成立五七大队。时年起,在原芦苇荡地进行培育苗木,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竹子等。
肖甸湖的围垦,切断了水的流向,澄湖水不能流入白蚬湖。2012年,政府投资2500万元,实施肖甸湖泄洪工程(又称澄白港),工程包括河道工程、堤防护岸工程、堤防防汛公路、桥梁工程和堤防绿化工程五部分。澄白港工程,河道走向为北起澄湖,沿池浜村东侧至张家港东河口,沿老河道至新开港,再至凌家浦东河口,通过同周公路入白蚬湖。澄白港河道长度2095米,河宽50至55米,澄白港开通,解决了澄湖水流入白蚬湖、泄入淀山湖的问题。
肖甸湖森林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逐步形成了规模。目前,按种植种类可划分为银杏、桃树、翠冠梨、白沙枇杷、早园竹、毛竹、水杉、池杉、香樟以及雪松、合欢、广玉兰、梅花、桂花等独立区和合种区植物。公园内河道、沟渠分布有序,近3000米长的水系缠绕着森林,外围有1200亩的精养鱼塘,充足的水源使森林内的植物生长茂密葱茏,古朴自然,从而吸引了黄鹂、白鹭、”鸡、”兔等数十种”生鸟禽和动物前来林地栖息。1998年5月被江苏省农林厅批准为”江苏省吴江市肖甸湖森林公园”。2001年7月,公园所在的肖甸湖村又被省农林厅、省环保厅评为”省百佳生态村”。2009年4月,经省林业局批准建立苏州肖甸湖省级湿地公园,这是华东地区首个集”湿地”与”森林”于一体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