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指南 >> 方志编纂 >> 方志简报 >> 吴江方志简报52

吴江方志简报52

2013/9/17 13:06:00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0404


吴江方志简报


2013年第3期(总第五十二期)

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3年12月 17日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引导全区地方志工作者在编纂实践中加强业务学习,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他人的编纂经验指导编纂实践,进一步提高编纂业务能力与志书编纂质量,本期《吴江方志简报》特转发在10月份举行的全区地方志系统论文比赛获奖的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编修《黎里镇志》的思考和实践

汾湖高新区方志办   肖耀华

【内容提要】以笔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回顾了《黎里镇志》编纂方案形成的曲折过程;回答了2014年版《黎里镇志》的编纂思路、做法和主要特点。

历时六年余的《黎里镇志》编纂工作即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回顾《黎里镇志》的编纂过程,是一个围绕如何编修问题上的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黎里历史上曾出版过三部志书:清嘉庆《黎里志》、光绪《黎里续志》和1991年出版的《黎里镇志》。按理说,这次二轮修志,编修《黎里镇续志》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由于1991年版《黎里镇志》留下了许多缺憾,给《黎里镇志》如何续修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困惑,增加了编纂难度。

一、剖析1991年版《黎里镇志》

1991年版《黎里镇志》编写工作起步于1986年,历时5年,于1991年出版,是吴江县首部乡镇志。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记述黎里镇千余年(严格地说是近百年)历史发展变化史实,实属不易。其中“政党社团”卷、“商业”卷、“工业”卷、“文教卫生”卷中的“教育”章等能较全面地反映其发展变化,很有“存史”价值。

但是,《黎里镇志》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纵观《黎里镇志》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全面性、完整性不够。《黎里镇志》将记述的主体立足在“镇”字上,忽略了农村这一块内容。虽然也设“农业”卷,但没有记述解放后农业体制上的一系列变革史实;设“镇村建设交通邮电”卷,但大部分内容是以表格代替文字记述,缺少事物发展的过程。二是简单、粗糙。如对人物的挖掘和记述显得十分单薄;文物的记述尤如蜻蜓点水;“文教卫生”卷,抓住了文化教育,忽略了卫生体育等等。

二、新一轮《黎里镇志》编纂方案的探索

基于上述情况,新一轮《黎里镇志》究竟该如何编修?这几年中,曾有过几套方案:

方案一,编修续志。上限1989年,下限2006年10月。这是一种最简单,但又是一种最不负责任的修志方法。因为前志确实遗留了许多重要史实,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不补记,不纠错,对不起自己所从事的修志工作,也对不起历史,因此不可取。

方案二,续修加补漏。这方案从理论上讲是成立的,但实际操作确有难处。一是将补漏内容放在各章节后,造成章节内容缺乏连贯性,而且不好看。二是一些地方因补漏内容多而导致章节中出现“女儿大于娘”的尴尬现象;单独设补漏卷,其章节因补漏内容的不均衡性,给人感觉七长八短,十分零乱。这一方案曾在“交通邮电”卷做过尝试,最后还是被否决。

方案三,以续修为主,采用“犬牙交错”办法追溯前志遗留内容,即上限根据追溯内容而定,不一刀切。此办法出自《江苏地方志》杂志上某专家的一家之言,理论上合情合理。但这样的志书既不象重修,也不是续修,有点不伦不类,也欠妥。

此外,也有过重修的想法,但我们确实不忍心用这样极端的手段来否定吴江县首部乡镇志。据了解,苏州市仅《周庄镇志》重修,因有数千处错误。

我们几个修志人员就这样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摸索前进着,但“补前志遗留的重要史实,纠前志中出现的重大错误”这一思路是坚定的、统一的。

那末,《黎里镇志》最终编纂方案是什么?根据专家意见,《黎里镇志》的编案方案确定为以续修为主,脉络追溯前志,形成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新版《黎里镇志》。(我们不妨就称2014年版《黎里镇志》。)其编纂原则是“上限适度追溯事物发端,对前志梳理、纠误、补漏,重点记述1989年至2006年10月的史实。北厍记述的起始时间为2003年12月并入黎里镇。”

采取这样的编纂方案理由有两条:一是符合黎里的实际。二是《吴江县志》有先例。历史上《吴江县志》有明代的嘉靖《吴江县志》、清代的康熙《吴江县志》和乾隆《吴江县志》等多部志书,那《黎里镇志》也可以有1991年版《黎里镇志》和2014年版《黎里镇志》。

三、2014年版《黎里镇志》编纂的基本做法和特点

(一)全方位反映各领域内事物的发展变化

1991年版《黎里镇志》共设地理、农副业、工业、商业粮油、财税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党派社团、政权司法民政、军事、文教卫生、人物和社会等12卷,37章,132节。这样的设置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从容量等角度来说都是不够理想的。2014年版《黎里镇志》根据“横不缺项”的原则,在章节的设置上努力体现一个“广”字。全书设地理、市镇农村、老街、镇村建设、工业、农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政党社团、政务、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政法军事、人物、社会和丛录等18卷,85章,275节。这样可以较全面地反映黎里镇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内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

(二)正确运用梳理、补漏、纠误、复载、重修等手段追溯前志

脉络追溯的目的是将前志一些章节中记述比较重要的史实梳理后,与续修部分有机衔接,形成有始有终的事物发展过程。它是前志与续修部分衔接的重要载体,追溯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志书的质量。因此,必须充分运用梳理、补漏、纠误、复载、重修等手段做好追溯工作。

梳理,是将前志内容通过分析,吸取其有价值的史实,形成一条脉络,与续修部分衔接。如“地理”卷中的“建置”节,我们从春秋时期黎里在嘉兴长水境内写起,将前志“建置”节中黎里的归属、演变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梳理出来,然后与2003年12月北厍并入黎里,2006年10月撤销黎里镇的内容相衔接。“区划”节则从民国元年开始,根据前志内容简要记述黎里区、乡、镇、公社各个时期镇区、农村的区域变化,然后与2001年开始的黎里镇行政村区域调整、镇区区域调整相衔接。这样,读者可以不翻阅前志,就能对黎里建置区划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印象。

补漏,是将前志中遗留的重要史实予以增补,使史实不断线。如在“政党社团”卷、“政务”卷中增补小乡、中乡机构,与已记述的各时期组织机构情况衔接;若记述前志遗留的重要史实容量大时,则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章节,如“农业”卷中增设“农业体制”章等。

纠误,是将前志所记史实中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纠误的原则是将在追溯梳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错误史实予以纠正,有些关系不大的错误,若不属追溯对象,则不予考虑。如纠正“大事记”中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成立的时间;纠正“政党社团”卷中黎里公社召开党代会届次的错误和部分领导任职时间的错误等。

复载,是将前志重要的、有价值的史实复载后归入新志。当然,复载时部分内容会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如前志“政党社团”卷、“政务”卷各时期组织机构中的领导任职表,在复载时增补了“籍贯”一列,使表格内容更丰满一点。

重修,是因前志某一方面内容实在太单薄、简单,遗漏相当多有价值史实时所采取的措施。如前志“社会”卷中的“文物胜迹”章和“人物”卷必须大刀阔斧修改、增补相关内容。

(三)努力揭示事物发展的时代特性和黎里镇特有的地方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黎里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促进黎里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方位记述各领域内事物发展的过程,在记述过程中努力揭示其时代特性和黎里镇特有的个性是历史赋予我们修志工作者的责任。

我们在编修过程中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凸现时代气息。如在“农业”卷中,除了补记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史实外,重点记述1998年起黎里镇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有序推进土地确权发证、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在“工业”卷中,重点写好“工业体制”章,在全面记述国营工业,集体工业的发展变化的同时,着重记述1997年10月开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及民营工业的崛起等曲折历程。

我们在编修过程中又充分展示黎里镇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如在“政党社团”卷中设置“党的建设”章,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有重点地将历届镇党委狠抓党的自身建设的桩桩件件收录入志。同时,设“黎里镇党校”节,记述这所全国先进基层党校的成长经历。鉴于黎里工业中的日化、铸件行业在吴江市首屈一指,农业中的特种水产养殖在全市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等特点,我们将日化业、铸件业分别从化工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日化业”节、“铸件业”节;而在“农业”卷的“水产养殖”章中,则把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水产的研发和推广作为记述的重点。

(四)全面展示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黎里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明代成弘年间已有居民千百家。黎里古镇如今还保留着明清及民国建筑9万多平方米,保留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以及柳亚子纪念馆收藏的国家一至三级文物藏品120件。然而这么多的文物古迹和藏品在1991年版的《黎里镇志》中仅用3页文字,6页表格记述了它的全部。该志在“社会”卷中设“文物胜迹”章,下设三节,一是“革命遗址”节,分为“柳亚子故居”及“中共地下党革命活动遗址”两个目;二是“古迹”节,用文字和列表的方式简要介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碑刻情况。三是“旧时八景”节。这样的设置和内容的记述显然缺乏广度和深度,与这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千年历史文化古镇的“身份”不相称。

2009年7月,随着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这座沉睡千年的古镇终于苏醒了。在一些热心人士的呼吁声中,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黎里逐步形成了古镇开发的思路,并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我们修志人员配合古镇开发的发展思路,将已重修的“文物”卷重新调整记述视角,围绕古镇老街上所拥有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形成了“老街”卷。该卷设驳岸河埠缆船石、古桥、廊棚弄堂、名人故居、亭园厅堂宅弟、砖刻门楼碑刻表坊、传世珍品等十一章,共4万余字。按照志书体例的手法,全面记述古镇的过去和现状,展示古镇特有的风貌。

黎里又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历代名人辈出。自元至清,曾产生特奏名状元,及许多进士、举人,也出现不少业绩卓著的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后,又涌现出许多有为之士。时值当代,又从黎里走出众多高级人才和功臣模范。1991年版《黎里镇志》的“人物”卷设“人物传略”和“人物表”两章,由于受资料收集等因素制约,仅对周元理等21位古代和近现代人物列传,对汝信等80余位县团级以上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及受省(军)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列表。这样有限的资料也就无法展示黎里人杰地灵风采的另一面了。

在这次“人物”卷的重修过程中,我们全面追溯黎里历史上有名望的人物,全面收集当代杰出人物和知名人士。该卷设“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人物表”三章。“人物传略”章复载前志中记述的21位人物,增张、倪徵噢(yu)等18位古代和近现代人物;在“人物简介”章中设“知名人物”节,通过查阅资料或直接联系等方式,将符合入录条件(政界,副处级以上;军界,副团级以上;学术界,副教授级以上)的2006年以前任职并健在的汝信、金伯荣、马伯乐等近200位人物记入“知名人士”节;设“黄浦军校黎里学员”节,将金诵盘、俞启亭等6位人物载入其中。在“人物表”章中,除了记述革命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外,增设“进士、举人”节,通过查阅清嘉庆《黎里志》、光绪《黎里续志》,将所有的进士、举人整理后归入该节,共收集整理历代进士19位,举人53位。

相信重修后的“老街”卷、“人物”卷一定能成为新版《黎里镇志》的特色和亮点;相信即将出版的《黎里镇志》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同里镇志》编纂的做法和体会

同里镇志办   计东生

【内容提要】同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们在纂《同里镇志》(首版本、再版本)过程中,深深感到同里建筑遗产、文物古迹人文资料等能反映各个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同里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建筑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提高同里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实践,谈谈在镇志纂中的做法和体会,但很肤浅,希望得到领导、专家和修志同仁的指教

一、        做法

(一)卷目设计 突出亮点

志书目设计,我们走访本市芦墟、盛泽、北厍及外市吴县东山、太仓浏河、昆山张浦、周庄等编志单位,虚心学习苏州市范围内各地编志的经验;主动向上级业务部门请教,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听取当地有识之士们的见解和研究本地的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众人的积极性,吸取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尽量使卷目更能反映同里的水文化和人文景观等特色。

卷目设计,尽量做到门类合理、归类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志书目直接关系到资料的收集和内容的撰写,直接关系到是否突出地方特色亮点《同里镇志》中“退思园”、“老宅”、“艺文”等,在卷目设计中加以升格处理,普遍认为这是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的成功范例。

(二)收集资料 不怕艰苦

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特征,充实的资料是一部好志书的基础对收集资料,我们开拓渠道,不怕烦难,广泛收集。收集资料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从有关档案、文献、报刊中收集资料,二是从资料收藏者、知情人、当事人中收集资料,三是从具体事物、现实生活中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注意做到四个先后,即“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面后点,先今后古”,力求做到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收集资料,要亲自、亲临、亲历,这样才能保证资料可靠性,才能有编辑基础。要贯穿于整个编辑之中,编写之前要收集资料,初稿形成后要补充资料,定稿之前要补充和核实资料,收集资料时间一般要占整个编志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

对收集来的资料,一般要注明材料出处、时间、内容三个方面,为今后核查提供方便。如:档案资料,要注明(档案名称)宗卷号、资料内容及时间; 收藏者提供资料,要注明姓名、地点、内容等。

对收集资料,我们按二种方法加以整理,一是书面整理,对各类资料, 分类装订成册, 并编写资料目录, 便于使用资料时查阅。二是电脑整理,编辑资料长编,分类保存。

对收集资料,要认真进行鉴别。由于资料来源广泛,出自不同时代的文献(档案、书藉、文件、报刊),出自不同身分的人物口碑(记忆和动机不同),难免出现差错。为防止资料虚假性,我们对资料要进行书证、人证、物证和逻辑推理,经过鉴别后资料才能入志,故镇志出版后,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

(三)名镇亮点 详述记载

1.退思园 单独列卷

2001年11月,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同里古镇的骄傲,突出这一亮点,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镇志中单列《退思园》卷,较详细地记录退思园的历史沿革、保护与管理、园主(附:《任兰生年谱》)与设计者宅园及碑拓实录等。全园纵向改为横向布局,景观富于变化,主次分明,园内有园,空间布局巧妙,水面利用充分,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是江南水乡古典园林的典范。这一地方特色, 在其他镇志中是少有的.

2.文物古迹 建筑风貌

同里文物古迹、建筑风貌是古镇重要的地方特色。主要在《文物古迹》、《老宅》、《镇村建设》卷中详细记述。

文物古迹》卷详细记述了文化遗址、历史景点、古迹胜境、古庙寺院、古祠古墓、古街古宅、古桥古木,这一系列的古,组成了同里古镇的千年雅韵,展示了同里古镇的文化底蕴和经久不衰的魅力。至今,古镇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四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退思园、耕乐堂、丽则女学、思本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3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8处,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21处, 一个小镇,有这么多文物保护单位,乃至在全国是属罕见

《老宅》卷记录了同里幽雅的居住环境成为官员退居、富贾置产、文人雅士集聚之地。详细记载同里至今保存完好的99座深宅大院的简况。还记载同里历代建筑水乡风貌,宋代诗人叶茵始建的“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其“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有关的水景。元代叶振宗的“水花园”,广数里,处在同里湖畔,中有“约鸥亭”、“小垂虹”等,池阁石梁,映带左右。明代任秀之的“湖村别业”,地处庞山湖畔,园中有“钓台”、“含香馆”、“玩月亭”诸胜。清代著名的退思园,被称为“贴水园”。 “罗星听雨”更是以水为特色,四周环水,被誉为“蓬莱仙境”。陈从周教授称“同里是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民宅中封火墙、石库门到处可见,这在其他镇志中也是没有的。

《镇村建设》记载:古镇布局依水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人的住宅与水联系在一起,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深宅大院大多沿河而筑,有的人家搭建小阁于河上,备有吊桶取水吃用,水阁上亦可赏景乘凉。每户人家都有通往河中石阶,俗称“河桥”,备取水用水之用。

同里是水上天堂。大小湖荡星罗棋布,河港交错密如蛛网,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0.3%以上。水是同里的命脉,是同里赖以生存的源泉,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古镇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有桥梁49座。镇域100多公里的公路上有164座桥梁,其中屯溪大桥、南星湖大桥是至2005年吴江市范围内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两座桥梁。

古镇区平均不到10米就有一座河桥(700多座河桥)。同里的河桥(河埠)也是一种景观,它们像一座座石雕,给古镇增加了几分文静优雅的乡土气息。河桥的主要形式有平行于驳岸和垂直于驳岸两类。平行于驳岸线的有:“外双落水”河桥,即凸出驳岸两面可以使用;“内双落水”河桥,即凹进驳岸两面使用的;“外单落水”河桥;“内单落水”河桥;更有空灵小巧的“悬挑式”,即块条石直插驳岸,凌空架在河面上,人行其上如悬水面,真乃险中有趣,别有风情。垂直于驳岸的淌水河桥既有呈“八字式”的河桥,又有庄重古朴的“淌水”河桥,还有比较复杂的“内双落外淌水”河桥和“外双落内淌水”河桥。“淌水河桥”是大户人家所建,宽10米以上,河桥两边有两块淌石,且有石刻,很能体现主人的身份。

 3. 文人荟萃,著书丰富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育了代代精英;彬彬辈出的蔚蔚人才,支起了千年的文化古镇。千百年来孕育出众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朝廷命官。主要有《人物》、《艺文》、《丛录》等卷记述,充分展示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物》卷共收录424人(按人物索引计算)。其中:人物传记20人、里人名贤253 人、流寓名贤1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5人、革命烈士15人等。据史料记载,自北宋至清末,同里先后出过状元1名,进士44名,举人96多名。南宋时有诗人叶茵;明代有《永乐大典》副总裁梁时,《园冶》作者、杰出的造园大师计成;清代有吴门书画坛一代宗师陆恢,军机大臣沈桂芬;近代有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著名国学大师金松岑,社会活动家王绍鏊、蓝公武,《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著名作家范烟桥,革命烈士、著名教授费巩等。当代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新德、沈善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90多名

艺文》卷记载宋元明有作者51人,著作100多部,清代作者124人,著作254部,民国时期作者19人,著作139部,解放后至1996年8月有65人著作212部。就内容说,经史子集四部俱有,就水平而论,有十余种被列入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为了能反映出同里的文化底蕴,增设《艺文》卷。这在镇志中也是少有的。

氏族》卷记述同里望族及家谱的简况, 同里望族有陈氏家族、金氏家族、任氏家族、范、叶、庞、王、顾氏等八大家族;同里家谱的有任氏、金氏、顾氏、叶氏、范氏、严氏六个家谱。所有这些资料,充分说明同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能体现同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4.旅游胜地,名扬海外

醇正水乡,旧时江南,千年古镇,世界同里。《旅游》卷详细地记录同里的旅游景点、旅游活动、旅游文化、旅游管理、综合创建五个方面,这在其他镇志中也是少有的。

“旅游景点”退思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优势是其他水乡古镇所不能比拟的。供旅游观光的景点有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耕乐堂等,它们或宅园相衔、景致独特,或宅第深深、雕刻精致,是明清建筑中的精品;陈去病故居、计成故居、务本堂、珍珠塔景点群、松石悟园等,更是古镇文化的浓缩。

“旅游文化”主要记述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水乡丽人评选、围棋天元赛、建立影视摄制基地及媒体宣传等措施,加强旅游宣传,使同里更快地走向世界。

 “旅游管理”重点记述古镇的规划与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同里搞了三次总体规划、三次保护性控制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总体布局、环境改造、景点修复。

“综合创建”把创建国家级卫生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收录入志。

5.民间风俗 江南特色

《风俗》卷详细记载“岁时、生产和生活、礼仪习俗、方言”等同里特有的江南水乡风俗。风俗是指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它涵括范围很广,包括食、衣、住、行、生育、婚嫁、丧葬、建房、方言、娱乐、宗教、岁时、艺术等等。卷中第三章礼仪习俗、第四章方言比较突出。

“礼仪习俗”下设婚嫁、生育、丧葬、建房等节,在收集中,分别召开“媒婆”、“道土”、“后人”等各种人员座谈会,对这些礼仪习俗进行广泛收集,增加了这方面大量内容。

“方言”下设“词汇、俚语、隐语、称谓”等节。“词汇”在民间收集基础上,还从《中国?同里宣卷集》(该集有50集160余万字) 中的大量方言收录之中。“称谓”在言语交际中,是一个重要内容,故我们收录“称谓”入志。“称谓”较详记述了亲属称谓、直系、旁系、姻亲和社交称谓,阅读这些资料,使读者和外籍人士更能了解同里,融合同里

(四)认真修改 反复校对

    认真修改文稿,做到四个结合:个别与集中结合、领导与群众结合、内部(指编辑)与外部结合、下面与上面结合。在初审、复审、终审不同阶段,我们紧紧围绕四个结合,做到既听取镇内同志意见又要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并组织本镇老干部和知情者十人进行审稿,对文稿认真修改,尽可能使文稿达到完美。

反复校对,保证志稿质量,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我们一般采取自校、互校及请当地专业人员校对等方法。

资料核对是对史实、人物、背景、时间、地点、引文等进行的再次复核,使之实实在在成为“信史”。

数据核对,是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基础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涉及。有的下限(时间)不到位,有的缺资料开天窗。虽然大部分篇目已经完成分纂进入总纂,但数据问题仍是突出问题。

文字校对主要是对错别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版面格式等方面校对,尤其对义词、形近字等不能让其过关。义词使用时尽量统一,如 :“唯”、“惟”,统一用“唯”; “其他”与“其它”,统一用“其他”;“撤销”与“撤消”,统一用“撤销”等等。

竖横核对,做到“竖通”与“横通”。“竖通”要“事以归类、类为一志,依时记述、按类编修,领属得当、层次分明”;“横通”要把综述、大事记和正文结合起来看,同一事件,它的时间、名称等要素,在不同场合出现时,往往会对不上号,导致出现的“硬伤”;卷与卷或章与章之间的历史事物、转折年份、相关数据等要互为一致。

校对工作要确立以我为主的态度。要不厌其烦、不辞其劳地重视校对工作,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据,认真负责,气定神静,做到万无一失。

另外,对编辑层次、以时为序、详略适当、文体文风、无题小述、数字运用、标点符号、计量单位、表格制作、引文注释等,要按照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法令、法规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结合修志实践进行,这里不作展开。

二、体会

(一)选用人材 编志关键

要编好一部镇志,选好人才是编纂的关键。要有一支热爱修志事业、熟悉本地区或本卷情况,具有知识面广和文史功底,有文字表达及写作能力的编纂队伍。要带好这支队伍,主编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言教身教。

 1.虚心学习、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编志工作的需要。学习是指“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三个方面。

向书本学,要善于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事物。从书中得到知识,得到信息,主要学习编志的政策法规、业务规范和从电脑上搜索编志的有关知识。

向他人学,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吸取别人的成功做法,取他人之长,创自己之新。在编志起步时,我们走访苏州大市范围内名镇,学习他们编志经验。编志过程中,一般采取上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带着问题有目的进行请教。在镇志再版修改过程中,向同仁和知情人请教,甚至请他们撰写部分节目内容。如:《退思园?碑拓》请刘延华、吴企明、凌在纯撰稿;《氏族?杨氏家族》请沈昌华撰稿。

向实践学,实践是“无形书”,比任何一本纸质书、网络书都难读,可以读一生一世。我们在编志中学电脑打字,学上网查找资料,学文字图片扫描,在实践中拓宽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慧,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以提高我们实际工作能力。

2.敬业爱岗、任劳任怨

敬业爱岗是职业道德核心,是社会道德最基本的规范,是对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即农民要种好田、工人要做好工、教师要教好书、干部要当好官, 为人民服务。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敬业,才能对事业有激情,才能对工作持之以恒,向着目标奋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在岗位上勤勤恳恳、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爱岗热爱本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然,并不要求人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 爱岗担负起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爱岗敬业是平凡的奉献精神,它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应该具备的;爱岗是具有奉献精神,因为奉献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就没有伟大的奉献精神,因此“奉献”两字,融入了平凡的编志过程中去。

我们编纂《同里镇志》(首版本、修订本)过程中,数度春夏秋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默默无闻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收集资料,不怕酷暑炎热、严寒地冻,坚持数年如日。如:桥梁,古镇区49座桥梁、镇域公路上164座桥梁,对桥长度、宽度、矢高等相关数据,进行现场测量;住宅,古镇区99处深宅大院房屋结构、建筑特点反复到现场察看,并绘成房屋平面图;名木古树, 2003年统计有139棵。对每棵树的胸径度、树龄等数据至少3次以上到现场测量校对;对街道、里弄、河桥(河埠)……。

又如: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史实考,我们查阅苏州府志 宋《吴郡志》等旧志,查阅《纵览吴江》中十部吴江县旧志,走访了昆山等地有关人员,对魏汝贤及祖辈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再如:为方便读者,我们不厌其烦,编制了索引(人物、事物等)。

3.以身作则,言教身教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已必须首先做到。在编志紧张阶段,不管春夏秋冬,除了每天上午7:30之前到办公室之外,基本上做到三个不分:不分工作日与节假日,不分上班与下班,不分办公室与家里。总之,一心扑在工作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编志工作。

我曾二度患上癌症,特别是第二次患上癌症,2006年3月9日进行第二次手术治疗,担心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故在治疗过程中,我从不间断《镇志》编写工作,在手术后半个月(住院期间),就考虑镇志编写,六次化疗出院后,坚持每天到编志办公室工作。由于一心想编志,把自已生命融入到编志中,以事业当作生命,转移了对病情的注意力,把自已生命和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态。

(二)团结协作、同心合力是编纂成功的保证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同心合力。是编纂队伍不可缺少精髓。团队精神力量无处不在,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才能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志稿形成过程,记录了全体修志人员一度度春夏秋冬的团结奋进的足迹。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目确定后,进行内部分工,根据各人工作经历和知识结构,对各卷任务落实到每个修志人员。每人按照承担任务,对本卷要列出章节目、提出采集资料方案,然后从收集资料、编写初稿、各阶段修改、本卷校对、一手到底,最后归入总纂统稿。

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从编志开始,对编纂人员要求他们要有敬业爱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在编志过程中定期(一般每月一次)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以解决在编写过程中碰到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编纂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三)领导重视 编志根本

要编好《镇志》,工程浩大,领导重视是根本,离开了领导的支持,任何工作一事无成。领导重视主要二个方面,当地党政领导,上级业务领导,具体做到三点:

编志之事列入议程。党政领导在编志之始,对修志工作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将修志工作纳入工作计划,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和工作条件到位。同时,召开会议,宣传发动。因为修志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需广泛发动群众提供资料,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帮助;借助社会力量征集资料,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共同协助开展修志。

定期汇报,争取支持。我们对编志情况、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以求领导支持,因此镇党委和政府对编写镇志始终有组织、有领导、有方案、有计划地稳定开展和推进编志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始终关心镇志编纂的全过程,为编纂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需要领导拍扳的问题,必须先提出意见,然后由领导审定,镇长始终关心镇志的编写工作并自始至终参加《同里镇志》的评审会。分管领导多次与编写人员商榷问题。这些都使我们编写人员十分感动。

业务领导,精心指导。我们在首版镇志编写初稿至评审阶段,得到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吴江区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朱建明等领导的具体帮助,他们基本上做到每月一次来同里听取意见,对每卷都提出了修改意见,在镇志的框架结构、资料运用、文字规范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在《同里镇志》(再版本)修改阶段,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吴江区地方志编纂科科长顾晓红等领导对评审和验收稿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进行精心指导。

《同里镇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同里的“百科全书”,详尽地反映了同里历史和人文景观。是认识同里、了解同里的大型资料库,是研究同里、发展同里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同里镇志》出版后,已经有了可观的读志用志人,从领导干部到同里普通百姓,从有关单位到吴江市民,从专家、业务人员到同里籍的外地工作者,从教师到学生都有人在阅读和使用《同里镇志》。在使用中发挥了一定的效益和成果。

编纂志书是一门科学,虽多次易稿,但《同里镇志》涉及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编辑人员水平有限、知识浅薄,资料不足,书中尚有失误、漏记等错误之处,敬请各级领导、方志专家、修志同仁、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谅解并不吝指正。

浅议乡镇志人物卷的编纂

汾湖高新区方志办   顾永翔

【内容提要】探讨乡镇志人物卷资料的采集核实和分类,分析在世人物的入志与章节设置的关系。

【关键词】乡镇志  人物卷  章节结构

人物卷历来在志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乡镇志编写人员与志稿中的人物及社会环境“近距离”接触。人物卷的编写引人关注。如何让志书恰如其分地记录人物的事迹?笔者学习方志法规,观察一些新方志的实践创新,探讨乡镇志人物卷的编纂,说点肤浅意见,敬请各位行家指教。

一、人物资料采集方案

人物卷要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也要记述在世人物的业绩;有些当地人物的事迹不一定适合写入人物卷,但按志书以事系人的原则,很可能要在其他卷章节目中记载其人其事。所以要扩展视野,广泛收集镇志的人物资料。

(一)议定收集人物资料的范围

收集历史人物资料,主要是阅读旧志,如当地清代的镇志,与当地有关的山湖志,有当地内容的明清朝县志,以及野史稗抄等。仔细研读旧志,抄录有关人物的文句或段落,逐字逐句改写成现代文备用。必要时借助权威工具书,把握文言文的字、词、句的含义。到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查阅历史文献、报章杂志,查阅政协文史资料,查阅党史办可提供的书籍和档案,上网搜索目标人物资料等。下载《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级别名称一览表》《中国干部行政级别表》等参考资料。从实践过程看,近代的故世人物进入旧志的较少,资料分散在报刊书籍,所以要扩大搜索面,探寻资料或线索。若能寻找到其后人,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为收集在世人物资料,办公室初步商定收录对象的范围。初定的标准是:健在的国内外本地籍人士,或外地籍人士在当地工作多年、现仍在当地的,符合下列标准,均要收集:

1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士,或获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主要研究、设计人员;或具有县、团级副职以上职务者(指实职)。

2、少数虽无相当职称或职务,而有某些方面的专长且有突出成果的,如文艺创作、书画评比、体育竞赛优胜者,如创新专利发明人、纳税大户、社会贤达、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传承人、能工巧匠等。

3先进模范和各界代表:受到地市级党委、政府表彰的人士,条线系统省部级表彰的人士,军队师级以上表彰的(一、二等功)军人;地级市以上中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二)分工合作广泛收集人物资料

以人物卷撰稿人为主开展此项工作,收集对象的范围尽可能广泛。各位编志人员向各自联系的单位、个人,征集人物资料及线索。向各单位调查:你单位有无收集对象?你单位员工家庭有没有在外地的有业绩人士,或有这方面的线索?

为使收集的人物资料基本要素统一,更是为了“有据可查、翻阅方便”,设计了两张表格。B表,请知情人填写,提供旅外人士联系信息,比较简单A表,请可能的收集对象填写。常规栏目有: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通讯址、电话、手机、电子信箱、老家地址、老家主要往来人等;主要栏目有:最后学历、职称、职务、工作简历、主要业绩、获奖事项、著作、作品、科研成果等。附信说明:要求对方填写A表后,务请单位盖章。现成材料更好,电子邮件附证书照片,A表仍请寄还。如只能邮寄的,请附证书复印件,照片反面请写大名等。

获得征集对象信息后,及时与对方电话联系,再邮寄信函或发电子邮件,加强实质性联系。编写人将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往来情况,及时分别记录在册。因为联系对象多了,大多在外地,不见面的,时间跨度又长,不看以前记录,后续联络时有可能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尴尬。

(三)形成各个人物的资料稿

随着人物资料的逐步积累,可以逐个编写人物的资料稿或草稿。在编写过程中发现较多的具体问题,就要进一步学习方志法规,阅读已出版的志书,揣摩他山之石的经验。拟定纲目时,首先要考虑:对于有相当业绩的健在人士,怎么写?

二、在世人物如何入志

生不立传是自古至今的修志原则。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19854月《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在世人物不立传,凡在世人物确有可记述的事迹,应在有关篇章节目之中予以记录。”12年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1997年5月《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的第十三条:“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在世人物的突出事迹以事系人入志。”我的理解,“以事系人入志”就是在人物卷中,高级知识分子、县团级以上干部 、先进模范等人士,可以列表入志;在志书的其他卷章记事中,可以写出主要当事人的姓名身份事迹等。

事实上,在世人物简介已经在首轮志书的人物卷(或篇)中出现。下限至1999年的《浒墅关志》(镇志)人物卷小序写明“分为古代人物、近现代人物、英模先进工作者、当代名人录等”,其中“当代名人录”章第一节“当代名人表”第二节“著名人物选介”,都是在世人物。下限2003年的《同里镇志》人物卷第二章“现代人物”的第一节“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第三节“其他知名人士”都是简介形式的文字。上海市《奉贤县续志》(1985~2001)人物卷首语写明:“对已故人物作传略记述,共24人。在世人物作简介或录表介绍”,简介138人。二轮修志中在世人物简介更多了。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08年9月《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第二十一条更详细:“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论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缺。”这就确定了“人物简介”不是变相的人物传,是一种新体裁,是合乎时代潮流的新事物。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各行各业人才辈出。盛世修志,采用人物简介体裁,记载在世人物的业绩,客观准确地反映当地的人文新貌。

三、人物卷的章节设置

1995年版《苏州市志》人物卷概述中写明:“本志特分别作古代名人录、人物传、革命烈士英名录和社会主义先进人物表。”“在人物传中,记载了少数为害国家,为害人民的人物,作为历史的佐证,引发后人戒鉴。”《苏州市志》第一章“古代名人录”,第二章“人物传”。曾获江苏省一等奖的1991年《盛泽镇志》,人物卷第一章“人物传”写故人,第二章“人物录”,收录的也是故世人物,只是业绩稍逊,字数少些,相当于“历史人物简介”。

所以乡镇志的“历史人物”部分,可以考虑分设“人物传”、“人物录”和“革命烈士”三块记述。那么,对在世人物部分如何设置章节?

首轮修志前期一般用名录表记载“先进模范”等人物。后期出现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两章的写法;当代人物就是在世人物,当代人物章下设置“知名人士简介”,收录业绩显著的人士;其余业绩稍逊者,就列表记载。

现在行家说,不能划分为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这样就是按照时间来划分层次,违反了“横分门类、纵写史实”的原则。

粗略一看,用时间来分类是有问题的。但是,仔细分析,对于人物卷,还是有商榷余地。事物都有特殊性。人类,与世间万物不可相提并论。地方志的人物部类,书写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是“人类”的一部分,是 “一群人”。对这个“人群”怎么分类?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5期有方志专家齐家璐、孙继胜的文章《志书记述事物基本分类问题的探讨》,该文中指出:“志书记述事物分类的标准是该事物的基本属性”“志书记述事物分类的原则,要以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为原则。”

我认为,“人类”,最最基本的属性是:生与死! 先将生人与死人分开,然后,才可以从子项再划分进士和举人,才能划分在职教授、副教授等等。为什么强调“生不立传”?因为最基本的属性“生”横在那里:“盖棺才可能有定论”,不盖棺无从谈起!

再说,为某个故世人物立传,就是对这个故人“纵写史实”;为健在人士多年的贡献作个简介,也是“纵写他多年的史实”。所以,人物卷中“横分门类”是对“一群人”的,“纵写史实”是对一个一个的个人! 这才是“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的”。

然而,进一步分析,“当代人物”作标题是有点问题。相对于“历史人物”,“当代人物”一般都能理解为“在世人物”。然而,离开这个语言环境,“当代”的含义就不稳定了:有“五四运动之后”或“1949年10月之后”甚至“1978年以后”的三种说法。类似的有现代、近代、近现代等。所以一般志书不让“近现代”之类进入标题。

看了一些乡镇志人物部类的志文或志稿,发现章节设置共性之外各有千秋。学习思考后,就乡镇志人物卷的章节设置,暂拟一种讨论方案,以便展开话题。

例表1        人物卷目录(供讨论)

第一章  人物传

第四章  人物表

第二章  人物录

第一节  革命烈士表

第三章  部分知名人士简介

第二节  先进模范表

第三节  其他知名人士表(或名录)

第四节  中学高级教师(表)

第一章“人物传”,不设节,收录志书下限年前故世人物,以生年为序,每个人物一目,每目篇幅不超过1000字为宜。其中现代历史人物有照片的配照片。章下小序后、正文前,可考虑列一张传主姓名表,方便检索。

第二章“人物录”,不设节,每个人物一目,收录志书下限年前故世人物,业绩稍逊于立传人物。一般篇幅不超过300字。假如不设“人物录”,将这部分历史人物也归入第一章,第一章标题可用“人物传略”。

第三章“部分知名人士简介”,不设节,每个在世人物写一目,以生年为序。一般内容有: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最后学历、职称职务、主要业绩、获奖事项等,配照片。客观记述,不评论。篇幅不超过600字。

第一章、第二章记历史人物,第三章人物简介只收录在世人物,两者必须严格区分,并在卷前(或章前)小序中写明。专家指出,有的志书在“人物简介”里同时收录已故人物和在世人物,“势必乱了章法”(林衍经:《志书人物简介之我见》,《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1期)

第四章“人物表”第一节“革命烈士表”。基本栏目要有姓名、性别、出生地、出生年月、牺牲年月、牺牲地点、牺牲时的身份等。表前要写一段文字。

如果不列表,可像人物录一样写二三行文字,要素同上。标题改为第一节“革命烈士名录”,仍放在第四章。以下为供参考的表式。

例表2     (时间)   ××镇革命烈士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地

出生~牺牲年月

牺牲地点

牺牲时身份

第四章“人物表”第二节“先进模范表”。基本栏目要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所在单位、当时身份、获奖年份、称号。称号要完整,以显示授奖单位、级别。收录在当地获得荣誉称号的人士。不列性别栏的,女性可在姓名后括注(女)。

例表3       (时间) ××镇××级以上先进模范表

姓名()

出生年月

出生地

所在单位、身份

授奖年份、称号

表前要写段文字。表题要素完整。下为参考表式。此类表格属于“以事系人”,记录评先进、评模范情况,所以入志时人物是否在世,无需明示。假如表中列出“去世年月”反而不好。请看例表4。

例表4,          ××先进劳动模范表

姓  名

性别

原  籍

生年卒年

单位  身份

授奖时间

某甲

1925-1992

某乙

1968-

例表4中,某乙显然是健在人士,与故世人物某甲排在一起,上面还预留“卒年”。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试想本人看到自己大名在列,该作何感叹! 有的志书在同一篇“人物录”中,历史人物后面排列着健在人士,只不过没有“卒年”字样。这也是林衍经说的“乱了章法”。

有些评奖已经50多年了,或许有的当事人早已故世。假如知道某个先进模范人物在志书下限前已经去世,怎么办?假如人物事迹突出的,可在历史人物传略(或人物录)中写一目。先进劳模表中仍列名,注明详见何处,以保持志书年限内这个先进模范群体资料的完整性。同样道理,有的先进模范人物业绩显著,被写入在世人物简介的,也用互见手法处理。

第四章“人物表”第三节“其他知名人士表”(或名录)。

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人士,具有副高级职称,其业绩不便写入“简介”章的。可以记入“其他知名人士表”或“名录。”记述要素是:姓名(女性可括注)、出生年月、出生地(或老家地址)、最后学历、职称、职务;最主要简历、业绩或获奖事项,每人数十字百余字为佳。这类表或名录可参考首轮乡镇志人物表的写法。

第四章“人物表”第四节“中学高级教师表”。

建议栏目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所在单位、获评学科、评定时间等。表格的标题是:(时间) ××镇中学高级教师表。表格前面写段概况文字,同时写明仅收录在当地中小学、成教或其他部门工作或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本乡镇以外的中学高级教师恕不收录。即同先进模范一样:是在当地获评的。或许有人说按职称,本地籍人士在外地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也可以收录。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特别是远离故土、少小离家老大也难得还的人;这一群体人数不少,难以调查完善。

四、注意几个相关事项

(一)续志须补缺纠误

以上的议论、设想都是就通纪体的乡镇志而言。现在编修续志的话,还须增加一项补缺纠误工作。对首轮志书中漏记的人物,或是记述人物的情况有重大偏差的,在第二轮志书中应予以补记或据实作必要的纠正。例如,前志人物简介中的某人,续志下限前去世的,可考虑列入续志的“人物传”。还有,为展示当地人才的全貌,可考虑将前志的立传人物列一张名录简表,方便读者查阅。这也是一种复载形式。

(二)地籍可用“出生地”

入志人物的地籍是首要问题,何地人氏?务必考查一番。

地籍查明了,如何行文表述?传统上用“籍贯”一词。前人所谓籍贯是指祖辈的久居地,并且通常用县名、州名表述。显然,本乡镇人氏的地籍不宜沿用传统的写法了。笔者2004年在镇志中试用“出生地”的表述。对仅用于镇志“出生地”的界定是:用两级地名表述,外县人氏,写省、市、县名,如山东牟平;本镇以外的吴江县(市)人氏,写乡镇名,如吴江梅堰;本镇人氏,写自然村名(变化少)或市镇街道名,如镇名+村名,如镇名+街名。上述写法仅供参考。2008年《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已有“籍贯(出生地)”的提法。

(三)人物资料的核实

开始调查时,发送的表格有所在单位盖章栏,务必要求对方单位审核盖章。即使资料是电子邮件发来的,也要请对方补写纸质表,并盖章,以保证人物事迹不夸大、不溢美,实事求是,真实可信。要留下入志人物重要证书的影印件,并尽可能与原件核实一下。全书志稿送审前,将单个人物的初稿请已故人物的亲属帮助看一看;请在世人士本人过目、签字,有时要向对方作必要的解释。

(四)“以事系人”于全书

相当多的人物事迹将“以事系人”方式入志。“以事系人”分散记述部分往往是一个人物一生中最亮的闪光点,丰富所记事物的内容。在记事章节出现人名,可减少地方志“见事不见人”的弊端,使镇志“有血有肉”、详实可信、生动可读。

以上初步梳理编写镇志人物卷涉及的一些问题,挂一漏万,仅供商讨。

浅谈行政区划变化与资料抢救和保存的工作

汾湖高新区方志办   朱廷忠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美丽中国梦的建设。美丽中国梦的建设是多元的,其中必然有文化历史,必然涉及到文物保护和社会主义方志建设。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会出现行政区划变化,若干村庄将会在原地“消失”。“ 消失” 村庄的文物如何抢救保护?“消失” 村庄的志如何撰写?本文拟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些有益的初探,旨在砖引玉,供上级有关部门和志书同仁群策群力做好这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的工作。

【关键词】行政区划   变化   资料   抢救和保护

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美丽中国梦的建设。美丽中国梦的建设是多元的,其中必然有文化历史,必然涉及到文物保护和社会主义方志建设等方面。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会出现行政区划变化,若干村庄将会在原地“消失”。 我们汾湖高新区北厍社区已有大胜等行政村在原地“消失”( 这里消失的含义是指该村原址,含宅基地、耕地等已全部被征用成工业用地或其它用地,现整村搬迁到异地建成居民住宅小区,不再有耕作区,下同。)这些“消失” 村庄上原有的文物,“消失” 村庄的志(上限不限,下限止“消失” 日 期),又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北厍续志办已做了和拟做如下工作:

一.积极建言献策:及时抢救、转移文物

基层没有专职文保员,而我们志书编写人员由于编写志书文物卷工作需要,早对该地文物了如指掌,因此我们对该地文物保护最有发言权。“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在该地将“消失” 之际,我们志书编写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及时抢救、转移文物。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成功,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好评。例:大胜村有座市文控单位“胜秀桥”, 该桥初建已无考,清乾隆八年(1743年)修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僧觉修募化重建。民主革命杰出诗人,现代屈原,毛主席的诤友——柳亚子先生,就在他12岁那年从家乡胜秀桥头走向黎里、走向全国、走向革命,开始了他“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的几十年光辉的革命生涯。从2006年起大胜村开始整村拆迁,2007年后各建筑公司进驻大胜村,前所未有的大基建给胜秀桥保护造成严重威胁。我们北厍续志办就积极协同大胜村两委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搬迁胜秀桥!很快上级纳了我们的建议。现胜秀桥已成功地搬迁到黎星“张应春烈士陵园” 旁。人民群众对此评议极好,他们说搬迁后的胜秀桥古朴典雅的半圆拱造形与在大胜村时分毫不差,仍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合成整圆。波光粼粼,秀丽异常。且这里北面是水波浩淼的莲荡,余下便是大片农田。又环境幽静,苍松翠柏掩映,与粉墙黛瓦,极富江南园林风格的张应春烈士文物陈列馆交相辉映,因此这里真是文物保护的好去处。人民群众的好评,就是对我们志书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同时搬迁的还有大胜村沈氏石牌坊等。

二.用摄影、录像永久保留“消失” 村庄的原貌图像

“消失” 村庄的文物等极有价值的东西能通过政府的力量进行抢救、搬迁外,一般的房屋、河埠、道路、树木……就只能随着拆迁时推土机的轰鸣声而永远消失了。为了使“消失”村庄“永存”, 就要借用现代科技的摄影、录像等手段,借以保存“消失” 村庄原貌图像。我们志书工作者可以拍摄、录下一些图像。但由于经费、人力的有限,我们拍摄、录下的图像少得微乎其微,与能全面、正确、生动地反映该村原貌相之甚远。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泛发动全村村民打一场“人民战争”, 大家动手摄影、录像,保留村庄原貌。事实也果真如此,现在的村民富裕了,大家都有条件、能力去摄影、录像。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强烈的意愿,都想把拆迁前的家园圆整无缺地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后代看。“故土难舍”, 大家临拆迁前都饱含依依不舍的热泪,满怀深情地拍摄、录下了自家几代人居住的老屋或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楼房,还有场院、河埠、屋前屋后植下的树木等,总之细微得丝毫没有遗留,因为这些都是几代人的心血啊!这些摄影、录像果然生动、逼真,但相对整个村子完整无缺的全貌来说这都是些“散落的珍珠”, 因为各家都是只拍自家的,至多是相邻之间带着一笔而已。所以这些摄影、录像就都没有系统性、连贯性。此时,我们志书工作者的一个光荣任务——“巧用红线串珍珠”。 就是以拆迁村子为红线,把这些“散落的珍珠” 从村东到村西丝毫不缺地串联起来。于是奇迹发生了,一个经整村拆后已“消失” 的村庄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乡亲面前。以大胜村为例:村东进港处是一座大家熟悉的簖棚,环村大胜港两岸房舍依次排列,连谁家门前有几棵树,河埠前有几只鸭子在戏水,路边有几只草鸡在觅食……都丝毫不缺地展现出来。村庄永远“保存” 在乡亲们的心里,因此大家对志书人“巧用红线串珍珠” 有创意的积极之举都存有感激之心。

三.志书人要认真、正确地撰写“消失” 村庄的志(上限不定,下限至整村拆迁期止)

要建议政府请人刻碑一块,上书该村的诸要素。将该碑永远立于被征用土地一角,这才叫“万世基业,流芳百世。”仍以大胜村为例,笔者拟为该碑该如此设计:“碑首刻‘大胜村’三个金字。下项是大胜村的一幅四址地图:她东接三白荡,西连汾湖;南靠芦墟秀士村,北依北厍东方村。再下项就是该村的村史了:上限不定,可从大胜先民搏风击浪,在三白荡、汾湖捕鱼捉虾;辛勤耕耘,在六角圩上刀耕火种,开出万亩良田……至明末清初,柳氏始祖春江为避兵祸从慈溪迁来,至此大胜村才有正式文字记载。清末柳亚子先生就诞生于此……抗战时期,这里是“芦莘厍周” 大屠杀的重灾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里百业兴旺,可刻上1995年、2003年两个代表性年份全村工农业产值及人均收入……最后一定要刻上大胜村民‘丢卒保车’,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建没步伐,于2006年5月起开始整村拆迁到东村小区。朋友,如今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四通,俨然已成现代工业城区了,但请千万不要忘记公元2006年5月大胜人民作出的极大贡献!”试想在现代摩天大楼林立的工业城区,树上这样一块流芳百世的石碑,这也是我们志书工作者应尽的光荣职责。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文件汇编》

 柳树芳:《分湖小识》

          柳兆薰:《柳兆薰日记》

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

——志书无题小序的编纂体会

震泽镇志办 孟云龙

【内容提要】志书无题小序应该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把志书该卷该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使读者概略了解其重点、关键所在。

志书无题小序内容不多,但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志书无题小序一要做到适当追溯前志和介绍本卷本章内容相结合,使志书内容承上启下;二要做到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使读者对志书某卷某章有个概略了解;三要做到关键数据和历史发展相结合,使卷章内容反映出发展的轨迹。

无题小序是志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介绍正文,引导读者的责任,因此,在无题小序编纂中,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写得少而精,使读者一目了然,有所得益。

志书的无题小序,一般出现在志书的卷首或章首,大部分言简意赅,意在介绍或梳理本卷本章的一些内容。

志书无题小序应该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把志书该卷该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使读者概略了解其重点、关键所在。

我们《震泽镇志》记述的是1991-2008年震泽18年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是一部“断代史”。我们在介绍各方面情况时,注意在无题小序中适当作追溯前志,简单介绍本卷章内容,填入一些关键数据,使无题小序成为整部镇志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题小序的内容不多,但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编纂志书时,我们要做到适当追溯前志和介绍本卷本章内容相结合,使志书承上启下;做到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使读者对志书某卷某章有个概略了解;做到关键数据和历史发展相结合,使卷章内容反映出发展的轨迹。

一、追溯前志和介绍本卷本章内容相结合

断代史虽然不需要写起始年前的情况,但任何事物都有个连续性,在卷、章的无题小序中,适当提及,有利于一部镇志承上启下。如我们在“交通邮电卷”的无题小序中,写了一句“震泽地处江浙交界,古驿道塘岸越境而过,自来便是传令递函的要道。近年来发展更快”。这样就很自然地把交通邮电的内容与1991年以后的事情连接起来。在“旅游”卷首,我们在无题小序中写了“震泽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旅游景点师俭堂,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AA级旅游景点慈云寺塔、王锡阐纪念馆、香花桥,人文资源积淀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这样就把震泽旅游原有的资源和现在的旅游工作结合了起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起始年前的东西,不宜多写,提个一二句即可。我们在无题小序中开始写得较多,经过几次修改,现在情况好些了。

二、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

无题小序只是卷前章前的一个小说明,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许多内容后面正文都会提及,所以只需要重点概略的提一下。但有些卷目下,内容不至一个,为照顾面上,一般提一下也可以了。如“镇村建设卷”,包含的内容就较多,其中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我们在无题小序中就提了一句“2005年开始,新农村建设拉开了帷幕,新乐、龙降桥、众安桥、前港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始了新村建设或老村改造。”而把镇区道路、住房等建设作了重点介绍。在“卫生体育卷”中,我们在卷下无题小序中也重点介绍了卫生的内容,而体育的内容写在了“第五章体育”的章下小序中,使其有重点有一般。

当然,重点和一般也是相对而言,要在短短几句无题小序中说清问题,起到作用,实在也难。我们也只能重点多讲点,一般兼顾一下。

三、关键数据和历史发展相结合

无题小序中出现数据,一般只用起始年和结束年的数据,特别是结束截止年的数据,但是在叙述过程中,也需要简述事物的发展情况,不然就显得突兀。关键数据和历史发展相结合,对事物的介绍就相对圆满些。我们在“农业水利卷”的小序中,突出了农业,写了一句“震泽原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全镇以种植水稻、三麦、油菜及种桑养蚕为业。”接着把1991年耕田、粮食、油菜籽、蚕茧的数据录入,又说了农业发展提高的概况,并插入一句“因工业和其他林牧渔业的迅速发展,粮食、油菜籽、蚕茧的产量都有所下降。”再录入2008年的有关数据,就使读者对震泽农业的情况有了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由于起始和截止年的数据,大多在正文中已有表述,所以在无题小序中,有些不一定罗列数据,只要将发展脉络叙述清楚即可。

无题小序既是志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担负着介绍正文,引导读者的责任,因此,在无题小序编纂中,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写得少而精,使读者一目了然,有所得益。

志书编纂要挖掘资料和彰显特色

汾湖高新区方志办  屠振雷

【内容提要 】本文从编写《金家坝镇志》初稿的建置区划、产业结构、人文历史等三方面如何凸现地方特色,作为重点内容记述。

地方特色是乡镇志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关系到志书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好的志书必须把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摆在志书的突出位置,加以浓墨重彩,使读者开卷有益,被浓浓的地方特色所吸引。如2002版《北厍镇志》对北厍的四大望族(叶、徐、柳、张)家谱、族谱、世系表,张应春烈士的英雄事迹,叶绍袁、柳亚子等历代文人的著作都有详细的记述;2004版《芦墟镇志》对当地的抗日战事、日军罪行、外向型经济、芦墟山歌和文物古迹等有翔实的记载;2007版《同里镇志》对江南历史文化名镇的水乡特色、人文特色和旅游资源特色在志书中得到有效体现。上述三本志书能把握历史发展主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能充分体现各自的地方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笔者接受《金家坝镇志》编纂任务后,在拟定纲目、收集资料、资料长编到志文撰写时借鉴了其他镇志的做法,既注意到结合本地实际又想方设法体现地方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点工作。

一、理清头绪写区划

金家坝是全市(县)建置最晚的乡镇,1962年成立金家坝人民公社,始有以金家坝命名的乡级建制,之前,只是一个村。1950年全县有110个乡镇,金家坝还是村。所以,其他镇志所写的“历代建置”,《金家坝镇志》不太适宜。

金家坝的建置历史不长,1962年成立金家坝公社,1983年改称金家坝乡,1994年撤销金家坝乡,设金家坝镇,2003年撤销金家坝镇建制,并入芦墟镇。而金家坝的“隶属”沿革十分复杂,这在全市也少见的,为较完整地记述金家坝历史资料,我们将1962年划定的69个自然村范围称“金家坝地区”。然后我们去吴江档案馆查找有关金家坝地区的69个自然村从晚清、民国时期到1962年前隶属关系资料。发现清代金家坝地区分别属于十六、廿六、廿七、廿八、廿九等5个都的30多个图。民国时期又分别属于同里、芦墟、黎里、八坼、城厢等区的将近50个不同乡镇管辖。只有理清头绪,才能写出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变化。1962年至2003年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大队(村)的拆分、合并。为更好表述如此复杂多变的沿革,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隶属关系,我们设计了两张表格:一是晚清、民国时期金家坝地区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二是1950~2003年金家坝农村行政区划表。(见下面表格式样)。使读者对金家坝各自然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隶属变化能一目了然。此类表格有利于从档案中查找村落事件和人物等的历史资料。

11          晚清 民国时期金家坝地区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

自然村名

晚 清  时  期

    民       国         时         期

18年(1929)

23年(1934)

35年(1946)

37年(1948)

管家浜、北河浜

十六

并二

第二区

吹惊乡

第二区

星南乡

同里区

旺东乡

同里区

新三乡

石家扇、南河浜

廿八

四十三

五厍浜、白荡头

廿八

四十五

1-2         1950~2003年金家坝农村行政区划表

自然村名

1950年2月

1956年3月

1958年9月

1962年7月

1983年9月

2001年8月

2003年8月

管家浜、五厍浜、南河浜、石家扇、白荡头、北河浜

同里区屯村乡、星东乡

城厢区屯村乡

屯村公社双喜大队

金家坝公社双喜大队

金家坝乡双喜村

金家坝镇双喜村

金家坝镇大潮村

直下港、夏家坝

同里区星东乡

城厢区屯村乡

屯村公社和平大队

金家坝公社和平大队

金家坝乡直下港村

金家坝镇和平村

金家庄

北厍公社锦旗大队

金家坝公社锦旗大队

金家坝乡金家庄村

吴家浜

芦墟区蚬南乡

芦墟区蚬南乡

此外,我们还设置“农村卷”,将已撤并的26个行政村和2003年(下限)的12个行政村概况分别用区划沿革、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村庄建设、历任领导、主要荣誉等五个目,将每个行政村(包含自然村)的历史变迁及发展现状呈现出来。在2010年各行政村建档案室,需要各村的历史沿革及历任村级领导的任职衔接等资料,我们镇志办能及时提供完整翔实的资料,受到村领导的好评。

二、注重特色写产业

1970年以前,金家坝的工业几乎空白,既无国营工业,又无大集体工业。只有单干的手工业者和几家大队办的小厂。1970年农机厂成立后,乡里又陆续兴办了一些乡办企业。尤其是1979年成立的公社净化厂,从专业生产空气净化产品开始,发展成为净化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测和彩钢板等一条龙生产的综合性净化设备生产企业。90年代后期,以净化夹芯板行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金家坝承揽的净化工程遍布全国,年产1500万平方米的夹芯板,占领全国50%的市场,金家坝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净化夹芯板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净化之乡”。2002年全镇168家民营企业,总资产13.21亿元,工业总产值23.13亿元。“净化夹芯板”是金家坝特色行业之一。在工业卷中我们专门设一章“净化设备业”,写出金家坝净化行业发展全过程。

1989年,杨文头村创办的植物油厂,生产“金利”牌食用油为江苏省名牌产品,也是金家坝特色行业之一。工厂规模和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从初办时年生产精制油1.6万吨,到1996年,年生产各种油品7万吨。2003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投资兴建一座日处理油料300吨预榨——浸出工厂,拥有国内最优良的全套精炼生产线,日处理油料350吨,生产精炼油80吨。1998~2003年,年销售额6~8亿元,连续6年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中国农业银行资信AAA级企业”。

此外,金家坝天水味精厂生产的“双虾”味精、调味品为“江苏省知名品牌”、“中国名牌食品”,鑫吴集团生产的“鑫吴牌”输电设备、宝金钢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钢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席之地。以上三家企业在工业卷《粮油食品》章的企业选介中作详细记载。

2002年金家坝特种水产养殖总面积25395亩,总产量5470吨。“水产二场”被评为“江苏省无公害养殖基地”,并注册“老人荡”商标。创办金家坝“双虾”交易市场,成为本镇及周边镇区商品虾集散地,吴江市东北部地区60%以上的商品虾都由该市场销售。在农业卷“多种经营”章的“水产”节内作为重点内容记述。

三、求真务实写人文

首轮乡镇志对“文化大革命”等问题,在“宜粗不宜细”的说法下,缺少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记载。二轮修志时对本地区所谓负面效应的重大事件是否要记录也有争议。我们对此作了些尝试。1968年10月金家坝公社在跃进大队进行“教育革命”试点,编写乡土教材,贫下中农上讲台。《人民日报》发表《从地头到讲堂》的报道,介绍金家坝南町小学一堂治稻飞虱课。1969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又刊登了金家坝贫下中农自编的4篇乡土教材及苏州专区革委会的报道《贫下中农自编新教材》。金家坝的教育革命曾轰动一时,全国各地都派代表来金家坝参观。对于这些重大事件,我们在志书中予以客观务实的记述。我们认为这样处理符合志书质量规定的。

金家坝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代杨坟头村沈自龙中武举人,任山东总镇标下参谋都司。其弟沈自嗣随兄沈自炳参加史可法幕府,辅助吴起兵抗清。清代雪巷村的沈懋德历时二十寒暑,先后校刊《昭代丛书》、《蛾术编》、《国朝文徵》等数千卷。其孙沈中坚曾卖田三千亩,携资去天津赈灾,授通议大夫三品衔候选郎中等职。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沈体兰(沈中坚孙)也出身雪巷村,192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教育部副部长、上海市体委主任等要职。解放后,出类拔萃人物亦不在少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干部、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等著名人士;杨文头村金杨集团董事长谭逢林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著名钱币收藏家吴根生也是杨坟头村人,他曾是一名军人,在福建崇武以东与国民党军舰海战中,身负重伤坚持战斗,荣立一等功。他还创办国内第一家私人钱币博物馆,2002年,他将价值100多万元的钱币捐献给吴江博物馆。对于这些人物我们在志书中除了在相关章节中采用以事系人的方法记载外,更多的是在人物卷中作详细记载。

金家坝的文物古迹不多,但也不能遗漏。梅田村的一座节孝坊,建于清雍正十二年,为吴江县文物控制单位。杭头村一棵银杏树,树龄1000年,胸径172厘米,树高24米,为一级保护。在古树落雪巷有保存完好的石驳岸、双落水河埠、缆船石、古炮、木刻书版、古砖、墓志铭等实物,这是金家坝的珍贵资料,我们也在相应的章节中予以记载。

在编纂镇志时,我们首先要选择记述重点,选择事物所具有的特色性,在纲目和内容上抓住记述重点,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记述效果。当然,我们做得还不够,尚须在修改志稿中不断完善。

试谈编写人物卷

坛丘镇志办   钱琴珠

我学习过好多志书中的人物卷,大部分多将人物卷分成三章,即人物传、人物录、人物表。我的理解:人物传是记载已故人物,人物录是写在世人物,人物表则将人物的信息资料浓缩成表。要将本区域内人物写成卷,我认为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尽可能地收集符合入志条件的人物,否则是写不成的。坛丘地方小,历史上从未有过志书,要将人物写成卷,真的要花很大的功夫。为此我首先定好调子,然后撒开网子,搜集才子,最后写成稿子。

一、       定好调子

在定调子前,我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的经验,决定入《坛丘志》的人物:古代必须是老志上有记载的,在文字里看得出是住坛丘区域内的,或坟墓葬于坛丘地界上的。近代及当代的人物,职务上必须是副县级(副县级)以上;职称上必须是副高级(副高级)以上;参加过地级市(地级市)以上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获地级市委、市政府(地级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的人物;撰写的文章能在省、部级报刊上登载;学历必须在硕士(硕士)以上的人物。时间定于下限年之前。

二、撒开网子

调子定好后我们镇志办的人员首先集中起来到各个村上开座谈会。2007年下半年开始用个把月时间,将各村在外当兵、做官、打工、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留学的人员一一摘录下来,同时,将他们的联系方法,象地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等也记录在案;如出席座谈会的人一时说不上的,请他们提供该家里人的地址及联系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每个村设2个联络人,大部分为村合作社会计及老年协会会长。之后,镇志办人物分工合作,各就各位利用一切机会收集这些人物的个人资料。2008年,张金寿老师一下子发出三四十封信,最后只收到12封回信。但是,我们不气馁继续寻找,利用一切机会收集资料。我们利用自己当过老师这有利条件,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跟他们要手机号码,请中、小学老师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节假日上门走访,甚至在朋友孩子的婚宴上恰好与他们碰到也不忘记收集资料。我为了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取得,从2009年起,每逢建军节、教师节、护士节、春节都发短信给他们,与他们常联络感情,让他们感到家乡人的亲切,在跟他们要资料的时候能够配合。

三、搜集才子

为了尽量将坛丘的古代人物能详细地记下来,我无数次地查看古代志书。记得刚接手写坛丘镇志时,我阅读了兄弟乡镇的志书,看到他们的人物卷有这么多人物记载很是羡慕,当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从那时起,我就做一个有心人,把“人物”这两个字嵌在心上了。我买了《百城烟水》《苏州状元》;反复查看《纵览吴江》光盘。然而,在没有掌握建置区域前,看这些内容是徒劳的,连事倍功半都达不到。于是我就先搞清建置区域,再认真查看古代志书,将有关坛丘区域内的人物一个个摘录下来。

对于现代人物,我们在各村开座谈会、发信函的基础上告诉他们提供资料的途径。至今年春,大部分人物的手机号已取得;但还有少数人没有提供联系方法。于是,我请村里会计,他们的亲人、亲戚、老师、朋友帮助提供;实在得不到他们的联系办法的,我就走下去上门调查,回办公室后用一本子将收集来的人物资料按姓氏笔画分页登记好;他们提供手机号的,我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将我的邮箱号码及需提供的资料和要求发给他们。如他们发来了邮件,我就及时地回复,如还有不明白的再请他们告知;如他们发来的内容我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请教他们;如发过来的资料缺少证书的叫他们补上,总之直到我满意为止。对老一辈知识分子,我在他们亲戚家打他们的座机,先让他们的亲戚跟其说话,然后和他们谈要求,让他们做好准备。过几天,我再与他们联系,如他们有邮箱的,告诉他们我的邮箱号;如要写信的,告诉他们邮编号;要电话告知的,我过些天在约定时间内打过去,一般都是在黄昏7点左右,让他们慢慢地说,我一一地记下了。当然,也有个别老知识分子可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过怨气,在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方面不太顺,或者当时心情不好,他们将气发在我面前。我不怪他们,耐心地做工作,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六年中,我一天也没忘记过收集坛丘籍人物资料这件事,可以说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尤其是进入2013年,我走在路上碰到熟人要问,到苏州看病,要去寻访坛丘籍人,知道某一老大学生的某个亲戚有人结婚或过世,也要去碰一碰那个大学生的头。就这样,总算至今年9月份,大部分坛丘籍人的资料收集下来了。

对于多次征集,他们都放弃的人,我请示领导后放弃了;对无法取得联系办法的也只能放弃了。记得有一个副县级以上官员,春节,我到过他家走访没碰到;与其父亲、弟弟要过号码并多次联系,无回应;节假日多次发过短信,还是不应答;有一次,在朋友孩子婚宴上正好碰到他,与他当面说,仍是没回音;虽然口头答应,就是不理睬,最后也只好对不起他了。

四、       写成稿子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总算将人物卷写出来了,收入《坛丘镇志》的历代进士7人,历代举人级人物26人,隐士4人,艺人3人。入志的副县级干部有30人;副高职称以上的有37人,其中11个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物中有10个又是副县级以上干部,1个是省劳动模范;革命烈士7人。省级劳动模范4人,苏州市级劳动模范4人,出席江苏省各种先进表彰会的有17人,其中出席劳模大会的有3人;出席地级市及地级市以上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的有11人;其他受省部级表彰的个人有22人,其中有3人在省级运动会上得到过名次。

还有一些副县级、副高级的人物我也收集下来,但由于时间到2000年,不能突破,所以很遗憾只能为下次修志作准备了。不过也正好说明坛丘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从黎地宗教遗存看里人意识的积极面

——兼析方志地情资料的思想性

汾湖高新区方志办   朱振林

【内容提要】客观评判黎里古镇宗教遗存,可知:宗教作为哲学思想工具,统治阶级利用它,劳动大众也可利用它;在特定历史时期,民众通过宗教活动表情达意,其所作所为充满人民性、均世性、辩证性乃至革命性。将之合理载录于《黎里镇志》,这对存世、资政、育人的编志宗旨是最恰当不过的体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辅科学之偏。”如果对黎里古镇载入或未入方志的厚重的宗教遗存和多样的宗教活动作客观的评判,会得出如下看法:宗教作为哲学思想工具,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它,而普通劳动大众也可以利用它;在特定历史时期,民众巧妙地通过宗教活动表达思想寄托意志抒发感情,其所作所为充满人民性、均世性、辩证性乃至革命性,书写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光彩一页。

人民性,既包含里民意识中诸如农本主义、民生为天思想的虔诚的宗教认同,也包含他们对作为百姓利益代言人的地方神的尊崇。

农民阶级是中国农耕社会的脊梁,他们创造物质财富,可不掌握财富的分配权,他们的社会地位始终处于最底层,因此,农民群众的潜意识中,渴望翻身,并无时不忘给自己的同类以心理同情,甚至不惜以赞赏的态度来美化、神化弱小者。黎镇东鹤脚扇的建于道光年间的刘王庙,祭祀的刘王菩萨,在乡民的口耳传闻中,就是一聪明机智、法力无边的小孩刘阿大。儿时的阿大给舅舅家放牛,与小伙伴们一起把牛偷宰后煮了饱餐一顿,然后,以“牛钻进圩岸出不来”的说辞诒骗舅舅,最终宰牛事件不了了之。有趣的里间传说,透出乡民扶助贫羸的淳朴善良的心灵之光。

当贫苦者为大家做了实事,解除灾难,民众不惜由歌颂升华为神化之。鹤脚扇刘王庙就是为纪念驱蝗消灾、保一方平安的刘阿大而建,庙宇呈山门、前殿、后殿三进构建,很有规模。另一版本的刘王庙①,原址在镇北作字圩,是为祭祀宋将军刘锐而建,刘将军带领百姓灭蝗,虫口夺粮,建功立业,百姓尊他为神,建庙祭祀,以示灵异,保岁岁丰年。两位刘菩萨行“救世之仁”,百姓还以崇敬之“仁”,在其间,宗教方式已经名正言顺地转换成捍卫农民利益、宣示农本思想的护身符,维系着百姓安身立命于穷乡僻壤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坚强信念,充溢着至爱大善的人性美的光华。

同为宗教留遗,黎地两所刘王庙的建造动因略有所异,祭祀刘锐将军的似乎更具政治色彩。它分明无声昭告:维护农本重视民生是检验廉明官品清正官声的重要标尺,在民众的力促下,民意匡正官德、社情敦促朝政,正成为不可抗拒的社会政治思潮,即使在封建旧社会,也存在被统治者应允褒励的合理合法性,原因不言自明,老百姓祭宗教之大旗,恐皇帝亦要退避三舍。

民心是秤。封建社会的所谓“好官”,百姓称之谓“清官”。这些官员,虽然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较之于贪官、坏官,他们在客观上为人民做过好事,毕竟对人民有益,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人民称赞他们,并通过看似迷信而实质敬信的方式纪念他们。黎里海阳庵②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彰显了明代良吏、廉吏海瑞的历史功迹,扩大了他的影响力,使“清官情结”在黎乡里民阶层一代一代传下去。海阳庵原址在黎里欲字圩木潭潭内。相传明忠介公海瑞待渡于此,百姓遂建庵立像祀之,名海爷庵,后讹传为海阳庵。清徐达源《过海阳庵拜海忠介公像》诗,也发出了“何必称尊无佛处,旃檀香里拜忠魂”的慨叹。大清国的御史待诏,都发自肺腑地礼拜刚正不阿、严于执法、生活清廉、同情百姓的海瑞为佛所不及的“忠魂“,更何况那些底层百姓,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过上平稳平静的生活,成了一辈子的奢望,可在封建专制政治高压下,他们层层遭盘剥,处处受欺压,于是,当碰到那些能够为了民众利益不怕得罪权贵甚至冒犯皇帝、敢于“铁肩担道义”的清官、好官时,能不觉得三生有幸、欣喜若狂吗?这种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是百姓渴望平安生活的心理流露,是民众亟待桃源仙境的幻想展示。若突破时空界限作历史性的推演,海阳庵的宗教留遗,客观上树立了人民心目中“清、慎、勤、廉”的为官标准,这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反腐倡廉似乎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均世性,狭义而言,指里民乐善好施、普济苍生的宗教理念,广义而言,还涵盖里民信仰中人性智睿、人格尊严、人生平等的宗教追求。梁启超这样评论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出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这段话可以作为黎里诸多宗教遗存凸显均世性的注解。

利用宗教表达里民均贫富、平世道愿望的最有力证据是黎里城隍庙③的建造。据史载,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初封曹王,后为苏州刺史,因抗命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获罪,被迫赴水自尽。百姓为纪念这位有惠政于乡民的皇子,建昭灵侯庙祭祀之。明洪武三年诏告称吴江县城隍之神。可见,宗教缅怀,早已成为追思建功于邑里、有恩于黎民的最普遍最崇高的大众意志。

均世观念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外来的西方教义也加入了对里民仁慈心地的滋润。列入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黎里天主教堂④,大厅中间两柱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家乃圣者,品乃贞者,垂型立表;乎鼓之,轩乎舞之,蹈德咏仁。”试以现代汉语解释之,意思是“同道居所最为崇高圣洁,品行节操最为坚贞不渝,将楷模留传后世,以表率建树榜样;高亢地擂击鼓点声声,欢快地跳踏舞步阵阵,遵循实行那美德,歌咏礼赞那仁政。”此对下联中“乎鼓之,轩乎舞之”八字,源自记载舜让位于禹和周朝开国等史传的《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於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其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句被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设计选定为复旦大学的校名,意在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强不息、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作为宣传教义的对联,亦当有所寄托,下联“乎鼓之,轩乎舞之,蹈德咏仁。”描画了一幅八方乐奏、万众歌舞的民乐图,毋庸置疑,这是在西方宗教思想始得东渐的满清末世,天主教出于布施信仰需要而作的粉饰,但毕竟道出了黎民百姓身处国遭瓜分、民受欺压的苦难深渊时对仁政德治的期盼。通观全联,如果说下联反映出世的理想,那么,上联则表达庶民为实行理想所作的入世努力,拂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教义尘垢,我们还是能领悟其省身自律、奋发有为的入世理念,不能说于兴邦效国、施善乡里一无积极意义。

取怎样的积极心态去面对不平世道,原在镇作字圩罗汉讲寺⑤天王殿上一副楹联,给出了貌似有异而实质相同的答案。楹联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语言风趣诙谐,瞻观之后,免不了会心一笑而所蕴之理自得。主张凡事“容”忍,是宗教劝慰人们承受现世苦难的惯用手法,属于“麻醉剂”一类,但即便如此,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思想不可切割。千百年来,儒家学说主张仁政,倡导礼乐教化,阐扬治国安邦之道,坚持“不可为而为之”。国人受其深刻影响,比较讲求实际,注重现实人生,凡事积极进取,这是一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另一半光彩发自道家思想,国人禀赋中所具有的超越意识、丰富想象、浪漫情调,开阔胸襟等优点,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富有生命的耐受性和持续性,均跟道家思想的广泛流传有关。上联,力劝人们“容天下难容诸事”,可以说是里民意识中坚忍不拔、深沉从容、豁达大度等处世立命主流思潮的反映,倡导这样的人生态度,最终是为实现人际平等,趋于世道大同,照样焕发可贵的均世理念。至于下联句意,与上联一脉相承,化内向的豁达大度为外放的乐观豪爽,一个“笑”字,包含了洒脱超群、宠辱偕忘、进退自如、守取从容、洁身自好、有为进取、鄙夷流俗、傲视权贵的无尽志趣,把它归之于里民意识中追求人格尊严和人权平等的亮点所在,犹不失合理性。

立足于均世理念的这种最高境界,黎乡里民心目中素有效仿的楷模。镇东发字圩的普济禅院⑥,俗呼东圣堂,始建于南宋,堂内原供有任南宋秘阁修撰的乡贤——赵老的雕像。当年赵老退居水乡一浜,著书立说,莳花植卉,自修自怡而熏陶环境,乡民引为圣人,花园浜地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百姓向往均世,则特别敬仰那些济民保民者,为之立祠建庙,如土地神祠⑦的祀当方土地之神里人施济民,秦太尉庙⑧的祀宋护民太尉秦乾,都见证了民意倾向;甚至我们可从黎地宗教场所如普济禅院、万寿庵、延惠庵、广福庵、集善庵、建宁庵、永隆庵、德海庵等的命名,体察民众所思所盼。均世与立德,完美统一于宗教遗存,统一在民心。

辩证性,基于对黎地宗教遗存和宗教活动中里民文献的考察,可知,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进行宗教活动,实事求是地评判宗教现象,业已成为里民的意识自觉;取朴素的辨证唯物观、以相对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在里民意识中有所渗透。

原址在黎里荒字圩的观音庵⑨,嘉庆元年(1796年)里人高鸣喈、陆士奇募捐重建,有树柏一银杏一,旧为高氏草堂瓦盆中物,庵成移植于庭,数年间枝叶扶疏、荫覆檐宇,里人多以为奇:佛之灵抑地之灵?笔者认为,万物顺应其生长的自然规律,辅之以后天的培植管理,焉有不得自由竞发的道理?古柏、银杏之得自由生长的好运,在于里民高氏通晓事物皆处于变化之中这辩证法则的深蕴,着力创设适合树木生长的环境,以外因的变促成内质的变。宗教信物的栽培,不但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它已经“超越一个人化的神”,“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爱因斯坦)古代里民的举手之劳,无心栽柳柳成行,恰正暗合赫胥黎《天演论》“物竞天择”和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的原理,甚至与当今的“科学发展观”也有某种程度的心灵感应。

辩证法的朴素光芒可从黎地宗教遗物折射而出,还可由乡里先贤对里民的宗教活动所持的前后态度变化中去体悟。广福庵,原址在黎里长田圩,旧在缪字圩。初建无考,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僧大圆同里人募赀重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僧素缘置饭僧田,同治五年(1866年)里人殷兆等公捐移建于此。徐达源《广福庵记》有言云:去黎里北三里许,曰杜公漾,其阴有庵曰广福庵,属缪字圩。创自明代,倾坏已久,守庵者不能住。”乾隆、嘉庆年间募款重建讫工后,“里人惧其事之湮没,”属人“来乞一言。余惟寺院之设无益,名教请而未暇许也。”“甲戌秋,……舟过庵门偶泊,见土人皆安和淳朴,询之庵中,岁时香火不断,或祷父母之疾於斯,或课晴求雨於斯,木鱼钟梵声间作。尤足警人惰激发好善之心。是庵於其地为不可。非世俗佞佛之谓也。且素公以三年苦志不私,其所有、其实行亦有足嘉者。遂为记之如说。”此段记述,颇具世外桃源之古风,它明白无误地向人们展示了二百年前黎乡里民平和安乐的生活画卷。透过乡贤文献的字里行间,我们与其把里民广福庵的活动视为宗教的礼规,还不如认为是人性的体验,足堪化腐朽为神奇;另外,从文献撰写者的态度观察,看待宗教活动由起初的谓之“世俗佞佛”而至后来的誉之“足嘉”,足证爱因斯坦所言的正确:宗教“无需死板的信条与教义”,其自身物质的演化和人们求证其存在的利弊,只能依据客观规律,而非违背之;只能进行辩证比照,而非臆测之。

 “宗教应该是宇宙的”( 爱因斯坦语),把宗教遗存推向更广阔的背景,置于哲学范畴进行考订,思想收获更大。王家彦《重建玛瑙庵膳田碑记》⑩云:“夫天下有者无弗可无也,无者无弗可有也。余观于有无消息之间,而玛瑙庵之故可得而纪云。”由一庵之兴废,得出充满睿智、辩证机巧的见地:天下事物必无恒态、有无交替合乎正道,颇具哲者风范。

有无非恒,盛衰瞬变,里民思想中的卓识睿见广布宗教遗佚,坐落在黎里男字圩的李氏宗祠⑾,立有李璜《宗祠碑记》,后附《义庄弁言》云:“窃谓祖宗敦不匮之义,即为子孙计长久之资,其事虽殊,而其理则一也。尝见素封家拥多金,据膏腴,孽孽焉谋及子孙,自谓可保而弗失。讵料羸绌有时,盛衰无定,不数传而向之据以自豪者,泯然无考。……古人有言‘贤而多财则损其智,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余岂愿若辈损智而益过乎?”对前赫而后泯、财聚复用绌的先例洞若观火,以资家训,此为知世情的明鉴;总结出“盛衰无定”的顺天之理,并将人之贤愚、财之多寡、智之损益、过之增减一体权衡,辨证性地作振聋发聩之语,此尤为达天伦的睿鉴。

辨证的哲思还可在古代文士里民游访寺院祠庙的诗吟中觅得。“莫嫌尘市近,境静即深山”(陈兆登《春日同袁生秋史弟看梅玉带山房》),动中有静,动静相生;“深谷为陵岸为谷,平畴一片牛羊牧”(邱璋《徐山民待诏重修凌公祠》),沧海桑田变,所闻寻常事;“远近无匿形,阴晴有变态”(沈《登迎爽阁同陈孝廉楼士作》),物态有形,万事瞬变;“溪响晴疑雨,林深暑亦秋”(屠《夏日同唐竹书陈秋史登迎爽阁次壁间韵》),外因可使事物发生转化;“静观消物化,天地入鱼鸥”(叶麟《题玛瑙庵》),意绪共景物相融,天地与万象一色;“联吟莫分手,分手即天涯”(陈有源《过玛瑙庵看菊喜值吕湘渔沈木庵唐梦香蒯晓凌》),会继别,别盼会,分合互易,聚散无定。“名留志乘难磨灭,宅变空门有废兴”(杨观吉《题凌太常祠》),名望的显耀无法替代物质生息、世事兴衰:大千世界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存在,在变与不变的交互更迭中发展。

革命性,以宗教为掩护,致力于变革社会的叛逆活动,绝不是匪夷所思,在历史进程中屡见不鲜,瞿秋白就曾说:“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黎地里民以宗教活动表白不屈暴力压迫的心志,亦为明证,若说不同,仅有直露与委曲的区别而已。

草根小民,历朝历代都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生存状态无人关怜、听天由命。可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最敢挺身而出挽救国运于狂澜既倒的,还数默默无闻的他们。我们从坐落在黎里清泽村的吴王庙的前世今生,就可充分领悟这一历史定论的正确性。吴王庙是黎乡农民为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吴而设。曾经是故朝进士的吴,在外族进逼、敌寇肆虐之际,挺身而出,树帜起义,无疑,具有爱国主义的感召力和誓死抗暴的震撼力。吴的举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民族团结御侮、不屈不挠的心声。因而,在34岁的吴杭州草桥门英勇就义后,黎乡民众把他迁葬于吴江黎里清泽庄,建吴王庙以为祭祀纪念之所,就势所必然。当然,如果站在今天提倡民族团结、一统政治格局的时势,来衡量当年吴的揭竿起义,难免有狭隘民族主义之嫌。但历史不能假设,英雄不必苛求,坚持反抗外族入侵,保家复国,捍卫全体汉民族人民的利益和尊严,因而受到人民首先是家乡贫苦渔民、农民的敬仰和尊崇,其由人而神名垂青史的壮烈传略,不但是吴的光荣,更是黎乡劳苦大众借助神灵庇护这独特方式、冲破种族专制桎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大弘扬,日月可鉴,天地为证,称之是以宗教方式体现民众革命性,决非虚妄。

反抗外族侵略的革命性思想在民众心底的积淀厚重绵长。原址在建南村墨字圩水楼上的金龙四大王庙,里民为祀黄河福王而建。按《浙江通志》记载,被百姓尊奉为神的福王姓谢名绪,行四,浙江会嵇人,初为诸生,隐于金龙山,宋亡,痛哭赴水死。明太祖伐元,阴助破敌,封金龙四大王。由此可见,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任何外力无法令其中止,恰恰相反,压制越重,反抗越烈,历时弥久,信仰弥坚。

有史以来,反动统治者一直视民众的革命性为洪水猛兽,竭力镇压,百姓托佛道宗教寄反抗之愿,当属大无畏之举,更多的是隐晦,是内敛。如海阳庵之悼念海瑞,其本质是身处黑暗世道百般无奈的民众以企盼清明政治有道官员的出现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反封建反帝制的思想总爆发!假如换个角度考量黎里天主教堂大厅对联,“蹈德咏仁”的愿望属于乌托邦式的幻想,但超脱现实黑暗世道的追求,不正寄托里民乡人渴求摆脱苦难、普享安康幸福的朴素愿望?不正反映出民心的向往、民意的皈依,有其反现实的叛逆性和求解放的革命性。

重视民生以张扬人民性,行善普济以彰显均世性,顺应发展以揭示辩证性,抗争暴虐以昭告革命性,这就是黎地宗教遗存留给我们的积极启迪;将之有所取舍地合理地载录于《黎里镇志》,毋庸置疑,这对存世、资政、育人的编志宗旨是最恰当不过的体现。

注:①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刘猛将军庙条。②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海阳庵条。③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昭灵侯庙条。④见《黎里镇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卷十二社会,第三章宗教,第三节天主教。⑤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罗汉讲寺条。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普济禅院条。⑦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土地神祠条。⑧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秦太尉庙条。⑨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观音堂条。⑩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玛瑙庵条。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李氏宗祠条。

【参考资料】1、《黎里志》(清嘉庆·徐达源著)。2、《黎里志》(清光绪·蔡丙圻著)。3、《黎里镇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信息化时代中的方志文化传播和利用初探

平望镇志办公室   黄酉林

【内容提要】在信息化时代中,以信息化手段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开发利用地方志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地情信息服务,是地方志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囊括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物产资源,政治经济,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地情书,国情书,是地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宝库。实践证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方志在为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多年修志成果所形成的丰富地情资源,如何迅速开发利用,拓展用志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是我们方志界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中,以信息化手段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开发利用地方志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地情信息服务,是地方志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就信息化时代中的方志文化传播和利用进行初步探索。

一、       信息化时代的地方志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志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方兴未艾,数字化,网络化对地方志带来革命性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上的变革。以前地方志靠的是“库房加书本”、“书柜加资料”,这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信息化时代的地方志是“网站加微机”、“硬件加软件”的“网上地方志资料库”。以前地方志以文字、表格、地图、图片等为表达方式。信息化后,又增加了声音和影像形式,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增加了音像表达方式的地方志,表达会更生动,记述会更贴近事实,可读性也会大大增强。比如《同里镇志》《芦墟镇志》在发行纸质版本的同时,还发行了电子版本,电子版中加进了背景图片、背景音乐,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二)规模上的变革。诚然现在的地方志规模都很大,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字,但是与其收录范围相比,仍然是九牛一毛。初步筛选的材料最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会被采用。也就是说,很多珍贵的资料限于地方志书的规模,不得不被舍弃。材料的精简有其好处,在只能以纸质为载体的时代,这种取舍也是必要的。但是,因为精简,有的事情不能入选,有的事情不能详写,这让后人看志书的时候会误解、歪解、曲解甚至不解历史。有的事情前因后果不能交代清楚,容易让人断章取义,不能了解历史真相。这也有违地方志记录历史的责任。

      地方志信息化,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介的束缚。即使规模由100万字扩充到1000万字,在存储、传播中也不会引起更多的不方便。由于数字索引的应用,读者寻找所需要部分也不会多浪费时间。

    (三)检索的变革。传统志书通常采用横排竖写的`方式,属于二维检索。对于纸质载体,这种方式无疑是最优的检索。但是在数字技术时代,检索可以扩大到三维或更多维。其应用类似于网站的搜索引擎,把需要找的几个要素层层搜索,层层筛选,能够很快找到最想要的材料。

变革后的地方志,对历史的记述将更加充分翔实,形式更加规范标准多样,并有方便快速准确的方法进行索引搜索,能更好更全面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资政功能增强。

二.信息化时代中的方志文化传播

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从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到网络传播,每一次传播的技术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借助传播技术革命,方志文化的传播渠道从个人传播到大众传播,再随着大众传播自身的不断分化,面向特定人群进行小众传播和个人传播,传播渠道进一步细分,而网络的出现从外部更加强了这一分化与裂变。个人、小众,大众三种渠道的并存、革新与发展,为方志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个人传播

个人传播也可以称为人际传播,它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人类社会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是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所在。人际传播强调方法灵活,双向互动,反馈及时,可以根据传播对象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传播,传播信息意义更丰富和复杂。

古代受到传播技术和制度的局限,方志文化的最初传播以个人传播渠道为主,以口头、文字等方式,在修志者之间、修志者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官员之间进行交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现在个人之间可以调动语言媒介(当面交谈、电话、电报)、文字媒介(信件、手机短信)、互联网络媒介(如电子邮件、BBS、QQ、MSN等)来进行方志文化的传播。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播的分化,为个人传播方志文化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如吴江区各个局和乡镇都在编写方志,编志人员经常要联系,交流,询问编志中的相关问题 ,而他们往往通过电子邮件 进行联系,快速而明了。

(二)小众传播

小众传播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范围要小,对象要少。在较长的历史时段里,由于大众文化水平和传播技术的限制,方志文化仍然局限于精英文化阶层。随着雕板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为志书的刊行创造了条件,扩大了地方志的传播范围,方志文化进入了小众传播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方志和文史类专业报刊,为小众传播提供了便利。《江苏地方志》、《苏州地方志》、《吴江方志简报》等各级地方志刊物,借助于财政拨款的支持和少量的广告收费,针对地方志专业人士及其爱好者,进行定向的小范围传播。在互联网时代,博客乃至播客创造了新的话语模式,为小众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方志文化创造了更大的活动空间。通过传播主体或者外部“舆论领袖”创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志博客,可以迅速扩大方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三)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具有制度化、批量生产、面向社会大众、单向性强等特点,以大众化报刊出现为标志,电报、电影、广播、电视、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大众传播的发展和分化。在大众文化时代,地方志这种小众文化如何捍卫和扩展自己的领域,防止孤芳自赏,建立公众方志学,成为当今方志界的重要任务。一是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及时传播方志文化信息,普及方志文化,使之成为公众日常生活话语的一部分,让公众成为方志文化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例如吴江区曾在吴江电视台开办“吴江闲话”专栏节目,壮大吴江方志文化传播的声势和规模。二是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创办面向大众的地情信息网站。因为大众传媒在发布时间、发布方式、发布次数以及信息取舍上总会有自己独立的策略,未必能够完全实现地方志的传播意图。而地方志机构通过创建自己的宽带多媒体网站,利用文字、图片、声像以及博客、QQ群、BBS、论坛等多种形式将方志文化相关信息做到网页上,强化其互动功能,使地方志的文化理念、最新动态、地方志书、综合年鉴等信息资源充分传播。如吴江档案局在网上开设《吴江通》,设置“域内史探” “区况概览”,“地情e库”,“水乡畅游”等专栏,系统深入地传播了吴江区的地情信息资源。吴江社区教育学院开设“吴江市民学习在线”,设置“吴江文化”专栏,全面生动具体地介绍吴江的地情和人文景观,同时还多次在网上举办地方志有奖问答活动,使方志文化能够传播到社会的底层

三、信息化时代中的方志文化的利用

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开发的目的也在于利用。方志资源是人类创造历史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记述,对于当今如何尊重历史,尊重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方志是经济建设的参考凭藉。志书中荟萃了大量的地情资料,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发展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志书的作用,纷纷到志书中淘金,不仅促进各地特色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吴江同里古镇曾是一个偏僻落后的水乡,改革开放以来,同里镇的干部群众从《同里镇志》中获得了同里古建筑多的线索,积极开发利用,使同里一跃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震泽,黎里古镇,也从镇志中开发“师俭堂”和“柳亚子故居”等历史资源,使这两个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而盛泽镇依靠挖掘丝绸文化,从“日出万片,衣被天下”的“绸都”建设成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盛泽的“东方丝绸市场”成为中国纺织第一市场,年销售量年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吴江和苏州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是为文化建设服务,方志是文化建设的资料宝库。地方志首先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手资料,地方志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数据库。地方志的艺文志中荟萃了大量的诗词文赋,荟而萃之,可编辑旅游诗词集、风物诗词集,在为发展地方旅游事业服务的同时,更可以研究一地之文风。例如古镇平望历来人文荟萃,唐宋元明清期间,曾诞生140多位书画家和诗人作家。目前,平望镇上的民间文艺家陈志强,根据各地地方志的资料,创作了《水乡名镇》《水乡名镇名园名宅》《鲈乡风情》《吴江胜迹》《吴风越韵》《平望》《吴风越韵满鲈乡》等20部地情著作,成为吴江地域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另外,一些方志中所收录的诗词又为诗词辑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第三,地方志是文学艺术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利用地方志进行文学艺术创作自古有之,仅以吴江为例,就群体创作而言,自南朝,特别是唐代以后,数不清的诗文,都将方志的有关记载作为创作素材,甚至将方志文字直接融入作品之中。就个体作家而言,历史上许多卓有成效的文学家从地方志吸取营养,通过对地方志的研读,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当代大诗人柳亚子,写出了大量与地方人文历史有关的诗篇,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历史内涵,就不可能写得深刻,而只能流于肤浅。由于地方志中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地情资料,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鲜为人知的地方史料,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促进文学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有感染力,所以不少乡土作家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力辟读志用志蹊径,创作了富有诗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芦墟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就具有独特的芦墟风土民情。

三是为社会建设服务,方志是社会建设的珍贵史料。首先,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的社会史、民俗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志书可以为研究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民族学和宗教等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地方志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无论历史与现实,方志都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吴江的革命烈士张迎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等杰出人物成为吴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爱国主义是方志的优良传统。具体地说,方志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炽热的桑梓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确的疆土意识,鲜明的憎爱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方志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志是研究社会建设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四是为生态建设服务,方志是生态建设的可靠记录。地方志中有关一地自然历史之递嬗、水旱灾害形成、气候物候变化、山川变迁、风沙消长等方面的记录,为我们进一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提供了系统、翔实、完整的生态建设史料。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地方志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积极推动方志文化传播,培养公众的方志文化意识,依法确保必要的专项经费和技术力量,提升方志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断扩大地方志的影响力,发挥地方志的作用。

 浅谈志书编纂中校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桃源镇志办  汪家雄

【内容提要】编纂志书工作,从收集资料到形成初稿,又将初稿改成送审稿,直至定稿排版出版。期间要经过严格审查验收制度,经过多次抄写,反复修改,数次打印,每一易稿都要进行校对。校对是志书整个编纂过程贯穿始终的工作。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如对校对工作掉以轻心,稍有疏忽的话,这不仅仅是留给编纂人员的后悔莫及,遗憾不已的事,而是影响志书质量、存史价值、愧对历史的大事。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各级地方志应严格执行审查验收制度”。苏府办〔2005〕139号文件也明确要求“严格审查制度,发现问题要认真修改”等重要规定。作为编纂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和《吴江市志》(1986~2005)行文细则。笔者就志书编纂中对校对工作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在志书编纂校对工作中,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将遗憾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编纂人员最起码的标准,是保证志书质量的一场攻坚战。志书作为一种出版物,但又不同于普通著作等出版物,她是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资料的校对是对史实、人物、背景、时间、地点、引文、数据等进行再一次复核成为一部实实在在的信史、存史。编纂志书的专家学者都能深刻体会到从收集资料到整理分类形成初稿,又将初稿改成送审稿,直至定稿、排版、出书,期间经过多次抄写,反复修改,数次打印,每一易稿都要一一进行校对,校对是地方志整个编纂过程贯穿始终的工作,是十分精细的工作,任何马虎、疏忽都会导致“硬伤”的遗留,给志书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和损失。志书编纂工作人员在编纂期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地方党委、政府又给了编纂办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如果编纂者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对校对工作稍不留神,稍有疏忽的话,这不仅仅是后悔和遗憾的事,而是影响志书质量,存史价值的大事,是我们编纂人员的严重失职。那么,编纂人员如何面对这项艰巨而又关键性的工作呢?

基于地方志乃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之巨著,是靠“众手成志”,校稿工作者又大都是年过花甲的退休人员,他们在长时期的校对工作中由于脑眼疲劳,精力不支等诸多因素,导致漏校,难免有误,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只要通过一次又一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仔细校对,将差错率降到最低是编纂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专家陈其弟所著的《苏州地方志综录·高度重视地方志编纂中的校对工作》一文明确提出三个方面的要点即“认认真真对底本;想方设法校疑点;多查多考定是非”,为编纂人员在校对工作中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同里镇志办主编计东生老师认为“校对工作要确立以我为主的态度,要不厌其烦,不辞其劳地重视校对工作,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据,认真负责,气定神静,做到万无一失”。这一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必须树立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才不辜负上级领导、各界人士、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期望和赋予的历史使命。

校对工作一般是对资料、文字、数据等三要素的校对,关于资料、文字的校对已有专家学者深刻阐明,反复论证。笔者主要就数据校对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出于工作本能和责任心,凡涉及到文字数据、表文数据我均用计算机一一进行验收。笔者在70~80年代曾在学校担任财务会计工作,每月的财务报表,每次的统计年报需要的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的态度,尤其是资金平衡表,是财务报表中的“灵魂”,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帐表轧不平不行,为相差几角甚至1分,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绝不能“夹心烂”。10多年时间里,本人每年参加市教育局期初教育事业情况报表和人事年报等汇总工作,期间也有几次参加苏州市教育局的期初教育事业各类报表的汇总工作,面对庞大烦琐的数字、报表又繁多的情况,几十张的报表汇总能做到横碰到边、竖碰到底、不“夹心烂”,数字不开天窗,表与表之间要上下联通、环环贯通,直至“碰龙门”才放心。多年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得到学校、局领导的认可和信任。基于此,在校对志书中的统计数字时,也不例外,细心核对。下面我将在审阅志书数据核对中发现的问题例举几则如下:

1.《桃源镇志·铜罗卷》“1970~2003年铜罗镇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中,死亡人数、死亡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有明显错误,差错达30余处,不一一详列;“1955~2003年铜罗镇粮食总产统计表”右上角计量单位为“公斤、万公斤”,而表文总产用“千公斤”计量,明显不符,加上数据又有错误,在无法修改的情况下,我只能通知原铜罗卷的编纂人员将原始报表送来,花大力气重新制表;“1988~2003年铜罗法律服务所情况统计表”有9条总计数字累计错的有6处,差错率占66.67%,太粗心了吧!

2.为汲取“专志”之营养,笔者参阅了《吴江市教育志》的送审稿,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本人主要阅读《吴江市教育志》第十六章“学校”与桃源镇相关的各校概况,阅读中,发现《吴江市教育志》中“青云中心小学沿革”与《桃源镇志·青云卷》学校沿革有两个内容明显不符:其一,关于青云中心小学创办时间的界定有差异;其二,关于2008年10月,青云中心小学整体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的情况有讹误(《吴江市教育志》的下限时间至2008年底)。我立即与市教育志编志办人员联系,通过商椎,认定《桃源镇志》青云中心小学创办时间是正确的,其次,《吴江市教育志》送审稿上的原句是“2008年10月8日,青云中心小学整体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936公顷,建筑面积4984平方米……”。此资料明显有两个错误,一是学校占地面积22936公顷,(《吴江市教育志》学校占地面积均用“公顷”作计量单位)误在没有加小数点,应当改为2.2936公顷,校舍面积相差1个平方米,应更改为4985平方米,二是此资料系青云中心小学原老校区的面积即学校占地面积为229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85平方米,而2008年10月8日搬迁后的青云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应当为146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资料来自《吴江市教育局教育事业概况》(2009~2010学年期初小学办学条件情况表),为市教育局法定数据。通过联系进行核实,《吴江市教育志》编纂办领导认为我所反馈的资料是正确的,建议中肯,出发点善意,表示感谢,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协调统一,纠正了“两志”在同一内容上出现差异的弊端。以上两个方面的归结,析其原因是为撰写学校沿革的人员未与镇志办编纂人员“通气”之缘故。

3.在编纂《桃源镇志》“续志”过程中(续志编纂下限时间至2010年底)为使资料内容丰富、翔实、更趋完美,我向镇统计站借阅了2003~2010年《吴江统计年鉴》。基于年鉴是一本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涉镇大量的相关资料,使我感到欣喜无比,真正品尝到“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的滋味。在汇集2003~2010年资料时,采取的不是“照搬照抄,拿来主义”的态度,尤其是汇集桃源镇28个行政村村级资料时进行认真核对,8年的单项数据罗列在每一张表上时,发现上下年度数据对比相差悬殊,差错凸显出来。下面列举两表,“2003~2010年桃源镇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分村统计表”中:广福村2004年经济总收入为16208万元,2005年3068万元,2006年16396万元,2005年与上下年对比明显误差了一个亿;青云村2005年为20430万元,误写成2043万元,2006年23486万元误写成3486万元;后练村2005年12983万元,误写成983万元。经查找,此表2005年误写(误印)6处,2006年5处,2008年1处。“2003~2010年桃源镇各村民营企业工业产值统计表”中,利群村2006年应为31000万元,误写成3100万元;桃花源村2005年应为3214万元,误写成13214万元;青云村2007年应为17280万元,误写成7280万元;新蕾村2006年应为1285万元,误写成285万元。经查找,此表2005年误写(误印)1处,2006年2处,2007年1处,2009年2处。以上两表中,差错的数字90%以上达到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工作人员太疏忽,太马虎了吧,甚憾!本人通过核实,均将有差错的地方纠正过来。

从以上3个实例来看,笔者究其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⑴原始底稿有差错;⑵反复修改造成新的差错;⑶多次核对直至排版均未校出差错;⑷对数据大起大落缺少分析、对比、检验,导致差错。

笔者在早年曾听到电影界的一句话——“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试想,电影从拍摄到剪接形成“拷贝”,直至发行放映,耗资庞大,发现问题,悔之晚已!联想志书在编纂过程中应当引以为鉴,地方党委、政府对编纂志书投入的三力(人力、财力、物力)之多,编纂人员倾注的心血之多,领导、各界人士、父老乡亲期望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志书是长期档案,永久档案,具存史价值毋庸置疑,含金量应该是最高的,她是一部集广泛性、特殊性、规范性、严肃性、统一性、协调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永久性为一体的鸿篇巨著,志书编纂人员应当为这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放光彩而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州地方志综录》陈其第

〔2〕《吴江二轮修志培训手册》主编 费云林

〔3〕《镇志总纂中应注意十个问题》计东生

浅议志书的后续开发利用

吴江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顾晓红

【内  容  提  要】志书的后续开发利用,是各级地方志部门的常态化工作之一,尤其是在第二轮修志工作快要完成之时,抓好志书开发利用,更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志书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努力探索志书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用案例分析了志书在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爱国爱家乡教育、公务员廉政建设、地情书籍编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志书    开发    利用

吴江自2006年10月正式启动二轮修志工作,至2013年9月,志书中有9部出版,6部经过验收进入出版社,4部已终审,10部已复审,其他正在编纂初稿。全区二轮方志工作形成了市志、镇志、专业志(部门志)全面开展、稳步推进的新局面。对于这次二轮修志中出版的志书,还有许多旧志和首轮编志中出版的志书,我们决不能把它放在案头、橱里束之高阁,应该努力从这些志书中挖掘瑰宝。

古人就曾说过,史重在鉴,志重在用。要把“观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理念贯穿于修志用志全过程。我们方志办不断地探索,全方位开发地方志资源,积极拓展用志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加快修志成果转化,为群众尽可能提供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方志产品,在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爱国爱家乡教育、公务员廉政建设、地情书籍编纂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新城市的建设从志书中找根据

2008年1月末,吴江市规划局和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组织《东太湖大道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拉开滨湖新城规划建设的序幕。滨湖新城西临太湖,东至内苏州河一线,北至牛腰泾河,南抵云龙路西延伸段,总面积约17平方千米,可容纳人口约20万人。在这个新城中,道路究竟怎样命名,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体现哪些文化元素?我们方志办改变地方志工作远离中心的边缘状态,以积极有为的姿态,责无旁贷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及时的咨询,确立自己在经济文化建设中“高参”、“智囊”的重要地位。我们纂写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名人效应提升吴江城市影响力的若干建议》,提出了对滨湖新城的一些道路命名及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议。

这座滨湖生态乐居新城虽然大部分道路已经命名,但是一部分道路就像一个新生儿还没有名字。综观国内外道路命名的历史及其后期效应,可以说道路命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当代社会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一个有历史感的路名,足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城市发展的时序脉络;一个有文化味的路名,足以让人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城市发展的深厚底蕴。现在滨湖新城就是一张可以涂抹的白纸,完全可以从战略高度全盘地、整体地科学规范城市道路命名,也许在将来就可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考虑到地名如此的重要,我们地方志办公室查阅了大量的方志,提出了十条地名的建议和理由,这十条地名可以让后人读到这些路名的时候,更多地去挖掘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吴江的地理发展、历史典故、人文特色、经济变迁、传统景观可以在这些路名中展现。这些路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可以扎根于每个吴江人甚至未来吴江的每个人心中,并传之子孙后代!我们还建议在滨湖新城规划建设的吴江文化中心,除了设计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吴江名人纪念馆外,建议再分设吴氏名门纪念馆、吴江“将军”纪念馆、“两弹一星”功臣纪念馆三个名人馆,以增强名人效应,提升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吴江赋》。吴江建县已有1100多年历史,在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和撤市设区之际,建议区委、区政府面向社会、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吴江赋》,诚邀海内外饱学之士用赋的体裁来赞美吴江,用满腔的热情为乐居吴江,绘制一张别致的、厚重的、高雅的文化名片。优胜作品可作为碑文镌刻于吴江文化中心或者市民广场,旨在进一步宣传吴江,弘扬吴江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老街区的改造从志书中找根据

2013年,吴江的老街盛家厍开始改造。吴江区方志办作为文化梳理组的重要成员,成为这个老街区改造的重要出谋划策者。吴江区方志办及其他梳理组成员多次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学习考察苏州山塘街历史街区建设经验,听取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建议,并且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书及文献,大家认为盛家厍地处城市中心,是松陵镇上现存的唯一具有江南特色的历史老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位,承载着吴江人追寻历史踪迹、延续千年文脉的梦想。因此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其历史街区文化风貌,恢复其重要历史遗迹,把盛家厍开发建设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博物馆”、体验旧时江南的“繁华地”、传承太湖文化(吴文化)的核心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街、人类社会学建设的新基地。大家认为在规划建设中,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找准定位特色,抓住难得机遇,把垂虹景区、文庙县学乃至运河遗迹等有机融合起来,将盛家厍打造成为文、商、旅相结合的综合历史街区和展示松陵千年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2013年2月28日,以吴江区方志办为首的文化梳理组向区委、区政府递交了《盛家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文化元素”植入建议》,提出了十二条建议:一是恢复重建吴江一段古城墙(200米);二是新建“垂虹广场”,打造城市客厅;三是恢复重建“一亭一祠一台”;四是精心打造东入口,设置“诗画壁”;五是恢复重建“柳塘别业”(又名沈家花园);六是恢复重建驸马园(芳草园),园内设立“吴孝子祠”;七是修复保护“李宅”,展现昔日风采;八是恢复重建或提升改造重点商铺、特色商贸街;九是创新设立马可·波罗塑像;十是设立松陵(盛家厍)历史文化展示馆;十一是传承“中秋踏灯”或“垂虹元宵灯会”习俗;十二是打造人类社会学研究新基地。

三、公共建筑拆留从志书中找根据

21世纪初,吴江位于县府路998号的市政府大院准备异地搬迁,这个大院所在地自清雍正四年一直为县治衙门,那么这个老的市政府大院是保留还是拆迁,有没有必要恢复成县衙,成为吴江一个景点?吴江市委市政府把这个课题交给了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查阅了莫旦的《吴江志》等方志典籍,进行考证,撰写了《吴江县衙的历史考证》一文,从吴江县的历史沿革、吴江县城及县治的演变、宋(南宋)元明清吴江县衙的变迁及格局三个方面,对吴江县衙的历史和建筑格局作了一些考证,供市领导决策作参考。吴江市政府大院后来没有拆迁,置换给松陵镇政府所用。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方志作为地情和信息的载体,“资政”作用十分突出。领导同志研究问题和决策工作,不仅需要现实的最新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综合信息作为参考依据,只有全面把握了地情,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否则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从志书中找根据

千年古镇同里为了向游客集中展示同里千年文化积淀和水乡特色,筹办一个同里游客服务中心展览。同里镇政府联合吴江区档案局、区方志办筹办设计这个展览,目的是更好地宣传同里,促进同里旅游事业发展。吴江区档案局、区方志办接到这项工作后,从镇志、专业志、部门志和各种史料中翻找查寻资料和照片。在2013年2月份拿出了设计方案,展览计划分十个部分,每部分都以文字简要描述、图片展示为主进行呈现。一是同里之根:以同里遗址出土文物、历代文化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示同里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二是同里之水:以同里航拍图、五湖、河港等展示同里湖荡星罗棋布的水乡特色,并对同里水文化加以多角度描述。三是同里之街(弄):以穿心弄、姐妹弄、仓场弄等特色老街巷以及石板路、粉墙黛瓦、店铺招牌等展示同里的街巷生活。四是同里之桥:以三桥、思本桥、普安桥、蒋家桥、富观桥等展示同里的古桥博物馆的特色。五是同里之景:以地方志书中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以及罗星洲、肖甸湖森林公园、暮湾尚夜景等展示同里景色之美。六是同里之家:以退思园(任兰生)、耕乐堂(朱升)、珍珠塔(陈王道)、陈去病故居(陈去病)以及部分民居展示同里“明清建筑的博物馆”和其所载负的文化基因。七是同里之人:选取特奏名状元魏汝贤、造园大师计成、名画家陆恢、同治中兴名臣沈桂芬、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岑、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王绍鏊、著名社会活动家蓝公武、《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统计学先驱金国宝、水墨动画片创始人钱家骏等名人展示同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特点。八是同里之味:选用特色饮食、水产养殖、北联农耕、饭店茶楼、市民生活等展示同里的物产丰饶和水乡美味。九是同里之乐:以宣卷演出、《珍珠塔》场景、走三桥、民间手工艺表演、鸬鹚捕鱼表演等展示同里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活动。十是同里故事:择要选择记录国家领导人视察同里、著名作家、书画家描绘同里、影视导演演员拍摄记录,以及“同里杯”中国围棋天元赛、“水乡丽人”评选活动等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活动,反映历史上同里发生的精彩故事。这个展览做好后,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同里的内在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推进同里旅游的开发。

2013年8月,吴江区旅游局为了更好地拓展旅游资源,想查证一下清朝吴江县治所在地。吴江自雍正四年在吴江县偏西地分置震泽县。两县以水为界,同在现在的松陵镇上,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区旅游局想以此作为宣传旅游的一个卖点,但是缺乏有力的佐证,譬如当时的图片和文字等。吴江区方志办经过查寻,帮助他们在乾隆年间的《震泽县志》中找到了所要的图片和文字。

    五、环境整治从方志中找根据

吴江境内河港交织,湖荡密布。全市水面积达267.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展开吴江地图,那繁星般的荡、漾、湖、湾,便是吴江的特有风貌。吴江“六地四水”,大自然在此将吴地的钟灵毓秀之气都赋予了水。据吴江方志及相关文献记载:吴江50亩以上的湖塘有351个,100亩以上的有254个。江苏全省列入保护规划的湖泊有137个,其中吴江就占了56个,三分天下有其一。吴江是水的天堂,水是吴江的灵魂。吴江的水文章在整个苏州乃至江南的区域发展史上占有最典型、最突出的位置。吴江的一切精彩皆与水关联,皆因水生辉。同里素有“水乡同里五湖抱”之说,黎里也被誉为“碧波中的一朵睡莲”。千百年来,正是有了太湖、运河以及星罗棋布的荡、漾、湖、湾母亲般的哺育和呵护,才使吴江大地生生不息,充满灵性与活力,创造奇迹与辉煌。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每一个荡,每一个湖,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至爱。保护母亲,反哺至爱,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近几年,吴江上下正通过大力开展河道疏浚、村庄整治、环境竞赛、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加快构建乐居吴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保护吴江水环境,建设吴江水天堂。所以,我们方志办有必要从志书中挖掘更多的故事和历史渊源,让吴江百姓认识她,了解她,熟悉她,只有热爱她,喜欢她,才会更加激发我们的激情和创造,用自觉和科学的行动投身于保护水乡、建设水乡的伟大实践中。2012年8月,我们发动全市地方志力量,启动编纂《百湖之城看吴江》的编纂活动,从各种志书和史料中,把一个个荡、漾的前世故事挖掘出来,把一个个湖、湾的今生传奇记载下来,这在环境整治、水利建设、推介吴江,提升城市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书至2013年9月基本定稿,进入出版程序。

六、爱国爱家乡教育从志书中找根据

首轮和二轮编修的地方志书讴歌了吴江灿烂的古代文明,描绘了吴江的美丽河山,展现了吴江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艰苦创业的历史、曲折前进的历史。新编地方志书,不仅可以增长人们的历史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鼓舞人们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乐居吴江”的道路。可以说,新编地方志书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之一,同时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教材。吴江方志办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并且让国情教育同市情教育结合进行,利用大量的档案资源、方志资源,做了《吴江名人展》《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费孝通展览》《吴江档案历史陈列展》四个展览,以及《吴江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画册》《吴江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画册》两本画册,让吴江的市民更广泛地接受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吴江名人展》用简洁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方位展示了近现代名人的风采和成就,主要分成三大版块,第一个版块是15位政治和社会活动家,第二个版块是18位科学和技术发明家,第三个版块是7位文化和艺术发明家,每一个版块都是按名人出生年月排列的。这个展览总共展示了219幅图片,用10个柜台展示了其中10位名人的实物。

《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总共分吴越遗韵卷、烽火岁月卷、吴江胜迹卷、领导关怀卷、吴江速度卷、友好往来卷、“‘十一五’蓝图”卷、城市荣誉卷共133个版面,展示吴江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历史先贤和当代创业者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风采,以及吴江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

《费孝通展》分成《励志求学》《学术研究》《参政议政》《访问江村》《费孝通手迹》《大师辞世》六个篇章,力图比较全方位地展示他在政治、学术、经济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并且突出了《访问江村》这一章,因为吴江是费孝通的家乡,又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也是费孝通实现志在富民的夙愿,开展农村社会调查跟踪时间最长、取得成果最多的实践基地。自1936年6月费孝通首访江村(七都开弦弓村)以来,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26次访问江村。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二十多年里,费孝通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关心农民生活,指导农民致富,在他取得每一项学术硕果的同时,都伴随着吴江经济的新跨越、城镇建设的新发展。所以吴江人民怀念他,对他的去世寄予了深深的哀思,做成这个展览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吴江人民了解他,悼念他!

2011年,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为庆祝建党90周年,特地策划编纂《吴江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画册》,分成了曙光篇、探索篇、开放篇、富民篇、乐居篇、奉献篇,用丰富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展示了吴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2,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又策划编纂《吴江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画册》,来展示吴江二十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七、公务员廉政建设从志书中找根据

江泽民多次提出要善于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发挥史志“资政育人”的作用。胡锦涛也曾经指出:“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方志“育人”这项功能,2012年,市档案局、市方志办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官德教育”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志书资源,编纂了《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全书分成“莅事以勤,泽被后世”“律己以严,清正廉洁”“存心以公,恪尽职守”“抚民以仁,孝亲敬人”“忠于国家,服务人民”五章,不仅记载了在吴江土生土长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为官之士,也记录了在吴江为官从政的外地杰出人士以及与吴江有渊源的名人,展示了他们勤政清廉、爱民如子的事迹。这本书成为了吴江各级领导干部的案头书,成为吴江公务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乡土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教育素材。

八、地情书籍编纂从志书中找根据

随着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志书、年鉴所包含的地情资料,大量的是各行各业基础性的、浅层次的资料,这已不能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现实社会较为看重的多是某一方面的专题性的、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和论著。我们树立“方志是资源”的观念,挖掘地情资源,在名胜古迹、地域文化、名人名家、地方特产、地方风俗等方面做文章,彰显地域特色。

吴江地处“吴根越角”,位于苏州这个吴语中心区,但所谓十里不同音,不仅吴江本身的俚语俗语与苏州市中心有着许多不同,而且吴江的各个镇的俚语俗语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色。这些俚语有的粗陋,有的文雅,有的通俗浅显,有的含蓄诙谐。为了更好地留存乡邦语言,更好地传承我们的地域文化,2012年,市档案局、市方志办8月启动编纂了《吴江方言俚语集成》,2013年6月已出版。这本书在全区范围内理出了5000多条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土语和歇后语,并逐条进行了解释。这些方言土语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值得留恋的“地方文化遗产”,为以后的地方文化保留一份珍贵的资源。

2013年,吴江区方志办与区民政局合作,承担吴江区“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编纂工作,这对于弘扬吴地文化,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彰显城市特色,服务“乐居吴江”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13年,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纂了《造园大师计成》,弘扬地方造园文化,也展示了我们吴江园林的艺术美。

2013年,为了认真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重振苏州丝绸重大决策的相关精神,吴江区方志办启动了《吴江丝绸志》的编纂,该丝绸志将涵盖苏州丝绸的农业、工业、商贸、文化旅游、艺术等各个方面,展现吴江近二十多年来的丝绸发展史。

    综上所述,我们方志部门、方志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志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作用,使地方志事业永葆青春。习近平同志也曾提出过:“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升级、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很多民生难题亟需破解,很多转型障碍亟需跨越,很多社会问题亟需解决,而这些或多或少都可在史志中得到启迪。编史修志就是力求修以致用,让史志服务于现实需要,从史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更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些话更加可以看出修志为用、修用并举,是我们地方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各地发展任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努力拓展用志的深度和广度,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需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用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读志用志,从中汲取优秀历史文化精髓,为吴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气、聚力、鼓劲。
                           浅议志书的系统性

吴江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赵  玲

【内容提要】1948年,哲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列宁指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当代哲学家邦戈指出:“所有具体事物不是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那么笔者认为志书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它具有系统的基本特点,包括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它是由若干特定属性的要素经过特定关系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也就是说志书它是一个整体,存在非加和性关系,修志人要从整体来把握与认识志书。

【关键词】系统性,要素,结构,功能,环境,非加和性

一、志书的要素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组元,单一要素不是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志书作为一个微观系统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它包括序、图照、凡例、大事记、概述、纲目、正文、附、编纂始末等。正文中又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志书中无论单拎凡例还是大事记或者概述都不是志书体系,它只是志书系统的组分和组元。志书系统与其要素其实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整体可以经由两种方式相互过渡,加和性方式与非加和性方式,加和性是指:“一个复合体能够通过把原来分离的要素集合拢来的办法一步一步的建立起来;反之,复合体的特征能够完全分解为各个分离要素的特征”而非加和性方式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着系统与构成部分之间的质的差异。这也就是说加和性关系存在于系统之中,但只有非加和性关系才是系统。加和性方式与非加和性方式实际上表示的是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耦合情况。如果一种耦和不改变各方的某种属性,那么在这种属性上,部分对整体就是加和性。反之,如果在耦合中各方的属性是相干的,彼此约束、选择、协同、放大,那么在这类属性上,部分对整体就是非加性。志书体系不是加和性的复合体而是一种非加和性的复合体,因为志书的要素之间是具有耦合关系而相互选择、约束。比如,志书中正文的内容不可以交叉重复,这里写到,别的地方就不再提及,如果难免要交叉重复,也是各有侧重,各有选择,可以写同一类事物,但是侧重点与角度却完全不同,同一类事物以不同角度与方式得以诠释。再比如,志书中凡例与正文内容,概述与正文内容,大事记与正文内容等等的关系都是相互约束的,志书的要素之间并非零散的关系,而是相互制约,具有藕合关系的有机整体。

二、志书的结构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可以是数量关系、也可以是空间关系,还可以是时间关系,但最重要的是相互制约关系,相互制约关系是系统结构得以形成的主要杠杆。在志书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比如,凡例与正文的关系,凡例统率并约束着正文内容。首先,凡例对层次有规定,凡例中规定为几个层次,正文中最多就只能有几个层次,不可以出现更多层次。其次,凡例中对志书上下限及地域有规定,正文内容在记述时严格按照规定来写,不可以越限越境书写。最后,凡例对纪年方式、名称使用都有相应规定,正文内容都严格按照规定书写。再比如,志书的概述与正文的关系,概述是对全志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汇集全书脉络的精华,概述中出现的内容,正文中一定有更详尽的展开,概述中出现的数字与总的数字与正文中相关章节的数字也一定要吻合。再比如,大事记与正文的关系。首先,大事记的记叙在正文中一定要有体现,不能大事记里重写一笔,而内容中没有下文。其次,大事记的记叙要与正文要保持一致,不能相互矛盾。再比如志书篇目与正文的关系,篇目结构是地方志的构架,有好篇目就是志书的好门脸,篇目结构制定的越科学合理,其内容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篇目是形式,正文是内容,篇目与正文就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样都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是一部好志书也才能更好体现志书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三、志书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功能是系统在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功能是一种属性,但它不是要素的属性,也不是某个部分的属性,而是系统整体才有的属性。志书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存史、资治、育人,这三大功能并不是志书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整体效应。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而功能的发挥又需要以结构为载体。因此,志书的结构可以优化其功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辩证关系,会造成认识上的曲折,无法从功能推断出唯一结构,但也提供了实践上的方便,那就是志书的结构越科学合理它的功能就越能更好体现。目前,志书的结构按门类可划分为纲目体(又称门目体)、条目体、章节体。按照内容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大篇体、中篇体、小篇体。按志书记述时间的断限,还可以分为通纪体和断代体,这些设置都各有千秋,关键要看收集到的资料更适合哪种方式,只要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既能保证志书必要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又能保证编写条目的灵活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就是适合的设置。因此,我们在选择志书采用什么结构时就要从整体考虑,充分发挥志书结构的整体效应才能更好体现志书的三大功能,也才称得上是一部精品良志。

四、志书的环境

志书的功能是在其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整个志书系统总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凡是与系统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不属于系统的事物,均属于系统的环境,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表现。

志书系统的环境包括一系列事物,因为一本志书的最终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的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首先,我们要做调研,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方案与计划。其次,承编单位组建编写队伍,进行业务培训,着手编写工作。接着,编写人员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资料长编,再对资料长编进行加工处理,去精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符合规范的初稿、修改稿、送审稿。再接着,志书要通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评审与验收。最后,进入出版社,面向读者。在志书整个形成过程中的承编单位、资料收集单位、评审验收单位、出版社等等都是志书形成的环境。在志书形成过程中任何阶段的环境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甚至导致系统的质变,继而影响志书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编写志书时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

综上所述,将志书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它具备系统的四要素,志书系统的功能也依赖于其要素、结构和环境,要素性质的变化、结构构型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功能表现,甚至导致系统的质变。因此,单有关于志书要素的认识,或者单有关于志书结构的认识,或者单有关于志书环境的认识,都不能全面认识志书这个系统,我们修志人也一定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将修志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才能更深刻认识这项工作,最终也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09页

2、《列宁全集》第38集,第3956页

3、邦戈:《系统世界观》载《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4期,第46页

4、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5、6、《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修订版

                                                     

以《八都镇志》(送审稿)为例浅谈志书语言的逻辑性

吴江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黄晓倩

【内  容  提  要】志书是一种地方性的多学科书籍,涉及历史、文学、民族、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内容。不同于小说、散文、传记等文学作品,志书强调资料性、检索性、真实性。虽然志书追求学术性,但不同于学术论文,志书的可读性更强,是服务于大众的,而非小众的内部学术交流之作。所以志书的语言运用就必然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本文以《八都镇志》(送审稿)为例,浅析具体出现在志书之中的语言运用问题,探讨志书语言的逻辑性。

【关  键  词】《八都镇志》  地方志  语言运用  语言逻辑性

语言是保证一部志书质量的关键,而逻辑则是志书语言运用必须遵循的原理。逻辑错误往往致使志书的资料性和真实性的缺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志书中的逻辑错误经常出现。

一、语言逻辑性

语言逻辑研究的是所谓的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又被称作日常语言。语言的逻辑性可以理解为,语言有一个中心,这句话和上下文的语句的关系有没有因果或者顺承的关系,不能违背逻辑。志书语言的逻辑性建筑在事实之上,是事实的原原本本的直射,而非像小说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也不想童话是建筑在想象之上。在实际的运用中,有的志书语言合情合理,但有的却牵强附会,原因就在于前者符合语言的逻辑,而后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至于破坏了整个语句的合理性。在《八都镇志》第二卷中,用千克(公斤)作为自来水的计量单位,虽然千克也可以用来计量水的重量,但很显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惯用不符合,我们不会经常说用了几千克、几公斤水,更多的是用几吨水这个说法。合乎逻辑更多的是要做到合情合理。语言的逻辑性就是要求修志者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进行修志工作,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二、语言逻辑中的硬伤——数据的矛盾

志书的工具性更强,是人们工作学习中用来作为事实依据的资料,志书要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才能发挥它资料性科学文献的作用。数据在前后文中出现不同的记叙、表格中的数据出现矛盾,让数据失去了真实性。

(一)前后文中出现的数据不一致

《八都镇志》第一卷《地理》中写道 “贯桥河:(杨定桥河)全长8.67千米,河面平均宽度30米”,而在后文第三卷《农业》中却写道“贯桥河(杨定河)……全长5810米”,贯桥河在前后文中全长不一致。多人修志,引用的文献参考不同,是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最大原因。在取舍参考文献的时候,就需要主编统筹全局,以最真实可靠的文献为参考,各个修志人员在各自的修志过程中也要有大局观,统一参考文献的标准。

(二)表格中出现的数据矛盾

表格是一本志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格不仅丰富了志文的内容,而且让志文的阅读变得简单清晰。表格中的数据矛盾却是志书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1、表格与文中的数据出现逻辑矛盾

表格之中一般会运用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时候就会与正文中的概括性述写出现矛盾。例如,在此本志书的第226页,倒数第二行“工业总投资19730万元”与表4-18“总投资19732万元”有矛盾,表格只统计17家企业的情况,正文中共有20家企业情况,20家企业总投资几乎等于17家企业投资,不合逻辑。如果对于资料不加以研究就写进志书中去,就会出现文表的不一致的问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时,需要严谨的对待,考证数据的真实性,在写总结陈述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表格中的合计

同一张表格中的数据有矛盾主要是合计的数据与表格中数据之和不一致。合计虽然也提供给读者对于数据资料更丰富的感受,但在大多数时候,合计并不是必须的。读者只需要简洁直观的数据,错误的合计还会增加读者运用数据的难度。出于美观层面的考虑,即使是正确的合计对于一张表格也不是必须的。所以在设计表格的过程中,从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美观性的角度出发,少用合计,避免出现人为的数据矛盾。

三、语言的表达逻辑错误

在获得了详细丰富的资料之后,如何用准确合适的语句把这些史实资料编撰成一部志书是每个修志人员每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遵循语言表达的逻辑,尊重事实和常理,每一个词的运用都要加以斟酌,尽量避免引起歧义误解和自相矛盾,才能保证一部志书的高质量。以下以例举了两种在志书编写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逻辑错误。

(一)语句的歧义

《八都镇志》中在风俗习惯中写道“90年代至2003年,时兴为婴儿拍摄照片留念。”容易让人觉得2003年以后就不再有这个周岁习俗了,而事实上现在还是有这个习俗的,与实际情况出现了逻辑矛盾。修志人员显然是考虑到了要写到下限年的情况才会出现“至2003年”这种写法,但对于下限年过于的在意,就会让读者觉得是这件事情就到下限年停止了。在面对现在还方兴未艾的事物编写志书的时候,就不一定要给事情的发展划定一个时间的期间,例如此处就可以改为“90年代起,时兴为婴儿拍摄照片留念。”,这样可以避免歧义。

(二)自相矛盾

《八都镇志》有一句话写道所有的桥梁都“在80年代末毁”而同一章中又写道 “1985年安庆桥毁”“1981年,曹溪桥毁”,很显然1985年和1981年均不属于80年代末,出现了自相矛盾。 细节上的处理是志书语言运用是否严谨科学的关键,所以在选择用词的时候要前后文联系通读,减少自相矛盾。

    志书需要大量的史实资料来构筑,要编排好这些资料,用最合适的语言来把这些史实资料融合成一本志书,就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志书语言的逻辑性要求在描写事件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必须遵循生活和自然规律。语言逻辑性说到底就是要求修志人员在修志的时候对于志书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志书入情入理,更具可读性。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