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2017/11/15 23:05:45    作者:  来源:  环球网    【字 号:  】   点击量:5901

近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宣布设立丝绸之路基金,并酝酿出台“一带一路”规划纲要,“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阶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同时,源于一些西方媒体的误读、曲解之声也不绝于耳,“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说法被西方媒体热炒,又被国内一些人简单地引用,不但误解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真正内涵,同时也给那些正努力抹黑中国的西方舆论增加了注脚。

历史和现实证明,二者的本质和内涵有天壤之别,绝不能混为一谈。

首先,出发点不同。马歇尔计划既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也是其遏制苏联、发动冷战的经济工具。冷战将欧洲大市场一分为二,人为地加剧了贫困、饥饿,而马歇尔计划又把同样遭受战争摧残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排除在外,实际上加重了这种人为的分割。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合理需要,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其次,秉持的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意识形态的一致性为先决条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霸权目标。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美一方面将西欧国家收在旗下,成为其抗衡苏联的小兄弟,另一方面逐步确立了超级大国地位。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以发展为目标,弘扬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对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其鲜明特征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开放,绝不搞“集团政治”和对抗性的“结盟”。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各种方式参加进来,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实现的方式和手段不同。马歇尔计划由美国一家主导,西欧国家总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计划几无发言权。在援助西欧的过程中,美国侧重为其过剩资本和生产力寻求市场,其援欧款项大多用于购买美国产品和服务,为美国经济的扩张打开了大门。而“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完全根据本国利益自主作出决断。各国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互补。中国不但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也愿意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主线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优先领域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倡议和举措秉持开放包容原则,不谋求取代现有的合作机制,而是与它们互相补充,加强合作,更好地满足地区国家的发展需要,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将“一带一路”同“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不但有悖历史事实,更是对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抹黑。一些西方媒体故意做这样的类比,不是误解、误读,就是居心叵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随着“一带一路”蓬勃发展,有关误读和曲解在历史和现实面前终将不攻自破。

丝绸之路是中国人2000年前率先走出来的,但这条路是属于全世界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友好、开放和包容,这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精神一脉相承,为中国同沿线各国开展合作、共谋发展勾画了蓝图。只要大家携手努力,必将迎来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未来。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