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 吴江

吴江

2025/2/23 3:12:31    作者:  陈尧佐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753

 

 

《吴江》是北宋诗人陈尧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于秋日乘舟游吴江,置身物阜民丰的江南水乡,看到烟波缥缈,吃到鲜美鲈鱼,竟不忍离去。

 

作品原文

平波渺渺烟苍苍,

菰蒲才熟梅柳黄。

扁舟系岸不忍去,

秋风斜日鲈鱼乡。

 

【作品赏析】

九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陈尧佐路过吴江,为这里的碧水绿道、秋风斜日、莼羹鲈鱼而扁舟系岸,诗兴勃发,不忍离去……吴江自古以来乐居的本质一直延续至今。

这首诗,直接以吴江为题目,开门见山,描写了松陵八景之一——鲈乡烟雨的美景:吴江水面开阔,一望无垠,湖上烟波浩渺,烟雾迷蒙,水天一色;岸边的水草与植物刚刚成熟,柳叶逐渐变黄,一派秋天的景象。这是诗的前两句,诗中的菰蒲在萨都剌的《平望驿道》一诗中已经出现过,左带吴凇右五湖,人家笑语隔菰浦,知道它们是我们这一带的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诗中菰为草本植物,生在浅水,嫩茎可做菜,称为茭白,大家爱吃;蒲呢,即香蒲草,水生,秋叶可织席或做蒲包。

除了菰蒲,吴江的鲈鱼自然是此诗中的主角。诗的后两句写诗人乘船来到吴江,夕阳西下,眼看天色已晚,诗人由于留恋秋风中的鲈鱼而系船上岸,不忍离去。可见鲈鱼之鲜美,更由于张翰的那千年一念。

 

 

 

背景拓展

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关于鲈鱼乡的记载。据史料记载曾留下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北宋龙图阁直学士丞相陈尧佐,在他的诗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中把吴江誉为鲈乡。宋熙宁年间,吴江知县林肇筑鲈乡亭以志鲈乡其地。此亭在吴江东长桥上,起先曾叫三高亭,亭旁曾有春秋越范、晋张翰、唐陆龟蒙三位先贤的画像。宋苏轼为此特写了《戏书吴江三贤画像》诗一首,因此命名此亭曰三高亭,且将画像更改为塑像。后绍兴年间林肇为令,作序江上,才更名为鲈乡亭。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宋﹞陈文惠公尧佐《吴江诗》云: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纔熟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西风斜日鲈鱼乡。后人於其地立鲈乡亭。

 

作者简介

陈尧佐(9631044)北宋大臣、书法家、画家。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陈省华次子,兄陈尧叟、弟陈尧咨皆状元。太宗端拱元年(988)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咸平二年(999)建韩吏部祠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庆历四年(1044)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现存词一首。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