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指南 >> 方志编纂 >> 方志简报 >> 吴江方志简报56

吴江方志简报56

2014/11/7 10:14:11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7713

 吴江方志简报

2014年第4期(总第五十六期)

 

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4826

 

《桃源镇志》评审会会议纪要

2014年821日,由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桃源镇志》评审会在桃源镇六楼东会议室召开。区档案局局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卫新,桃源镇党委书记石荣,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邱学兴,全体编纂人员、志稿评审人员3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区档案局副主任科员于振华主持。

会上,石荣书记致辞,执行主编沈庚南介绍了成稿经过和体会。顾晓红、赵玲、沈昌华、计东生、陈载、钮金荣、肖耀华、李流芳、吕国钤、黄晓倩10位评审人员按照分工对志稿的篇目、内容、资料、体裁、记述等提出了比较客观中肯的评审意见和建议。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科长顾晓红:一、审定单位。在图照前面一页的审定单位应该改成先后顺序是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中共桃源镇委员会、桃源镇人民政府。

二、图照。本志图照有以下一些问题:

1、地图不太清晰。彩页前面第一张《桃源镇在吴江区的区位示意图》不需要,可删去。前面有两张地图是不可缺少的:第一张是《吴江市桃源镇示意图》,并在标题后面括注“2010年”。第二张是《吴江市政区示意图》(2010年)。现在这两张都缺少,要补上。另外应该放置2000年(当然200110月更好)铜罗镇行政区划示意图、2002年(当然200312月更好)青云镇行政区划示意图这两张图。另外《严墓区圩围图》字完全看不清楚,《吴江县严墓区略图》这张图中包含“壇坵镇”与现在桃源镇行政区域不符,放在本志书中无多大价值,建议删去。《严墓区圩围图》如要放入,图要放大成两个A4纸那样大小折叠放置在志书里,另外地图上的字可以让出版社做到相应地大一点和清晰一点。照片到时可以提出要求让出版社排版一下,更具美感和设计感。

2、图照要分类。据编者说已经分类,现在看不到分类,也不知道分类是否准确,而且从目前图照摆放看上去即使分类似乎也不太科学。照片要按照章节分类,形成若干系列,以比较直观的形式来反映该镇在上下限内的重大活动或重大事件。照片可选取: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至于具体到什么级别自己定)以及许多知名学者视察、访问该镇情况;该镇有代表性的设施、建筑,在设施、建筑后面注明摄制时间;该镇的大事和活动等其他值得反映的活动图片。可具体分为领导关怀(或叫视察访问)、桃源新姿(或桃源风貌)、文体活动、名胜古迹、荣誉集锦等,可以将桃源一些地方特产拍成照片组成一个版块叫《地方特产》,使地方特色更加浓郁;还可以拍些江南小镇风貌的照片,组成一个版块可叫《小桥流水》(或《江南人家》);还可以做一些重要企业和特大市场的版块,再增添些照片可以做一个《桃源速度》或者《经济发展》或《企业市场》或起一个其他更适合的一个标题做一个版块。照片蕴含的信息量要大,并且照片的摆放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按时间顺序来放。荣誉集锦可以先按照级别(国家、省部级、苏州市级、吴江市级)来放置,每个级别按照时间顺序来摆放。

3、照片说明要规范。如果是事件,照片说明要注明时间、地点、事物(或事项)、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能说明摄制时间、地点则更好。如果是地方和场所,那么要注明摄制时间。在图照前几页都是地方和场所,缺少摄制时间,例如要表示成:铜罗社区(**年摄)。地方和场所这些图照后面反映的是一些活动和事件,但是至关重要的时间、领导的职务、位置都没有表述清楚。照片说明要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能说明摄制时间、地点则更好。例如第20页最后一张照片说明可以改成:200898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右二)视察设于南京国展中心的桃源服装展馆。这一张照片的完全可以从照片上显示的日期还有第33页的大事记中查到,语言表述要一致,不能照片用“参观”,大事记中用“视察”。编者对照片的人物职务核实不够,同样是梁保华,同样是反映一件事件,但编者在第20页、21页选了两张照片,但图照说明中人物的职务表述不一致(一张是江苏省委书记,一张是江苏省省长),事件表述也不一致。我们可以百度而知:200814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决定,接受梁保华因工作变动辞去江苏省省长职务的请求。所以梁保华在20089月的职务应该是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并不是其中一张图照上所谓的“江苏省省长”。我们图照说明为了简明扼要,如果职务太多的话可以用他的最主要职务,另外建议相同事件只要用一张照片,而且图照说明一定要准确、严肃。两张有关《广福遗址》的照片建议选一张照片,《汪宅》如要用两张照片可以让出版社设计一下怎么摆放。现在照片的说明都不规范,请参考《吴江市志》。另外如果照片上出现日期,请让出版社去掉。

4、栏目的顺序要调整。“荣誉集锦”可以放在图照的最后一个栏目。

5、有些照片要精简和重拍。像第七届黄酒文化旅游节用了7张,完全可以放一张首届黄酒文化旅游节,第七届用一张,下限年或者2013年那一届用一张。像农家特色茶不能这样拍摄,要单独拍摄一种茶作为一张照片,四种茶拍摄四张照片,摆放的时候有点艺术性,可以合用一个照片说明。

6、有些栏目照片要补充。可以把志稿终审会议照片、志稿复审会议、志稿评审会合影以及内部召开的评审会放在一起,成为一类,标题是“志稿评审”,放在“荣誉集锦”前面。“经济”和“工业”栏目中可以增添一些人物活动或劳作的照片,不要就一个产品、一块油菜田、一个葡萄园、一些梨、一些葡萄,放在吴江任何一个乡镇志书中都可以的照片,时代感和地方特色都不强。要多补充镇上一些大型的有影响的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照片。

7、领导照片的摆放要考虑全面。像“领导关怀”这个栏目中,能否在领导关怀或者其他栏目照片中有历届一把手领导的照片,保证让历届一把手在图照中出现一次,不管在哪个栏目,注意不要漏缺,而领导姓名也不一定要在图照说明中注明。照片摆放要注意尽可能平衡。

三、序言。序一般可以请领导、主编或者名人来作序。序的内容一般是阅读志稿后的主要看法或感受,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书中涉及的人物和事情,也可以提出一些希望,一定要适合写序人的身份。现在该志有三篇序,前两篇序请出自于桃源籍的上将、科学家作序非常好,现在还是空缺,请验收时放入。第三篇序请桃源镇书记、镇长作序,这里的序对桃源镇作提纲挈领地介绍,对志书在今后的“存史、资政、育人”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进行介绍,最后是对桃源镇未来发展的展望。其中“修于民国32年(1943年)《严墓区政概况》……”这内容不必在此赘述。序可以注意一下文采,写出写序者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气魄,语言上的修改见志稿。要署上具体的人名,人名尽量使是纂写人的手迹为佳,还缺少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为志稿送出版社的时间。

四、凡例。本志凡例共设九条,基本符合要求,但有些字写成了简化字,有些出现错别字,有些表述不太准确,原第二条、原第三条、原第四条合并,然后内容再重新分成三条来写。下面是修改过的《桃源镇志》凡例: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桃源镇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二、本志记述时间上限尽可能上溯,下限至2010年。大事记、图照延至2013年底(一般可延长至进入出版社前的日期,可以延长至2014*月)。全书设《桃源志》《青云志》《铜罗志》。至20019月《桃源志》记述范围(包括表格)是20019月桃源镇(青云未并入)的行政区域,200110月至200312月记述范围(包括表格)是200312月桃源镇(青云已并入,铜罗未并入)行政区域,20042010年记述范围(包括表格)是2010年底桃源镇(青云、铜罗均并入)行政区域,辖区外涉及桃源镇重要史事者择要兼及。青云镇于200110月撤销建制,20019月前青云的史实记入《青云志》。铜罗镇于200312月撤销建制,200312月前铜罗的史实记入《铜罗志》。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人物、地理部分章节、社区、村以及丛录均载入《桃源志》,《青云志》《铜罗志》不再记叙。三、本志按照“横分门类,纵写史实”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等体裁,设卷、章、节、目、子目、孙目六个层次。《桃源镇志》共***节,《青云志》共***节,《铜罗志》共***节,采用语体文编写。四、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五、本志纪年方法,新中国建立前用朝代年号纪年(包括民国纪年),相同的朝代年号纪年在每个条目首次出现时加注公元纪年。新中国建立后用公元纪年。以民国38年(1949年)55日严墓区解放为“解放前、后”的分界线。民国以前的月、日用农历,民国以后(包括民国)的月、日用公历。年代前不标明世纪者均为20世纪。志文中出现“现”、‘“今”均指下限时间。六、本志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人物传略和人物简介收录与桃源镇关系密切、有较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排列先后以生年为序。人物表收录革命烈士、知名人士(团以上军职人员、处级以上干部和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获得苏州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工作者)。(这里看看人物收入的标准是否要低一点?)七、本志对频繁使用的名称首次用全称,其后用简称。如中华民国简称“民国”,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等,历史地名、机构名称和官职等一般均按当时称谓。凡未用全称的“省”“市(县)”“镇”,均指江苏省、吴江市()、桃源镇。(在《桃源志》第1719803月中“县交通局”就省略了“吴江”两字) 。八、本志资料来源于档案、史料、志书、报刊、专著、新闻媒体及社会调查等,均经核实载入,一般不注明出处。各项统计数据均由统计部门及相关专业部门提供。九、本志计量单位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少数沿用旧制,如“里”“亩”“担”等。五、概述。“概述”是“概”,而不是“繁”;是“要”,而不是“详”;是汇集全书脉络之精华,而不是饭菜一锅煮,重炒各篇之内容;是提纲挈领地综述一地一业发展变化,而不是人为地从各卷中抽出某章某节来“拼盘”。语言要采用记述体为主,论述为辅。记述也是据事实录,使人可信可用,而不是编者刻意描写和渲染。概述应该是提纲挈领地简要介绍本志所记内容的全貌,要让读者一读概述就了解桃源镇发展情况。本志概述主要从位置面积、历史沿革、革命斗争、农业、特色产业、交通邮电、人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来写,但对商业、镇区建设、人民生活没有写,概述要在概上,重要的轨迹描述出来,几个转折点写好,一些细节的内容不必和后面重复。概述的语言有些地方在词语、句子表达上不太精准规范,见志稿修改,譬如在行文上有先写纬度再写经度,语言比较夸张有强烈的宣传色彩,异体字繁体字比较多。出现第一人称,一个部分首次出现朝代年号要括注公元纪年等诸多行文问题。因此,建议对“概述”作三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布局上,进一步统筹策划,理顺逻辑关系,大部分要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来写,个别部分可以按不同内容分成几段,但每段仍以时间顺序来写;二是内容上,要简练概括,挖掘地方特色,有些史实要核实清楚,不能和后面的志文出现矛盾;三是语言上,要遵守《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要用词朴实,简洁流畅,一气呵成,以记述性语言为主,适当可以采用一些议论性语言。

六、大事记。《桃源镇志》大事记存在不少问题,要对其进行修改:

1、对朝代年份的表示要准确统一。例如第1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5),这个时间的标注有点问题,其他地方括注年份的时候都有一个年,所以这里“年”也不能省略,另外这里连接中有文字“公元前”,因此用“至”,这里年份括注应表示成(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本身春秋时期起讫时间也标错,另外有个问题,第二件大事中所涉及“周元王仁三年(前473年)”属战国时期。建议“春秋时间(公元前770-475)”改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的括注年份“(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应表示成“(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可是下面一条内容除秦外还涉及三国、隋朝。一个乡镇建置的变化的内容是很多的,不能全部写成纪事本末体,否则的话一直要写到新中国成立,那么这条大事记就是一篇文章了。建议理清楚,分成三条:秦……,三国……,隋……。不能将242年三国吴赤乌年间的事、266年西晋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年的事,甚至602年的隋代事都写到“秦”里去。“唐代(618-907)”应改写成“唐代(618907年)”,其他朝代都没有“代”,这里也要去掉,另外连接号要改成浪线,因为两个数字之间没有其他文字相隔,就不用“至”而用“~”。第3页中华民国的年份括注不准确,“中华民国(19121949)”应改成“中华民国(1912年至19499月)”。第7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面可以括注“自1949101日起采用公元纪年”。

2、年代“史前”建议改为“新石器时代”。所写文字中“考古证实”建议改为“桃源乡广福村无字圩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是马家浜文化,表明……”,另外把“198512月”删去,这一条大事改为“桃源乡广福村无字圩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是马家浜文化,表明六千多年前桃源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另外可以在1985年中补充一条大事记,把198512月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记入这一年中。

3、表述重复,前后不一致。在宋中“乾道七年(1117年)村民在铜罗村建‘汾阳王庙’”,下面一条是“乾道七年(1171年),铜罗村(严墓村)建郭将军庙(亦称汾阳王庙)。后殿于2008年重建”。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1117年”为北宋政和七年,而不是“乾道七年”;第二是汾阳王庙究竟是宋徽宗时建的还是南宋孝宗乾道七年时所建,这两条是否指同一件事,为什么时间不相同?第171979年最后一条“是年,各公社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设计划生育专职干部”与第17198010月“198010月,成立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设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这两条表述的是同一件事吗,为什么日期不相同而且语言表述上下也不统一,并且写清楚究竟是哪个公社建立计划生育办公室? 第30页“20066月,被评为‘江苏省服装名镇’”与第30页“2006 97日,桃源镇获‘江苏省服装名镇’荣誉称号”表述的是同一件事吗,为什么日期不相同而且语言表述上下也不统一?请核实。

4、大事记中部分提法和时间上值得推敲。在第2页“宋绍兴六年六月乙己(113679日),严墓一带发生4.5级地震。”建议将“4.5级”删去,南宋时里氏地震级别标准还没确立。乾隆《震泽县志》中记有“(绍兴)六年,地震有声”未说在“严墓—带”,而在其他旧志中均无记载。志稿是摘抄1994版《吴江县志》第146页表格中资料,而那张表中说震中在震泽。这里改写为“严墓—带”,似乎不妥当,建议这一条删去。第3页清咸丰三十一年(1861年),1861年应该是咸丰十一年,而且咸丰在位也没有三十一年,而且这一条“五月二十六日夜,北斗星座下的西方出现彗星,光芒数十丈,移向北而逝”与桃源关系不大,要删去。

5、大事记中材料与吴文化地名录提供的材料有出入,请认真核实。一则是第2页元中关于戴家浜,桃源镇志办在吴文化地名提供材料为: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戴敬本由兵部郎出仕平江路同知,张士诚据苏州城,称王,戴敬本弃职,隐居野峡滩,后村中以戴氏为主要姓氏,才更名为戴家浜。大事记与以前提供材料有出入,建议用以前所写文字。且张士诚据吴的年份是元至正十六年(1356),戴敬本弃职应在此前后。兵部郎(大事记与人物中)与兵部侍郎(概述一中)两个官名也应统一。另一则是第2页元中关于铜罗和严墓,桃源镇志办在吴文化地名提供材料为:铜罗又名严墓,元至正年间(13411368),张士诚与朱元璋相抗衡,后兵败身死。其部下一个姓方的术士逃到铜罗,隐姓埋名,以酿酒为生。一日,在取土封酒坛时,发现一座地下墓穴,察看碑文,知墓内所葬者为西汉辞赋家严忌。为纪念严忌,当地人士就将集镇称为严墓,此名一直沿用, 1956年改严墓为铜罗。这次大事记中姓方的术士变成了张士诚的“知友”。究竟是术士还是知友,还是既是术士又是知友?请认真核实,前后统一。

6、有些大事要补充。明成化五年(1469年)十七都人吴珵,考取227名进士。清顺治六年(1649年)黄自起考取231名进士,王勰考取九年336名进士,张嘉瑹考取十八年239名进士等。《桃源镇志》(送审稿)第576页中“青云白溪御龙桥,明嘉靖二十七年建。前窑村的大通塘桥,建造于约14501542年,即明景泰元年到明嘉靖二十一年间。”“清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区域自治,震泽县设7镇,严墓为镇”“ 严墓镇人金去疾冤案”这些都能补充进大事记中。建议民国年间也补充一些大事:民国年间,严墓有没有修建严忌墓?有没有修桥铺路的事?为什么严墓有一个乡称为“善骏乡”?钮氏父子是怎么牺牲的?有没有建“善骏堂”?日本侵略兵和伪军在严墓有没有烧杀抢掠?沈立群为县长的国民党吴江县政府是不是在严墓区内?有没有抗日行动?他任命的各区区长中有没有抗日的?有没有人进行对共产党人抓捕、杀害的反动活动?民国38年(1949)严墓有没有水灾?有没有抗洪救灾?可参考《吴江纪事》一书有关文字。

7、大事记中大量地用了不规范的异体字、繁体字、错别字。例如第1页的“換”,第2页的“魚”,第14页的“現”都写成了繁体字,第34页也有这个问题。第3页“吴昜”写成了“吴易”,第7页的“吴江”写错了,第8页的“严厉”写成了“严励”,第11页“算账”写成了“算帐”,第13页“运动”写成了“运邡”。第15页“晚婚”写成了“晚涽”。第35页“桃源镇”写成了“桃源缜”。这些问题大事记中很多。

8、大事记的格式不准确。例如第3页中华民国中第二条“同年”应改为“是年”,要空两格。下面一条民国2年这一条也要空两格写,第15197310月,第19198612月,第211992820日、9月,第252000245日也都要空两格,格式请参考《吴江市教育志》。第3页第六条“1020日”不能光出现月份,应上面专门一年年列出来,像新中国成立之后标示年份,如出现民国14年(1925年),下面再写具体的月份,形式请参考《吴江市教育志》。

9、不使用第一人称嫌疑的“来”。6页民国314月这一条用了“来”,应该改为“到”。第1919868月也有这个问题。第5620303132页也有这个问题。

10、志书的表达方式一般是:时间+主语+谓语+宾语,所以尽量让时间先行,志书尽量用主谓句。有些句子其实用动宾句和主谓句都可以表示,但志书尽量用主谓句表示。第7页民国38516日这一条中“建立中共严墓区委员会、严墓区人民政府”改为“中共严墓区委员会、严墓区人民政府建立”。 第17198010月“成立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改成“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第7194911月、第7195012月上旬也有这个问题。第810303132333435等页也有这个问题。另外如果这个月份有具体的日期,那么要写出具体的月具体的日,如果没有具体的日期只知道月份月份不是用“是月”表示,并且没有具体日期的大事放在这个月的最末一条。如果两条大事都是“10月”,第二条改为“是月”。如果相同的日期,第二条就要用“是日”,如果相同的月份,第二条就用“是月”。如果这一条大事不知道日期也不知道月期,就用“是年”表示。而现在没有表示清楚,这个问题大事记中比比皆是。

11、表述不太清楚。例如第8195112月这一条中“12月,结婚男女双方由乡政府出具证明,到区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是否应该表述成“12月起,结婚男女双方必须由乡政府出具证明,才能到区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第81952年“3月起,严墓联合珍所严墓和顾庄桥、日晖坝分诊所先后成立”,这件大事中“珍所”应该是“诊所”,但由于标点符号没有准确使用,这句话读不通顺,请修改。例如第819536月起这一条大事表述不清楚,用了一个“6月起”,不清楚究竟是哪一个月开展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普选工作,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月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表述太笼统了,没有清楚地写明时间。

12、相同的事物表述要相同。例如第1019584月与第1119611月这两条大事表述同一件事,但用词不统一。

13、大事摆放顺序不准确。121963年第二条“3月”这一条没有具体日期应放在3月最后一条,所以要与“3月中旬”这一条交换一下顺序。第171980年“4月”这一条要放在“424日”这一条后面。第5页民国29年“77日”要与“7月”这一条大事交换一下顺序。第101958年“5月”这一条大事要与“514日”这一条大事交换一下顺序。第131966年两条“5月”的大事要放在“5月中旬”“5月底”的下面。第131966年“9月”这一条与“919日”要交换一下顺序。第161976年“8月”这一条与“82426日”这一条交换一下顺序。第181981年“是年”与“年底”交换一下顺序。第181983年两条“年底”的大事放在“是年”这一条前面。第211990年“223日”这一条要放在“2月”前面。第221993年“年末”与“是年”交换一下顺序。第231995年“11月”与“1111日”要交换一下顺序。第26200110月这一条要放在这个月的最后一条。第342011年“121日上午”要移至“120日下午”这一条下面。第34页“52829日”要移至“527日”下面。第352012年“689日”移至“628日”的前面。

14、时间表述不准确。例如第81953年“71日,严墓区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个“71日”是否是普查结束时间,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所以时间表述上有问题。时间上可以写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大事记要写在起始时间那天,但在大事记中交代一下终止时间。而且要交代一下普查结果:****人。大事记五次写到人口普查,用词、表述顺序都要做到统一。第1719807月“开展土地资源调查”,也应该与人口普查一样,什么时候开始土地调查,什么时候开始结束,调查结果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第312007年“11日起,桃源镇开展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2006123124时为标准时点,4月底前结束。”既然“2006123124时为标准时点”,这条应写在2006年中成为倒数第三条,而且应该写清楚普查结果。

15、成分残缺。例如第3页中华民国第二条“同年,在严墓南街育婴堂创办南街小学”,这一句缺少主语,究竟是谁创办的?例如第12196410月“全县首届民兵比武大会,各公社派民兵代表参加”,前半句少了一个谓语,应该改成“吴江县举办首届民兵比武大会,各公社派民兵代表参加”,如果要更简洁些也可以表示成“各公社派民兵代表参加吴江县首届民兵比武大会”。第201988年最后一条“本年,实行邮政编码”,这里缺少主语要补充,而且可以写一写邮政编码具体是哪几个数字。第25199811月这一条“分别开展第十三届镇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缺少主语,究竟是哪几个镇分别开展呢,不得而知。第3220084月、第34201011月这几条缺少主语。16、对党和国家还有其他各级领导人,应直书其名或冠其职务,如要写职务,可以处理成把职务都放在名字的前面。例如“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不用颂扬的词语,也不用在姓名后面加同志或首长、先生、女士、老师、博士之类的称呼。对已故领导人应直书其名,不以职务称呼。例如第13196512月中旬这一条中“王杰同志”应把“同志”删去。19662月这一条也有这个问题。第1319667月一条中“毛主席”应改写成“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一定要把职务放在前,后面加姓名。第16197618日中“周恩来总理”也是这个问题。第16197676日“朱德委员长”、197699日“毛泽东主席”、第161977917日“毛主席”也是这个问题。第191986516日和8月、第309810都有这个问题。

17、“两”与“二”要正确使用。除序数词、“二人转”用“二”,大部分都用“两”,这可以通过读读看的办法,究竟是读“两”还是“二”顺,例如“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应读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第14196891日“初、高中各二年制”改为“初、高中各两年制”。第241998220日也有这个问题。

18、有些内容要括注一下。例如第14196912月中“赤脚医生”,还有第1419713月中“五·一六集团”这些有些读者都不太清楚,应该括注一下。

19、标点符号要准确使用。(1)比号误写成冒号。例如第9195531日这一条大事记中“1:10000”应改成“110000”。

2)引用文件中年月要用六角括号。例如引用文件中的资料,应注明发文单位、年月、字别文号、标题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标题。引用文件可以写成“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19869号文件《关于建立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年份不允许简写,不能写成〔86〕,字别文号“〔19869号文件”与“〔1986〕字第9号文件”“字〔1986〕第9号文件”都是准确的,志书尽量统一,可以统一成“〔19869号文件”这种类型。第1519722月中“(1974)” 要改成“〔1974〕”。正文中也有这个问题也要改。

3)双引号和书名号之间可以不用顿号。例如第1619792月这一条中双引号之间不用顿号。第35页上也有这个问题。

4)小数点误写成逗号。例如第36页最后一条中“32,1公里”应该是“32.1公里”。

20、语言文字上要准确,形容词要删去。尽可能多用单音词代替双音词,用双音词代替多音词,如用“经”代“经过”,“首次”代“第一次”,“增至”代“增加到”,“病逝”代“因病逝世”,“应”代“应当”“应该”等。“崇高”“可喜”“极大地”“巨大”“重大”“笑逐颜开”“举世瞩目”等词语要删去,可删去不影响原意的“了”,一些像“认真”“积极”“隆重”“顺利”“广泛”“迅速”等形容词也要删去,“荣获”的“荣”也要删去,“殊荣”的“殊”也要去掉,“荣誉称号”的“荣誉”也要删去。第16197854日中“荣誉称号”的“荣誉”也要删去。第231996711日的“荣获” 的“荣”也要删去。第302006624日的“隆重”要删去。

21、为何记入大事记要写清楚原因。例如第171979123日中“青云公社水稻单产突破1300斤,县委办公室《吴江简讯》第108期印发材料作了介绍”。这件事为什么要记入大事记,不是由于“县委办公室《吴江简讯》第108期印发材料作了介绍”,而要交代“青云公社水稻单产突破1300斤”是否创了历史上单产最高产量,还是创了全县单产最高产量?让读者明白创了最高纪录,所以要记入大事记,而不是被写入《吴江简讯》才要写这件事。第171979912日“青云公社大搞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成效”被写入《吴江简讯》这样的事有必要记入大事记吗?水利建设取得具体成就,而且成就很大的确可以写入大事记,但它能入大事记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被写入县级材料就要被写入大事记。第171980529日这一条删去。第19198541719日金滋伯格是什么身份要交代清楚,否则读者不明白为什么这人要写入大事记。

22、单位名称要规范。例如第1719803月“交通局”应写成“县交通局”,“ 吴江”两字可以省略,表示行政区域的“县”“市”不能省略。

23、日期的连接用“至”还是“~”的问题。如果可以用“~”来表示,那么连接号前面的“年”“月”“日”要省略。如果具体的日期连接有年份有月份,年份如果不同,就不用连接号了,要用至,例如“19503月至19514月”。如果连接的年份相同,有月份有日期,月份不同,那用“至”,例如“1950312日至41日”。如果不同的年份,没有月日,就用“~”,例如“19902001年”,连接号前面的“年”要省略。如果相同的年份,不同的月,就用“~”,例如“199089月”,连接号前面的“月”还要省略。如果相同的年份,相同的月,不同的日期,那么用“~”,例如“19908225日”,连接号前面的“日”要省略。例如第181983年“619日~73日”要写成“619日至73日”。第231996年“622日至23日”要改成“62223日”。

24、要正确把握入志门槛。大事记的门槛也要一分为二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入志的门槛可以低一点,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入志的门槛应该相应地高一些。现在乡镇的常规活动、苏州市级荣誉和会议、吴江市级的荣誉和常规会议,省部级以下领导人的视察都放入了大事记。大事记入志标准可以稍微高一些,省级以上会议、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人视察、省部级以上奖项才可以入志。苏州级别的荣誉、苏州领导人的视察、苏州市级会议都要删去。例如第201989年“年末”、第21199012月上旬、第2219938月、第23199512月、第231996330日、第2319964月、第2419975月、第2419987月、第251998年最后两条、第2519995月、第25199912月、第251999年倒数第二条“是年”、第2620012月这几条都是苏州市级荣誉要删去,第28323334等页也有这个问题。第2720037月是吴江市级荣誉删去,第322008229日桃源镇的例行会议要删去。第231996734日、第312007620日和829日苏州市级领导视察要删去。不属于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人视察都要删去,例如第352012517日。第352012918日“桃源镇召开杏花村、利群村党委成立大会”可删去,如果是首家村党委成立可以计入大事记,不必要每一个村党委建立都写入大事记。还有桃源镇每一年都要举办酒乡文化旅游节,不必每一年都要写,只要写好首届,然后加上一句话“后每年都举办一届”。另外“196294日,受14号台风影响,普降大雨,部分农田受淹”“2005630日,在镇会议中心召开庆祝建党84周年大会”“200727日,召开2006年度冬训总结暨全镇工作会议”等内容都不符合入志门槛,要删去。

25、有些事件要慎放。例如第262000514日群体性事件,第262000128日有关法轮功的记叙,这些事件要不要写、怎么写都要慎重。

26、志书可以用纪事本末体的方法把相关的几件事写在一条大事记中。例如一个公共建筑的开工、竣工、使用都可以写在一条中。例如第2920057月“桃源污水处理厂竣工并投入运营”,这一条应该把什么时候开工的也写在一起,但要写在开工的时间里。第2920057月这一条中“铜罗小商品市场消防改建工程正式启动”,应该把什么时候竣工,什么时候启用写在一条中。第3320089月“青云实验中学搬迁新校区”,这一条应该和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竣工,然后什么时候搬迁,写成一条纪事本末体。第2933等页上有许多工程没有写成纪事本末体,或者写了竣工忘了开工,写了开工忘了竣工。

27、约数与精确数的正确使用。精确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凡与“近”、“约”、“左右”、“余”、“多”等一起连用的约数一般用汉字,与“几”一起连用的肯定用汉字,譬如“五百余人”、“三千左右”。如果文中出现一组(譬如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一至十既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汉字,主要考虑局部体例要一致,看具体的语境用哪一种。第31101719日中“300余人”是约数,而且这一条中又没有其他数字,所以要用汉字“三百余人”表示。

28、没有反映桃源具体的内容的事要删去。8页“195110月,宣传贯彻《婚姻法》。”第12页“196294日,受14号台风影响,普降大雨,部分农田受淹。”第16:19792月,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戴上“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走资派”、“叛党分子” 的无辜者平反恢复名誉。当事人达向受害者进行道歉。这些事件都看不到桃源具体的内容,所以删去。

29、大事记要简洁。例如第3页民国15720日这一条大事不够简洁,完全可以把这篇文章具体指出的内容删去。第4页民国274月这一条、第5页民国30年年初这一条都不够简洁,大事记一般不超过三行,如果超过三行的一定要进行精简,保留最重要的内容。

30、大事记与正文要保持统一。17页“19807月,各公社恢复党委纪检工作。”正文中是“198110月起,桃源公社党委始设纪检专职干部”。是否19807月恢复党委纪检工作并没有设专职干部,直到198110月才开始设纪检专职干部呢?第21页“19902月,各乡、镇分别召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自本届人代会起,各乡镇每年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而正文中桃源镇召开会议的时间是32日,为什么口径不统一呢?第25页“ 19991月,各镇分别召开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而正文中桃源镇召开会议的时间是19981228日。请前后表述要统一。

31、地方志用语不能含糊其辞。“各乡、镇……”“各公社……”、“各地……”都应该具体地写出哪个乡、镇、哪个公社,哪个地方,地方志用语不能含糊其辞。

七、篇目。目前的篇目设置有些地方还不够科学合理,部分章、节、目进行调整,建议作如下调整。另外在内容的处理上,2010年还存在的学校、企业、医院、行政单位等各种机构单位如果要简介都要放在《桃源志》中,《青云志》《铜罗志》采用互见法或者不作具体介绍。

《桃源志》。(一)第一卷地理:1、第一章第一节节名“建置沿革”改为“建置”。2、第一章第四节社区下设桃源社区、青云社区、铜罗社区三个目,原来的目名是桃源社区委员会、青云社区委员会、铜罗社区委员会,这样的目名放在这里并不恰当,因为这里归属于建置区划,主要是讲区划,而不是讲政权的基层管理部门,下面记叙的内容也要调整,重点写社区的建立、管辖范围,然后怎样的发展,下限年情况怎么样,社区领导的任职也可以在这里介绍。3、第一章第五节的目的设置有点问题。下设“200110月,乡镇合并前桃源农村”和“乡镇合并后桃源镇行政村”两个目,这样的设置是按照时间顺序分类,违反了“横分门类,纵写史实”的原则,这不是志书的写法,而且导致了一些村在第一个目中有,第二个目又有。这种分法是不科学的,要重新划分。建议这一节升格为第二卷农村,而且村不放在行政区划中更好,还可以写村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4、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貌土壤第一段主要写了桃源镇四至范围;第二段两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地貌,第二句话写了土壤,内容太少,要补充。第一节地貌土壤完全可以下设地貌和土壤两个目,第二个目土壤可以下设土壤类别、土壤分布、土壤养分等子目,这样就有内容可写了。5、第二章第二节水系河流小序中提了十条河流,而下面分目介绍了十四条河流,那么桃源镇主要河流究竟是多少条?上下索性统一一下。6、第二章第三节气候气象下设四季特征和气象要素两个目,原来的节下小序的内容就作为第一个目四季特征的内容。第二个目气象要素下设气温、气压、日照、降水、风、霜、雪、雾八个子目,原来的目降格为子目。7、第二章第五节节名“自然资源”改为“动物 植物”, 因为从内容来看,桃源也没有什么其他自然资源,只有动物、植物,土特产也不能属于自然资源。第二章第五节下面的两个目植物、 动物分类不科学。现在第一个目植物下设粮食、油料、桑麻、豆类、蔬菜、瓜果、树木、竹类、花草、菌类、药材十一类。第二个目动物下设家畜、家禽、野兽、野禽、水产、两栖类、昆虫七个目,这些分类有交叉重复、分类标准不统一、归类不准确的问题。志书中动植物的分类应遵从动植物学的科学方法来分类。现在有些花草可能就是药材,豆类、瓜果和蔬菜也难以区分。如“瓜果”中的桔子列入“瓜果”当然可以,作为“药材”记述亦属有理,黄瓜、丝瓜为什么要要列入瓜果而不列入蔬菜,棕竹、文竹为什么要列入花草而不列入竹类?就是说,一种植物可以归入几个类目中,记述时如何归类颇费脑筋,像“花草”的文竹归在“竹木”也是可以的。而且“瓜果”中的桔子与“中药材”中的“桔皮”;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都是同一种植物。而且所记的桩、叶、子、皮、花及络等仅是植物体的一部分,与标题的“植物”名实不符。再则,一种植物用两种以上的不同名称记述,无论从方志学还是生物学的角度看都是不妥切的。第一个目植物可以下设种子植物、菌类植物、蕨类植物,或者干脆突出种子植物,植物直接下设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宜粗不宜细,而且要请专业人士把把关。例如第二个目动物中分类法也是不科学,有交叉重复的嫌疑。第二个目动物可以下设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目,脊椎动物下可设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子目,无脊椎动物下可设节肢类、软体类、环节类等子目。可参看一下《八都镇志》。另外原来第三个目土特产不能列入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是指来源于自然界,能为人类使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可分为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水资源、水能、太阳能地热等)与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等)。土特产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广义的土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而且也将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包括进去,现在这里的土特产有些是直接采收的原料,有些是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不适宜放在自然资源中,可以移入第五卷第二章旅游业中。

(二)第二卷农村:1、建议这一卷下设撤并村和行政村两章,第二节行政村就是2010年桃源镇(包括铜罗和青云)还存在的村,第一节撤并村就是2010年前桃源镇(包括铜罗和青云)撤并的村。2、建议村的写法可以参照《金家坝镇志》的写法,农村这卷下面设一个小序,交代一下发展脉络,怎样的分分合合,几次大的撤并,下限年有哪些村。下面再详细写撤并村和行政村,这样也是有点有面,才会更佳。每个村为一节,可以下设区划、农业、工业、社会事业、历任领导和荣誉等目,如果有文物,还可以再设文物这个目,在每一个村下面的小序中可以交代一下四邻面积以及下限年的情况,要仔细体会《金家坝镇志》的写法,现在每个村的写法也不统一,要花点力气修改。

(三)第三卷人口:1、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一节节名“人口总量、密度及现状”改为“人口总量和密度”,下面不用设目,直接记叙。2、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二节人口变动下设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原来的目名去掉“人口”。3、第二章第三节家庭构成下设家庭户数、家庭人口、家庭代数三个目,把家庭住房的内容放到第556页第十九卷第二章第三节第八个目住房中。4、第三章人口控制下设机构队伍、政策措施、计划生育、晚婚 节育 优生优育四节。第一节节名“机构和职能”改为“机构队伍”。要增设第四节 “晚婚 节育 优生优育”,下设晚婚、节育、优生优育三个目,第一个目晚婚可以写一写桃源什么时候开始提倡晚婚,什么时候制定晚婚的相关政策,下限年情况又是怎样。第二个目节育有可能与第三节计划生育交叉重复,那么这一节不设这个目也行,那么第四节节名改为“晚婚、优生优育”,下设晚婚、优生优育两个目。优生优育,就写桃源什么时候设立婚前体检机构,组织新婚卫生知识学习,进行孕妇围产期检查,医院生产时实行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和教育母亲科学育儿,对产妇恢复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对妇女、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这些内容都要增添进去。

(四)第四卷农业: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田租下设租田形式和田租结算两个孙目,由于层次太多,大租田、小租田、账顶田也不用设条目了,去掉“123”,一段写一个内容。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个目名“互助组”改为“农业互助组”,与《铜罗志》(第50页)保持一致。第二个目名“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改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个目名“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改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原来标题中的括注去掉,如果要括注简称,要在正文中出现,不要在标题上括注。3、第二章第一节节名“农业种植”改为“粮油作物”,因为种植还包括苗木、栽桑,还是节名为“粮油作物”比较恰当。第一节第一个目名“粮油生产”改为“面积产量”。第一节第三个目第二个子目名“双季早稻”改为“双季稻”,下设双季早稻、后季稻两个孙目。第四个目第一个子目水稻下设育秧、移栽、免耕直播栽培三个孙目。第一个孙目下面就不设条目了,把种子处理、催芽、精做秧田一个内容为一段。第三个孙目免耕直播栽培下面也不设条目了,一个内容为一段。4、第二章第一节第五个目第一个子目名“积肥造肥”改为“有机肥料”,下设罱河泥、草塘泥、草皮泥、绿肥、绿萍、水生植物、人粪及居民生活垃圾肥、禽畜肥及草木灰、秸秆还田九个孙目,正文应另起一格空两格写,只要条目不是孙目以下,建议还是设条目,条理清楚些。第二个子目有机肥料的第三、第四段内容并不是属于化学肥料,第三段要移到第五个目肥料下面作为序,第四段索性删去。5、第二章第一节第七个目植物保护第一个子目名“防治病虫害”改为“病虫害防治”,下设水稻病虫害防治、三麦病虫害防治、油菜病虫害防治三个孙目。

6、第二章第二节多种经营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栽桑下设育苗和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三个目,第136页表3-7上面最后两段的内容要放到第一个目育苗和栽培中。第二节第一个目第二个子目养蚕下设蚕期、蚕种、养蚕工具、消毒防病四个孙目。第二个目第二个子目家禽下设鸡、鸭、鹅、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简介四个孙目,第四个孙目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的写法要修改,要理清记叙的要素,企业大致可以这样记述:“**年,**公司位于**,建筑面积****年创建,单位性质**,注册资金**,法人代表****年,有员工**人。该公司主要生产***,一年生产***(计量单位)。是年,销售收入**万元。”然后写出公司的发展过程,企业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专利都要写清楚,最后写下限年情况,荣誉可以在交代下限年情况前面一段记叙:至2010年,公司获***2004年),***称号(2008年)。现在形容词太多,宣传色彩太浓厚,不是志书写法。 7、第二章第二节第三个目种植业下设旱地种植、水面种植、室内食用菌培植三个子目,子目名的修改主要是更好地突出事以类分。第二个子目水面种植下设菱、水花生 水浮莲 水葫芦两个孙目。8、第二章第二节第四个目渔业下设捕捞、外荡养殖、内荡养殖、特种经营四个子目,第四个子目特种养殖下设河蚌育珠、罗氏沼虾两个孙目,第153页表3-13上面一段并不属于罗氏沼虾的内容,要么放在第四个子目特种养殖下面的小序中。9、第二章第二节第五个目目名“林业(苗木)”改为“林业”。下设苗木种类、苗木销售、苏州桃花源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简介三个子目。原来的第五个目下小序删去,第一个目“苗木的发展历史”把第一段去掉,成为第五个目下面的小序,语言可以更加简洁些。原来的第二个子目苗木种类,不需要再分孙目了,只要列举一下有哪些种植的品种,把所有种植的那些品种都列在后面。原来的第三个子目苗木管理可以删去,里面没有桃源的具体管理、数据和独特做法,都是一些科学种植的普及知识,完全可以删去。10、第二章第三节节名“农机具”改为“农机农具”,下设农机具类别和农机管理两个目,第一个目农机具管理下设耕作类、灌溉类、收割类、脱粒类、植保类、积肥类、运输类七个子目,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第三节第一个目倒数四段,不能放在这里,要么删去,要么移到第一个目下面,写在小序中。11、第三章第一节节名“联圩建设”改为“联圩”,否则要与第二个目名相同,这是不允许的。第一个目“联圩的发展过程”改为“联圩创建”,下设民益联圩、广福联圩、朝阳联圩、双庆联圩,新贤联圩五个子目,因为1977年有5个联圩,就设五个子目,而不是只写1958年的三个半联圩。第一节第二个目第二个子目下设土地平整、地下水控制两个孙目,把原来的动宾词组变成名词性词组。原来的第二个子目下面第一句话就成为子目下面小序。12、第三章第二节“农田灌溉”改为“农田排灌”,因为不但有农田灌溉还有农田排水。13、第三章第三节要删去,内容移入其他章节,第一个目主要湖荡、河流的内容移到第63页水系河流中,第二个目河道改造的内容移到第八卷镇村建设第二章道路 桥梁 河道中成为第三节河道的内容。14、第三章第四节湖荡围垦成为第三节湖荡围垦,下设沈庄漾围垦、歜村漾围垦、野西浜围垦三个目,原本最后一段成为节下小序,要增补2010年情况。15、第三章第五节成为第四节,第一个目名“组织领导、物资保障”改为“机构和物资”,这个目只写了1959年情况,那么至2010年一直保持不变吗,一个条目不能只写一年情况,要增补内容。

(五)第五卷工业:1、现在的工业卷设置有可能造成交叉重复。一般情况下工业可设工业体制【可设私营工业手工业、国营工业、县(市)属集体企业、乡镇工业、校办和村办企业等节】、建筑业 建材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等)、纺织服装工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机械制造 五金 地板 家具业(可设机械制造工业、五金、地板、家具业、企业选介等)、酿酒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化学工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其他工业(有什么工业设什么工业为一节)、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等章,反正把桃源主要的工业分类记述。看看能否进行调整这样设,这样比较清楚,是比较完美的修改。《青云志》《铜罗志》也可以这样设。2、如果修改有难度,在原来基础上修改,尽量让它合理些。第四卷工业下设早期工业、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三章,把原来的第四章并入第三章,因为原本的第四章下面也没有节,这在志书中一般是不允许的,所以降格为节,放在第三章企业管理中,第三章企业管理下设机构、劳动管理、经营管理、招商引资四节。3、第一章第一节传统手工业下设缫丝、织造、酿酒、建筑五匠、竹器制作五个目,原来的最后一段要移至前面作为节下小序。4、第一章第二节社队企业下面需要介绍一个整体的发展脉络,不能像现在一样马上介绍一个个企业,没有让读者了解一个整体概况。第一个目社办工业下设桃源铁业社、石灰窑厂、粮食加工厂、饴糖厂、桃源布厂、淀粉厂、蔬菜厂、粮油饲料加工厂、土水泥厂九个子目,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5、第二章现代工业下设村办工业、乡(镇)工业、民营企业、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原来的第三节集团企业与民营企业或其他企业会交叉重复,建议删去,如果不能其他节交叉就保留。原来的第五节“外资企业”改成“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要写一个概况,什么时候开始有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怎么发展的,下限年情况怎么样,不能像现在一样,只有一个表格而没有文字。6、第二章第一节村办工业需要写一个小序,让读者了解村办工业的整体情况,现在的小序只写到80年代,那么以后如何发展或者消失都没有交代。第二节乡(镇)工业下面需要补写一个小序,写出乡镇工业的整体情况。第二节下面每一个目都是记叙一个行业,这里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每一个目下面都需要写一个小序,交代一下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然后每一个企业作为子目;第二种是每一个目下面设概况和企业选介两个子目,具体的每一个企业就是企业选介下面的孙目。第二节下面每一个目都可以这样处理。7、第二章第二节第一个目名“建筑 建材业”改为“建筑业 建材业”;第二个目名“制革 缫丝 纺织业”改为“制革业 缫丝业 纺织业”;第三个目名“机械制造 五金 地板 家具业”改为“机械制造业 五金业 地板业 家具业”;第四个目名“印染 砂洗 化工 酿酒业”改为“印染业 砂洗业 化工业 酿酒业”;第五个目“服装”改为“服装业”;第六个目“热电 灯具 通讯电缆及其他”改为“热电业 灯具业 通讯电缆业及其他”,原来编次错写成了“五”。

8、第二章第四节民营企业改为第三节民营企业,如果集团企业不与其他节交叉重复保留的话还是第四节民营企业。下设概况和企业选介两个目,现概况的内容太简单,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民营企业,然后怎么发展,下限年情况是怎样的,写出一个发展轨迹。下面企业也不用再按照行业来划分,只要每个企业的名称作为第二个目企业选介下面的子目。9、第二章第五节外资企业(简表)改为第五节“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把“简表”两字去掉。这一节缺少文字,需要增加一个概况,然后再放上表格,一个条目没有文字光有表格是不行的。10、第三章第一节下设工业公司、村办工业公司、外贸公司、经济服务中心四个目。11、第三章第二节下设用工制度和劳动报酬两个目。12、原本的第四章招商引资降格为节成为第三章第四节,这一节中不必要企业简介,这些企业简介移到属于什么性质放在相应的章节中,而且企业的介绍也不规范,要理清要素按照统一顺序介绍。

(六)第六卷商业旅游业和工商管理:1、第五卷卷名“商业旅游业和工商管理”改为“商业 服务业 旅游业”,工商管理本来就是商业中的内容,不用在标题中体现,另外这一卷缺少服务业内容,要增添服务业内容。2、第五卷下设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三章,原来第三章工商管理移入第一章中成为第三节,第一章商业下设商业体制、商品流通、工商管理三节。第二章服务业下设餐饮业、旅馆业、娱乐业、其他生活服务业、房产中介服务、物流业等目,现在内容要增补。第三章旅游业现在内容比较乱,都没有设节,章下不设节就不能成章,其实这一章旅游业可以下设旅游景点(注意不要和第二十卷文物胜迹重复,可以把现代当代建造的景点放在这儿介绍,注意铜罗、青云的都可以写在这里,因为《青云志》《铜罗志》不设旅游卷。把一些古迹放在第二十卷文物胜迹介绍,这里采用互见法)、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旅游产品(把第一卷第二章第五节第三个目第74页土特产移过来)等节,要重新理一下和增补一些内容,设一些节。3、第一章第一节商业体制下设私营商业、国营商业、合作商业、集体商业四个目,原来的目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按照这种商业出现的时间排列,原来第三个目名是“供销合作社”改为“合作商业”,与其他目名对应起来。原来第五个目个体商业并入第一个目私营商业,内容直接按照时间顺序跟在后面,写的都是私营商业的内容。4、第一章第二节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粮食下设粮食收购和粮食销售两个孙目。

(七)第七卷财税金融:1、第一章财政下设财政机构、财政体制、财政收支三节,原来的第二节财政体制及收支分设两节,第二节写财政收支,现在只写到1986年,那么到2010年财政体制一直没有任何变化吗,要交代一下。第三节财政收支甚至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前写起,然后写到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收支多少,然后选取几个重要年份写一下,尤其是下限年情况要交代。另外这一节中表格都是从1986年开始统计,那么为什么不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统计?而且财政历任所长应该放在第一节财政机构中交代。2、第二章第一节节名“机构”改为“税务机构”,如果字数不多,那么能把哪种机构写清楚尽量写清楚。3、第三章第一节节名“民间信用”改为“民间信贷”,下设借债合会、卖青苗、放生米、典当、贴水五个目,正文中的编次都写错了,这一节最后一段应移到第一段后面作为小序,志文中这种问题非常多,都要改过来。4、第三章第三节第二个目贷款下设私人贷款、集体贷款两个子目,志文中编次错误了,另外最后两段是属于私人贷款还是集体贷款,还是私人和集体贷款的总和,这个要表达清楚,要放在相应的子目中,如果许多数据分不清楚是私人贷款还是集体贷款,建议不要设子目,直接按时间顺序来写。5、第三章第四节中第二个目在第九卷中已经写到,这里就可以删去,主要写第一个目的内容,也不用设目了,如果要设目可以设保险机构、保险业务两个目。

(八)第八卷交通邮电:1、第一章第二节节名“陆上交通”改为“陆路交通”,下设陆运设施、公路运输两目。第一目陆运设施下设村道、镇内公路、市(县)公路、高速公路、桥梁等子目,请问桃源公路中有没有高速公路,如果没有高速高路就不设目,镇内公路和市(县)公路也可以分开。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第三个子目桥梁与第八卷镇村建设第二节桥梁不要交叉重复,建议在第七卷可以先整体介绍一下桥梁情况,然后详细介绍每一座桥梁,而在第282页第八卷第四章第二节中介绍桥梁的概况,包括公路也是如此,都是在第七卷中详细介绍每一条需要详细记叙的路,而第八卷只要介绍一个概况,而且重点在新建改建的道路和桥梁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道路和桥梁都可以在《桃源志》中介绍,《青云志》《铜罗志》只要写概况,不用介绍具体道路和桥梁,当然如果具体的桥梁和道路《青云志》《铜罗志》介绍了,那在《桃源志》中就简单介绍,一定要处理好交叉重复问题,可以采用互见法,也可以一处具体,一处介绍概况。在也要处理好第二目公路运输下设客运(就是第267页第三个目的内容,下设摩托车和三轮车的客运、汽车客运两个孙目,这两个孙目现在都缺少下限年情况)、货运(这里缺少要补充)、运输工具(第267页第二个目的内容,下设自行车、人力板车和三轮车、拖拉机车、摩托车、汽车、电瓶车六个孙目)、运输机构(第268页第四个目的内容,下设吴江客运公司桃源汽车站、雄壮旅游公司)四个子目。2、第一章第三节水上交通下设水运设施、水路运输两个目。第一目水运设施下设航道、渡口两个子目,原来的子目名是一句话,要改一下。第二个目下设客运(第270页第三个目水运中部分内容,下设轮船客运、摇客船客运,原来的非客运小轮船的内容删去,不必写)、货运(第270页第三个目水运中部分内容,下设轮队货运、木船或水泥船货运)、运输工具(第269页第二个目内容,下设农用船、摇客船、货轮、小客轮、挂浆运输船)、运输机构(第270页第三个目水运中部分内容,下设轮船运输队、2号船队)。3、第二章邮电下设邮电机构、邮政、电信三节,第二章章下序的内容就是机构,成为第一节机构。

(九)第九卷村镇建设:1、第八卷卷名“村镇建设”改为“镇村建设”,下设管理机构、道路 桥梁 河道、房屋建筑、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市政管理、新农村建设七章,原本章节的分法有些交叉重复。2、第二章道路 桥梁 河道就是原来第二章、第三章部分内容、第四章部分内容,下设道路、桥梁、河道三节。第一节道路下设镇区路街、村道两个目,第一个目镇区路街下设镇区道路(第277页第二章内容)、镇区街道(第277页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第二个目村道就是第281页第四章第一节内容。第二节桥梁下设镇区桥梁(第278页第二节)、农村桥梁(第282页第二节,下面每一座桥都是一个子目)两个目。第三节河道就是第169页第二个目的内容。注意无论是道路、桥梁,如果具体的道路、桥梁可以在第七卷中详细介绍,那么就放在第七卷中详细介绍,第八卷就介绍一个概况,而且重点在改建新建的道路和桥梁上,如果有些内容放不进第七卷,譬如镇区街道就可以在第八卷详细介绍,河道这里重点要写河道整治和改造,不会和第63页第一卷第二章第二节水系河流重复的。一定要处理好与其他卷交叉重复问题。3、第三章房屋建筑下设公共建筑、民居建筑、建筑队伍三节。第一节公共建筑就是第279页第三节内容。第二节民居建筑下设居民住房和农民住房两个目,第一个目居民住房现在内容缺少,要增补;第二个目农民住房就是第284页第三节内容。第三节建筑队伍就是第296页第五节内容。4、第四章公共设施下设供电、供水、供气、排水四节。第287291页的内容。5、第五章环境保护下设环境保护机构、环境治理、市镇绿化三节。第一节环境保护机构即第297页第一节内容。第二节环境治理即第298页第三节内容,下设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六个目,第七个目“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产业链”不适宜放在这里,可以作为一个专记或者一个附放在这一节的最后。第一个目水污染防治下设概况(即第298页原来第一个目水污染防治的内容)、污水处理厂(第298页第二节污水处理厂)。第三节市镇绿化就是第291页第五节内容。6、第六章市政管理下设环境卫生管理、物业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四节,第一节节名“环卫机构与设施”改成“环境卫生管理”,第五节建筑工程队移入第三章,成为第三节的内容。另外,桃源有没有拆迁安置、城建监察等内容,如果有,可以相应设节。7、第七章新农村建设,原本第286页第四节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放不进任何章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是一个亮点,所以完全可以升格为章,可以写一个小序,写一个整体情况,然后选取几个有特色的示范村作为节,详细介绍这几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作所为以及取得的成果。(十九)

(十)第十九卷人物:1、第十八卷人物下设人物传略、人物简介、人物表三章。千万不能按历史人物、现代人物来划分,志书分类一定要“横分门类,纵写史实”。在卷下应该写个小序,告诉读者人物传、简介、表入志的标准。另外人物简介、人物表入志能否降低一些标准。2、第三章人物表下设革命烈士(第526页移过来,表格前缺少一段概括的文字)、知名人士(第528页第二节)、先进人物(第529页第三节)三节,每一节都要介绍一下概况,然后才能放入表格。3、第一章人物传略格式可以参考《吴江市教育志》,注意一定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第二章人物简介可以记叙籍贯(出生地)、出生年月、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这里只选取两位人物简介太少,是否可以增加几位?第三章人物表要素不能缺。

(二十)第二十卷方言风俗宗教: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目名“方言”改为“词汇 俗语”,原本的目名与节名都是“方言”,这是不允许的,而且第一目目名为“方言”也不恰当,因为第二目谚语、第三目歇后语也属于方言,第一个目包含了方言中词汇、俗语这些内容,所以目名改为“词汇 俗语”。2、第一章第二节歌谣的具体歌名可以作为目名,前面要加上编次,并且要左起两格写,按照目名的格式来处理。3、第二节第一个目春耕春种下设翻耕冬闲田、罱泥积肥、蚕关门三个子目,第二个目夏收夏种下设夏收、夏种、小满动三车、开秧扇四个子目。第五个目冬季生产删去,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不如不设。4、第三节生活习俗下设饮食、衣着、发型、首饰、家具、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这里倾向于住房形式的改变,注意不要与第八卷第三章房屋建筑交叉重复)八个目,把其余的目另设一节礼仪习俗。5、第四节礼仪习俗下设婚嫁习俗(第557页第九个目)生育习俗(第558页第十个目和第561页第十四个目的内容,可以设担汤、拜太习俗两个子目,拜太习俗下设三朝太、满月太、周岁太、满周太等孙目)、丧葬习俗(第559页第十一个目)、建房习俗(第556页第八个目住房中第3456段,第3段可以作为建房习俗下面的小序,然后下设上梁、作脊、进屋三个子目)、其他习俗五个目,第五个目其他习俗下设探病(第561页第十五个目)、过房(第561页第十七个目)、过继(第561页第十八个目)、生日和寿诞(第560页第十三个目)、邻里茶馆(第560页第十二个目),如果桃源还有拜利市习俗、上学习俗、十六岁习俗、大学酒习俗,那么都可以补充进第五个目其他习俗中。6、第二章原来的第四节庙会就变成第五节庙会,第五节新风尚就变成第六节新风尚,原来的第六节酒乡酒俗就变成第七节酒乡酒俗。

(二十一)第二十一卷文物胜迹:1、第二十卷文物胜迹下设遗址古迹、古宅、古桥、寺庙道观、墓葬墓碑五章。2、第一章遗址古迹下设无字圩古文化遗址(第567页和第573页的内容合并)、吴王离宫、野鸭滩(这个内容吴文化地名录也有,可以详细一些)、凌氏砖雕门楼四节,有些节内容要丰富,这一卷能体现人文性和可读性,可以详细一些,当然传说的内容还是不采纳,要有史实根据。3、第二章古宅就是第568页第二章内容,有些古宅写得太简单,要增加内容,请参考《同里镇志》。

 

4、第三章古桥现在没有具体的内容,建议在第七卷中主要介绍现代桥梁,把古代桥梁放在第二十卷中介绍,可以在第七卷中的小序写清楚,主要介绍现代桥梁,把古桥放入第二十卷中介绍。5、第四章寺庙道观就是第570页第四章内容,注意下设的寺庙、道观两节下面都是目,要用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

6、第五章墓葬墓碑下设严忌墓(第574页第三节移过来)、吴充墓、钮明纲墓、王家坟、义冢、古墓碑(第568页古墓碑内容)五节。7、原来的第七章文保文控单位删去,不设章,把文字删去,就把这张表格放在这一卷的最后。

(二十二)丛录:1、建议丛录不设卷,如果设了卷,就成为正文了,限制了丛录的自由性,“志”有各种条条框框,而丛录形式比较自由。2、附录下设文件选辑、传说故事、群英谱、《严墓区政概况》简介、桃源历史沿革考、严墓古镇、苏南酒文化馆与历届酒文化节(这一类其实也可以移到第五卷第三章中,如果移到正文里,写法要改变,可以参考《吴江市旅游志》中节庆活动的写法)八类。第一类文件选辑就是选取桃源一些重要文件,譬如桃源、铜罗、青云合并的一些文件,以及桃源行政区划设置的一些文件,涉及桃源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一些重要文件,现在这部分缺少,要查找。第二类传说故事下设汾阳王庙的来历、孝思庵、“集凡里”与“集贤”的传说、严墓的由来、沈庄漾的的传说、贝祯兆扑水告状、后练庙、“苦鸭鸟”的来历、肚兜的来历、毒(呆)头媳妇看好蚕、望天石、华翥轶事(第586页第二节逸闻轶事的内容)等条目。原来的第五类无字圩古文化遗址要删去,内容可以移到第二十卷第一章遗址古迹第一个目中。原来第七个目严墓党史纪念馆可以移到第五卷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点中。原来的第八章苏南酒文化馆与历届酒文化节,苏南酒文化馆其实也可以移到第五卷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点中,历届酒文化节属于一种旅游活动,可以放在旅游业中专设一节旅游活动,或者放在旅游营销中也行。在附录里不设卷分章也要分类处理,譬如“二、群英谱”,居中摆放,下面就是“(一)马希仁创办“税训班”,靠左空两格摆放,然后辑录这个故事,假如这个故事有作者和出处,最后括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出处和发表日期。附录可以再增添一些内容,譬如湖荡的传说以及各种地名、桥梁、名胜古迹传说,还有当地名人的一些人文故事,诗词对联、文章选摘、杂记等,增加志书的可读性和文化含量。丛录的形式基本参照《吴江市教育志》,但是不用和《吴江市教育志》一样分节。

《铜罗志》。(一)第一卷区域区划。1、第二章集镇第六节节名“集镇办事处”改为“铜罗社区”,这一节主要要写什么时候开始建立街道,后来怎么发展成社区,交代这个社区的发展过程,其中领导人的任职可以在这里介绍,多参考一下其他成熟的镇志。因为已经在《桃源志》中记叙,可以用互见法,或者干脆这一节删去。2、第三章农村内容要写进《桃源志》,这一章删去。下面章相应前移。

(二)第二卷人口:1、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一节节名“人口总量、密度及现状”改为“人口总量和密度”,“现状”不用在标题中体现,任何一个条目都要写到下限年情况。另外第一节最后一段关于集体户口人数的统计写到相应的年份中,否则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2、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二节人口变动下设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原来的目名去掉“人口”。

3、第三章人口控制下设管理机构、政策措施、晚婚 节育 优生优育三节。第三节 “晚婚 节育 优生优育”,下设晚婚、节育、优生优育三个目,第一个目晚婚可以写一写铜罗什么时候开始提倡晚婚,什么时候制定晚婚的相关政策,下限年情况又是怎样。第二个目节育主要是写计划生育方面的情况,节制生育采取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开始,下限年情况怎么样。第三个目优生优育,就写铜罗什么时候设立婚前体检机构,组织新婚卫生知识学习,进行孕妇围产期检查,医院生产时(铜罗卫生院有妇产科,应该也负责产妇接生吧)实行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和教育母亲科学育儿,对产妇恢复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对妇女、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这些内容都要增添进去。

(三)第三卷农业:1、第一章第二节第二个目名“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改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个目名“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改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原来标题中的括注去掉,如果要括注简称,要在正文中出现,不要在标题上括注。2、第一章第四节节名“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第二章第一节节名“种植业”改为“粮油作物”,因为种植还包括苗木、栽桑,还是节名为“粮油作物”比较恰当。第二节节名“蚕桑及多种经营”改为“多种经营”。第二节下设蚕桑、畜牧业、养蜂业、渔业、蔬菜菌类、苗木六个目。第一个目蚕桑下设栽桑、养蚕、蚕茧、缫丝四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栽桑下设育苗和栽培、病虫害防治两个孙目。第二节第一个目第二个子目养蚕下设蚕种、养蚕技术、养蚕场所、蚕簇、消毒防病五个孙目,标题要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第二个目“养殖业”改为“畜牧业”,下设家畜(第66页第一个子目的内容)、家禽(第67页第二个子目的第一个孙目的内容)、畜牧兽医站(第67页第三个子目的内容)三个子目。第67页第二个子目中第二个孙目养蜂升格为第二章第二节第三个目养蜂业。原来的第三、第四、第五个目相应地变成第四、第五、第六个目。第六个目苗木的第二个子目苗木销售下设种子销售、小苗销售、苗木销售三个孙目,每个孙目要写出铜罗具体年份和数据,看出他们苗木业的发展,否则都是空条目,无存史价值。4、第二章第三节节名“农机具”改为“农机农具”。5、第三章第三节河道整治要删去,内容移入第八卷镇村建设第一章集镇建设第二节桥梁驳岸河道的内容。

(四)第四卷工业:1、工业可设工业体制【可设私营工业手工业、国营工业、县(市)属集体企业、乡镇工业、校办和村办企业等节】、机械化工(可设概况、企业选介等)、缫丝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酿酒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服装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其他工业(有什么工业设什么工业为一节)、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等章,反正把铜罗主要的工业分类记述。看看能否进行调整这样设,这样比较清楚,是比较完美的修改。如果有些企业在《桃源志》简介,这里可以不介绍。甚至《铜罗志》《青云志》不设工业卷,统统放在《桃源志》中。2、如果不愿进行大的调动,那么就在原来的章节上进行微调,不过不是最佳选择。3、第一章工业概况中只列了私营工业和手工业、乡(镇)村工业两节,铜罗没有其他性质的工业了吗?如果没有,可以这样列,如果有,要增加其他性质的工业。4、第二章章名“企业简介”,究竟是“简介”还是“选介”?“简介”就是铜罗所有企业进行概括介绍,“选介”就是选取几家有代表的企业进行介绍。企业介绍也要注意要素基本统一,顺序也要统一。5、第二章第二节第三个目丝绵下设集贤丝绵厂和迎春丝绵厂两个子目。6、第二章第三节服装因为只有一个企业就不用设目了。7、第二章第五节合作合资企业与前面几节划分标准不一,第五节是按投资性质分的,前面几节是按照行业分类的,请把第五节的各个企业按照行业分散移到前面几节中,只要写清楚公司的投资性质是合作合资企业。如果不能划分到其他几节,可以设一个第五节其他行业,那么难以划到前四节的企业都可以放在这里。8、第三章和第四章合并成第三章,章名“工业管理机构和成果”,下设管理机构和工业成果两节,因为原本两章下面都没有设节,这都是不允许的。

(五)第五卷商业和工商管理:1、第五卷卷名“商业和工商管理”改为“商业 服务业”,工商管理本来就是商业中的内容,不用在标题中体现,另外服务业可以在标题中体现。

2、第五卷下设商业、服务业两章,原来第三章工商管理移入第一章中成为第三节。第一章商业下设商业体制、商品流通、工商管理三节。3、第一章第一节商业体制下设私营商业(第107页第四个目)、国营商业(第104页第二个目,下设粮库、医药商店两个子目)、合作商业(第102页第一个目)、集体商业(第106页第三个目)四个目,原来的目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原来第一个目名是“供销合作社”改为“合作商业”成为第三目,与其他目名对应起来。4、第一章第二节第二个目第四个子目目名“煤碳石油”改为“煤炭石油”。5、第一章第二节第五个目目名“集市贸易”改为“集贸市场”。6、把第118页第七个目商业门类简介升格为第二章,章名为服务业。下设饮食业(第118页第七个目的第一个子目)、茶馆(第119页第二个子目)、旅馆业(第119页第一段)、娱乐业(第119页第四个子目)、其他生活服务业(第119页第三个子目的第二段)等节。

(六)第六卷财税金融:1、第一章财政第一节节名“机构”改为“财政机构”。如果字数不多,那么能把哪种机构写清楚尽量写清楚。2、第三章第一节节名“民间信用”改为“民间信贷”,下设粒半头、卖青苗、贴水、抵押、借钱还工、合会、赊销、典当八个目,志文中的编次都写错了,把第136页倒数第二段改革开放后这一段移到原本第二个目民间信贷下面第一段后面作为小序,志文中这种问题非常多,都要改过来。原本的第一个目银楼删去,这根本不属于民间信用,另外第136页抵押贷款似乎也是政府行为,不是民间信贷,也要删去。3、第三章第二节下面缺少一个节下小序,交代一下铜罗什么时候开始有金融机构,然后怎么发展的,下限年有哪些金融机构。4、第三章第三节第一个目名“储蓄”改为“存款”。 5、第三章第三节第二个目贷款下设私人贷款、集体贷款两个子目,志文中编次错误了。

(七)第七卷交通邮电:1、第一章第一节水上交通下设水运设施、水路运输两个目。第一目水运设施下设河流(下设紫荇塘、大德桥塘、严墓塘、烂溪塘、鳑鲏港、郑产桥港、凤仙桥塘、白寺港、洋河桥港九个孙目,因为《铜罗志》没有设自然环境的水系河流,所以不会交叉重复)、航道(现在第二个目只有表格没有文字,需要用文字表达,志书的条目不能只有表格没有文字)、渡口(下设杨家浜渡口、朱家渡口、三界洋渡口三个孙目)三个子目。第二个目水路运输下设客运(第144页第四个目轮船客运部分内容和第145页第五个目航船,下设航班、航船两个孙目,第144页第四个目第一个子目轮船码头可以删去)、货运(这里没有写到,要增补)、运输工具(第145页第六个目内容,下设农用船、小轮船、挂浆机运输船、摇客船、、轮船、货轮、小客轮,有些内容原本第六个目中没有,但其他目里都写到了,可以补充)三个目。2、第一章第二节节名“陆上交通”改为“陆路交通”,下设陆运设施、公路运输两目。第一目陆运设施下设村道(第146页第一个目)、乡镇公路(第156页第三个目)、桥梁(第146页第二个目,下面60座桥为60个孙目,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等三个子目。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第三个子目桥梁与第八卷镇村建设第一章第二节桥梁驳岸不要交叉重复,建议在第七卷可以详细介绍每一座桥梁,而在第165页第八卷第一章第二节中第一个目介绍桥梁的概况,包括公路也是如此,都是在第七卷中详细介绍每一条需要详细记叙的路,而第八卷只要介绍一个概况。第二目公路运输下设客运(就是第158页第五个目的部分内容,下设摩托车和三轮车的客运、汽车客运两个孙目,现在缺少摩托车和三轮车的客运的数据和发展情况)、货运(这里缺少要补充)、运输工具(第157页第四个目的内容,下设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汽车、人力车和三轮车、拖拉机六个孙目)、运输机构(第158页第五个目中可以写铜罗汽车站的内容)四个子目。3、第一章第三节节名“交通管理”改为“管理机构”,这一节原本的内容主要记叙了机构,而不是记叙怎样管理。下设铜罗镇交通管理所、铜罗交警中队两个目,原来的目名改一下,改成下限年的机构名称。4、第二章邮政和第三章电信合并为第二章,章名为邮政电信,下设邮电机构(第159页第二章章下小序的内容)、邮政(第160页第一节的内容,下设邮路、邮政业务两个目)、电信(第162页第三章的内容,下设电报、电话、宽带上网三个目,宽带上网这个内容在2003年前铜罗应该有,要增补)三节。

(八)第八卷村镇建设:1、第八卷卷名“村镇建设”改为“镇村建设”,下设道路 桥梁 河道、房屋建筑、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七章,原本章节的分法有些交叉重复。2、第一章道路 桥梁 河道 驳岸就是原来第一章、第二章部分内容,下设道路、桥梁、河道、驳岸四节。第一节道路下设镇区路街、村道两个目,第一个目镇区路街下设镇区道路(第164页第一节部分写到镇区道路内容)、镇区街道(第165页第一节部分写到街的内容),第二个目村道就是第172页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第二节桥梁下设镇区桥梁(第165页第一个子目,第166页第二个子目)、农村桥梁(第173页第二节)两个目。第三节河道就是第81页第三节河道整治的内容。这里道路和桥梁只要写一个概况,具体的都可以在第七卷介绍,如果第七卷没有的,譬如镇区街道就可以在第八卷详细介绍。第四节驳岸就是第168页第二个目的内容。一定要处理好与其他卷交叉重复问题。3、第二章房屋建筑下设公共建筑、民居建筑、建筑队伍三节。第一节公共建筑就是第170页第三目内容,看看铜罗有没有其他公共建筑了,要增补。第二节民居建筑下设居民住房和农民住房两个目,第一个目居民住房是第168页第一个目和第169页第二个目内容,不用设两个目了,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第二个目农民住房就是第174页第三节民宅内容,下设土地审批、房屋建筑两个子目。第三节建筑队伍就是第181页第六章内容。4、第四章公共设施也就是第170页第四个目的内容,下设供电、供水、供气三节,如果有排水的内容,可以再设一节排水。5、第五章环境保护下设环境保护机构、环境治理、镇村绿化三节。第一节环境保护机构即第178页第一节内容。第二节环境治理即第178页第二节内容,下设水污染防治(下设厕所管理、污水排放管理、河道清理三个子目)、大气污染防治、噪声防治三个目。第三节镇村绿化就是第172页第四个子目内容,这里既有农村绿化又有城镇绿化,在标题上体现出来。6、第六章市政管理下设土地管理(第176页第三章内容)、房产管理(第180页第五章内容)两节,另外,铜罗有没有拆迁安置、城建监察、环境卫生管理、物业管理等内容,如果有,可以相应设节。

《青云志》。(一)第一卷区域区划:1、第二章第一节节名“集镇建设”改为“镇区”,第二节节名“集镇街道办事处”改为“街道”,因为放在第一卷区域区划,重点记叙一个区划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重在一个基层办事处,当然领导人的任职可以在这里交代。2、第三章农村删去,内容放在《桃源志》中。

(二)第二卷人口:1、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一节节名“人口总量、密度及现状”改为“人口总量和密度”,“现状”不用在标题中体现。第一节不用设目,两个目去掉,只要按照时间顺序记叙。2、第三章人口控制下设节制生育、晚婚晚育 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四节。第二节 “晚婚晚育 优生优育”,下设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两个目,第一个目晚婚可以写一写青云什么时候开始提倡晚婚,什么时候制定晚婚的相关政策,下限年情况又是怎样。第二个目优生优育,就写青云什么时候设立婚前体检机构,组织新婚卫生知识学习,进行孕妇围产期检查,医院生产时(青云卫生院也应该有妇产科,应该也负责产妇接生吧)实行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和教育母亲科学育儿,对产妇恢复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对妇女、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这些内容都要增添进去。

(三)第三卷农业:1、第一章章名“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改为“生产关系变革”。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个目名“土地改革运动”改为“土地改革”。3、第一章第二节第一个目名“互助组”改为“农业互助组”。第二个目名“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改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个目名“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改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原来标题中的括注去掉,如果要括注简称,要在正文中出现,不要在标题上括注。4、第一章第四节节名“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第三章第一节节名“种植业”改为“粮油作物”,因为种植还包括苗木、栽桑,还是节名为“粮油作物”比较恰当。第一节下设面积和产量、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肥方法、水浆管理、作物品种、植物保护、生产示范八个目,原本第88页节下小序内容比较多,而且还有表格,小序是不允许有表格的,所以升格为目。第一节第二个目第一个子目名“撩荒制”改为“燎荒制”。第一节第三个目栽培技术下设育秧技术、水稻栽插方法、三麦油菜免(少)耕栽培三个孙目,原来的孙目名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6、第三章第二节节名“蚕桑及多种经营”改为“多种经营”。 第二节第一个目第二个子目养蚕下设小蚕共育、饲育、病虫害防治三个孙目。第二节第一个目第三个子目收茧下设茧行与茧站、茧价两个孙目。第二节第二个目第一个子目名“畜禽饲养”改为“畜禽蜂饲养”,因为下面还有养蜂业,下设牛、猪、羊、兔、禽、蜂六个孙目。7、第三章第三节土特产下设香青菜、香大头菜、熏青豆、小湖羊皮、丝绵、糯米锅糍六个目,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8、第三章第四节节名“农机具”改为“农机农具”。9、第四章第一节第四个目目名为“水闸”改为“水闸修建”,与《铜罗志》一致。第三节河道整治要删去,内容移入第八卷镇村建设中,要与第202页河道开浚合并,归入相应的章节中。第四节湖荡围垦变为第三节湖荡围垦,第五节防汛抗灾变为第四节防汛抗灾。

(四)第四卷工业:1、工业可设工业体制【可设私营工业手工业、国营工业、县(市)属集体企业、乡镇工业、校办和村办企业等节】、纺织服装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等)、建筑业 建材业(可设概况、企业选介)、通讯电缆(可设概况、企业选介)、化工塑料(可设概况、企业选介)、其他工业(有什么工业设什么工业为一节)、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等章,反正把青云主要的工业分类记述。看看能否进行调整这样设,这样比较清楚,是比较完美的修改。如果有些企业在《桃源志》简介,这里可以不介绍。甚至建议《铜罗志》《青云志》不设工业卷,统统放在《桃源志》中。2、如果不愿进行大的调动,那么就在原来的章节上进行微调,不过不是最佳选择。3、第一章第一节“传统手工业”改为“私营工业和手工业”,本来“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相对应,而现在第二节是乡(镇)村工业,属于工业性质,所以第一节改为“私营工业和手工业”比较恰当。4、第一章工业概况中只列了私营工业和手工业、乡(镇)村工业两节,青云没有其他性质的工业了吗?如果没有,可以这样列,如果有,要增加其他性质的工业。5、第二章章名“工业门类及企业简介”,究竟是“简介”还是“选介”?“简介”就是青云所有企业进行概括介绍,“选介”就是选取几家有代表的企业进行介绍。企业介绍也要注意要素基本统一,顺序也要统一。

(五)第五卷商业和工商管理:1、第五卷卷名“商业和工商管理”改为“商业 服务业”,工商管理本来就是商业中的内容,不用在标题中体现,另外服务业可以在标题中体现。2、第五卷下设商业、服务业两章,原来第三章工商管理移入第一章中成为第三节。第一章商业下设商业体制、商品流通、工商管理三节。3、第一章第一节商业体制下设私营商业(第141页第一节和第147页第四节,这两节内容合并起来合为一个目,按照时间顺序记叙)、国营商业(第144页第二个目)、合作商业(第142页第一个目)、集体商业(第145页第三节)四个目,原来的目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原来第142页第一个目名是“供销社”改为“合作商业”成为第三目,与其他目名对应起来。4、第一章第二节商品流通下设粮油购销、生产资料供应、生活资料供应、农副产品供应、对外贸易、集市贸易六个目。所有的节、目、子目相应地降格为目、子目、孙目。5、第一章第二节第二个目第四个子目目名“煤碳石油”改为“煤炭石油”。6、第一章第三节工商管理就是第157页第三章的内容,章、节、目都相应地降格为节、目、子目。7、第二章服务业下设餐饮业、旅馆业、娱乐业、其他生活服务业、房产中介服务、物流业等目,现在内容要增补。

(六)第六卷财税金融:1、第一章财政第一节节名“机构”改为“财政机构”。如果字数不多,那么能把哪种机构写清楚尽量写清楚。2、第二章第一节节名“机构”改为“税务机构”。3、第四章金融改为第三章金融,第一节节名“民间信用”改为“民间信贷”,下设合会、粒半头、卖青苗、贴水、高利贷五个目。把第174页第一节中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移到第一段后面作为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有哪些民间信贷,一直讲到下限年出现哪些民间信贷,正好组成一条完整的脉络,把第八段、地九段、第十段归到第五个目高利贷中,这个目下面增添一句话:1979年后,青云出现高利贷,主要是个体商贩、商人间借贷,乡村企业、供销社和部分经营公司为发展生产、弥补周转资金不足的借贷,农民为子女结婚建房或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民间借贷。然后每个内容为一段,不用再设子目了。4、第三章第二节下面缺少一个节下小序,交代一下铜罗什么时候开始有金融机构,然后怎么发展的,下限年有哪些金融机构。5、第三章第三节第一个目名“储蓄、存款”改为“存款”。6、第三章保险中最后一段写非商业保险的内容应该移到第九卷民政劳动中,这一卷应该增设一节劳动保障。

(七)第七卷交通邮电:1、第一章第一节水上交通下设水运设施、水路运输两个目。第一目水运设施下设航道(第181页第一节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下面每一个河流为一个孙目)、渡口(第182页第二个子目)两个子目。第二个目水路运输下设客运(第182页第二个目中客运内容)、货运(第183页货运拖轮中内容)、运输工具(第182页第二个目部分内容,下设农用船、航船、客运轮船、非客运小轮船、拖轮等子目)三个目。2、第一章第二节节名“陆上交通”改为“陆路交通”,下设陆运设施、公路运输两目。第一目陆运设施下设村道、镇区公路、市镇公路(第184页,下设震桃公路青云路段、青浔公路、中心公路)、桥梁(桥梁中每一座桥为一个孙目,现在都没有编次,正文也没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四个子目,把原来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的顺序调换一下,公路由小到大排列。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第三个子目桥梁与第八卷镇村建设第一章第二节桥梁驳岸不要交叉重复,建议在第七卷可以详细介绍每一座桥梁,而在第195页第八卷第一章第二节中介绍桥梁的概况,包括公路也是如此,都是在第七卷中详细介绍每一条需要详细记叙的路,而第八卷只要介绍一个概况,而且第八卷重在重建改建的道路和桥梁上。第二目公路运输下设客运(内容缺失要补充)、货运(这里缺少要补充)、运输工具(第188页第二个目的内容,下设人力板车、三轮车、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汽车五个孙目)、运输机构(第189页第三节有青云汽车站的内容,青云汽车站的内容可以移过来)四个子目。3、第一章第三节节名“交通管理”改为“管理机构”,这一节主要记叙了机构,而不是记叙怎样管理。下设青云镇交通管理所、青云交警中队两个目,这里要增补青云交警中队的内容。 4、第二章“邮电”改为“邮政电信”,下设邮电机构(第190页第二章章下小序的内容)、邮政(第190页第一节的内容,下设邮路、邮政业务两个目)、电信(第191页第三节,下设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 宽带上网三个目,原来的目名稍微改一下)三节。

(八)第八卷村镇建设:1、第八卷卷名“村镇建设”改为“镇村建设”,下设道路 桥梁 河道、房屋建筑、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七章,原本章节的分法有些交叉重复。2、第一章道路 桥梁 河道 驳岸就是原来第一章部分内容,下设道路、桥梁、河道、驳岸四节。第一节道路下设镇区路街(第193页第一个目的内容,每一条路和街就作为一个子目,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市镇公路、村道(目名改一下)三个目。第二节节名“桥梁建设”改为“桥梁”。第三节河道就是第118页第三节河道整治的内容和第202页第五节河道开浚的内容合并,要重新理一下时间顺序。这里道路和桥梁只要写一个概况,具体的都可以在第七卷介绍,如果第七卷没有的,譬如镇区街道就可以在第八卷详细介绍。第四节驳岸就是第200页第三节的内容。一定要处理好与其他卷交叉重复问题。3、第二章房屋建筑下设镇区建筑、农村建筑、建筑队伍三节。第一节镇区建筑就是第200页第一目内容,第二节农村建筑就是第201页第二个目的内容,第三节建筑队伍就是第211页第六目内容,下设建筑工匠、青云建筑站两个目,如果不设就违反了“顺时叙事”的原则。4、第四章公共设施也就是第203页第二章的内容,下设供电(下设管理机构、供电概况、供电线路三个目)、供水(第205页第一个目的内容)、供气(内容缺少要增补)、排水(第206页第二个目的内容)四节。5、第五章环境保护下设环境保护机构、环境污染、环境治理、镇村绿化三节。第一节环境保护机构即第215页第四节内容。第二节环境污染即第207页第一节内容。第三节环境治理即第207页第二节内容,下设重点排放污水企业整治、公共饮水卫生两个目。第四节镇村绿化就是第209页第三节内容,这里既有农村绿化又有城镇绿化,在标题上体现出来。6、第六章市政管理下设镇村建设管理(第209页第一节,去掉第六个目)、土地管理(第211页第二节内容)、房产管理(第214页第三节内容)三节,另外,青云有没有拆迁安置、城建监察(第216页第五节有这样一个机构,自然也有这样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第216页第五节有这样一个机构,自然也有这样管理)、物业管理等内容,如果有,可以相应设节。第216页第五节卫生绿化城管主要要写管理,放在市政管理中。

七、志文编次。《桃源镇志》目前的志文编排需要修改,志书章、节的标题前应冠以序号。如第一章、第一节。节以下的条目的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条目的层次不宜过多,以保持事物的完整性。同一层次的序号及标题字体、字号都要一致。试举一例:第141页的第一个孙目“牛”,前面应该以下列字序区分:123……。现在的问题是用字序区分,正文却没有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下面几个孙目也是如此,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另外第111页“(二)、”“(三)、”,括号后面不能加顿号。第123页第二个孙目“2、移栽:”中标题后面冒号要去掉,成为“2、移栽”。第152页“外荡养殖”是子目,应该用“(二)”标示,而不是用“2”标示。志文在其他地方格式都应规范。《桃源志》第121123124125126127128135137140141142144149150151152153155156158159161162181182183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8199200201202203251252253254268269270等页都有这样那样的编次问题。志文编排均要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修改。

八、内容和行文。1、志书中要先写纬度再写经度。《桃源志》第1页第一卷卷下序中第六行先写了经度再写纬度,要改过来。概述中第1页、第63页也是如此,要先写经度再写纬度。

2、志书中大量地用了不规范的异体字、繁体字、错别字。《桃源志》第14154046页都有这个问题。

3、少用“解放前”“解放后”这些词,不用“建国前”“建国后”这些词。“解放后”仅指19495月桃源解放到1949101日这段日子,其他都要用“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词。《桃源志》第141521303739414243447595102108109110120121122123126127136137140141142149150151等页都可以把“解放前”“解放后”改成“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桃源志》第141149150151等页一定要把“建国前”“建国后”改成“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

4、应交代下限年情况。《桃源志》第15页第二个目桥梁中只交代了2003年情况。然后缺少“20032010年”情况,难道这些年没有建造过一座桥梁吗?那么也应该在2010年交代集镇有多少桥梁。《桃源志》第121164210等页也有这个问题。

5、一个条目抓住开端、发展、下限年来写,写出一个发展脉络,不能只写一年数据。例如《桃源志》第16页第四个目建筑中只有2000年数据,那么2000年前情况是怎样的呢? 20012010年都没有兴造过一个大型建筑吗?完全可以讲讲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大型建筑,后来从哪一年开始建造公共建筑多起来,然后可以拣几个年份讲讲重点建造了什么建筑,下限年情况怎么样。所有的条目都要写出一个发展过程,要有开端,要有发展,要有下限。《桃源志》第178页第三个目精细化工从21世纪写起,那么是不是这个行业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呢?应该交代一下,让读者看到事物的发端。

6、标点符号要准确使用。(1)双引号和书名号之间可以不用顿号。例如《桃源志》第17页倒数第八行双引号之间不用顿号。《桃源志》第104111119120121122125137146177178179等页的情况。

2)双引号要慎重使用。如果不用双引号不引起歧义那么一律不使用双引号,现在一些机构和荣誉都用了双引号,完全没必要。如果这个荣誉有称号两个字,如:**被授予“***”称号。那么称号前面这个具体的荣誉要加双引号,否则没有“称号”这两字只要没有歧义就不加。如果这个机构有牌子这两个字,如:增挂“”牌子,那么这个机构要加双引号,没有“牌子”两字而且不引起歧义就不加。《桃源志》第30页第七段:19963月,荣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卫生村荣誉称号。这一句要改成:19963月,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卫生村”称号。《桃源志》第4997177178201等页有称号要加双引号,第177页、第196页双引号不需要时删去。

3)比号误写成冒号。例如《桃源志》第65页第九个目青云港中 “1:2”应改成“12”。

7、动态的数字要有年份的限制。《桃源志》第17页第五个目下面第一句话中有很多数据,但没有时间限制。《桃源志》第64656667177201202等页有许多数据都没有年份的限制。

8、内容归属不当。例如《桃源志》第17页第五个目公共设施中第二段记叙了许多工厂,工厂究竟是否能归属在公共设施中呢?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从这个定义中可知工厂是不能划归在公共设施中的,这段内容要删去。《桃源志》第202页“吴江永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的性质是外商独资企业,为什么要放在第四节民营企业中?归类是否准确?《青云志》第182页第二个子目中第二段有个“附”,主要写了卧龙塘,与“渡口”无关,删去。

9、内容交代不清楚。例如《桃源志》第19页第二个目中,在支部书记中其他都是正书记,只有“沈建荣”是副书记,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是否沈建荣是“以副代正”?否则副书记为什么放在这里?如果是“以副代正”,要要用规范的说法交代清楚。

10、一个条目中首次出现新中国成立之前朝代年号,都应该标注公元纪年。这个在凡例中也规定:本志纪年方法,新中国建立前用朝代年号纪年(包括民国纪年),相同的朝代年号纪年在每个条目首次出现时加注公元纪年。第21页第二段首次出现民国23年,后面应该括注“(1934年)”,而这一段或者这一段往下如果出现相同的朝代年号纪年就不需要括注公元纪年。《桃源志》第222325272829、、313233343637383941424344等页都有这个问题。《桃源志》第68页许多朝代年号都没有括注。

11、志书要“顺时叙事”。现在本志许多地方都违反了“顺时叙事”原则,《桃源志》第32页倒数第2段写到了“1997年”,上面已经出现2000年、2001年情况。这一段可以这样处理,就是1997年情况移到2000年这一段的前面。如果写获得荣誉的有许多年份的,比如有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这些年份获得的荣誉,可以仍然放在倒数第二段表示:至2001年,宅里桥村被吴江市委评为吴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吴江市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1997年),获得“***”称号(1998年)、“***”称号(2000年)、“***”称号(2001年)。第30页第七段,就是也有这个问题,各个年份都获取荣誉,就可以用上面这种方式表达,注意荣誉获得的主语不一样,一个是大队青年突击队,一个是平桥浜村。《桃源志》第65页第十个目桃源河中“长2.25公里,河底宽6米”,这是否是下限年的数据?如果是,要放在这个目的最后,《桃源志》第65页其他目都有这个问题。《桃源志》第98页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桃源志》第198页第四节第一个目的第一个子目第一段2010年情况应该移到这个子目的最后一段,否则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桃源志》第200203等页都有这个问题。

12、日期的连接用“至”还是“~”的问题。如果可以用“~”来表示,那么连接号前面的“年”“月”“日”要省略。如果具体的日期连接有年份有月份,年份如果不同,就不用连接号了,要用至,例如“19503月至19514月”。如果连接的年份相同,有月份有日期,月份不同,那用“至”,例如“1950312日至41日”。 如果不同的年份,没有月日,就用“~”,例如“19902001年”,连接号前面的“年”要省略(例如《青云志》第164页就有这个问题)。如果相同的年份,不同的月,就用“~”,例如“199089月”,连接号前面的“月”还要省略。如果相同的年份,相同的月,不同的日期,那么用“~”,例如“19908225日”,连接号前面的“日”要省略。《桃源志》第25页倒数第六行“1953年初~1955年初”应改为“1953年初至1955年初”。 “至”还是“~”不能区分的问题在《桃源志》272829313334363739414243447279126137141等页都有这个问题。

13、志文中大量地用了不规范的异体字、繁体字、错别字。《桃源志》第57页“五金刃具厂”改为“五金刀刃厂”, 《桃源志》第57页“孙啊林”是否是“孙阿林”?《桃源志》第63页“东径”改为“东经”, 《桃源志》第70页“油莱”改为“油菜”, 《桃源志》第109页“粞粥”改为“稀粥”, 《桃源志》第124页“孰期”改为“熟期”, 《桃源志》第137页“墩蔟”“伞形蔟”改为“墩簇”“伞形簇”, 《桃源志》第162页“截止”改为“截至”。 《桃源志》第68页倒数第五行“禾苗漂没”是否“禾苗湮没”?《桃源志》第104页《吴江田父叹》是否要改成《吴江田赋叹》?《桃源志》第152153182等页都用了不规范的异体字、繁体字。

14、有疑惑之处。《桃源志》第58页第二十六子目开阳村中“水田面积0亩”,请问水田面积真是“0亩”?

15、“20世纪”可省略。因为凡例中规定“年代前不标明世纪者均为20世纪。”《桃源志》第7275211等页都可以省略“20世纪”。

16、括注年份时可以写“年”,也可以不写“年”,但要统一。例如《桃源志》第68页括注年份都没有“年”字,而其他页都有“年”,可以统一都带“年”字。

17、《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规定:记述时间,应书写具体的年、月、日、时(必要时还要记分、秒等),如2000816184020秒。不得用“去年”“上世纪”“上月”“本日”“最近”“目前”“以前”等不确切的时间概念。志书不用“上世纪”“上月”“上年”这种不确定的时间概念词语。《桃源志》第72页用了“上世纪”这个词。

18、对人的量词统一为“人”。 《桃源志》第79页对人的量词统一为“人”。

19、地方志行文,一律用第三人称。对当地可称“全国”“全省”“全县”“全市”“全镇”“全村”,不要写“我国”“我省”“我县”“我市”“我镇”“我村”或“本国”“本省”“本县”“本市”“本村”等第一人称书写。也不用“来”这种有第一人称倾向的词。《桃源志》第81页用了“本县”“本省”,要改成“全县”“全省”或者“吴江县”“吴江省”。 《桃源志》第102页、135页都用了“我国”,要改成“中国”。 《桃源志》第204页用“来”这种有第一人称倾向的词。

20、人口普查为什么不是五次都写到?《桃源志》第83页第一节两个目为什么直接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写起,而不从第一次人口普查写起呢?《桃源志》第85页直接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写起,为什么前三次不写呢?第87页第四节为什么不从第一次人口普查写起,《桃源志》第87页第五节为什么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写起呢?《桃源志》第90页只有写了第四次人口普查,而其他几次人口普查都没有写到。《桃源志》第91页也只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写起呢?

21、不是条目标题,前面不能用“1234”表示。例如《桃源志》第98页、第125页“1234”去掉。《桃源志》第156页第三个子目第二个孙目就不要设条目了 ,因为层次太多,可以把(1)(2)(3)(4)(5)去掉,一个内容为一段。《桃源志》第211页第二节第一段中把“1234”去掉就可以了。《桃源志》第243页也有这个问题。

22、在运用连接号时应注意的是,连接线前后的量词大部分是可以省略的,某些量词是不可以省略的。如:“10万~100万人”“10%50%”“北纬35°12′~36°21′”“东经113°18′~114°59′”等这些都不能省略。《桃源志》第104页连接号前的量词可以省略,“1石~1.2石”改为“11.2石”。 《桃源志》第115页 “8~《吴江田父叹》15%”改为“8%15%”, 《桃源志》第110页“810%”改为“8%10%”, 《桃源志》第211页也有这个问题。《桃源志》第123页“1.82万穴”应该写成“1.8万~2万穴”。 《桃源志》第115124178179页(不但文字有,表格4-3中连接号前面的万也不能省)连接号前的万不能省。

23、评论性的话要删去。例如《桃源志》第106页第四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这种评论性的话要删去。

24、为什么铜罗在未合并前的情况要写入《桃源镇志》,违反了凡例的规定。《桃源志》第106页表2-2219622002年铜罗农村经济分配情况表”为什么要放入《桃源镇志》吗?

25、“两”与“二”要正确使用。除序数词、“二人转”用“二”,大部分都用“两”,这可以通过读读看的办法,究竟是读“两”还是“二”顺,例如“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应读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例如《桃源志》第110页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目中第一行“土地制度有租田和自田二种”中“二”要改为“两”。 《桃源志》第136156169等页都有“二”与“两”不能正确区分的问题。

26、不能使用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中文符号的“符号”。在《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第四十七条就规定,使用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中文符号的“符号”,如“牛顿/平方米”的写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为“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例如《桃源志》第112页“10.38亩/人”要表述成“10.38亩每人”。 《桃源志》第166页“立方米/秒”也要改成“立方米每秒”。

27、志书的表达方式一般是:时间+主语+谓语+宾语。所以尽量让时间先行。例如《桃源志》第129页第九个目下面第一句话“农业公司19837月成立”应该改成“19837月,农业公司成立”。 《桃源志》第159页也有这个问题。《桃源志》第201页时间要先行。

28、对相同类似事物的记述要统一。例如《桃源志》第129页机构,首先要理一理记叙一个机构必须要写哪些要素。然后做到要素基本统一,并且在记叙一个机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都按一个特定的顺序来写。并且语言的表述也可以统一一下。而且有个统一的要素也不是统一的一刀切,哪些机构有些特殊的地方,那一定要记一笔。例如第129页介绍管理机构,首先应该介绍:**年,农业管理服务站建立。然后可以介绍办公地点、单位性质、内设机构或科室、人员编制、职能、领导人,接下来介绍名称的几次改变,然后再介绍体制改革中,单位性质、单位名称、人员等有没有变化,然后写出机构的发展变化,最后写下限年情况。现在《桃源志》第129页要素缺少,而且连个名称都没介绍清楚,一开始建立的时候要什么名称呢?第134页都有这个问题。《桃源志》第172页第一个目组织领导 物资保障中写到组织时只有1959年情况,没有写出发展过程,1959年以后就没有什么变化吗?第185页有些村办企业都要写出它的发展情况,什么时候转制,什么时候消失,下限年情况怎么样,这里都没有介绍。志中机构都要根据这些要素再检查一遍:要交代上限年(或建立年)的办公地点、单位性质、单位名称、人员编制、下设部门或者科室、职能、领导人(当然也可以在这个条目的最后写或者列表)等必要因素,然后有什么变化就写出来,最后交代下限年(或建立年)的办公地点、单位性质、单位名称、人员编制、下设部门或者科室、职能、领导人等必要因素。包括企业、村等内容介绍,介绍的要素和顺序也要尽量统一,企业大致可以这样记述:“**年,**公司位于****年创建,单位性质**,注册资金**,法人代表****年,有员工**人。该公司主要生产***,一年生产***(计量单位)。是年,销售收入**万元。” 当然如果单位性质不同,上面有些要素要更换,然后写出发展过程,如果有转制要写清楚,单位名称的变化也要写清楚,企业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专利都要写清楚,最后写下限年情况。第四卷工业中写到企业有很多问题,要素不齐全,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形容词太多,广告色彩太浓厚,尤其是在第四节民营企业中问题更多。《桃源志》第203页企业的介绍就像是为严昆祥立传,像讲故事一样,另外也没必要把企业工艺上的一些技术问题详细地记述,完全可以删去。包括写社区、村等相同事物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29、志书用事实说话,一些带有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要删去。例如不必用“达”突出多,用“仅”“尚”突出少,有“更”突出对这件事件的强调。也不用“曾”表示过去发生的事,志书都是记叙过去发生的事。例如《桃源志》第135136141143等页都有这个问题。《青云志》第164页用了“曾”。

30、一些广告色彩浓厚的词语删去。例如《桃源志》第146页第二段全部是广告式的语言,这些都要删去。许多企业的介绍都有这个问题,一些空话、自吹自擂的话都要删去。 第198201等页都有这个问题。

31、语言文字上要准确,形容词要删去。尽可能多用单音词代替双音词,用双音词代替多音词,如用“经”代“经过”,“首次”代“第一次”,“增至”代“增加到”,“病逝”代“因病逝世”,“应”代“应当”“应该”等。“崇高”“可喜”“极大地”“巨大”“重大”“笑逐颜开”“举世瞩目”等词语要删去,可删去不影响原意的“了”,一些像“认真”“积极”“隆重”“顺利”“广泛”“迅速”等形容词也要删去,“荣获”的“荣”也要删去,“殊荣”的“殊”也要去掉,“荣誉称号”的“荣誉”也要删去。《桃源志》第147页 “荣誉称号”的“荣誉”也要删去。《桃源志》第147177页、201页、201页的“荣获” 的“荣”也要删去,《桃源志》第159页的“积极”要删去,《桃源志》第199页的“隆重”要删去。

32、对党和国家还有其他各级领导人,应直书其名或冠其职务,如要写职务,可以处理成把职务都放在名字的前面。例如“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不用颂扬的词语,也不用在姓名后面加同志或首长、先生、女士、老师、博士之类的称呼。对已故领导人应直书其名,不以职务称呼。《桃源志》第201页姓名后面不能加“老先生”等称呼。

33、在企业的介绍中重在写企业发展,不是为企业负责人立传,不必一一复述企业负责人的话。《桃源志》第204页末一段全是严坤祥对未来的展望,这又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志书是记述已经发生过的事,所以完全可以删去。

34、一个条目可以文表结合,可以只有文字,但不能光有表格没有文字。《桃源志》第209页第五节只有表格没有文字。

35、志书不要比较、评论,只要如实记叙事实。例如《青云志》第二卷第二章第一节(第62页)中只要记叙1990年少儿人口、60岁以上人口、80岁及80岁以上人口、90岁及90岁以上人口,还有男女的性别人口,平均寿命;然后记叙2000年少儿人口、60岁以上人口、80岁及80岁以上人口、90岁及90岁以上人口,还有男女的性别人口,平均寿命。读者看了这些数据自然会得出一些结论。千万不要像现在的写法,先得出一个结论,然后用1990年和2000年数据论证,这种写法是论文,现在的写法要改过来。而且为什么这一节缺少前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要补充。

36、表格问题。许多表格由于转页后形成了许多问题,转页后标题不需要重复,栏目名称要重复。(1)标题和栏目名称要对应。《桃源志》第60页标题是“20032010年桃源镇各行政村年末人口统计表”,栏目名称是“年度”,上下要统一起来,如果都是“年度”,那标题要改作“2003-2010年度桃源镇各行政村年末人口统计表”;如果都是年份,那么栏目名称“年度”要改作“年份”。《桃源志》第6162637882等页都有这个问题。(

2)栏目名称不准确。《桃源志》第85103页栏目名称“年代”改为“年份”。

3)为什么2000年都没有数据呢?例如《桃源志》第85页就是记录1990年、2000年桃源镇人口婚姻状况,但是表格中2000年数据只有3个数据,而12个都是空格,能否再去搜集一些材料,能否到人口计生委的资料再查找一下?《桃源志》第164页表3-17栏目名称中“建于”改为“初建”。

3)标题应规范。应具有时间、地域(或单位)、事项三个要素,并且先时间再地域然后事项,表格的标题中都要有个“表”字。《桃源志》第168页表3-19中标题缺少时间,“桃源镇外围主要河道一览表”改为“**年桃源镇外围主要河道一览表”。 《桃源志》第170页表3-20标题中时间不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桃源镇人工开凿新开河一览表”改为“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桃源镇人工开凿新开河一览表”。《桃源志》第89页表2-13标题中缺少几个字,把“2000年桃源镇农村从业人员情况统”改为“2000年桃源镇农村从业人员情况统计表”。 《桃源志》第153页表3-13表格名称中要加上“表”字。《铜罗志》第19页表格标题缺少时间和事项。

4)栏目名称中计量单位要括注出来,栏目名称要尽可能贴切。《桃源志》第90页表2-14中“占从业人口的%”可以写成“从业人口占比(%)”。《桃源志》第113页也有这个问题。

5)缺少计量单位。《桃源志》第113页表3-2中栏目名称中计量单位也缺少,都要补上。

6)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如果表格只有一个计量单位要标在右上角,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就写在栏目名称中,计量单位要用中文表示。《桃源志》第131页表3-6中计量单位是三个,应写在栏目名称中。(7)年份的起讫用“~”,例如《桃源志》第180页表4-4标题“2001-2010年”要改为“20012010年”。(

7)表格中的空格用“-”表示。《桃源志》第181页有这个问题。

8)表格行数太少都不建议列表。例如《桃源志》第184页表4-7。(9)表格相同的类目用双格线隔开。例如《青云志》第171页。

七、编纂始末。编纂始末就是编后记,一般由志书主编来撰写,也可以用编纂办公室的名义来写,现在用了编纂办公室的名义,也署乐姓名,建议用编纂办公室的名义。编纂始末一般包含下面这些内容:一是概述志书编纂的经过;二是概述志书编纂的分工安排;三是总结志书编纂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或志书做了哪些创新设计;四是对下一次修志提出一些思考和想法;五是感谢编纂过程中得到指导与帮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等。目前的《桃源镇志》编纂始末写了志书编纂的探索经过和艰难历程、分工安排以及编纂过程中对得到指导与帮助的部门、单位、个人等感谢,写得比较朴实感人!另外编纂者创新做法与思考所得没有提,对终审情况还要增补,希望补上。汪家雄重新聘请应该是在“2012年”,而不是“2002年”,“沈卫星”应该改作“沈卫新”,“编篡”改为“编纂”,“桃源缜志”改为“桃源镇志”,“涼解”改为“谅解”。其他修改见志稿。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副科长赵玲:第九卷民政劳动。 篇目内容: 1、第一章第二节救济扶贫,内容没有分目,违背顺时叙事的原则,建议此节分两个目:一、救济 二、扶贫。第一目救济讲了三块内容建议分子目写:(一)对贫苦农民的救济(二)对精简退职和精简下放人员的救济(三)对特别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 2、第一章第三节优抚安置第一目优抚,时序混乱,此目第一段讲烈属,第二段讲伤残军人,第三段讲复员军人,每段一个时序,不符合志书行文规范。有两个建议,第一,完全按照时序来写,每年的烈属、伤残军人、复员军人情况都可以一起写。第二,分子目来写,分成四个子目:(一)烈属 (二)伤残军人,表9-2-1与表9-2-2放此目(三)复员军人与退伍军人(四)优抚对象定期补助情况,将9-3-19-3-2放此目,但此子目要加一段简单的文字说明。3、第一章第六节内容未写到下限年2010年。4、第二章章名“劳动”建议修改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因为有社会保障的内容。5、第二章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分类方式比较乱,能否按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险种的方式来分类。6、第二章第四节“职工精简下放”与第五节“支边和知青上山下乡”的内容都不算多,建议合并两节内容为一节“精简下放与上山下乡”。

行文:1、文中有很多地方都使用“解放前”,建议修改为“新中国成立前”,只有194955日至101日这段特殊时期才使用“解放前后”,一般都使用“新中国成立前后”。例如:第314页第五节第一段。2、年代起讫是用“~”还是汉字“至”的问题。不同年代起讫要使用“~”(例如:19492010年);同一年代不同月份也使用“~”(例如:1990212月);不同年份不同月份要使用汉字“至”(例如:19952月至19985月)文中有很多用错的地方,例如:第318页倒数第二段第一行。3、文中有数字缺失。比如:第320页第一目最后一行,2010年底,全镇参加“社保”和“医保”的人数分别达到17000人,这里应该有两个数字,因为是“社保”与“医保”两项,缺少一个数字。4、文中的“达”字,都可以删掉。例如:第321页第一段第二行“高达”第二段第三行等等5、注意表格的准确性。例如:第321页的表9-8单位有两个“人”和“元”,表格中只有一个单位时,才将单位写到右侧,如果表格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单位要写入表格中。6、行文更多细节修改见志稿。

第十卷司法治安。

篇目内容: 1、卷名“司法治安”建议修改为“治安司法”将两章的顺序换一下。2、建议将卷下小序放入章下小序中,卷下小序的内容只是治安方面的,将其转移到治安的章下小序中。3、原第一章司法第四节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建议这一节分两个目前来写:一、安置帮教 二、社区矫正,而且第一目安置帮教的内容要写到下限年2010年,文中只写到2000年。4、原第二章治安第一节机构,建议设两个目,一、桃源派出所 二、综合治理办公室,将第三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移到此节第二个目中。因为第三章仅是讲“综治办”这个机构和相关工作职能,其内容不能支撑一章内容,因此不建议设第三章,简单介绍职能,将其章内容转为目内容。5、原第二章第二节治安整顿与管理。这一节建议设目,一、清剿土匪,二、镇压反革命及恶霸,三、取缔反动道会门,四、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五、专项斗争,六、110处接警,该节中的内容整理后再补充一些资料写入到有关目中。6、原第二章第三节户口管理与第四节外来人口管理合并为一节“户口管理”,下设两个目:一、常住人口管理 二、外来人口管理。

行文:1、注意年代起讫“~”线的使用,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而未用,例如:第326页第一、二、三段第一行,第331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2、有些地方可以括注一下。例如:第331页倒数第三段“一管四防”,可以括注一下。3、有些百分号不可以省略。例如第332页第三段最后一行“9095%”要修改为“90%95%”。4、注意删掉文中的语气助词“了”等。例如:第337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5、注意纪年方式的正确使用。194955日至1949101日,这段时期仍要使用民国纪年方式,不能使用公元纪年方式。例如:第333页第三节第四段的“19495月”要修改为“民国385月”。

第十一卷政权。 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第二章政协(第一节政协机构、第二节政协委员、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第三章行政设置【第一节镇(乡)行政机构、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2、第一章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的内容,其中职责的内容另起一段简单介绍一下就可以,无需再分层次。3、第一章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的内容,其中“第××届人民代表大会”,无需黑体突出第几届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就可以。4、第一章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四目“人大代表”,这一目无需黑体突出“××年选举”,在每一段的开头写清楚时间就可以。5、第二章第一节“政协机构”就是原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机构”内容(原内容机构与人员混写在一起)。补充一下第二节“政协委员”的内容,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就是原第一章第二节政协第二目活动,内容无需再分层次,分段书写就可以,再加一些工作的内容。6、第三章第一节“镇(乡)行政机构”就是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一节乡(镇)行政机构,两个目“解放前行政机构”“解放后行政机构”,这种划分方式不符合志书“横分门类”原则,志书不可以按照时间来划分层次。建议这里不划分层次,按照时间顺序写清楚。7、第三章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就是原第三章第一节管理机构的内容,原第二节职能机构的内容建议删掉。8、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二节职能机构,这一节职能机构分了三十三个目,没有必要写这么多职能机构,建议不写,如果一定要写,建议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写写,并且要注意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要注意时间,要从上限年写到下限年,写好开始时间、发展变化和下限年情况。横向要注意几个要素,比如:机构的性质、人员、地址、职能等等。最终要达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要求。

行文:1、表格问题。表标题很多都缺少时间,不要使用“历届”,写清楚从多少年到多少年。例如:第340页表11-1,第352页表11-3,第362页表11-92、注意纪年方式的正确使用。194955日至1949101日,这段时期仍要使用民国纪年方式,不能使用公元纪年方式。例如:第354页第一段的“194955日”要修改为“民国3855日”。3、注意文件的括号是六角括号,不是书名号。例如:第362页最后一段。

第十二卷党派社团 。篇目内容:1、卷名“党派社团”建议修改为“政党群团”。2、本卷第一章内容繁杂,很多内容可以删掉,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 第二节镇(乡、公社)党组织、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第四节镇(乡、公社)党委、第五节宣传教育、第六节纪律检查)第二章社会团体。3、第一章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第一节讲地下党组织,第二节讲地下党基层组织,建议合并,分两个目书写,内容要简化,志文中不需要长篇大论,真的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可以放在附里。4、第一章第二节镇(乡、公社)党组织,就是原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节可以变为目。一、镇(乡、公社)党组织二、基层党组织。5、第一章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这一节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书写,不需要黑体突出“第××次党员代表大会”。6、第一章第四节镇(乡、公社)党委,就是原第二章第四节内容,这一节内容侧重写党委委员会机构情况及委员的情况,建议列表格。7、第一章第五节宣传教育第六节纪律检查,这两节内容注重写工作与活动。8、原第二章第四节中的有关统战、街道办、党政办、党校的内容可以删掉。9、目录中,把第二节中的附的内容也写为一节“第三节 革命斗争回忆录”了,建议在目录中删去。

行文:1、注意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的区别,当表示概数时要使用汉字。文中有使用错误,例如:第367页第二行“20多名”要修改为“二十多名”,第373页第四段第一行“100多人”修改为“一百多人”。2、注意年度要使用“-”,文中有使用错误,例如:第407页第二段“20022003年度”要修改为“2002-2003年度”。3、注意表格规范。文中大多表格的标题都没有时间,例如:第408页表12-9、表12-10、表12-11、表12-12,第420页表12-18等等。4、注意双引号间不使用顿号。例如:第418页第三段。

第十三卷教育科技。 篇目内容:1、第一章“教育”与第一节“旧式教育”之间的位置应该是章下小序的内容,显然这里的内容太多,建议将这里的内容设为第一节教育概况,并且将第一节旧式教育的内容合在概况里,这样可以完整记述清末、解放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情况。2、第二节幼儿教育,第一目下的第一子目桃源中心幼儿园,子目标识用错,子目标识应该用(一),这一子目下还应该再分孙目,否则违背“顺时叙事”原则,试分为3个孙目:1概况 2科研 3荣誉及历任团长。第二子目青云中心幼儿园,子目标识用错,子目标识用(二),这一子目下再分两个孙目:1概况2荣誉及历任园长。第三子目(三)铜罗中心幼儿园下分两个孙目:1概况2荣誉及历任园长。3、第三节小学教育,第一目“中心小学”下的子目标识都用错,123要修改为(一)(二)(三)。第二目“村级小学”建议目下再分子目:(一)概况 (二)小学选介(1、民益小学2、三民小学3、长兴小学等等)。4、第四节中学教育第一目下的子目标识用错,12要修改为(一)(二)。5、第五节成人教育第一目农民教育,第二目职工教育都未写到下限年。6、第一章教育中建议添加“教育经费”“教师师资”的内容,增加一节“教师 经费”,下设“一、教师师资”“二、教育经费”。教师师资可以写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学历总的情况。教育经费可以写每年财政的投入。7、学校里如果各镇合并后还是存在的,只是改了名字的,建议不要分开写,放在一个地方写,可以都放在《桃源志》中,《铜罗志》《青云志》可以采用互见。8、第二章科技第一节科技机构,节下建议分两个目:一、概况 二、荣誉。

第十四卷文化广电新闻 。篇目内容: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2.文化卷,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团体、第三章 文化活动。3.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下设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第三节 文化中心、第四节 图书室(下设一、镇图书室、二、学校图书室)第五节 文化广场、第六节 书店。4.第二章文化团体,下设第一节 文学社团(即是原第一章第三节文学社团的内容)、第二节宣传队(下设一、农村俱乐部、二、文艺宣传队、三、电影放映队)。5.第三章文化活动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二节文化活动,下设第一节 旧俗文化、第二节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收集、第三节 文艺创作(原来的第二目新潮文化中的第四个子目,还可以把一些诗文的创作、杂志的创办放进去),原来的第三目社会文化变为这一章的章下序。

行文:1、文中有很多地方都使用“解放前”,建议修改为“新中国成立前”,只有194955日至101日这段特殊时期才使用“解放前后”,一般都使用“新中国成立前后”。例如:第471页章下序,第475页第一段第一行。2、尽量不要使用模糊词汇。例如:第474页第六目第一段记述“文化站刚建立时”,这里要写出建立的具体时间。3、有些句子缺成份。例如:第482页第二节第一段记述“1969年上半年,组织各大队业余线务员用毛竹架设北至民益、东至永康……这里就缺少主语,不知是谁组织的。

第十五卷卫生。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私人诊所,解放前夕、解放初夕的私人诊所都是列表的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最好也采用列表的方式与前面保持统一。2、第一章第二节卫生院。首先,这一节要分层次,一、青云卫生院 二、铜罗卫生院 三、吴江市桃源医院。其次,从开段至第一目之间的内容,其实就是吴江市桃源医院的前身的情况,要将内容移到第三目。接着,建议写个节下小序,简要说明一下卫生院的总体情况。最后,把后面青云志、铜罗志中的卫生院合并到这里,不要把一个卫生院按时间分开到两个地方写。3、第一章第三节节名“农村卫生室”建议修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节名以下限年的名称为准。4、第一章第四节医药商店,医药商店并不属于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该写在这里。5、第二章第二节第一、二目都未写到下限年。6、第三章章名“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建议修改为“疾病预防控制”。此章第三节“血吸虫病”,下面第一段第一行又出现“吸血虫病”,到底应该是“血吸虫病”还是“吸血虫病”,另外,这一章是否缺少预防接种的相关内容。7、第四章第三节节名“创建卫生村镇”建议修改为名词性词组“卫生村镇的创建”。这一节的目名都是长句子,内容也比较乱,不符合志书的行文规范,建议内容简化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整理。

行文:1、注意表格的规范性,文中的表格的表标题很多未写出具体时间。例如:第485页表15-1、表15-22、文中不要使用模糊词汇。例如:第501页第三目第一行的“旧时”。

第十六卷体育。 篇目内容:1、第十六卷体育内容不多,建议和第十五卷卫生合并成一卷“卫生体育”,体育卷变成章,章变节,节变目,目变子目。2、原第一章第一节体育机构,这一节内容比较杂乱,有体育赛事,有相关制度,也有荣誉,讲机构的内容很少。节名与内容不相符,建议重新整理修改。3、原第一章第二节体育设施,建议这一节分两个目:一、学校体育设施 二、公共体育设施4、原第二章第三节学校体育,建议分目,否则违背志书“顺时叙事”原则。第四节全民健身运动,要写好起始时间,文中看不出全民健身运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第十七卷军事 。篇目内容:1、第一章兵防中第一节驻军。只要写出从古到今桃源境内驻军情况,至于怎么打仗,中共地下党及“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支两军”应全部删去。建议重新整理改写。2、第四章国防教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而且内容不多,建议可作为一节并入第三章。章名为“民兵 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列为第五节。3、第五章兵事,只有这一件兵事么?这些内容不能支撑一章,建议增加些内容,一兵事一节。

行文:1、尽量少用模糊词汇,例如:第517页第一节第五段“在新的历史时期”,第521页第二段“在新时期” 2、注意表格规范。例如:第518页表17-2表标题缺少时间,备注栏没有任何内容,可以取消此栏。

《铜罗志》。第九卷 民政劳动。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早年慈善事业”,建议修改为“慈善事业”,不要仅局限于讲早年的慈善事业,应该写到下限年时间。2、第一章第七节信访工作,内容只有一段,有些偏少,建议再补充一些内容。3、第二章第三节职工精简下放与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议合并为一节“精简下放与上山下乡”,因为内容都不算多。4、第二章第五节社会保障,这一节建议按照险种来分类,分成几个目来写,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5、第二章第六节劳动管理机构,这一节写的比较简单,只写机构名称的更换,还可以写写机构性质、地点、职能等内容。

第十卷司法治安。

篇目内容: 1、卷名“司法治安”建议修改为“治安司法”将两章的顺序换一下。

2、原第一章司法,缺少安置帮教的相关内容,建议将第二章治安第四节安置帮教的内容移到第一章里,安置帮教应该属于司法内容。3、原第二章治安,章下小序的内容并不是章下小序,而是在讲治安机构,建议新设一节“机构”,原章下小序的内容放在此节中,并且进一步充实。4、原第二章第二节治安管理,有些内容并未写到下限年2003年,比如第一目户籍管理、第三目消防。第三目“消防”目名建议修改为“消防安全”。5、第二章第三节综合治理,其实就是讲综合治理办公室这个机构,将其内容移到新设节第一节“机构”里。

第十一卷政权。

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第二章政协(第一节政协机构、第二节政协委员、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第三章行政设置【第一节镇(乡)行政设置、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2、第一章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的内容。3、第一章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的内容,其中“第××届人民代表大会”,无需黑体突出第几届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就可以。4、第一章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目“人大代表普选”,这一目无需黑体突出“××年普选”,在每一段的开头写清楚时间就可以。5、第二章第一节“政协机构”就是原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机构”内容。补充一下第二节“政协委员”的内容,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就是原第一章第二节政协第二目活动,如果有资料,再加一些工作的内容。6、第三章第一节“镇(乡)行政设置”就是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一节严墓区行政机构,第二节铜罗乡(镇)行政机构的内容。7、第三章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是原第三章第一节经济联合委员会 农工商总公司的内容,原第三章第二节职能机构的内容建议删掉。8、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三节政府职能机构,这一节职能机构分了三十四个目,没有必要写这么多职能机构,建议不写,如果一定要写,建议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写写,并且要注意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要注意时间,要从上限年写到下限年,写好开始时间、发展变化和下限年情况。横向要注意几个要素,比如:机构的性质、人员、地址、职能等等。最终要达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要求。

第十二卷党派社团 。篇目内容:1、卷名“党派社团”建议修改为“政党群团”。2、本卷第一章内容繁杂,很多内容可以删掉,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铜罗镇党组织、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第三节镇(乡)党委、第四节宣传教育、第五节纪律检查)第二章社会团体3、第一章第一节严墓地下党组织和《桃源志》中第十二卷第一章第一节进驻桃源的地下党组织,有较多的重复,因为都是在一个地区活动的,建议把《铜罗志》中的这一节删去。4、第一章第一节铜罗镇党组织就是原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第一章第二节中共严墓区委,这一节内容为什么要放在中国共产党里?区委成员任职应该放在行政机构里。5、第一章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一章第四节内容,这一节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书写,不需要黑体突出“第××次党员代表大会”。6、第一章第三节镇(乡)党委,就是原第一章第五节内容,这一节节名为“党委职能部门”,但是下面目的分类方式并不是完全按照职能部门来分的,有的是按照职能来分的(比如:组织、纪律检查),有的是按照部门来分的(比如:党政办、党校),内容比较混乱。这一节内容应该注重写党委委员会情况及委员的情况,建议列表格。7、第一章第四节宣传教育第五节纪律检查,这两节内容注重写工作。8、原第一章第五节中的有关党政办、党校、档案室的内容可以删掉。行文:1、注意表格的规范性。文中有的表格缺少时间,例如:第245页表12-92、注意层次标识的正确使用,文中有使用错误。例如:第248页第六目农民(渔)团体协会下面的子目,要使用标识,一、二、三。

第十三卷教育科技。 篇目内容1、第二章科技第一节机构未写到下限年2003年。2、第二章第二节名“活动”建议修改为“科技活动”,这一节内容最好具体些,讲讲每年都有什么科技活动,原文内容有些太泛泛而谈,没看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3、第二章第三节名“成果”建议修改为“科技成果”。4、此卷有关铜罗中心小学、铜罗中学的内容建议都放到《桃源志》中,这里可以写“见《桃源志》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文化广电新闻 。篇目内容: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活动、第三章 出版物、第四章 文学社团。2.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下设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第三节 剧场、影剧院、第四节 文化广场、第五节 图书馆、第六节 书店。(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电新闻第二节广播、第三节电视的内容。)3.第二章文化活动是原来第三节文化活动。4.第三章出版物是原来第四节著作及诗词辑录,下设论著、诗词选辑、报刊,原来的第二目出版物可以放到“论著”中去,原来第二章第一节新闻的内容也可以放入“报刊”中。5.第四章文学社团是原来的第五节文学(艺)社团。

行文: 1、注意文中不夹写单位符号,例如:第261页第四段第二行“占地面积26650 m2”要修改为“占地面积26650平方米”。2、注意纪年方式的正确使用。1938年要用民国纪年方式,民国27年。例如:第261页倒数第四段。3、当写“被评为××时,无需使用双引号。例如:第260页第一段第三、四、五行。

第十五卷卫生。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二节铜罗卫生院的内容写到《桃源志》相应地方,不要分两个地方写,采用互见。2、第一章第三节节名“农村卫生室”建议修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节名以下限年的名称为准。3、第一章第四节医药商店,医药商店并不属于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该写在这里。4、第二章医疗保健第一节医疗保健制度,没有写铜罗具体的制度实施,和《桃源志》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是一样的,建议采用互见。第二节妇幼保健,最好可以分两个目写:一、妇女保健 二、儿童保健。5、第三章章名“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建议修改为“疾病预防控制”。第一节名“卫生防疫”建议修改为“预防接种”。6、第四章第三节节名“创建卫生村镇”建议修改为名词性词组“卫生村镇的创建”。内容注意写到下限年时间。

第十六卷体育。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体育机构,这一节不仅有体育机构还有体育协会,最好可以分两个目:一、体育机构(体育领导小组、体育运动委员会)二、体育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象棋爱好者协会、铜罗镇太极拳分会、铜罗镇木兰拳分会等)2、第一章第二节体育设施,建议这一节分两个目:一、学校体育设施 二、公共体育设施。3、第二章体育活动第一节群众体育,第一段不要使用层次标识,文中有分号隔开就可以。

第十七卷军事。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名“历代驻军”建议修改为“驻军”。2、第二章兵役,建议下设两个目:一、募兵制 二、义务兵役制3、第三章兵事第一节名“兵事”,节名与章名重复,建议按照兵事的具体内容重新取名,一兵事一节。

《青云志》。第九卷民政劳动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二节救济扶贫,第一目社会救济讲了三块内容,需要再分子目,否则违背“顺时叙事”原则:(一)对贫苦农民的救济(二)对精简退职和精简下放人员的救济(三)对特别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 2、第一章第三节优抚安置建议分两个目:一、优抚 二、安置,第一目优抚再分成四个子目:(一)烈属 (二)伤残军人(三)复员军人与退伍军人(四)优抚对象定期补助情况。3、第二章章名“劳动”建议修改为“劳动与社会保障”。要补充社会保障的内容。4、第二章第三节“职工精简下放”与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内容都不算多,建议合并两节内容为一节“精简下放与上山下乡”。

行文:1、注意层次的正确划分。例如:第222页第二段无需再分孙目。2、不使用“建国后”,尽量不使用“解放后”,建议修改为“新中国成立后”。例如:第223页第三目第一段第三行。第225页第五节第一段。

第十卷司法治安。 篇目内容: 1、第十卷卷名“司法治安”改为“治安司法”,内容调换一下。2、原第一章司法下面的小序改为第一节机构,原来的第一节法制宣传改为第二节法制宣传,第三节民事调解,原来的第三节“公证”与第四节“法律服务”合并为第四节“法律服务”。3、原第二章第二节“治安整顿”改为第二节“治安整顿与管理”,第三节第一目户口管理下设两个子目:()常住人口管理,()外来人口管理。行文: 1、注意“二”与“两”的区分,一般用“两”,特殊搭配时才用“二”,比如“二人传”,文中有使用错误,例如:第230页倒数第二段,第231页第一行。2、注意删掉语气助词“了”,例如:第235页倒数第二段第三、四行。3、注意年代起讫用“~”,例如:第237页第二、三目的倒数第二行。

第十一卷政权。 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第二章政协(第一节政协机构、第二节政协委员、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第三章行政设置【第一节镇(乡)人民政府、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2、第一章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的内容。 3、第一章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目的内容,其中“第××届人民代表大会”,无需黑体突出第几届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就可以。4、第一章第三节“人民代表选举”,就是原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人大代表”,这一目无需黑体突出“××年普选”,在每一段的开头写清楚时间就可以。5、第二章“政协”分成三节来写,第一节政协机构,第二节政协委员、第三节政协工作与活动。6、第三章“行政设置”第一节“镇(乡)人民政府”就是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一节行政机构。7、第三章第二节“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就是原第三章第一节经济联合委员会(农工商总公司)的内容,原第二节管理机构的内容建议删掉。8、原第二章行政设置第二节职能机构,这一节职能机构分了二十九个目,没有必要写这么多职能机构,建议不写,如果一定要写,建议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写写,并且要注意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要注意时间,要从上限年写到下限年,写好开始时间、发展变化和下限年情况。横向要注意几个要素,比如:机构的性质、人员、地址、职能等等。最终要达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要求。

第十二卷党派社团。 篇目内容:1、卷名“党派社团”建议修改为“政党群团”。2、本卷第一章建议重新分类,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镇(乡)党组织、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第三节镇(乡)党委、第四节宣传教育、第五节纪律检查)第二章社会团体3、第一章第一节青云地下党组织和《桃源志》中第十二卷第一章第一节进驻桃源的地下党组织,有较多的重复,因为都是在一个地区活动的,建议把《青云志》中的这一节删去。采用互见法。4、第一章第一节镇(乡)党组织就是原第二章第二节中共青云镇(乡、公社)委员会的内容,这一节名为委员会,实际是委员会与党组织混写在一起,建议将党组织的内容择取出来。这一节可以分两个目:一、乡(镇)党组织 二、基层党组织。5、第一章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就是原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这一节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书写,不需要分目,不需要黑体突出“第××次党员代表大会”,关于党委任职的内容要列成表格放在第三节中。6、第一章第三节镇(乡)党委,就是原第二章第四节内容,这一节内容侧重写党委委员会机构情况及委员的情况,建议列表格。这一节中有关基层党组织的内容择取出来放在第一节镇(乡)党组织里。7、第一章第四节宣传教育第五节纪律检查,这两节内容侧重写工作与活动。内容在原第四节党委工作机构里可以找到。8、第二章社会团体第二节农民团体第一目“联村会”及第六节其它社会团体第二目“科技协会”与第四目“个体劳动者协会”都要写到下限年时间或者团体消亡时间。另外,第288页,第四目“贫代会”,目名建议用全称“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第十三卷教育科技。 篇目内容:1、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旧式教育之间的内容应该是章下小序的内容,显然这里的内容太多,建议将章下小序内容移到节下小序中,是旧式教育的内容放在第一节“旧式教育”节下小序中,是幼儿教育的内容放在第二节“幼儿教育”节下小序中,是小学教育的内容放在第三节“小学教育”节下小序中,是中学教育的内容放在第四节“中学教育”节下小序中。2、第一章第二节幼儿教育中,第二目“中心幼儿园”因为合并之后还是存在的,建议学校都集中到《桃源志》一起写。3、第一章第三节小学教育,第一目民国时期、第二目新中国成立后、是按照时间来划分层次的,违背志书“横分门类”原则,建议按照学校来分类。一、中心小学 二、村级小学4、第一章第五节成人教育第二目名“成人教育”与节名重复,建议修改为“成人教育中心校”。5、第三章“科技”,章序有误,应该是第二章“科技”第二节“科技成果”第一目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议修改为名词词组“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下面的子目名(一)农业(二)多种经营(三)畜牧业,子目名占一行,内容都要另起一段书写。6、第三章青少年科技活动第一、二目子目标识都使用错误,123要修改为(一)(二)(三)。行文:1、注意行文中无需比较。例如:第299页第三段最后一行“是1990年的4倍”。2、注意行文中无需评价。例如:第320页第三章第一段最后一行“取得了一定成绩”。3、注意表格的规范性。例如:第315页表13-12 有关年度青云中学校舍、硬件情况统计表,这里不要写有关年度,建议修改为“19802000年选年”。第316页表13-13单位有两个,如果有一个单位可以放在表格右侧,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要将单位写入表格中。

第十四卷文化广电新闻 。篇目内容: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活动”“第三章 出版物” 2.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下设置“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电新闻的内容。)3.第二章文化活动是原来第二节文化活动。注意志文编次。4.第三章出版物是原来第三节诗文选录,下设置两节“论著”“诗文”,第一节论著可以把作者姓名,简介,以及作品写一下,按照作者的生卒年为顺序。原来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目、第二目、第五目可以放到附录中。第二节诗文可以概括的写一下在什么时期有哪些人有哪些作品,不必要把具体的作品都写出来。

第十五卷卫生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私人诊所,只写到1952年,未写到下限年时间2001年。2、第一章第三节卫生院,青云卫生院的内容写到《桃源志》相应地方,不要分两个地方写,采用互见法。3、第一章第四节“农村卫生室”并未写到下限年时间。4、第一章第五节医药商店,医药商店并不属于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该写在这里。5、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目目名修改为“农村合作医疗”。6、第二章第二节,建议分两个目:一、妇女保健 二、儿童保健,原第二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建议删掉。7、第五章公共卫生,缺少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相关内容。第二节节名“创建卫生村镇”建议修改为名词性词组“卫生村镇的创建”。

第十六卷体育 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体育机构,机构的内容很少,未写到下限年时间。2、第一章第二节体育设施,建议这一节分两个目:一、学校体育设施 二、公共体育设施。3、第二章第一节群众体育未写到下限年时间,并且要注意顺时叙事。第十七卷军事 篇目内容:1、第三章第二节民兵组织,只有一个目?一节至少要有两个目,要么不设目,按照时间顺序书写。2、没有兵事的相关内容么?建议补充。

 

《松陵镇志》编辑沈昌华:一、对《图照》的意见:

1、三张图。第一张名称为《桃源镇在吴江区的区位示意图》。如用这张图那么名称不妥,应改为《桃源镇镇区图》。如果用这个名称那么要用吴江区全境图,将桃源的位置以显著的界线或颜色标示出来。以这样一张图既达不到“桃源镇在吴江区的区位示意”也看不清“桃源镇镇区的概况”。建议撤換成两张图,一张“吴江区全境图”,将桃源的位置以显著的界线或颜色标示出来,还有一张是“桃源镇镇区图”,尺寸要大一点。第二张名称为《严墓区圩围图》。谁也看出图上是什么内容?建议删除。第三张名称为《吴江县严墓区略图》。这张图中包含“壇坵镇”与现在桃源镇治域不符,放在本志书中无多大价值,建议也删去。

2、关于照片。(1)要进行分类编辑,分几个栏目,将照片归入相关栏目中。这里不是“影集”不能弄成“炒什锦”。照片分成哪几类可以根据《志》的卷目,也可参照别的镇志。建议设“行政机关”“公共事业”“领导关怀”“工业”“农业”“文教卫生”“文化体育”“文物古迹”“古镇新貌”“名优特产”“荣誉”……等一些类目。

2)每张照片都要加上准确、简要的文字说明。要使人看到照片就知道,这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拍的照片?

3)领导视察应标明年月日,主要领导要注明位置(如:左×、右×)。(4)《送审稿》中有35155张大小照片。量太多,建议进行精选。有些照片是否可以考虑不用,例如第3页上的《浜兜》《万亩林海》,第4页上的《田园风光》《绿满园林》,第8页上中间那张无名照片,第9页上《街道路口》,第14页上的《循环经济区》,第19页上的《古镇之秋》《古镇之冬》《老街》等。—次“第七届黄酒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选了7张照片似乎多了些,可以减少。梁保华参观桃源服装展览用了两张同一时间地点的不同照片,一张说是“省委书记梁保华”另一张是“省长梁保华”,显得不够严肃。同一个《广福遗址》建议选一张好一点照片尽可能不要用两张照片,同一个《汪宅》用两张照片应放在一起。

5)照片的选用要注意照片的质量,要充分展示主题。如第33页关于桑叶地、油菜田、葡萄园,34页上的农作物及水果园地,照片太小无法展示主题,第25页的《古镇茶馆》,第34页上的《重庆建设一角》等根本看不清是什么?

二、对《序》的意见:1、《序一》《序二》未见2、对《序三》的意见《序三》是以镇首长署名的序。全文分4个自然段,第一段说桃源历史悠久现在变化很快,第二段说镇志的意义和《严墓区政概况》,第三段说编《桃源镇志》的事,第四段说要读志传志和用志,从四段的内容来看还可以说象是一个序。有一点必须弄清,《严墓区政概况》编于民国32年(1943),这个本子编于日寇侵华的吴江沦陷时期,是谁编的?是国民党抗日政府还是日伪政权?千万不能捧得太高,说得太好。桃源、青云和铜罗都没有旧志书,这次桃源编志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是桃源的第一部志书,不要把那本《严墓区政概况》扯进来,建议把有关文字全部删去。要强调在中共桃源镇党委和镇政府领导下,编有史以来第一部桃源镇志,这本《桃源镇志》的编成出版意义重大。序文如是镇志办代笔的请加以修改,站的角度要高,要符合镇首长的身份。

三、对《概述》的意见:概述顾名思义就是简单地说,但必须把全书的内容概要地说到,让读者大概地知道本志书所写的基本内容。《送审稿》包括桃源镇志603页、铜罗志292页和青云志369页共1264页厚厚三大本,而《送审稿》的《概述》仅6页半,共分一个无题序和七个部分,给人的感觉很简要。有如下一些建议:1、无题小序是写桃源镇的位置、面积、下设村和社区、人口等。建议将有关桃源镇的位置的文字加以整理,不要弄出方向上的谬误。建议写成“桃源镇是吴江市全境的西南角,处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南与浙江乌镇相接,东南隔烂溪与浙江嘉兴市秀州区、桐乡县相望,西南与浙江湖州市南浔区为邻;镇西北与震泽镇相靠,东北与盛泽镇接壤。坐标为……”。由于现代镇域的变化较大,所以老志书上的“距××,××里(千米)”不必写了,即使写了也不见得正确。2、(一)写桃源镇建置区划变化。建议:(1)在第一自然段结尾处将“桃源始属吴江县。”改写成“桃源地区始归属吴江县。据明弘治《吴江志》卷二记载,属澄源下乡十四都(有桃墩等村)、十五都(有西宫、章奥等村)、十六都(有前宫、集贤等村)、十七都(有严墓村等)”。(2)第二自然段中 “明初严墓有居民几十户”。据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明初有百余家”。(3)第三自然段中“桃源属震泽县澄源下乡”应加上一些话:“陶墩、顾庄等属十四都,竹里、章奥、西宫、蒜墟等属十五都,集贤、前姚、西姚、前宫、后宫、胡店等属十六都,戴巷等属十七都。……”“严墓为市”。(4)、第三自然段中,最后是“严墓称市,设市公所,辖19都。” 建议把第四自然段与此段合并。这里 “称”建议去掉。1992年版《吴江县志》第55頁中是写“……全县共设立18市乡……严墓市,辖19都,领72图。”而这个说法的可靠性应推敲。按其写法全县有多少个都呢?合计全县竟共有143个都。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上面的数字不是都的个数而是序数,那就更加荒谬了!为此建议不要抄录这句“严墓称市,设市公所,辖19都。”严墓称市始于明嘉靖年间,清宣统二年区域自治时称严墓镇。为此建议此处写 “严墓为市,设市公所”。在民国18年设区时,区辖下有镇和乡是明确的。“民国18年,严墓为第七区,辖624乡”,但当时的第七区与现桃源镇治域不相同,应括注(其中有南麻镇、坛坵镇及几个乡不属现治域)。在“民国35年初,改称严墓区,辖115乡”后也应括注(其中坛坵乡等乡不属现治域)在“民国37年,严墓区辖15乡”后也应括注(其中南麻乡等不属现治域)。(5)原第五自然段中第2行“严墓区划分为铜罗、青云、桃源三乡”后加—句“原严墓地区就俗称为‘铜青桃’。”之后还应加“1959年人民公社运动中曾为铜罗公社、青云公社、桃源公社,1983年恢复为乡。”3、(二)写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除个别字句要作些修改外,建议加一点朱希、汪鹤松及当时钮氏父子等国民党人的抗日史事。另外要探讨倒数第3行的一个名词“乡镇国民兵队”。这个名词在后面第380页第11行也出现。“乡镇国民兵队”是什么含义?4、(三)写农副业等内容。这—段内容写到农业、蚕桑、养殖业、林木和土特产。段落上建议调整一下。将原第4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合成一段,专写蚕桑。原第6自然段最后的红烧羊肉等土特产再加入绵兜,并另起一段。

5、(四)写工业和旅游。本段内容偏重于写酿酒和手工业木梳和棕绳。(1)建议将桃源的服装、化工和建材增加一些文字,特别是服装工业。(2)建议在旅游的内容中景点名称压缩一点,另外要增加旅游对就业的作用和对其他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补充进去。6、(五)写交通和邮电(1)建议在本段内容中第一自然段写到古石桥时,提一下2008年确定的吴江市文保单位福事桥及其他著名的古石桥。(2)建议在交通的内容中增加现代出行方式、汽车和其他机动车的拥有数量和普及率。(3)建议在本段写到电话、电脑时补写电话村、家庭固定由话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电脑和宽带的入户率。7、(六)写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兼及古代文人和庙会。(1)建议将最前面的3行半文字,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一下。严忌与桃源的文化究竟有多大关系?一个元绍兴路(不是府)学錄,一个湖广佥事,一个吴江县学训导和王叔承、吴宗潛(不是攒)这几个人不能说明“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桃源地区近代人物是很出名的,如汪集旸、钱国樑。爱家乡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硬套。建议修改成:“桃源地区古代有不少文人,如元末绍兴路学錄吴简及其两个儿子吴复、吴颐,明文人王叔承,清初组织惊隐诗社吴宗潜等。科举入仕者有明成化五年(1469227名进士吴珵,清顺治六年(1649231名进士黄自起,九年336名进士王勰,十八年239名进士张嘉瑹等。还有有陈光赞、钮明刚、吴时宪、金去疾、陈天祥、申霖、姚璨、王大魁等举人。现代杰出人才有汪集旸、钱国樑等。”   2)第6页第8行“1992年评为省史进文化乡镇”,应说清是什么镇,是铜罗就是铜罗,桃源就是桃源,不能打马虎眼。同一行中书法篆刻作品的事,引号(“ ”)用得不妥可以全部删去,“曾”字也应去掉。(3)第6页第2自然段第1行“桃源镇历来具有崇尚耕读的优良传统”此话应简化,且“崇尚耕读”不如改为“重视教育”。建议改为“桃源镇历来重视教育”。(4)第6页第2自然段第4行的“1951年,建严墓中心小学幼儿班。”应移到“解放后”去。(5)建议本段中增加创建卫生村、镇的内容。8、(七)写现状及领导关心等。(1)建议第11行“2010年……”开始另起一段,并将城镇居民和渔民生活的改善写些具体的内容不能说空话。(2)建议在志书中不要自誉为“世外桃源”“金三角”“黄金三角地带”。

四、对《大事记》的意见:(一)关于“史前”1、“史前”建议改为“新石器时代”。所写文字中“考古证实”建议改为“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表明……”。(二)关于“春秋时间”2、“春秋时间(公元前770-475)”建议改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第二件大事中所涉及“周元王仁三年(前473年)”属战国时期。3、“吴王夫差战(应为击)败越王勾践后,将越国文人贤士关押在集贤馆”,未知有无明确记载?(三)关于“秦”4、内容除秦外涉及三国、隋。 建议理清楚,分成秦……,三国……,隋……。不能将公元242年三国吴赤乌年间的事、公无266弄西晋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年的事甚至公元602年的隋代事都写到“秦”里去。(四)关于“唐”5、关于汾阳王庙的事,郭子仪(697781),是平定安史之乱后才升中书令和封汾阳王。铜罗建汾阳王庙的事属于一件怪事,郭到过铜罗与否历史上并无记载。有传说他在开元(713741)初年曾游历到铜罗,杀吃婴儿的所谓“土地神”野猪为民除害,而当地人感恩建庙。(钱俊主编陈志强主编著的《吴风越韵满鲈乡——吴江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巡礼》104页)说得活灵活现象真的一样。而现在桃源镇志稿中说“安史之乱,汾阳王郭子仪南下抚民,在铜罗村一带镇压恶霸,为民除害。”听起来也言之凿凿。志书不是小说,不可随心所欲,胡编乱造!(五)关于“宋”6、两处乾道七年(1117)建汾阳王庙,一处为1117年,一处为1171年。使人莫明其妙。1117年为北宋政和七年。汾阳王庙究竟是宋徽宗时建的还是南宋孝宗乾道七年时所建?希望查实。7、绍兴六年六月,“严墓一带发生4.5级地震。”建议将“4.5级”删去。南宋时里氏地震级别标准还没确立。乾隆《震泽县志》中记有“(绍兴)六年,地震有声”未说在“严墓—带”,而在其他旧志中均无记载。志稿是摘抄1994版《吴江县志》第146页表格中资料,而那张表中说震中在震泽。这里改写为“严墓—带”,似乎不妥当。(六)关于“元”8、关于戴家浜,桃源以前所写资料为: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戴敬本由兵部郎出仕平江路同知,张士诚据苏州城,称王,戴敬本弃职,隐居野峡滩,后村中以戴氏为著姓,才更名为戴家浜。此处与前有出入,建议用前所写文字。且张士诚据吴的年份是元至正十六年(1356),戴敬本弃职应在此前后。兵部郎(大事记与人物中)与兵部侍郎(概述一中)两个官名也应统一。9、关于铜罗和严墓事,桃源以前所写资料为:铜罗又名严墓,元至正年间(13411368),张士诚与朱元璋相抗衡,后兵败身死。其部下一个姓方的术士逃到铜罗,隐姓埋名,以酿酒为生。一日,在取土封酒坛时,发现一座地下墓穴,察看碑文,知墓内所葬者为西汉辞赋家严忌。为纪念严忌,当地人士就将集镇称为严墓,此名一直沿用, 1956年改严墓为铜罗。这次《送审稿》中姓方的术士变成了张士诚的“知友”。究竟是术士还是知友?还是既是术士又是知友。(七)关于“明”10、明代277年共写了8条大事,其中6条是自然灾害,1条是严墓称市还有一条是倭冠经过。明成化五年(1469)十七都人吴珵,考取227名进士。这能否算是地方上的大事?如果算建议补上。《送审稿》576页中所列“青云白溪御龙桥,明嘉靖二十七年建。前窑村的大通塘桥,建造于约14501542年,即明景泰元年到明嘉靖二十一年间。”造这些桥能否作为大事?(八)关于“清”11、“清(16161911)”括号中的年份写错,清代是1644年开始的。12、清代267年共记了5条大事,军事、水灾、办学、吴江分县、彗星、办学各1条。“清宣统二年(1910)推行区域自治,震泽县设7镇,严墓为镇。”应可作一条大事。13、清咸丰朝没有三十一年,只有11年。14、严墓镇人金去疾冤案能否作为大事?下附沈春荣所写的《金去疾冤案》供参考:金去疾,字士吉,号药畦,以字行世,雍正二年甲辰恩科(1724)举人,授内阁中书,闲赋严墓家中,著有《春风堂集》。当时,苏州巡兵徐文若、马祥经常借侦查盗贼之名,到严墓一带敲诈勒索。应丝商盛圣祥的要求,金谒见吴江知县徐永祐,要求立碑禁止,最终得到府、省的同意。地方上有暴富刘雍若(一说陈伯玉)者,大字不识几个却想挤进读书人的圈子,曾遭到金的当众羞辱。在立碑筹款过程中,刘雍若与金在捐额上发生龃龉,更结下了仇。正巧浙江巡抚李卫办理的盗案中,有叫金士吉的窝赃犯逃匿(金华)兰溪。严墓临近烂溪,烂溪边上有周氏望族,由此烂溪的声名远扬。在刘雍若的怂恿和资助下,巡兵到李卫处诬称兰溪即烂溪,立碑禁捕正是金为了逃避罪责。李卫行文江苏巡抚陈时夏、苏松兵备道魏观。陈、魏是李的门生,立即著震泽知县伍斯镔抓捕金去疾。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伍斯镔率兵包围金宅。此时,金与长子金思永正在县城办事,遂将金的族弟抓去。金回家后,认为不能因为自己而连累族里,就自投罗网。李卫再三审讯得不到所要的口供,抄家也没拿到证据。巡兵怕反坐,就威吓村中曾经窝赃的沈寡妇,让她上堂咬定金是盗贼。即便如此,金仍不服,就又把仆人袁三抓去。袁三受刑难挡,金就让袁作伪证脱刑,结果自己被坐实定案。雍正六年(1728)三月初四,李卫将此案上奏朝廷。此时,朝廷正为盗贼四起一愁莫展,着令严审惩办首恶,并命李卫节制江南七府五州督捕事。金去疾刚入狱时,以为冤案很快可以弄明白,照常谈笑风声吟诗赋词,及知案子坐实永无出头之日就绝食。三月十八日卒,时年55岁。也有种说法是巡兵买通狱卒将他药死的。金的儿子思永、外甥吴山来、姻亲沈旦复、家仆陈福去探监,被一一抓捕入狱。次子金日永伪装成和尚去探监,才没有被捕。四月二十四日又将金的弟弟金起人抓去,第二年三月认定无罪。七月,具结保证不再诉讼才放归。金思永卒于狱中,两个儿子亦在狱中夭折。此案共株连百余人,有二十多人死于狱中。两江总督范时绎亲自到苏州调查金土吉一案,听说金已死,无法查清就不了了之。后来,李卫知道了金受诬的情节,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回朝述职路过苏州时,将巡兵杖杀。金起人入狱254天,须发皆白,因为有那张具结,出狱后没有为兄长申冤,只在《狱中诗·自序》中讲述遭受的磨难。金日永生性懦弱,对父亲的事情只会装聋作哑。只有南麻人张士元写了《书金士吉狱事》,为金鸣冤叫屈。

(九)关于“中华民国”。民国期间共列65条大事,其中3条并于学校,3条关于政区,3条关于农民抢借粮暴动,2条关于罢市,2条是汪鹤松部和国民政府常备队伏击日本侵略兵,其余52条均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没有一条关于民国期间的自然灾害、市镇建设、工农生产和商业。看起来写得有点象中共党史。建议认真搜集民国资料进行修订。15、民国元年,在严墓南街育婴堂创办南街小学,创办人是谁?建议查明后补上。16、民国年间,严墓有没有修建严忌墓?有没有修桥铺路的事? 17、为什么严墓有一个乡称为“善骏乡”?钮氏父子是怎么牺牲的?有没有建“善骏堂”?18、日本侵略兵和伪军在严墓有没有烧杀抢掠?19、沈立群为县长的国民党吴江县政府是不是在严墓区内?有没有抗日行动?他任命的各区区长中有没有抗日的?有没有人进行对共产党人抓捕、杀害的反动活动?可参考《吴江纪事》一书有关文字。20、民国38年(1949)严墓有没有水灾?有没有抗洪救灾?

(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1日起到2013年年底,63年又3个月时间,按年月时序编写,编得较好。存在—些细节问题,修改建议均已在志稿上进行划改,此处不赘述。

五、对《桃源志 . 第一卷》的意见。1、卷首无题序中的第2、第3行中有“东北沿线”和“西北沿线”的说法。这是编写者视觉方向上出了错,应该置身于桃源向外望,那“东北沿线”应是“东南沿线”,“西北沿线”应足“西南沿线”。2、第一卷第二节《行政区划》建议设计一些表格,将区划的内容再以表格列出,使人一目了然。3、关于戴敬本避居野鸭滩的事,《送审稿》中多次出现,而每次写到时不尽相同。《概述(一)》中为“元朝兵部郎戴敬本弃职隐居在桃源戴家浜。”《大事记(元)》中为“兵部侍郎戴敬本弃职携子迁居野鸭滩……”《桃源志.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集镇》中“元至正间(13411368),戴敬本由兵部侍郎出任平江路同知,张士诚据城,称伪号,遂弃职,同次子集贤院茂才子庆卜居于此”。《桃源志.第十八卷第一章历史人物》中“戴敬本,元至正间兵部侍郎,因仕度(途?)失意弃职隐居野鸭滩。” 《桃源志.第二十卷第二章古宅》中“相传,元至正间(13411368),兵部侍郎戴敬本(祖籍宁波)为官忠厚,但被奸臣陷害,带全家老少及金姓男奴和孙姓女奴逃难到野峡滩,在此定居,将此命名为戴家浜。”一个人一件事在一本志书中多次出現,应尊重史实写得一致。写志不能变成写小说。4、《桃源志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集镇》第三目交通。此目内只写到镇区道路,目名建议改为“道路”。4、第四节社区和第五节农村,资料翔实书写格式统—。其中领导干部建议列任职表。有一些细节问题已将修改建议划在志稿中,供参考。5、《桃源志第一卷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二节水系河流中建议增加河(湖)底高程。其中,烂溪和麻溪建议列出属桃源的长度,沈庄漾建议写出属桃源的面积。6、《桃源志第一卷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气候气象中雪这一目中建议说明是“据近年气象资料记载”,否则与第四节第四目中的内容不合。7、第五节节名建议不用“自然资源” 而改为“动植物”。其中原第三目土特产建议另列一节。动物一目下两栖类下列4种动物,蛇和龟均不是两栖类而是爬行类。8、建议列第六节土特产。将原内容外增加“绵兜”、众诚鸭业所产的主要产品。

六、对《桃源志 · 第十七卷军事》的意见。1、第一章兵防中第一节驻军。只要写出从古到今桃源境内驻军情况,至于怎么打仗,中共地下党及“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支两军”应全部删去。建议重新整理改写。列几条供参考:(1)春秋战国时即有驻军(见本志稿大事记),(2)宋代以来设巡检司,桃源属震泽巡检司管辖,震泽巡检司南宋以武使臣当巡检招土军教习之而驻防。元代巡检秩九品。明代为从九品,授将仕佐郎和登仕佐郎,有弓兵30名;清代巡检为登仕佐郎,有弓兵17名。清顺治至乾隆属提督前营,设千总、把总。后改提标左营把总驻防(见龚希髯《震泽镇志续稿》)。(直至清光绪三十年,把总为本县人沈殿魁。)2、第一章第二节后的“附:敌伪驻防”中将汪鹤松部列入敌伪,不妥。3、第二章第二节义务兵役中表171内兵员去向建议删去。4、第三章第一节表172中备注栏既无内容就应删去。5、第四章国防教育内容太少,可作为一节并入第三章。章名为“民兵 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列为第五节。6、第五章兵事,内容也太少。建议将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其他抗日战事、日本侵略军的“扫荡”、解放初的剿匪等内容加入其中。

七、对《桃源志 · 第十八卷人物》的意见。1、第一章第 之节中的严忌,世称庄夫子,其字并非夫子,据潘柽章《松陵文献》世人尊重他称他为“庄夫子”。原2009年版《吴江名人录》中第106页所列“字夫子”不对。其生卒年份也不对,《吴江名人录》中说(约公元前188105)也就是活了293岁,而《送审稿》中为(前188—前156)只活了32岁。据其曾在汉景帝刘启处当过门客,而景帝在位是公元前156年至公元前141年,因景帝不喜辞赋而改投刘濞,再因濞反而投梁孝王刘武。卒年列前156年肯定是错误的。建议查明后改正。近年出版的《吴江艺文志》中写“庄忌(约前188—前105)”不知是否正确,供参考。第3后写“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其说法也不妥,忌在投梁孝王刘武后才初识司马相如,并非“少时”。2、关于戴敬本的建议参照本意见《大事记》中第8点。3、关于吴简,“元绍兴府学錄”应为“元绍兴路学錄”。4、人物生卒年不详的应括注。包括戴敬本、吴简父子。5、关于王叔承,《送审稿》写得太单薄。建议查—下钮琇的《觚賸》中关于王叔承的内容,进行补充。6、历史人物中,建议再查找增补一下关于进士吴珵、张嘉瑹、惊隐社吴宗谮的材料和民国人物钮善、钮骏父子的材料进行补充。7、表181中烈士的序现按出生年月,建议将出生年月和牺牲年月分列并按牺牲年月排序。7、第二章现代人物,建议增写沈洪昌、陈荣华、韩薇娟等教育界人物和宗教界人物倪耀庭。

七、对《桃源志 · 第十九卷》的意见。1、桃源地区的民歌《送审稿》归入芦墟山歌体系(540页),不妥。属吴歌体系是肯定的。江浙两省交界之处的民歌均属吴歌系列,不要去攀附什么体系。将《区长大小老婆》删去。2、第二章第二节生产习俗中建议增补“养蚕习俗” 。将551古中的倒数第2行“蚕关门”起到552页 第3行内容单列为 “养蚕习俗”。

八、对《桃源志 · 第二十卷文物胜迹》的意见1、广福无字圩马家浜文化遗址,2008年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不应列在文物中,应将文字移至第五章古迹中。2、第二章古宅中568页倒数第3行起的括号内文字摘抄时有没有抄错?让人看不懂。建议核对一下。3、第二章古宅中,569页的鸥来阁既已毁,张士元又不知是什么人物,列入古宅没有意义。而俞家老宅,原宅主不写是谁?又不写有什么建筑特点?亦无意义。而大园里亦应写清楚来龙去脉,建筑特点,既说建于200年前,当为清嘉庆(17961820)年间建筑,应写出根据。4、第三章古桥,写得太马虎了。不仅文字太少而且将古桥放到“交通”中让读者去互见,这个做法欠妥。应将属于吴江市文保、文控单位的古桥梁和虽未列入控保但确属古桥都放在这里写(576578页有清单)。写的时应按照写古石桥的形式(坐落、跨××、始建、桥式、跨度、宽度、拱桥标明矢高梁式桥标桥高、重建重修、材质、现状、桥联铭等)详细刻加以记述。至于那些古桥已经破败且不再是通行的津梁,管文物保护的人也没有给它们确定一个什么级别的保护,已经是很可怜了。如果连史志工作者也不去理会它们,那曾经是我们的先辈赖以出行的古桥,岂不只能等待湮灭的命运了。5、第四章寺庙道观中写了17座寺庙庵阁和道院,只有汾阳王庙于2008年重修并列入市文保,还建纪念馆,其他都已不存在。《送审稿》中每座寺院虽然只写了几行字,但也总算写了,只遗漏了“孝思庵”。应该补写几座寺院拆毁的时日。6、第五章古迹中的凌氏砖雕门楼《送审稿》中说“约建于清光绪年间”而又说“门楼上的‘居仁由义’四字出自唐伯虎之手”。唐伯虎为明代弘正年间人离清光绪年间至少有300多年。传说怎么都可以说,写进志书则要有真凭实据。7、第六章墓域中所列内容或与前文重复或不必记述,建议将整章删去。而将吴充墓移入第五章中。

九、对《桃源志 · 第二十一卷丛录》的意见。1、丛录不宜分章。2、本志稿中《丛录》中选了传说故事、遗闻轶事、群英谱、桃源历史沿革考、无字圩古人类遗址、严墓古镇、严墓党史纪念馆、苏南酒文化馆与历届酒文化节等资料內容很丰富。但有不少内容均与正文中内容重复,建议将桃源历史沿革考、无字圩古人类遗址、严墓古镇、严墓党史纪念馆、苏南酒文化馆等资料充实到有关卷、章、节之中。尽可能不出现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记述。3、建议在《丛录》中选一些关于铜、青、桃的古诗文;桃源名人(如王叔承等)写的诗和文章;有关部门、报刊推介桃源的报导;上级领导部门关于桃源、青云、铜罗撤乡建镇和并镇的文件等。

十、对《铜罗志·第一卷区划区域》的意见。一本上、中、下三册的《桃源镇志·送审稿》实际是三本志书,由于铜罗、青云两镇已撤并入桃源,铜罗志和青云志是属于撤并镇的镇志。三本志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同一内容在两处出现。希望对同一事物的记载能够做到一致。1、《铜罗志》第一卷的卷名建议不用“区划区域”改为“建制区划”,将第一章章名改为“建制沿革”。2、第二章《集镇》,下列6节。这6节所记述的内容除古迹中的庙、古宅、古墓及195710月起的集镇办事处负责人名单外均为后面章节内容的“概述”。建议(1)在章下无题序中加上集镇总面积数据。(2)保留第一节,第二至第五节合并成第二节集镇建设。(3)第六节集镇办事处,作为第三节。增加办事处机构及变化、职能、办公场所地址。不能光列出负责人任职情况。本章可参照《青云志》改写。3、第三章《农村》章前无题序所记的内容与本卷第一章第6页第6行以后的内容基本相同,且在各行政村中内容又有重复。建议大部分删去,仅保留表1-71-8,在两张表之前加几句话:“解放后农村在合作化、公社化运动中,各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社化后又成为生产大队。”表之后再写一段话:“1983年后恢复乡和村建制,几经撤并、调整至2003年共有9个行政村。”或者参照《青云志》改写。4、第18页中间的 “一、行政村”应删去,以后的每个行政村列为一节。如“第×节××村”。5、行政村中仙南、贤胡、严慕、开阳、渔业等5村所有土地均不种油粮,其余村所种也甚微。这个情况建议在本志55页“面积产量”中要加以说明。6、各村关于民族的写法,建议统一为“有少数民族××、××、……共××人。”7、釆用双排表式时,中间分隔线应釆用双线。

十一、对《铜罗志·第十七卷军事》的意见。1、《历代驻军》中,民国27年,朱希和汪鹤松部队“部队陆续发展到400余人” 。而《桃源志》512页说“很快发展到4000余人,……”《铜罗志》291页也说“很快发展到4000余人” 。同一事有两种说法,是400还是4000人?2、《历代驻军》中第3自然段,是驻震泽日军到铜罗“扫荡”,应移至“兵事”或“日军……罪行”中。3、第二章《兵役》中最后一行“自愿奔赴解放区参加新四军的仅19491年就有11人” ,这中间有点不妥。1949年是“新四军”还是“解放军”?19495月吴江解放,从6月起还“奔赴解放区参加新四军” 吗?4、第四章《兵事》中最后一句话“并由刘明……重新建立了党支部。” 不能列入兵事之中。

十二、对《青云志·第一卷区划区域》的意见。1、《青云志》第一卷的卷名建议不用“区划区域”改为“建制区划”,将第一章章名改为“建制沿革”。2、《青云志》第二章第一节《集镇建设》内容很多,建议将2000年(13页)的集镇情况分几个自然段。3、表1-11的名称建议将“解放后……”改为“19502001年……”。4、《青云志》第三章《农村》中各村的资料翔实,书写格式一致,写得很好。建议各村领导任职情况表中的任职时间,打印时要对齐。

十三、对《青云志·第十七卷军事》的意见。1、《兵防》中第一节《驻军》,关于朱希部的事只要写“民国273月,国民党(革命军?)第三战区江南游击队第一纵队司令朱希率部进驻乌镇西郊,发展到4000余人,扩编为5个团,9个大队和机枪连。派副司令汪鹤松带领第八大队100多枪,驻扎在青云巴家兜和桃源算墟庙。”其余的话建议删去。2、“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支两军”不必列入“驻军”。3、建议增加《兵事》一节为第一章第三节,将抗日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兵事列在其中。

 

《同里镇志》主编计东生:

第二卷 人口。 P75  第四行  20世纪” 删。即20世纪70年代起国家有效地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应改为70年代起国家有效地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P77  人口现状,2010年底人口现状,与同年11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字相同。中间相隔2个月时间,人口现状没变化,不合常规,因此2010年底人口现状需重新核实。P81  外来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桃源镇总计24040人,其中外来人员1950人,占总人口的8.11%。表2-51993-2010年桃源镇外来人员暂住情况统计表》2000年申报3210人。相差1260人。P82 2-5.2010年外来人员申报24200人。(P96)计生工作,2010年全镇有外来人口25492名。相差少1292人。P96  21行加“持” 即并坚一票否决制制度,应为并坚持一票否决制制度 26行“末” 改为“中” ,27行“五年来” 要删,P97《 》之间顿号要删。即全年还发放《致全市非户籍人口的一封信》、《吴江市流入人员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告知书》、《依法持证生育告知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宣传品9500余份,应为全年还发放《致全市非户籍人口的一封信》《吴江市流入人员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告知书》《依法持证生育告知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宣传品9500余份,P104  3行“ ” 之间顿号要删。P109  1  放“水老鸦等 应为:放“水老鸦”等第2  漁价又低 应为:鱼价又低倒5  “ ”之间顿号要删,倒4行标点调正 即”低保“应为“低保”

第三卷 农业。 P111  第1行“ ” 之间顿号要删。即地主土地租给佃户的结算有“活租”“定租”“钱租”“物租”四种形式,P119P120数据不统一。P119 1984年,全乡粮食总产20578.5吨,平均亩产903.12公斤,P120  1984年,全乡22800亩水田,水稻平均亩产902.5公斤,即平均亩产903.12公斤与平均亩产902.5公斤,P119  “ ” 之间顿号要删。17行、182处要删,P120末行有1处要删。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可增加一节:第五节  农业规模经营或农村三大合作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这节中最后二段进行适当修改,作为第五节内容。“同时,全镇形成种粮大户2户,全年种植水稻16481亩,水稻总产9971吨;种植三麦1488亩,总产530吨,种植油菜5732亩,总产920吨。”这样表述,全镇粮、油种植全部由2户种植大户包了。是否属实?P121 “ ” 之间顿号、分号要删。有4个自然段中20多处标点符号要删。倒3  “”要删。P122   “ ” 之间顿号要删。有4个自然段中20多处标点符号要删,P123有相同情况。P124  7行空格要删。P125  标点符号要删。第一行(一)、积肥造肥:应改为(一)积肥造肥   空格要删。如2行、9行、14行、20行、倒4行等   18行“、 ” 要删。P127  (一)、防治病虫害应改为(一)防治病虫害 P128. (二)、田间除草应改为(二)田间除草三麦虫害……防治药物主要用“多菌灵”改为“乐果”,多菌灵防病药不是防虫药。20行加  “。”  即一般需进行23次化学除草应改为一般需进行23次化学除草。P136  7  已经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应改为有效控制了病虫害。P137  14--18行标点要删,16行“菁” 改为 “青”  17行“告” 改为“皓”P142   2  “长大” 改为“出栏” 。 第18行、30行的空格要删。末2  长毛免种应改为长毛兔种。P143 使用数据不一 , 1986年共养兔158500万只,与表3-10  1986年毛 兔年末存栏(只)P144 。 (二)家禽应改为(二)家禽   7行删“。”即 全年出售91600羽。有3处空格删  1、鸡 ,2、鸭 ,3、养鹅 ,P146.建议:将P147.<1><2><3><4><5><附表3-10>插入P146.“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下面。这样调整比较顺当。12行空格删  23行“ ” 之间顿号要删。P147  6  日孵化苗鸭50多万羽 的“羽”字体与其他不一。 P150  3-12  中间竖单线改为竖双线。P152 6  2010., 多一个逗号。P157  18行多一个顿号  即“其中有12人拿到了园艺工程师资格证书、。”P159  18  箩筐、应为向右移2P161  9  加句号  即“为3个小联圩排涝区”后面加句号。P164  “(二)、联圩内部建设”应为“(二)联圩内部建设”。  3、控制地下水 应为3、控制地下水。P165  4  “储蓄能力” 改为“储水能力”。P166  笫一行 2007重建广福、李家坝排灌站;2007应为2007P168  6行“20世纪” 删。  20世纪80年初期被筑坝围垦120

第四卷工业。1. 章节划分不合理,需要重新划分章节,现在章节划分主要问题:前言太长,第一章早期工业;第二章现代工业。以时间划分章节不适宜。因此需要调整章节目。建议如下:第一章  工业体制  第一节  私营工业    第二节  村办工业     第三节  社队工业第四节  集团企业    第五节  机构及管理或:第一章  工业概况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机构     第三节  企业管理(这节也可分企业管理和企业产权转制二节)以下以工业门类设章节第二章  纺织服装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企业选介第三章  化工、酿酒业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企业选介第四章  建筑、建筑业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企业选介第五章  其它工业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企业选介第六章  三资企业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企业选介工业门类具体分几章,请你们按实际情况而定。2.关于工业卷中原来存在一些问题,简要提一下。P174  14  多一个“。”  即掀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全镇工业发展高潮。。P177  9行“ ” 之间顿号要删  12行空格删  22行多1个“又” 要删P178  1行空格删    16行“ ” 之间顿号要删P179  8-9行有3   “ ” 之间顿号要删P183.4-71958年桃源公社办厂一览表》中,土水泥厂1家,而社队工业,土水泥厂1971年春开办。与表不符。199    9行、倒5行都缺句号P200  “ ” 之间顿号要删  即倒12行中有P201  22行“认定” 两字要删   “为” 移入23P202  18行这句话表达不明P203  13  在为企业取得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改为在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P 204.《吴江永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介绍篇幅过多,建议最后两段删去:《2008年,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策略》这段,可删去,因为企业都有经营策略。“严坤祥还表示,……多元化发展将是严坤祥以后的方向”。这段务虚内容删去。倒6行多一个“业”  即苏州市罗森助剂有限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业,倒5   2009年上交缴收900多万元。改为2009年上交缴税收900多万元。P205  10  公司进蛀桃源应改为公司进驻桃源  19行多1个句号  6  缺半个引号P207 2 P210末行“20世纪” 要删。  11  生产浅改为生产线P209.第五节外资企业(简表),提法含糊。台商、港商企业不能称为外资企业,改为: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企业性质、外商要注明哪个国家或地区。P211. 公社办工业企业,改为:社办企业。P214  (最后自然段中一句)目前21台机器已正常运作,进入生产阶段。“目前”改为“是年”   12行“该项目的建成,意味着” 这几个字可删。P215  13   删去:“与” ,22行主要生产产品改为主要产品  2行“目前”改为“是年”P216.招商引资统计表:“外资”改为“三资”。注:(添加)“三资” 为港资、台资、外资。

《铜罗志》第二卷 人口。P33.  时间应放在单位前面。第一、二段:“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第二次普查”改为:“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末行加“。”即人口自然变动 改为人口自然变动。P35.  “民国13年江苏省江阴县……”这段删去。因不属于解放以来。P36.  第二节 人口变动  增加一个目为  三、居民户口性质 先写解放以来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再把P36. 第一自然段插进去,“1983年体制改革以后,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从1992年至2001年,铜罗农村有315人出资买非农户口,……买户口款每人10000元至12000元不等。”

P36.  第6行“20世纪”删  20世纪70年代至2003年止,应为70年代至2003年止,老年人口系数,4处“‰”改为“%”。倒数第5行:“相比提高了3.33百分点)。”改为:相比提高了3.33个百分点。P38.  2行:“(提高了……)”删去,重复。P39.  3行:“具有文化程度的人口……”改为: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 倒842行:“占总人的”应改为:占总人口的。P40.  “农村”去掉,应为:农、牧、渔、水利业……。“占在业人口为3.5%”其中的“为”字去掉。即“为”几处去掉。P43.  这句话不顺  “铜罗镇政府实行与行政村……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及目标管理责任书”,应改为:铜罗镇政府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与行政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人口》下设三章建议设四章,增加一章为第四章 人民生活,如不在《人口》中增加一章,那末在《民政劳动》增写内容。

第三卷 农业。P48.  第2   向后移2格。即“铜罗镇地处”向后移2格。第11  “同时,大力提倡多种经营,……”“提倡”改为:发展。第18  1996年,种植油菜10145亩,单产178.3公斤,总产1809斤,”改为:1809吨。P50.  9行“组”删去。P52  节名要加“家庭” 二字。即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应改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桃源、铜罗、青云,只有桃源节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大组联产、小组联产、家庭联产,只有家庭联产才是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才能反映时代的特性。P54.  20行“汇油500”改为:汇油5027  水稻栽培:“达到‘一轰头’的效果,早返青、早分芽;” “芽”改为:蘖。P55  3  采用施水浸没改为采用灌水浸没P56   5   “社员采用瓶装柴油倒拖的办法,”这句之前添加“稻田灌深水”P59.  表格中倒数3行“57360”,改为:573.60

P61.  第一段末多一个“、”删去。即家庭手工缫丝、、织绸。改为家庭手工缫丝、织绸。  13行“铜罗公社” 删去   71956后开始,改为1956年后开始P62.  倒数3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改为:农业合作化。P65.  70年代,蚕茧业务由吴江外贸公司经营,委托供销社代购代烘。铜罗由震泽外贸公司委托,”重复了,删去:“由震泽外贸公司委托,”P67.  倒数11行“自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其中“土地”改为:家庭。倒数7行添加“家庭”   倒数2行“撤钥”改为:撤销。P70.  7行“香菇金针”改为:香菇、金针。第10行“香青草” 改为“香青菜”  10行 “ 1953年,人民政府对渔民进行民主改革,组织渔民参加渔业协会。”这段话删去。“组织渔民参加渔业协会” 放在取缔“红山教” 之后。P71. 18行:“1983年体制改革”改为:1983年纺织厂体制改革。 19行:“80年代开始……”另起一行。24行“2002年达145公斤”改为:2002年为145公斤。 P73.  70年代,种植楝树、水杉和泡桐。”移到下面,即270年代并成为170年代。P76.  16行:“为谷  桶……”中间空格删去。P77.  3行:“上门为  农户加工。”空格删去。  8行:“农民所用”删去。P81.  9行:“组织中华,同心、开阳……”改为:组织中华、同心、开阳……。P83.  1958年,铜罗成立机电站……”与P77第四章水利:“1958年成立铜罗排灌站,1960年易名铜罗机电站”;P80.1958年,地方国营铜罗抽水站成立……”以上3处机电站3种说法,应确定为一种说法。

第四卷 工业。P84.  1930年前面加“民国19年”,与下面表述一致。

13行:“米厂、木行8家……”   删去“、木行”。改为:米厂8家……。

P85.  “公退民进”提法不完整,删去。后面凡“公退民进”提法都改为:企业转制。P86.  第二章  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建议改为:工业布局或工业门类。厂改为公司  即“吴江市麒麟起重机械厂”介绍内容无此厂名。应改为:吴江市麒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5行:“1953年,”逗号删去。P90.  一层意思,二次重复  “解放后……解放初期……”这是同一层意思,应并掉一次,改为:解放初期……。倒第二自然段:“解放初期,土丝只能在县内销售……从此手工缫丝逐步绝迹。”与P65重复,可删去。P91.  19行:“太照”是什么?

倒数2   丝棉被改为丝绵被  严墓地区历来有穿丝绵衣、盖丝棉被的习惯,应改为严墓地区历来有穿丝绵衣、盖丝绵被的习惯,P92.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 不存在体制改革  即“1993年起,集贤丝绵厂转为私营……。1995年,体制改革,转为民营企业……”  “私营企业”就是“民营企业”,哪来的体制改革?10行:“产量为……”改为:年产量为……。 15行:“年生产50吨,”改为:年产量50吨。P94.   什么时间改名为野生植物酿酒厂    吴江铜罗酿酒厂,19715月,由于粮食紧缺,改用楝树果等酿酒,改称:吴江野生植物酿酒厂。P84. 倒二行 1958年创办公社酿酒厂,60年代改名野生植物酿造厂,属县管企业。11行:“即铜罗镇……”  删去:“即”。 末节:“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桃源志》P200.工业卷也有该公司介绍,但叙述不同,如合在一起出版可合并。P95.  10行:“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改为: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P96.  9行:中间顿号删去。 18行:以时间记述为序   1990年,全年完成产值186.67万元,……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移至技工28名后面。这样叙述比较顺当。P98.  倒数3行:“1978年,18台较为……”改为:1978年,购置18台较为……。P100.  苏州东吴丝织厂铜罗分厂,1.缺少联营时间,联营方式等。2.1993年,总产值679.23万元,销售4308万元,利润45万元。”销售比产值多7倍多,是否正确? 12行:1993年,向后移2格。

《青云志》第二卷 人口P58   表2-1  中间2处竖单线改为竖双线。P62.  第二章第6行:少一个“%  即“占总人口的15.88,……”改为:占总人口的15.88%,……。P63  2-4  中间改为竖双线P64.  倒数6行:“一、  家庭人口”空格删去:一、家庭人口。P69.  7行:“331”改为:311P70  第三章 人口控制  下设四节可以参照桃源、铜罗设三节,即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政策措施  第三节 晚昏晚育  四节内容按三节要求重新编写。P70   2-1 3   表格中间竖单线改为竖双线P73 《人口》下设三章建议设四章,增加一章为第四章 人民生活,如不在《人口》中增加一章,那末在《民政劳动》增写内容。

第三卷 农业。P81.  双引号间顿号删去。P83  节名要加“家庭” 二字。即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应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大组联产、小组联产、家庭联产,只有家庭联产才是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才能反映时代的特性。倒数3行:“包干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包干分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851行:“定产奖赔的  ‘五定一奖“等……”改为:定产奖赔的“五定一奖”等……。第9-12行这段与P78.重复,可删。第15行:引号不对  可人民公社初期,搞大兵团作战,劳动组合实行“三化“,实行“三化“,应改为实行“三化”,倒数3   修改引号。P87.  修改引号3处。  表格中间竖单线改为竖双线P88   粮食亩产不到250市斤。应改为粮食亩产不到250斤。P91 (  ) 作序号,括号外不用顿号。如:(一)、撩荒制  (二)、沤田  (三)、两熟制  (四)、三熟制  应改为  (一)燎荒制  (二)沤田  (三)两熟制  (四)三熟制 P94  P95  96   P97……也有类似情况 67行:“撩荒制”改为:燎荒制。P94.  7行:“清乾隆《吴江县志》称……”应另起一行。“(一)水稻。”;“(二)三麦。”;“(三)油菜。”句号去掉。P95.  11行:“以江油50……。”改为:以汇油50……。P103.  21行:“……,有生产队集体饲养。”改为:……,由生产队集体饲养。P105.  倒数9行:空格删去。P107.  表格中间竖单线改为竖双线P108.  20行:“20世纪”删去。 26行:“糯米锅糍。”句号删去。P110.  13行:“20世纪”删去。325行结尾各加一个句号。P111.  倒数2行多一个顿号,删去。P112.  14行二个双引号之间逗号删去。P113.  倒数87行:“坚持与洪涝灾害作斗争。”改为:防治洪涝灾害。P114.  3行:“20世纪”删去。P119.  1行 “开挖  土方”中间空格删去。  10-11行:“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删去。P121.  倒数3行:“以防为止,防重于抢”改为:“以防为主,防重于抢”。

第四卷 工业。P125.  19行:“规格大、小”改为:规格大小。P127.  4行:“许都”改为:许多。P128.  9行空格删去。P138.  6 19881月向后移2格。

其他几个问题:一、关于版本用纸规格大小。现《桃源镇志》送审稿用纸是16K,而区编纂科要求版本用纸规格是A4纸。

二、图照。1.上眉左上角不宜用党徽图案,因为是镇志。  2.严墓区圩围图要重新制作,不能用原图复制过耒,直接使用。三、吴江区现有《镇志》总体布局格式有三种:一是融合式,如《同里镇志》写法。二是单列法,如《黎里镇志》写法。即《黎里镇志》、《金家

镇志》《莘塔镇志》分别单独写,自成体系。

三是分合式。如《桃源镇志》,这种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关系。即共性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人物》、《附录》等放入“建制镇” 中写,个性内容放入原耒各镇中写,这种布局有利于减少篇幅,达到精益求精目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写法。为了精益求精目的,现《镇志》重复现象较多,建议主编进一步统稿,解决

 

《八都镇志》执行主编陈载:第五卷 商业  旅游业和工商管理 。一、篇目。

建议修改为:第五卷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第一章商业服务业、第一节商业体制、第二节商业流通、第三节服务业、第四节集贸市场、第五节对外贸易、第六节工商管理。第二章旅游业。增加“服务业”内容,可设“饮食业”“其他服务业”。“旅游业”可组织材料分节写。二、

行文。

(一)尽量不用修饰词。P217“巨大”“空前”。

(二)多余的词语要去掉。P217“据统计”,“2010年底止”的“止”,P2181993年开始”的“开始”,P220“已”,P222“又”,P2241990年起”的“起”,P228“曾”。

(三)用词不够统一。P218“职工共81人”“共有职工52名”,“名”应改为“人”。P222“是年”,P224“同年”,P235“当年”,应统一用“是年”。P227“取消”,P229“取销”,志稿中用得多的是“取消”。P219“成立”,P226“建立”,应统一说“桃源供销站成立”。

(四)出现倒装句,时间要先行。P221“第一供应店于1952年在日晖坝开办”应改为“1952年,第一供应点在日晖坝开办”。P225“市镇居民从195311月起凭证(票)每月定量供应食油”应改为“195311月,市镇居民凭证(票)每月定量供应食油”。

(五)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P222“农机供应店”内容中,先写1997年全年的总收入,后写19977月个人承包经营。P228“生猪”内容中:“70年代以后”“1983年”“60年代开始”“1979年”,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一理。

(六)说法不妥。P223“1960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三年造成的“粮食普遍减产”的损失不要怪罪“自然灾害”,而是人为因素多方面造成的,因此写“19601962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为好,同样P224P228P230,有3例。

(七)多次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凡例”规定相悖。1、P224“桃源粮库完成国家征购任务668.82万斤,其中征购556.89万斤、超购95.48万斤、议购16.45万斤。”“斤”是非法定计量单位,不可在志书中使用,应换算成“公斤”。(凡例只规定“里”“亩”“担”这3个非法定计量单位可以使用)还有P225P227,多用“斤”。2P228“生活资料供应”中“棉布68071公尺”“化纤布24089公尺”,“公尺”是非法定计量单位,应换成“米”。3P2302行“蘑菇种植22.5万平方尺”,“平方尺”是非法定计量单位,应换算成“平方米”。4、时间语后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P2181960年开始设下伸店”,P22220066月改制成为私有股份制企业”,年份后,有的地方用“,”,有的地方不用“,”,应该是都要用“,”的。5、表格。(1)续表接在同一页上的,标题、表头可省略,直接连上去,如果转页了,表头一定要加上去。P2195-1P2265-4P2295-6P2325-7。(2)栏目“年代”写错,应写“年份”。P2195-1,“年代”时间比较长远,世纪中的一个年代指10年,而“1983”年是1年。(3)表格内的整数后面不需补小数位,P211P225P226P227的表格。

第六卷  财税金融

一、篇目。建议第一章财政分为三节: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财政体制,第三节财政收支。第三章金融的四节这样安排:第一节金融机构,第二节金融业务,第三节民间信用,第四节保险。

二、行文。(一)病句(缺主语)。P236倒数第5行“198112月,成立财经办公室”应改为“198112月,桃源公社财经办公室成立”。倒数第1行“19951997年,获省财政厅颁发的江苏省文明财政所称号”应改为“19951997年,桃源镇财政所获省财政厅颁发的江苏省文明财政所称号”。

(二)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P242第7行“稻谷48.2市斤”,P2436行“245斤”,第7行“13.2/百斤”。需换算成公斤。

(三)出现时间倒装句,表达时,时间要先行。P247第7行“政务院于195041日颁布《契税暂行条例》”应改为“19504 1日,政务院颁布《契税暂行条例》”。

(四)段中时间混乱,未顺时叙事。P249第8行“2008年,增加教育事业费附加”句应上移第5行“2010年”前。

(五)多余的、没必要说的词语要去掉。P257“据不完全统计”,P243“尔后”,P244“又”,P253“再”,P255“为”“仅”“就”。

(六)表格。1、P2386-1,“续上表”的标题、表头,因在同一页上,不需要,删去,而在P239上,表6-1因转页,却缺少不可少的表头,需补上。表6-2同样情况。2、计算错误,P240见表6-2内红字,2009年桃源镇财政支出总计“37630(万元)”应改为“61206(万元)”,预算外支出总额“18306(万元)”应改为“51544(万元)”。P255见表6-10内红字,1992年桃源信用社存款“1232(万元)”应改为“1212(万元)”。3、表内数字写错。P2506-8,屠宰税收入“0.001(万元)”应改为“0.01(万元)”。(4)整数后不需加小数位,P2466-5P2476-6。(5)标题时间与表内年份不一致,P2556-10,标题写“1990年”,表内第1行写“1991年”。(6)标题写法不一致,“XX情况统计表”“XX统计表”“XX情况一览表”建议改为“XX情况表”,表格本身具有统计意义,“统计”不说义自明。(7)表格6-46-56-6栏目太少,只有两项,不宜列表。

第七卷  交通邮电

一、篇目。P261“(二)镇村公路”记述时,有很多地方未按顺时叙事的原则,故层次显得凌乱,建议此子目分设几个孙目写,有利于顺时叙事。如:1、震桃公路2、桃乌公路3、桃源至三长公路。P267“二、陆运工具”,目下应设子目,而志稿中跳过子目,直接设孙目,应改为“(一)自行车(二)人力板车和三轮车……”。“三、陆运方式”(原稿“三、陆运”,目名不妥,加“方式”是否合适些),目下应设子目“(一)客运,(二)货运”。同样情况P269“二、水运工具”目下应设子目“(一)农用船,(二)客船,(三)货轮……”P270“三、水运方式”,目下应设子目“(一)轮船客运,(二)摇客船(三)小轮船接送……”P273第二章邮电,第二节电信,“三、其他电信通讯中”的“(一)移动电话”目名不妥,与P272“二、电话”有牵连,应改为“(一)移动通信”。

二、行文。(一)交代不够明确。P259最后一行“乡镇合并后,原铜、青、桃3地的交管所也相应合并”,什么时候合并要写出具体时间。应改为:“200110月,青云交通管理所与桃源交通管理所合并为桃源交通管理所”“2003年底,铜罗交通管理所与桃源交通管理所合并为桃源交通管理所”。

(二)时间写法欠规范。P260“20世纪70年代起”,P26819865月开始”,“20世纪”是凡例交代的可省略,“起”“开始”都可省略。P263倒数第4行“民国九年(1920年)”应改为“民国9年(1920年)”。

(三)要删去无关紧要的词。P260倒数第2行“一般”,P267倒数第8行“统计”,P26814行“又”,倒数第13行“了”,P269“水运工具”中的“不等”“左右”“之间”等。

(四)年份或日期后漏掉标点符号“,”的很多,要补上。(五)病句缺主语。P259倒数第7行“198035日成立”应改为:198035日,桃源交通管理所成立。P26112行“199610月撤除”,应改为:199610月,太师桥收费站撤除。6、没有按照“顺时叙事”的原则记事。P2741段移动通信内容较乱,按时间理一理。

第八卷    镇建设。

一、篇目。 从整卷内容看,卷名可改为“镇村建设”建议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作如下调整(三章合并成两章):第二章道路桥梁,第一节道路,一、公路(P227)二、街道(P278)三、村道(P281)。第二节 桥梁 , 一、镇区桥梁(P279) 二、农村桥梁(P282)。第三章房屋建筑,第一节公共建筑(P279) 第二节农房建筑(包括新农村建设)(P284P286)。

二、行文。(一)时间倒装句很多,应改为时间+主语+谓语的句式。P299第5行“海润印染厂于1999年,投资200万元添置生化环保设备1套”应改为:1999年,海润印染厂投资200万元添置生化环保设备一套。

(二)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P278,“齐心街”记述时间较乱,“80年度—1991年—1985年—1990年”,还有P289“供水”,P290“供气”,P295“房产管理”都有这样的情况,希理清时间先后关系。

(三)缺主语的病句较多。P276第9行“19884月成立乡建筑管理站”,应改为:19884月,桃源乡建筑管理站成立。P297倒数第10行“1990年,被省环保局评为农牧副渔业良性循环生态先进集体。”应改为:1990年,桃源镇被省环保局评为农牧副渔业良性循环生态先进集体。

(四)时间表述不明确。P282“建国后”,P2992行“目前”,P30211行“目前”,P3039行“目前”,要写出具体时间。

(五)要删去多用又无意义的词。P275“仅”“又”,以及很多的“了”。P281“开始”,P292“为”“已”,P296“荣获”的“荣”,P302“只”。

(六)乱用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分号。P278第1段,一年或一个年代的事写完后用逗号,应该用句号。P292倒数123段,一年的事记述完了都用分号,应该用句号。7、表述不一致。P280“当年”,P281“同年”,P291“是年”,应该都说“是年”。

第九卷  民政劳动。 一、篇目。整卷篇目安排细致清楚,则是有些内容未完全按照“顺时叙事”原则,内容显得紊乱。P306第一章民政的第二节救济扶贫,时间上上下下,原因是没用分目写,建议设目:一、困难户救济,二、精简老职工补助,三、最低生活保障,四、自然灾害灾民救济。P308第三节优抚安置的“一、优抚”,内容较乱,应分子目写:(一)烈属优抚,(二)残废军人抚恤,(三)复员退伍军人补助。P318第二章“劳动就业”一节也有些乱,希按时间先后理清。

二、行文。 (一)前后用词不一致。P304倒数第8行“新中国建立后”,P306第七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与“成立”不一致,可以统一用“成立”。P308倒数第14行“2000年末”,P31214行“2000年底”,“末”与“底”不一致,可以统一用“底”。P323管理机构中“同年”“是年”“当年”不一致,可以统一用“是年”。

(二)志书“述而不论”,不用议论句。P317来信来访第1句“重视和认真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党和政府…….工作职能。”议论句删去。3、表格。P3099-2-1,续表在同一页上,标题、表头是多余的,删去。P3109-3-1表格转页了,必须加“表头”。另外,表9-3-1整数后面还出现“0”,整数后面不需补小数位的。

第十卷 司法治安 。一、篇目:卷下序只写治安内容,建议下移至P329下面,作为“第二章治安”的章下序。建议P338“第三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消。“第一节机构”连同内容,并入第二章治安的“第一节机构”中写。“第二节工作职能”中“综治办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质性工作,并入第二章治安的“第二节治安整顿和管理”中写,至于“工作职能”的理论性东西不必写了。

二、行文。(一)时间倒装,让时间先行。P324第6行“保甲制度在19508月废止”应改为:19508月,保甲制度废止。

(二)书名号(或双引号)之间的顿号可以不用。P325、P326,“《农业法》、《刑法》、《治安管理条例》”应改为“《农业法》《刑法》《治安管理条例》”。

(三)时间表述不明确。P330“乡镇合并后,青云派出所、铜罗派出所先后并入桃源派出所,并分设青云警务站和铜罗警务站”,应改为:“200110月,青云派出所并入桃源派出所,设青云警务站”“2003年底,铜罗派出所并入桃源派出所,设铜罗警务站”。

(四)直书地主名、伪乡长名不妥。P331“恶霸地主庄惠南”“地主(伪乡长)沈介眉,能否改为“庄某”“沈某”,委婉些,对后辈的影响小一些。

《铜罗志》。第五卷  商业和工商管理一、篇目篇目建议调整为:第五卷商业服务业,下设商业体制(P102)、商品流通(P107)、服务业(P118)、贸易市场(P116)、对外贸易(P117)、工商行政管理(P120)等六章。

二、行文。(一)表述不够一致。(二)数字写法上下不一致P103第二段写“营业额3677709元”,第3段写“营业额608万元”,以下都写“万元”,建议第2段的数字也写到万元,改为“367.77万元”。

(三)用词前后不一致P110饲料内容中“羊1102只、家禽17.43万只”,量词与农业卷中的写法不一致,应改为“羊1102头、家禽17.43万羽”。P115同样情况。“是年”与“同年”不一致,P11816行“是年”,P120倒数第6行“同年”,一致写“是年”为好。

(四)非法定计量单位,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P103第16行“绵羊毛1911斤”应改为“955.5公斤”,P104倒数第1行“储粮350万斤”应改为“1750吨”。

(五)年度表述有错,不用浪纹线,要用直线。P106第10行“19881989年度”应改为“19881989年度”。4、病句。P111倒数第11行“1951年成立铜罗供销社”应改为“1951年,铜罗供销社成立”。

(六)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19服务业中的内容,时间忽上忽下。问题是没有设目,一设目,时间顺序就清楚了。建议设目:一、旅馆,二、照相馆,三、舞厅网吧。

(七)表格。计量单位位置写错,因表5-2只有一个计量单位(吨),那么就写在表格右上角,不要写在栏目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量单位的就直接写在栏目里。

第六卷    财税金融一、篇目。建议第三章金融调整为:第一节金融机构,第二节金融业务,第三节民间信用,第四节保险

二、行文。(一)有时纪年写法不规范。P122倒数第3行“1959年至1961年”应改为“19591961年”,P127倒数第12行“民国17年”,第一次出现民国朝代应括注公元年,为“民国17年(1928年)”。

(二)用词不够一致。P125倒数第1行“同年”“是年”,应统一写“是年”,P126倒数第10行“翌年”,P1284行“次年”,照本志稿多数的用法用“次年”。

(三)连接线前后的某些量词或单位不可省略P1272行“1530%”,应改为“15%30%”,P13611行“2030%”应改为“20%30%”,P13811行“1017万元”应改为“10万~17万元”。

(四)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28~P130农业税内容写得较乱,未按时间顺序写。本人理了一理,请看志稿 (A)(B)……(G)句的顺时安排。

(五)表格。1、表格中只有一个单位的,要写在表格右上角,不要写在栏目里。P1276-4P1336-8P1346-9P1356-10P1406-142、表述不明确。P1386-11,储蓄存款表,栏目出现“农商行”,农商行是2004年成立的,2003年时,铜罗镇只有信用社,将“农商行”划去,“信用社”边上的括号去掉。栏目农行办事处的数字为什么用括号括起来,而且不计算在内呢?表6-11 2003年的储蓄数字与P138志文中2003年的数字不同,信用社、农行办事处、中国银行的数字不同,邮政局的数字对的。表6-13,2003年的贷款数字与P139志文中2003年的数字不同,农行、合计数的数字不同,信用社、中国银行的数字对的。3、计算错误。P1246-2,1997年的财政支出合计数“948.4000”应改为“941.78”。P1256-3,由于栏目中的“教育”栏没注明是其中数,所以打不出表格中的支出合计数,“教育”栏应注明是文教卫生中的其中数。此表有3处计算错误:1985年“27.3310”应改为“37.8134”,1986年“34.2269”应改为“34.2261”,1990年“65.8660”应改为“65.8060”。

第七卷  交通邮电。

一、篇目。 篇目设计合理、恰当。内容上有些地方没有顺时叙事。P160

 

邮政的章下序时间顺序较乱,建议1951-1985年铜罗的事分插到上面相应的年份中去写,使之顺时叙事。

二、行文。

(一)朝代年号纪年(包括民国纪年)要加注相应的公元纪年。P146~151桥梁内容中,写该桥建造或重建时间,需要加注的都没有括注公元纪年,应一一补上。另外,P1517-2“初建年份”也应加注公元纪年。

(二)表述不一致。1、用词不一致P156倒数第34行“同年”“当年”应改为“是年”。

2、单位不一致。P145倒数第3行“船565只”“水泥船180条”,“条”应改为“只”。P1573段写公路长,上面写“3.3公里”“2.5公里”,下面写“16500米”“10000米”,下面应改为“16.5公里”“10公里”。3、错别字。P145“本县”应改为“吴江县”,“收帐”应改为“收账”,“其它”应改为“其他”,P160“邮甩所”应改为“邮电所。

第八卷   村镇建设

一、篇目。 从本卷内容的前后安排,建议卷名改为“镇村建设”。第一章集镇建设改为镇区建设,第三节建设规划改为公共设施;第二章乡村建设改为农村建设;P181第六章建筑工程队并入第二章农村建设的第三节民宅的“二、农房建设”(P175)中写。

二、行文。(一)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70文化设施、P178环卫所、P181私房管理、P182建筑工程队的内容时间先后较乱,应按时间顺序写。

(二)表述不当。(1)P164“镇区主要道路有15条路(另8条路已形成,未命名)”括号中的“另”,应该是“另外”之意,而志文中是“其中”之意。(2P170 “本镇”应改为“铜罗镇”。

(三)子目的序号经常写错。是“(一)”不是“(一)、”,发现P171“(二)水厂”,P172“(三)液化气”难得正确。

(四)错别字。P165“座落”应改为“坐落”,P172“予制板”应改为“预制板”,P173“沥清”应改为“沥青”,P175“其它”应改为“其他”,“四址”应改为“四至”。

(五)计算错误。P171第13行,全镇全年用电数“1972.4万千瓦”与四个其中数之和“972.6万千瓦”不一致。

(六)表格。1、P16781的续表的标题、表头应删去,而在第1行要加表头,整数后面不需要加小数位。2P16982,“建筑年代”应改为“建筑年份”,“造价”的单位“万元”要加括号,“建筑面积”的单位“平方米”要加括号。3P17383,右上角没写“单位:米”,标题中有错别字,“农村”误写成“衣村”。

第九卷   民政劳动。 一、篇目。篇目安排 恰当合理。

二、行文。(一)很多句子缺少必要的主语。P183倒数第1行“1993年,又搬迁至镇北”应改为“1993年,敬老院迁至镇北”P193最后一行“2003年,改称为劳动保障服务所” 应改为“2003年,镇劳动就业管理所改称镇劳动保障服务所”。

(二)有些地方时间顺序倒置,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86“抚恤”,P19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应理清时间先后关系写。

(三)错别字。P187“O安置”应改为“零安置”,P191“拆帐” 应改为“折账”,P192“人生保险”应改为“人身保险”。

(四)记述不够规范。P190倒数第11行“铜罗集镇就业人员约二、三百人”,应改为“铜罗集镇就业人员约二三百人”。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隔开。P191倒数第3行“2030%”应改为“20%30%”。

(五)表格。本卷内的9张表格都有问题:1、标题没有写完整或多写。2、只有一个单位的,右上角没写单位,而写在栏目里。3、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栏目中没写单位。

第十卷  司法  治安

一、篇目。 篇目设计合理恰当。

 二、行文。(一)有些地方未能顺时叙事。P198“治安整顿”内容中,时间上下有些混乱,要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二)病句。P194第4行“1986年,成立铜罗法律服务所”应改为“1986年,法律服务所成立”,P199倒数第4行“1985年,改称铜罗交通管理所”应改为“1985年,铜罗交通管理站改称铜罗交通管理所。

(三)标点符号。(1)书名号、引号之间多用了顿号。P194倒数第13行,书名号之间,P2008行双引号之间,出现顿号,应删去。

2)年份后面经常漏写逗号,应补上P194P197

(三)不起作用的多余的词语尽量不要用。P196第5行“19882003年止”的“止”;P198两处“了”,“1953年统计”的“统计”,“又开展”的“又”;P199倒数第15行“铜罗当时五个小乡”的“当时”,倒数第2行的“已”。

(四)议论句要去掉。P198“自此以后,‘严打’斗争持续开展,沉重的打击了犯罪分子和犯罪团伙的猖狂气焰。”

《青云志》。第五卷  商业和工商管理。 一、篇目 。建议篇目调整为:第五卷商业服务业,下设商业体制、商品流通、服务业(需补充内容)、对外贸易、贸易市场、工商行政管理等六章。第一章第一节“私营商业”内容并入第四节“个体商业”内容,节名为“私营商业”。第二节国营商业:“供销社”不属国营商业,应单独列节“供销合作社商业”;P151“仓储与保管”改为“青云粮管所”,移入国营商业节第一目。

二、行文

(一)朝代纪年写法有错。P141倒数第13行“1944年”应写成“民国33年(1944年)”。P1611984年到1985年”应改为“19841985年”。

(二)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42供销社,P144食品站,内容没有完全按时间顺序写,要理清时间先后顺序,顺时叙事。

(三)表达不一致。P143上面写“次年”,下面写“翌年”,应统一按本志说得多的“次年”写。再说“次年”“翌年”尽量少用,直接写出这个年份。

(四)标点符号使用有错。P146第3段“大饼油条,豆制品、”把顿号误写成逗号。第5段,三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五)错别字。P149“飼料”应改为“饲料”,P151“报帐”应改为“报账”,P157“地奌”应改为“地点”,P158“其它”应改为“其他”。

(六)没有写到下限年。“商品流通”中,生产资料供应、生活资料供应、农副产品供应、对外贸易、贸易市场,这些内容中应补充2000年的情况。

(七)表格P15555,同一张表格中,小数点后保留位数要相同。此表保留两位小数,那么是一位小数的要添加“0”,而整数后面不需加小数位。

第六卷   财税金融 。一、篇目。第三章金融,调整为:第一节金融机构,第二节金融业务,第三节民间信用,第四节保险。

二、行文。(一)未能顺时叙事。P164 财政机构中时间倒置,2000年的事写在1997年之前,应下移。P167田赋中有民国初——民国17年——清代——民国时期——民国10年的混乱现象。同样情况P168农业税,P170农林特产税,P172契税,希理清时间先后顺序。

(二)缺少下限年数字。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工商税收的税额,收入及赔偿款,需要补2000年数字。

(三)文与表的数字不一致。P177第2行“1995年,青云镇各项存款余额6660万元”,而表610,1995年四项存款数为6662.83万元。

(四)表述有误。P174“粒半头,即借1石还5斗”,粒半头的利息50%,借1石要还15斗。

(五)表格。P177表610,左右栏目不尽相同,显得不规范,应列成两张表:第1张表19701990年部分年份青云乡(公社)信用社存款情况表,第2张表19912000年青云镇(乡)信用社、农业银行存款情况表。

第七卷  交通邮电

一、篇目。 篇目设计合理。有些地方,上下层次欠衔接,造成时间混乱的情况。P191“二、邮政业务”建议目下设子目(一)邮件投递、(二)报刊发行、(三)邮政储蓄,可解决时间矛盾。

二、行文。(一)纪年书写有错或不够规范。P181第12行“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应改为“6070年代”,P185倒数第8行“清光绪五年(1879)”应改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P187倒数第2行“明宏治六年(1493年)”应改为“明弘治六年(1493年)”,P1883行“明洪武三十四年(1398年)”应改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二)出现时间倒装句。P183第5行“客轮庙青班于19826月停航”应改为“19826月,客轮庙青班停航”。

(三)单位书写不一致。P184倒数第14行“中心公路全长2.8公里”,P1917

“投递线总长度90.8千米”,“公里”“千米”不一致。(四)违反顺时叙事原则。P189交通管理一节,时间忽上忽下,思路较乱,显得“管理”不当。

(五)标点符号使用有多余有漏用。书名号之间有顿号,P191“《新华日报》、《江苏农民报》”要删去顿号。年份后少逗号,P185倒数第9行,“1976年拆除”,P186倒数第11行“1994年被过往船只撞塌”,年份后加逗号。

(六)表格标题书写不完整P18371,所标“年份”不是全部,缺少19901991年,标题中应写明“部分年份”,标题应改为:“19891997年部分年份青云镇(乡)村级(含部分厂、场)公路建设情况表”。

(七)缺主语句较多。P184第12行“19937月修筑”,应改为“19937月,青浔公路修筑”。P1883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应改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永福桥重建”。

第八卷  村镇建设。一、篇目。 从整卷内容看,卷名改为镇村建设。篇目设计合理,资料、内容非常充实,写得很具体。

二、行文。(一)违反顺时叙事的地方很多P200房屋建筑内容中,时间顺序较乱。P203供电、P207水污染防治、P216附文,问题都比较突出,要理清时间先后顺序。

(二)缺少分类,致使时间混乱。P211建筑管理,建议目下设子目:(一)村建筑工匠(二)青云建设有限公司。

(三)志稿中有总结文章的句式出现。P195桥梁建设中有“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P210公共建设工程管理、P218附文,是同样情况,建议删去这种总结性的模式。

(四)有空话出现。P212倒数第6行“以后在不同时期,土地补偿政策、农作物补偿政策等都有新规定出台。青云安置费标准参照县(市)政府不同时期的规定执行”,建议删去。

(五)志文中出现物理符号。P206第3行“水压最高为3.5MPa,MPa”是什么单位,要用中文表示。P2086行“消毒剂投加量最大为15.5KG/KM3”,“KG/KM3”要用中文表示。

(六)表格。P214表89两个问题。

1)表与文的数字不一致。P213第3段,“1993年全乡总面积47471.5亩”,而表中合计数(正确数)46335.5亩;文中“水上陆地面积41783.5亩”,而表中水上陆地面积40647.5亩。

2)计算错误5处(已改正在表上)。第九卷   民政劳动。

一、篇目。篇目设计合理。

二、行文。(一)违反“顺时叙事”的写法。P220五保供养,P221社会救济、扶贫,P223抚恤,P229管理机构,没有全部按时间顺序写,要理清时间顺序。

(二)缺少下限年内容。P226劳动就业,P227工资福利,都没有2000年的内容。

(三)出现倒装句,时间要先行。P223倒数第5行“复员军人自80年代起享受国家定期补助”应改为“80年代起,复员军人享受国家定期补助”。P2284行“余者于80年代落实到城镇并安排工作”,应改为“80年代,部分职工精简人员落实到城镇并安排工作”。

(四)表格。1、只有一个单位的,右上角忘记写单位。P225表9-4

2、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的,栏目中忘记写单位P2229-1P2239-2P2249-3

3、标题书写不规范。P226表9-5,时间与地域(单位)位置不当,应该是:时间、地域(单位)、事项三个要素。

4、标题没有写全。P225“19912000年青云镇婚姻登记情况表”应改为“19912000年青云镇(乡)婚姻登记情况表”。

第十卷  司法治安。

一、篇目。 篇目设计合理,资料丰富翔实。

二、行文。(一)违反顺时叙事原则,记述较乱。P223治安整顿一节,由于事件太多,内容复杂,虽谨慎记述,但还是“理还乱”。原因没有分目写,建议这节分成五个目:(一)剿匪肃特,(二)镇压恶,(三)取缔反动道会门,(四)打击刑事犯罪,(五)禁赌扫黄。

(二)没有写到下限年。P231公证、P237户口管理,没有2000年内容。

(三)标点符号使用有时不规范。P230书名号之间出现顿号,要删去。年份后漏写逗号,P237倒数第15行“仅19991年就培训4批达450人”应改为“1999年,摩托车驾驶员培训4批达450人”。

(四)病句(缺主语)P232倒数第1行“2000年,应聘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2家”应改为“2000年,青云法律服务所应聘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2家”。P233“机构”中“1988年,成立乡联防队”应改为“1988年,乡联防队成立”。

(五)表格标题不完整。P231表10-119922000年青云乡()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应改为“19922000年青云镇(乡)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表”。P23610-319862000年青云镇刑事、治安及110接警情况统计表”应改为“19862000年青云镇(乡)刑事、治安及110接警情况表”。

 

《坛丘镇志》编辑钮金荣:第十一卷  政权。 一、篇目。

(一)P399第十一卷卷名“政权”建议改为“政务”。第一章“参政议政机构”建议把目名升格为节名,下设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三节。

(二)P351第二节“政协”建议单独成第二章政协工作,下设政协机构、政协活动两节。

(三)P353第二章行政设置改为第三章行政设置。

(四)P362第三章经济管理组织改为第四章经济管理组织。

(五)P364第二节职能机构,一、办公室,即经营管理办公室,建议改为经营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并把各目前面的“一、二、三、……”删去。

二、行文

(一)不是条目标题,前面不能用“123、……”表示。P339下面的“12”去掉,   P340上面的“1~8”也应删去。

(二)分号要慎重使用。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P339倒数第3行及P340 1~7条工作职责,每条职责最后都用分号,应改为用句号。

(三)夸张、华而不实的空话尽量不用。P352最后一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第5点最后一句“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空话要删去。

(四)一些带有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要删去。P353第7行中的“踊跃”,还有其它几处见志稿。

(五)志书不需比较也不用写出占比P349351用了大量的占比建议删去。其它地方也有好多,请修改。

第十二卷  党派社团。 一、

篇目。(一)卷名建议改为“党政社团”。

(二)第一章“桃源地区(严墓区)中共地下党组织”建议改为“中国共产党”。第一节节名“进驻严墓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建议改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第二节节名改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基层组织”。

(三)第三章社会团体错写成“第二章”请改正。

(四)第三章第五节节名“老年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议改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五)P4目录第十二卷第一章“第三节革命斗争回忆录”应删去。建议在行文中内容前写上“附”即可。

二、行文。(一)P391第21行“至此”建议改为“是年”。

(二)表格的续表及表头一般在转页的最上面,在同一页上不必写续表及表头,好多地方都不规范,这是印刷厂排版问题,应关照一下。

(三)P394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节下第一句“中共桃源乡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资料佚”建议放在P397页下面,用“注”说明较合适。

(四)P404页第12行“一举跨入先行村行列”及第15行“广泛开展人才的引进和合作”中的“广泛”应删去。P403412第四节“党委工作机构”中各机构的职能是否要写值得商榷。

(五)有的内容在表中已有,前面就不需表述了。P414最后两节中的选举结果团书记XXX,副书记XXX等建议删去。

(六)称号前面的“荣誉”要用双引号,没有称号的一般不需用双引号。P415“水泥厂团支部化验室QC小组被苏州市评为优秀青年管理小组”中的“优秀青年小组”不必用双引号……。P470倒数第7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称号,要加双引号。

(七)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不必进行比较,也不要把占比的数据算出来。P391392395413等都有这个问题。

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

行文。一、模糊词语尽量少用或不用。P424第4行“基本达到村村有小学”句中的“基本达到”是模糊词,最好用具体数据表达。例XX年桃源乡共有X个村,除……村外,全部办起小学。

二、数字较长要用“万”“亿”作单位。P425 1992年的有关数据“224048元”可写成“22.4048万元”,“70000元”可写成“7万元”;第5节最后一句“广福皮件厂厂长钱凯在桃源中学和广福小学设立两项奖学基金,基金总额23000万元”,这个“23000万元”可能是多写个“万”字吧,如果是个实数,应改成“2.3亿元”。

三、P426倒数14行,开头缺少年份,应加上“XXX月,青云实验中学投入使用”。这一节内容与上面“20078月”这一节可合并,建议重新组合一下。

四、志书的表达方式,时间要先行。例如P44112行“青云中心小学于2008108日,整体搬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可改成“2008108日,青云中心小学整体搬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此句前半句“继青云实验中学的异地新建,原青云中学初中部民办公助(即外招班)的师生和民办高中全体师生搬迁新校区后”建议删去。

五、尽量不用“达”表示多、“仅”表示少。如果删去不影响原意,应删去。例P425倒数第5行的“达”可删去。其它好多地方也有同样的情况。

六、P43014行“到2010年……”的“到”建议改为“至”P4348行“到2010年底,……”的“到”也应改成“至”。

七、P426倒数12行“至此,铜罗中学……”的“至此”也可改为“是年”

八、多余的字、词要删去P437“乡”“总”“为”等,其它已在书中圈出,不再一一说明。

九、称号前面的“荣誉”需用双引号,否则不需用双引号P467倒数第619661230日,被省科委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和倒数第4行,1997年,桃源镇被苏州市科技局评为“苏州市科普文明乡镇”这两处的双引号应删去。P4685行、第9行的双引号也应删去。

第十四卷  文化广电新闻。一、

篇目。第十四卷文化广电新闻下设“文化”“广播电视新闻”两章。我个人感觉这一卷的内容太单簿,关于“文化”的内容建议增设“文化创作”一章,下设诗文、民间歌谣等内容。这样前两章是文化,第三章是广播电视。

二、行文。(一)缺主语。P471倒数第二行“19733月,成立桃源文化站,配站长1名……。”句中的“成立”应放在“文化站”后,句子就有了主语。其它地方也有这种情况,不一一说明。

(二)P472最后一行“有职工2人”后面的顿号改为句号。(三)P4734行“同年4月”应改为“是年4月”;“成立桃源影剧院”中的“成立”放在“影剧院”后。P481三、桃源文学社第1句应改为“1995年,桃源文学社成立”。最后1句应改为“2005年,新桃源文学社成立”。

(四)志书不需比较也不用写也占比。P473第13行“仅为18%”应去掉,前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五)时间概念模糊的词要改为具体年份。P473五、文化中心第2节中“后增加健身房、门球场、钓鱼台改建成浴室等服务设施”的“后”指代不明,应改为具体年份。

(六)多余的字、词要去掉。P477倒数14行中的“曾”、P478倒数第2行的“据统计”、最后一行“观众达2434人人次”中的“达”;P4791行“观众达13000余人次”中的“达”、第6行“但由于群众文化生活呈多样化”中的“但”应删去。P480三、社会文化第一节中的“既活跃了社会文化,又锻炼身体……”一句中的“既……又”应删去。P481倒数第6行“共25间”中的“共”、“计200平方米”中的“计”应删去。P48312行“约安装终端”中的“约”、第16行“19977月,吴江市有线电视台与我镇光缆联网”中的“我”应删去。P484倒数第4行的“但”也应删去。

(七)P482第二节管理一、广播中的第3句“当年累计已安装广播喇叭250只”建议把“当年累计已”改为“是年安装广播喇叭250只”。第二节第2句“是年底,全社累计已安装喇叭3000余只”改为“是年底,全社安装喇叭三千余只”。第4句“……全站扩音器达到1300瓦”改为“……全站扩音器功率1300瓦”。8P4846行“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第8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桃源的新闻量也不断增多”这些属空话,建议删去或补充实质性的内容。

第十五卷  卫生。 一、

篇目。(一)第三章第二节寄生虫病、第三节血吸虫病,这两节内容只有一页文字,建议两节合并成一节;第三节节名改为目名,下设“一、疟疾、二、丝虫病、三、肠道寄生虫病、四、血吸虫病”4个目。(二)P498第二节寄生虫病的节下序建议删去。

二、行文

(一)模糊词语尽量少用,要写出实质性内容。P486倒数第3行“设有少量病床”中的“少量”应写出病床的“张数”。P490第三节农村卫生室、第二节第4行“赤脚医生的待遇,原为年终按全大队社员平均劳动工分单价分配”,句中的“原为年终”应改为“1984年前”,且把“1984年前”放在句子的前面。P4995行“未发现粪阳病人”是否改为“粪检未发现阳性病人”。

(二)文中多余的字应删去。P487第8行“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中的“达”应删去。P498倒数第8行最后“群众深受其害”删去。倒数第4行“从1965年起”中的“从”删去。P499倒数14行“1979年统计”中的“统计”删去;倒数第4行“面积达6.5亩”中的“达”等,还有其它好多已在书上做记号。

(三)志书语言表达要简洁,能用一个字表达绝不用两个字,能用两个字绝不用三个字。P487倒数第3节“19977月,在人民路惠源商厦底楼开办便民门诊,面积2间共80平方米。”句中的“面积”和“共”应删去。倒数第2节也同样。

(四)表格中数字较长的要用“万”“亿”作单位。P488表15-4、表15-5、表15-6的最后一行的数字较长,建议用“万元”作单位。还有原以上3表最后一行漏写“单位:元”。

(五)表达不准确。P491第四节医药商店第一句“解放前夕在戴家浜开办。最初叫戴天生药号,业主戴天福。”这一句建议改为“解放前夕,戴天福在戴家浜开办国药店,最初叫戴天生药号。”“营业面积”建议改为“店面”。第二节、第三节的两句话都缺主语、宾语。第二节应改为“解放前庄志南在宅里桥杨士浜开办中药店”。第三节应改为“解放前钱春龙在三民村模港开办中药店”。

(六)P4935行“退休”写成“退体”。P495第一节最后一行“扩大到90天”应改为“增至90天”。P4973行开头应补充公社医院成立的具体时间“XXXX月”。P499倒数第4行最好写出集镇有多少三格式公厕。

(七)形容词删去。P497第10行“90年代开始,桃源多年绝迹的性病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建议改为“90年代初,桃源出现多年绝迹的性病”,“死灰复燃”是形容词应删去。

(八)不必列表。P497表15-8表格内容太少,建议不必列表,可在相应的文中表述。

(九)总结性语言尽量少写。P497表15-8下面200211月后面的内容“我国局部地区……控制疫情的扩散”建议删去。“防治期间”改为“非典流行期间”。

(十)不相关的内容删去。P502第2行“199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87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76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创建卫生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内容应写在“人民生活”中,与创建卫生无关,建议删去。

(十一)夸张、广告式语言要删去。P503倒数第10行“形成了个个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风气”;P5059行“确保河道畅通、河面洁净,河道水质有明显改善”等要删去。12、志书要写出实际数据,不必写出比较及占比。文中大量出现请修改。

第十六卷  体育。 一、

篇目。(一)体育单独设卷内容太少。我参看其它乡镇志大多数不单独设卷,同里、芦墟志“卫生、体育”为一卷;松陵志“科技体育”为一卷;北厍志“文化、体育”为一卷……。个人建议与其它内容合并较合适,体育设一章,下设“机构设施、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三节。

(二)第一章机构设施中的第一节体育机构中所写的内容很杂,大多数不属于本节该写的内容。有的属学校体育、有的属群众体育、有的属老年体育等,建议认真筛选一下。

二、行文。(一)夸张、形容等多余的字、词要删去。P506第十六卷体育第2行开头“以此锻炼身体”中的“以此”、第一节体育机构第2行开头的“赛事不断”、倒数第5行的“大”。P510第三节学校体育下面第5行中的“重新”、第12行中的“狠抓”的“狠”、第15行中的2个“达”字。P5116行“平均分”中的“分”、第141516行中的3个“称号”、第四节全民健身运动下面第4行中的“了”等建议删去。

(二)P506倒数第4行“19845月,桃源镇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后面要加括注“(简称体委)”,因为下文几处都写简称。

(三)P507第15行“同时建立了众多的晨晚锻炼健身点”中的“众多的”要改为具体数据。锻炼的“炼”字要统一,有的写“炼”、有的写“练”。

(四)“县、市”不能错写。因为199251日起为吴江市,以前为吴江县。P5094行的“吴江市”应改为“吴江县”;P510倒数第15行“1988年,在全市中学生体育比赛中……”中的“全市”改为“全县”。

(五)P511倒数第3节“2007年,认真完成国民体能测试任务。体育强镇通过了省级验收”一句建议改为“2007年,桃源镇通过了体育强镇江苏省级验收”。

 

《黎里镇志》执行主编肖耀华:一、关于图照。(一)要有2010年桃源镇行政区划示意图,最好还有2000年铜罗镇行政区划示意图、2002年青云镇行政区划示意图。

(二)两张老地图要标明年份。

(三)照片要归类设栏目,要有先后顺序。每幅照片都要标明拍摄时间,凡有领导出席的照片要标明该领导所处位置。

二、关于序的几点看法。(一)修志意义写得多了点。

(二)“修于民国32年(1943年)《严墓区政概况》,……”这内容不必在此表述。(三)《桃源镇志》编纂的总体思路和编纂重点没有交代。

(四)建议表达一下因行政区划调整,《桃源镇志》形成集《桃源志》《铜罗志》《青云志》为一体这样一部大乡镇志的艰辛。

三、关于概述。(一)概述的开场白有点问题,一是这里的开场白不需要,其内容应一分为二融入第一部分。二是这样的四邻交代欠妥。三是坐标表达不妥,桃源镇不是一个点。

(二)概述(三)第二段,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只有3行字,太简,谈不上概述,而蚕桑记载十分详细。

(三)“20世纪末全镇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这里的全镇应该是合并前的桃源镇。

(四)“桃源农民还在桑间隙地、家前屋后种植蔬菜、瓜菓、豆类等农副产品,除了滿足自己消费外,也到市场销售。”这样的概不必述,2010年全镇农业总体情况倒是要述一下。

(五)概述(四),第一段酒业写得蛮好,第二段写木梳、棕绳情况也不差,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这样的表达欠妥。第三段写工业发展,交代了三个高潮,却不见具体数据和典型企业。第四段写服务业,“严墓古镇……等旅游项目的新亮点。”没有交代形成时间。最后的几个比例数据没有必要出现。写了服务业,可惜没有提商业。

(六)概述(五),“水乡桃源有大小圩围130多只,……”这些应另起一行记述,否则时序有问题。邮电这一段无下限数据。(七)概述(六),“吴江市第三届(2006年)、第四届十镇联动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相继在严墓文化广场举行。”这句话没有必要写进概述。第三段,铜罗卫生院所属的痔瘘医院,应交代时间。

(八)概述(七),人均收入比不要出现了。

四、关于大事记。(一)大事记要记述发生在桃源镇的大事,无法显示属当地的事情不能入志。如:咸丰三十一年(1861年),五月二十六日夜,北斗星座下的西方出現彗星,光芒数十丈,移向北而逝。195110月,宣传贯彻《婚姻法》。1962年9月4日,受14号台风影响,普降大雨,部分农田受淹。1979年2月,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戴上“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走资派”、“叛党分子” 的无辜者平反恢复名誉。当事人达向受害者进行道歉。类似这种句子很多。(二)不能用当时形势套大事。如:1958年1月,开展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斗争(简称“反右”)。 1965年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1970 3月,开展“一打三反”( 打击現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1971年1月,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活动。3月,开始清查所谓的“五·一六集团”。这些大事都缺事情的执行者,而且显得十分大、空。类似这样的记述也很多。(三)大事记记述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五要素要齐。本志大事记一些地方出现概念不明确,时间、地点模糊、事件、结果交代不清等现象。如: 1963年,各公社首次接收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1965年冬,进行民兵组织整顿,撤师建团,基干民兵持枪手改编为武装民兵,从此,民兵组织分为普通民兵、基干民兵和武装基干民兵3大块。196891日,根据毛泽东“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小学一律改为五年制,初、高中各二年制。提出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大批小学开级办初中,耕读小学停止。198541719日,金滋柏格二访桃源。1988年,实行邮政编码。19947月,出现了自1924年以来少見旱灾。1997年11月29日,红鲤“中国001”灭菌剂免税出口美国。2000111日,开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20018月,行政村区划调整。类似这样的记述也很多。(四)大事记记述要尽量简洁,但本志有些大事的记述偏长。如:中华民国这段历史中有数处事件的记述过长。其实这些内容在政党社团卷中都详细记载了,这里只要简单地表述一下就可以了。又如上述“民兵组织整顿”,“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两条大事记记述也过长。(五)大事记记述内容与正文口径要一致。如:1980年7月,各公社恢复党委纪检工作。(正文中是198110月起,桃源公社党委始设纪检专职干部)。19902月,各乡、镇分别召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自本届人代会起,各乡镇每年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桃源镇召开的时间是32日)。2月起,各乡、镇设立人大办公室,配专职人大秘书。(重要的是设常务主席)。19991月,各镇分别召开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桃源镇召开的时间是19981228日)。(六)内容不能重复。如:是年(1979年),各公社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设计划生育专职干部。198010月,成立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设计划生育专职干部。2006年6月,被评为“江苏省服装名镇”。 9月7,桃源镇获“江苏省服装名镇”荣誉称号。(七)单位表达要清楚、正确,不能含糊。如:1958年4月,铜罗召开中共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97610月,成立公社农科站。19837月,桃源召开中共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1993728日,中国银行铜罗办事处开业。(八)要注意入志门槛,大事的选择要大、要新,要突出,不能事无巨细都要。如:1962年94日,受14号台风影响,普降大雨,部分农田受淹。2005630日,在镇会议中心召开庆祝建党84周年大会。200727日,召开2006年度冬训总结暨全镇工作会议。979日,组团参加第九届江苏国际服装节。2008229日,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类似这样的记述也很多。(九)从2005年开始,有关十镇联动文艺演出、文化艺术节、国际服装节等的活动记述较多,不知是否有必要?10、频繁出现“各乡、镇……”、“各公社……”、“各地……”等的表达方式是否妥当?

《桃源志》第一卷地理。 一、篇目。(一)第二节行政区划中的严墓区行政区划不宜独立成目,应融入桃源镇行政区划中,这里的主体是桃源镇。(二)第三节集镇、第四节社区和第五节农村应从地理卷中分置出,单独设市镇农村卷,分市镇、农村两章。市镇章设集镇、社区两节。(三)集镇中的目要调整。建议设区域概况、市镇建设、经济贸易、社会事业等目。(四)农村章设撤销村和行政村两节。将原“2001年10月,乡镇合并前桃源农村”的目名改为撤销村,撤销村应包括2003年6月时桃源镇的行政村。将“乡镇合并后桃源镇行政村”的目名改为行政村。(五)第二章自然环境改为自然概貌。自然资源改为动物植物。动物可设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两个目。脊椎动物下设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禽类、哺乳类等子目。无脊椎动物下设昆虫类、甲壳类、蛛形类和多足类、软体类、环节动物等子目。植物可设种子植物和菌类植物两目。种子植物下设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子目。这里的土特产不属自然资源。二、行文。(一)卷首语只要交代地理位置和面积。(二)p2,“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末,泰伯、仲雍立国江南,称“句吴”,历经西周和东周中期,桃源(铜、青、桃3个镇合并后的新桃源, 下同)属之。”这一沿革似乎扯得太远了。(三)p2,“隋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隨将宋文述攻破吴州(今苏州),吴地平,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废吴兴郡,东迁县重新并入乌程县,隶苏州。仁寿二年(602年)乌程县改隶吴兴郡。大业二年(606年)复隶苏州。大业十四年(618年)复为吴兴郡,桃源原属乌程县之地属之。”这两段沿革的作用不大,其实删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四)p4,桃源镇行政区划中的都、图、圩内容,从实用角度讲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读者看不懂。建议从p5“澄源下乡的十五都、十六都(桃源区域)在清乾隆十二年前后都图变更及领圩数概述如下”开始删去。表格可保留。(五)p9,表内园通乡还是园东乡?桃源小乡设12个联村,是联村吗?但下一段却是行政村。互助组、初级社不属行政区划内容。(六)p10,“第一高级社利群”,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理解。“第1农业大队,由民益、三民、广福组成;”这样的表达方式也不理解。(七)p13,表1-3 1950年~20018月桃源乡(镇)村级区划变动情况一览表为什么不统计到20036月呢?(八)p14,集镇节应从区域概况、市镇建设、经济贸易、社会事业等方面概括介绍其发展变化过程,现有的记述方法欠妥。(九)p18,社区节,可以先交代一下三个社区的形成过程。(没有也可以,因下面交代清楚了。)三个目都应去掉“居委会”三个字。这里应从地域角度来记述,现在似乎站在居委会这一机构的角度来记述,欠妥。三个社区都没有记述社区内主要道路、桥梁、弄巷等分布情况。“2010年,桃源街道办事处桃源社区成功创建示范社区。”是什么级别?“支部书记(200111月设支部):钟三毛(2001.112009.7);陆柏荣(2009.7~)”。这样的表达方式欠妥,建议改为:20012010年,历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钟三毛、陆柏荣。下面都可以这样表达。(十)p20,农村,原“2001年10月,乡镇合并前桃源农村”目下大部分内容要删去,可移到农业卷、政党社团卷中。农村节改为章后,在章下只要简单交代原有哪些行政村,如何合并,至2010年有哪些行政村。然后按撤销村和行政村分别记述。撤销村应记到20036月。(十一)撤销村有几个共性的问题:(以民益村为例)A、“辖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是哪一年?没有交代。B、“解放前境内有圩头3只,全圩为西角圩,不全圩为洞字圩和庄字圩。”下限年怎样?c、都只有2000年数据。D、都有“65%的青、壮年拥有移动手机”此类表达,欠妥。E、都是“支部书记:邱炳华(19571959.9,高级社书记,第1农业大队书记……”这样的记述方法。历任领导的表达可以是:xxxx年,历任大队党支部书记:xxxxxx;历任大队长:xxxxxxxxxx年,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xxxxxx;历任村主任:xxxxxx;历任社长:xxxxxx。至于高级社书记可放在前面正文中。F、荣誉的表达都没有“谁”获得!因有的属于党支部,有的属于行政村等,故必须交代。还有如:p29,平桥浜村“民国23年,属杏红乡。民国29年,杏红乡与大通乡合并,改名大虹乡。民国32年,恢复杏红乡。民国35年初,又恢复大虹乡。民国37年(1948年)2月,属桃源乡。”交代得太细了,因而出现概念混淆。其实改为“民国23年,平桥浜村属杏红乡。民国372月,属桃源乡。”有什么不可以呢?类似这样的记述下面还有。看来撤销村写法一定要设目,才能把该村的发展情况较为全面的记述。建议设区划、经济、社会事业、历任领导和集体荣誉等目。(十二)p45,“乡镇合并后桃源镇行政村”目下的内容要删去。各行政村的记述也有问题。为了符合顺时叙事的要求,造成记述的内容较乱,条理不清;也不能较好地反映该村发展情况。与撤销村存在同样的问题。建议也要设目。(十三)建议各撤并村行文中要交代何时与何村撤并,各行政村行文中要交代何时与何村合并。(十四)p63,桃源镇的地理坐标不是一个点。方位习惯按东南西北记述。水系河道改为河道湖荡。然后分类记述。(十五)p69,自然灾害节中,有些灾害内容要删。

第十七卷军事

一、篇目。因内容少,建议与司法治安卷合并,军事卷改为军事章,下设:第一节民国时期驻军和地方武装、人民解放军两个目。第二节兵役,原第一节募兵制改为募兵制和征兵制目。原第二节义务兵役改为志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目。第三节民兵,原来的节降为目,人民武装部改为领导机构。第四章国防教育降为目放在领导机构中(或民兵节中)。第五章兵事改为节。

二、行文。(一)p512,要删去不属驻军内容。如:民国283月,朱希部队政训处民运科长共产党员韩昌在桃源地区发展党员并建立党组织。民国385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779237团从湖州出发,途经南浔、震泽、严墓、桃源后往南穿插乌镇,奔赴上海;还有吴嘉武工队、吴嘉湖独立团内容。而敌伪驻防中的第一段内容不属敌伪驻防内容。

(二)p517,人民武装部节中的第五段内容要删去。最后三条荣誉要加桃源镇人民武装部。

(三)p518,表格建议改为文字记述。民兵组织要注意时序。

(四P521,国防教育无实际内容。

第十八卷人物

一、篇目。(一)人物卷的篇目应调整为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人物表三章。

(二)人物表设革命烈士、部分知名人士和先进人物三个目。

二、行文。(一)缺卷首语。

(二)各人物传的黑体字部分内容要融入文中。

(三)p526,革命烈士表前要写一段文字,表格标题缺少时间。

(四)知名人士表中的单位要用全称。现代知名人士收录标准与凡例要求不一致。

(五)p529,先进人物表的标题缺少时间。建议分两张表,一是苏州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二是苏州市级以上先进人物。均应按时间顺序写。

(六)《桃源镇志》人物的入志门槛太高,因而显得十分单薄。可是,在“农村”章的记述中,将村干部的任职情况却记得那么详细,读后感觉不公平。

第十九卷方言风俗宗教 。一、篇目。篇目设置没有问题,章节名作些调整。如第二章改为风俗,第三章改为宗教。风俗章的新风尚节建议删去。

二、行文。(一)方言中有的土话的写法要注意。如:姻(姆)妈——母亲,伯(拜)姆——妯娌, 当初(格晨光)——以前。底庄——准备,这个词不理解。(二)p565,佛教节,整节没有时间。(三)p566,道教节没有桃源内容。(四)基督教没有场所,“本镇”的表达欠妥。第二十卷文物胜迹。

一、篇目。(一)因内容少,建议与文化广电新闻卷合并,设文物胜迹章。文物胜迹应重新疏理一下,可设古文化遗址、石斧、古桥、古宅和砖雕门楼、寺观庵院、墓域和墓碑及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等七节。

(二)古文化遗址包括无字圩古文化遗址、吴王离宫、汉严忌墓、野鸭(峡)滩和义塚 。

(三)寺观庵院合为一节。

二、行文。(一)古桥共有20座。应将《桃源镇志》、《铜罗志》、《青云志》第七卷中的《交通邮电·陆运·桥梁》章节中出现的古桥全部移入本节,记述角度可不同。

(二)墓域和墓碑中有重复记述现象,要理一理。(三)表格栏目的设计可考虑为:名称、年代、地址、级别和命名年月。顺序为先市保后市控。第二十一卷丛录。

一、篇目。(一)丛录不设卷章节,用一、二、三。(二)建议删第三章;增重要文件收录;将严墓古镇章内容放入《铜罗志》,将严墓党史纪念馆和苏南酒文化馆章放入文化卷。

二、行文。(一)凡属收录材料均应有出处。(二)群英谱的收录是否完整?(三)无字圩古文化遗址应添加“考证”两字。《铜罗志》。第一卷区划区域

一、篇目。区划区域卷名建议改为区划。下设建置区划、市镇、农村三章。建置区划章设建置和区划两节,缺区划节名。市镇章设集镇沿革和镇区两节,原集镇章节的设置欠妥。农村章应设撤销村和行政村两节。二、行文。

(一)p1,镇政府驻地铜罗集镇地,驻地没有明确。卷首语只要交代地理位置和面积。

(二)p2,要添区划节名,铜罗镇行政区划中的都、图、圩内容,从实用角度讲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读者看不懂。建议从“乾隆十二年……”开始删去。表格可保留。

(三)p4,“民国37年,铜罗(包括徐源乡(部分))划分为十四保173甲,有3266户,14539人,其中男7695人、女6844人。镇长:刘水福,镇公所设在集镇。……”这段文字与行政区划无关。(四)p5,表1-2内容与前面正文不吻合。“19501月,吴江县设区划乡,按今铜罗镇区域内设15乡”,这说法欠妥。这里应是当时的区域。

(五)p7,“1959年春,铜罗公社将8个大队调整为15个大队,分别为:兴务、利民、集贤、新生、新华、同心、红旗、先锋、跃进、民丰、中华、开阳、建新、人民、指南。其中:兴务与仙南合并为兴务大队,胜利与利民合并为利民大队,联民更名为先锋大队,盛德更名为跃进大队,中华、联华合并为中华大队,开阳、新民合并为开阳大队,勤丰、指南合并为指南大队。”这一段表达方式有的问题,合并应减少,怎么反而多呢?p7p17有矛盾。 (六)p8,初级社、生产队的变化不必在行政区划中出现。表1-41-5都以初级社作为行政村沿革的基础,欠妥。表1-5的设计及表头有问题。(七)p11,章下语缺面积、人口等内容。(八)p12,集镇章改为集镇沿革和镇区两节后,原二、三、四、五节合并为镇区节,建议将这四节内容作一些调整,设市镇建设、工商金融、社会事业和文物古迹等目。“2003年,有银行4家,分别为: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单位要用全称。

(九)p14,第六节集镇办事处要放入行政机构中。

(十)p15,农村章章下序大部分内容要删去,可移到农业卷、政党社团卷中。章下序只要简单交代原有哪些行政村,如何合并,至2003年有哪些行政村,然后分撤销村和行政村两节分别记述。该章下序第一段的说法有点问题。

(十一)p18,行政村的记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仙南村为例)a、不分撤销村和行政村,沿革较乱。仙南村是2001年形成的,因此,这样的记述欠妥。b、原来三个村各自的形成过程理不清。c、看不到原来三个村经济、社会事业等的发展,仅仅是沿革。D、列表记述领导任职,占篇幅太多。建议一是重新调整结构,要设撤销村和行政村两节。每个村都要设目。领导任职用文字表达。二要增加内容,现有资料太单薄了。

第十七卷军事

一、篇目 。因内容少,建议与司法治安卷合并,军事卷改为军事章,设驻军、兵役、民兵和兵事四节。驻军节设民国时期驻军、地方武装、人民解放军三个目。民兵节设领导机构、民兵组织、训练和活动三个目。兵事节将原两个节降为目。二、行文。(一)p286,“宋代设县尉,主持全县军务,设长桥(松陵)、平望、简村、同里、烂溪、震泽、汾湖、因渎(隐渎)8个巡检司署。其中烂溪巡检司署设在严墓。”没有具体内容,可以删去。但发现青云志载:“宋时建烂溪巡检司,在溪滨。元沿袭,明洪武三年巡检孔克良建言,移置严墓村,11吏,号兵30名,辖十四都至十七都。”倒是可以派用场,不过目名要调整,民国时期驻军可改为宋代和民国时期驻军。

(二)民国2611月,日军侵占吴江,迅速占领吴江县各乡镇,驻扎在震泽的日军时常剩小船到铜罗一带扫荡,先后烧毁房屋180多间,枪杀无辜百姓75人(其中铜罗籍23人)。这一段内容应移入兵事。

(三)p287,第二节最后一段不属铜罗地方武装,要删。

(四)p288,1950年冬,铜罗广大青年响应中央人民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自愿报名赴朝鲜参战。这事缺少数据。这一节太简,而且没有下限时间的内容。

(五)p289,原机构组织节分为领导机构、民兵组织两目,内容要重新理一理。

(六)p290,最后一句出现“近年来”的写法,不可取。这一句很空。《青云志》先顺便提一下,目录中《桃源志》《铜罗志》《青云志》的先后排列是否应调整为《桃源志》《青云志》《铜罗志》。《桃源镇志》的页目应该是连贯的,不能按三部志书分别计数。现在这办法增加了翻阅的难度,不太方便。第一卷区域区划

 。一、篇目。区域区划卷名建议改为区划。下设建置区划、市镇、农村三章。建置区划章设建置和区划两节,缺区划节名。市镇章设集镇沿革和镇区两节。农村章应先撤销村,后行政村。

二、行文。(一)p1,卷首语只要交代地理位置和面积。(二)建置区划章要疏理,理出建置内容,而重点记述区划演变。建置内容要体现一个简字。青云镇行政区划中的都、图、圩内容,从实用角度讲作用也不大,绝大多数读者看不懂。建议简明扼要交代其过程,大部分内容还是删去为好。但表格可保留。都、图、圩表格中的圩名与撤销村中的圩名有出入。(三)p5,“民国36年,鸿亭乡划分9保,97甲,共1025户,4520人,其中男2373人、女2147人。志和乡划分8保,77甲,共859户,3208人,其中男1755人、女1453人。白隆乡划9保,84甲,共887户,4107人,其中男2207人、女1900人。陶墩乡划分8保,64甲,共819户,3216人,其中男1723人、女1493人。各保所辖自然村如下:”这一段话有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区划不需要交代人数等。二是各保所辖自然村如下:的表达欠妥,其实这话不用说,直接列表。P6表格下面的文字也要删。P7记述的5个乡不属当时的区划范围,也要删。表格内的“附”也要删。

(四)p8,1957年成立的高级社名要列出来。“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下辖20个高级社”应是大队了。“1959年225日,中共吴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提出:……”。“1959年4月,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后……。”这些属农业卷内容。1968年共有21个大队要列出来。(五)p9,“1981年11月,经上级批准,全公社有12个大队予以更名或恢复历史用名(见第三卷第七章第六节《地名管理》)。”这里“见第三卷第七章第六节《地名管理》”的卷章数错了,应是第九卷第一章第六节。12个大队恢复历史用名这里必须列出来,否则,下文1983年行政村村名的变动就显得让人看不懂了。2001年全镇下辖14个农业村和1个渔业村,也应列出来。

(六)p10,表1-4的设计欠妥。看了三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表格,感觉表格的设计太杂,思路不清晰,建议学习《松陵镇志》写法。

(七)p11,集镇建设节内容要疏理后形成集镇沿革和镇区两节,镇区可设市镇建设、工商金融、社会事业等目。要注意时序。

(八)p14,集镇街道办事处节要放入行政机构中。

(九)p14,农村章的设置是符合要求的。(三个乡镇三种记述方法。)但是,9页的章下序就不妥当了。这些内容有的应归入政党社团卷,有的应归入前面行政区划中,至于表1-6789的出现显得多余了,完全可以融入撤销村中。章下序只要简单交代原有哪些行政村,如何合并,至2001年有哪些行政村。然后按撤销村和行政村分别记述。

(十)撤销村和行政村记述的共性问题:a、看不到各村经济、社会事业等的发展,仅仅是沿革。b、列表记述领导任职,占篇幅太多。C、存在时序问题,看来还是要设目。

第十七卷军事。

一、篇目。因内容少,建议与司法治安卷合并,军事卷改为军事章,设驻军、兵役、民兵和兵事四节。驻军节设宋代和民国时期驻军、地方武装、人民解放军三个目。兵役节将募兵制改为募兵制和征兵制目,将义务兵役改为志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目,下设志愿兵役制、义务兵役制和预备役登记三个子目。民兵节设领导机构、民兵组织、训练和活动三个目。

二、行文。(一)p362,第一段,传说不能记入驻军节。第二段,巡检司在震泽,也不能记入。第三段,溪滨是属青云的吗?不是的话也不能记入。第四段,只要记述驻军,与驻军无关内容应删去。第五段,似乎也与驻军无关。第六段,作为驻军内容也较牵强。

(二)p363,保安团在青云有多少?吴嘉武工队、吴嘉湖独立团若不驻在青云,也不能记入。

(三)p364,义务兵役节,抗美援朝时参军人数?

(四)p366,人民武装部节改为领导机构目。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要在人民武装部后用括号。“1992年……”这段话只要记述职责内容。民兵组织中建置目的目名要删。

 

《吴江市志》编辑李流芳:《桃源志》。一、关于纲目方面。(一)人口卷第一章第一节节名原“人口总量、密度、现状” 建议改为“人口总量和密度”,节下也不用设目,因为原第二目“人口现状”写的2010年底人口情况与2010111日人口普查时没有变化,只需加上 “至2010年底,桃源镇人口情况未变。”一句即可。况且,每个章节目都有现状,在章节目名上也不应该出现“现状”。

(二)第二章第三节“家庭构成”,根据现在数据可以分成四个目:一、家庭户数,二、家庭人口,三、代数构成,四、住房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年份的颠来倒去。

(三)第三章“人口控制”的节名建议作些微调改为:第一节“机构和服务措施”、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第三节“计划生育的实施”;现在第三节叙述时时间比较乱,建议分设三个目:一、宣传和奖励措施,二、出生率 生育率,三、节育措施和领证率。

(四)第四卷“工业”建议分设为三章:把原卷下叙中的几个目(卷下叙直接设目不符规则)作为第一章“主要工业门类”,原四个目作为四节;把原第一章“早期工业”和第二章“现代工业”合并为第二章“工业企业”,设节:第一节“手工业”,第二节“社队企业”,第三节“镇(乡)办企业。第四节”村办企业,第五节“民营企业”,第六节“江苏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第七节“外资企业”;第三章“企业管理”,在原第一节下设4个目,第二节下设3个目,第三节下设4个目;不设第四章,原“招商引资”内容分别并入第三章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两节中。

二、具体修改意见。(一)76页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2.49人,出现小数点,前面的几次都是整数,建议也用整数792人(或793人),或者都用小数点(铜罗志都用小数点,青云又都用整数)。

(二)76页表2-1表头建议改为“全国人口普查桃源镇(公社)人口年龄构成表”,并加上单位:人;第一列不需用斜线,只要简化成年龄即可,在表下加注:“2010年包括并入的原铜罗、青云镇人口”本表应移到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目。

(三)77页第二节“人口变动”,不是两个数字之间的时间跨度不要用“~”,如“建国初期~1958年”,应该改为“新中国建立初至1958年”,其中“建国初期”必须改为“新中国建立初”(其它地方多处出现)。

(四)77页第二节“人口变动”第三段“年均出生450500人以上”,表述不科学,因为600人、700人都是500人以上,既然是年均数就应该是一个数。或者改成“每年出生450500人。”最好也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样与其他几个阶段有可比性。

(六)由于《桃源志》的行政区域变化大,所以当时是小乡、5个小乡、公社、乡、镇要表述清楚,现在整本志稿比较乱,有时公社时期也称乡或镇。建议有时就含糊称“桃源”,比如“新中国建立初至1958年”,涉及小乡、5个小乡、公社时期。

(七)78页表2-2中“年平均人口”一列建议删除,因为最后10年没有数字,这个数意义不大,只要年末数即可。

(八)79页,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如果还是在桃源,算不算机械变动?建议把7980页两张人口机械变动表合成一张(表2-3-1和表2-3-2)因为内容相同,且表下已有加注,即使是前面一张20012010年的表,也有两个不同区域。

(九)82页表中2000年外来人员3210人,而81页同一年人口普查外来人员为1950人,多1260人,以哪个为准,怎么处理?表中“私房出租”改为“租住私房”,因为对外来人员来说是租住而不是出租。

(十)83页年龄的表述不要生搬硬套人口普查表,可以根据桃源的实际普查结果来写,更为确切:196460941192人,其中90岁以上1人;198260942445人,其中90岁以上4人;200060994055人,其中90岁以上22人;20106010417610人(原来稿子中为19707人,如按照表格可能是算错了)其中9099194人,100岁以上3人。1085页“15岁及15岁以上达婚姻人员19278人,……婚姻人口中,男9801人,女9477人,……”这句不太明白,15岁以上就是达婚姻人员?下面的婚姻人口加起来就是19278人,这样,15岁及15岁以上都成了婚姻人员,如何表达比较确切?

(十一)86页表2-8中最后一列“平均每户人数”,建议移到表2-9,加为最后一列。几张表格的表头作些改动(详见志稿)。

(十二)87页文化程度中的1990年和2000年最好还是分两段写,何必在叙述时用多个“分别是”这样的写法。其中小学以上文化在文字叙述时为21989人,而表格中为21992人。

(十三)89~91页,表2-13、表2-14中男、女两列可删除;表2-15可换成竖式如下;表2-16的表头可改为“全国人口普查桃源镇(公社)民族结构情况表”

 

2-15        1990年桃源镇不在业人员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类别

合计

类别

合计

总人数

3105

974

2131

市镇待业

9

5

4

在校学生

384

261

123

离退休及退职

86

72

14

料理家务

2225

421

1804

丧失劳动能力

373

196

177

待升学

18

12

6

其它

10

7

3

 

(十四)102页第四章的章下叙写的都是空话,建议删除,现第一、第二章也没有章下叙。

(十五)103页表2=21表头改为“19912000年铜罗供销社职工收入情况统计表”,并且把商品销售、净利润、上缴税金、固定资产总值四列删除,因为我们现在要反映的是居民生活、职工收入,不是企业经营情况。

(十六)104页第二节“农民生活”开头一段,把明朝《吴江田父叹》的长达15行字的一段原文写入正文,有没有必要?且这样的文言文能读懂和读透的人可能也不多。

(十七)104页“生活贫中见好”以及109页的“贫中见富”的写法比较少见。

(十八)105页第6行“部分农户家也有了余钱……有的翻建住房……”这一段的前面建议加个时间概念:“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可能1966年还没有这么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它地方多处出现)。

(十九)105页“2000年底,桃源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见本卷……《表2-13桃源镇2000年家庭住房间数和面积》)”,表在哪里?没看到!

(二十)106~108页的表格最好能补上青云的经济分配情况表。

(二十一)109页“1966年,连家渔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吴江正式开始是在1968年。

(二十二)“此时欠租户只得卖田押地”,一般佃农应该无田可卖。

(二十三112页“将漏划地主、富农清理出农民协会”从数字看桃源没有漏划的,只有错划的,因为复查前地主63户,复查后为53户,复查前富农44户,复查后为42户。113页表格中的“土改前”建议改为“土改时”,因为土改前没有阶级成份。

(二十四)118页“大砍社员的自留地”是指减少还是取消?这样的用词不明确。

(二十五)120页上1984年的水稻平均亩产902.5公斤似乎不对,按现有数据计算只有700多公斤;粮食总产20578.4吨也不对,实际是水稻17263.2吨,加上三麦3103.1吨,也只有20366.3吨;文字与后面的表格数字不符,水稻平均亩产文中902.5公斤,表格903.1公斤,后季稻亩产文中419.1公斤,表格422公斤,单季稻亩产文中516.15公斤,表格519公斤,三麦亩产文中253.4公斤,表格246.9公斤。这一段的叙述时间也要理顺,先写1980年,再写1982年,然后1984年。

(二十六124页“肥料”目下面一段和该目126页最后一段有重复,应该并起来一起写在前面。

(二十七)126页“水浆管理”目下“农业学大寨”那一段移到12780年代前。

(二十八)134页多种经营这两段文字的写法不符合志书写法,如果要写多种经营的总体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管理机构情况,也要按时间顺序写。还有,服务公司的前身到底是办公室,还是服务站或推广站,第二段文字有点看不懂。

(二十九)135页上的单位“担”都要换成吨(其它地方也有),“田改桑”的写法不科学,全称是“稻田改桑地”即使是简称,也应该是“稻改桑”而不是“田改桑”。1983年的一段移到13690年代前。

(三十)136页表格中小数点不要。

(三十一)137页中的蚕种名称中的X应该是×,如“苏5X6”应为“苏5×苏6”等,还有不是“菁松X告月”,而是“菁松×皓月”。

(三十二)138页表格中的“张产”改成“每张产量”,“斤、担”换成“公斤、吨。

(三十三)141页上面的蚕茧单价统一为每50公斤多少元。

(三十四)143页上“1986年共养兔158500万只,可能是158500只,多了个万,就是15亿了,不可能。而且,从145页表格看,是全年出售158500羽家禽,毛兔存栏是31788只,没有全年数。可能是”禽冠兔戴“了。

(三十五)145页表3-10表格分成两张,家禽归家禽,毛兔归毛兔。毛兔是家畜,放到前面一目去。或者把毛兔并到表3-9中去。

(三十六)146页企业简介把“苏州众诚鸭业有限公司” 写成“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是不是什么时候企业改名了?该页最后一行“培训农民12000万人次”可能又是多了一个“万”,这是培训1.2亿人次。有这么多吗?

(三十七)147页苗鸭孵化场中的孵化区是怎么回事?没看明白。

(三十八)149页,1990年以后有没有养蜜蜂的了?河里养的水花生等“三水”是不是真正的种植业?五谷杂粮不是蔬菜。

(三十九)152页至153页水产品产量不对,外荡和内塘没有分清。2010年捕捞产量1598吨,全市也只有2490吨,从表格中2400担换算只有120吨,倒是差不多;外荡养殖产量120吨,太少了,正好是表中的捕捞产量;内塘养殖总产量1478吨,实际是统计资料中的内塘、外荡总产;举例的沈庄漾和新桥…村漾年产量都是大小数,应该是735担(36.75吨)和602担(30.1吨),从产值可以推算!最后一段“20世纪末,全镇近2000亩内塘……2003年,填土复垦。”有点莫名其妙。从表格看,20世纪末内塘只有1188亩,2003年的填土复垦又是什么意思?而21世纪初前面已经写过。

(四十)155页“总收入达到几千万元”是指苗木销售总额还是经纪人的收入?

(四十一)165页,1958年的“煤气机”是指什么机?165页表3-18-1中的“目前”是指2000年还是2010年?应该改成2000年,表3-18-2中的“目前”应改为2010年。

(四十二)168页至169页,文字中的“虹桥港”是不是就是表格中的“杏虹桥港”?宽度不同,前者35米,后者25米。桃源市河没有必要在3处提到,表格中备注删除。

(四十三)172页防汛抗灾的组织领导、物资保障,现在只写1959年,1959年以后的情况可能也是这样,但在叙述时要有所表述。

(四十四)177页“吴越春秋时期,桃源酿制的宫廷贡酒‘吴公酒’早就闻名于世”,有没有依据?

(四十五)178页,补充精细化工在2000年以前的情况。

(四十六)182页,“酿酒”是不是手工业?建议把酿酒的内容写在第一章中即可。

(四十七)183页,在第二节“社队企业”节下加上一句:本节所列企业为未列入镇(乡)、村企业的企业。

(四十八)198页起介绍民营企业,广告色彩较浓,有的大话也多,一些企业内容过于繁杂,有的就像讲故事(如吴江深圳宝成纺织有限公司),有的具体介绍生产工艺(如吴江永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需要精炼,要敢于“砍”。

《铜罗志》一、关于纲目方面。1、人口卷第一章第一节的节名与《桃源志》一样,改为“人口总量和密度”。2、农业卷第二章第二节“蚕桑及多种经营”第五目“苗木”后面,可以根据现有混在苗木中的数据增设一目:六、“果树竹子及花卉”,分设果树、竹子、花卉三个子目。3、工业卷第二章“企业简介”中节的设置不科学,前四节按工业门类分,第五节按企业经济性质分,建议都按门类分,增设第五节“化工”、第六节“丝织印染”第七节“其它”,把第五节“合资合作企业”中的企业拆分到相关的节。(《桃源志》工业企业按性质分节,《青云志>则不分,是否要统一,请研究)4、工业卷第三章、第四章有章无节,且内容及其简单,不够设章的“资格”,建议第三章章名改为“企业管理”至少增设为两节,除机构外,增加具体管理内容(可参照《桃源志》)。第四章并入第一章,作为第三节。

二、具体修改意见。1、33页上的人口密度不要用“/”号,如707.97/平方公里,改成“707.97人每平方公里”,或“每平方公里707.97人”。人口密度要不要小数点,〈桃源志〉中有时用有时不用,全志要统一。233页上对集体户口的解释用括号形式放在该段最后。该页最后一句删除。334页上的序号“123456、”删除。该页“10‰~20‰以上”概念不清,到底多少?4、有的表格表头的铜罗镇后面应该加上(公社、乡)。535页民国13年,不是属于解放后,要写在前面开头。6、在本镇的知青下乡和买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是否属机械变动?738页“2000年比1990年提高了2.62%(提高了2.62个百分点)”看不明白,一是提高了2.62%和提高了2.62个百分点不是一回事,二是从现有资料看不出这个2.62的来源。8、现在人口普查表格的表头有两种形式:第二、三、四、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建议统一为:全国人口普查……。939页第二节“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文字叙述都被表格拆散,建议该节文字集中写完后,再是表格。104142页,现在姓氏的表述方式有两种,目前第二种方法是“各4人的有:祝、于……”,这种方法可取,但还可以大大提前,因为同样数字的姓早就很多,比如从12人开始,写法也改一下,如:茅、崔、诸、皇甫、童、于、吕、郝各12人;郭、程、杜、傅各11人;……。1148页农业卷卷下叙第二段的对比年份无序:其中三麦是1992年与1955年比;油菜是1996年与1956年比;水稻是写了1955年再写1984年,最后是1984年“比1984年增加5.6倍”,即使是1984年与1955年比,无论单产还是总产也只有2倍多,使人莫名其妙;蚕茧是1992年与1962年比;养猪是1997年与1963年比。并且缺少介绍铜罗的耕作总面积。1251页“经济上实行公社一级核算,后改为核算单位和分配单位”看不懂什么意思。1353页“逐步形成绿肥、稻为主,麦菜、稻为辅的耕作制度”看不懂,句子可能有病,稻怎么既为主,又为辅?麦菜中间也应加个顿号。还有不要用“从此双季稻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写法,建议改为“从此不再种植双季稻”。1456页表格单位的用法和表述方法,几个单位同时注在表的右上角不科学,建议以括号形式注在表中,万公斤换算成吨。其它地方的表格和文字中的斤、担都要换算成公斤或吨。1562页蚕种品种中的X应该是×号,如:苏1×苏2,菁松×皓月(现错为青松X皓月)。1669页表3-6中间不见兔子,不知第一列的家禽年末数是不是家兔?还有单位不对,家兔应该用万只,家禽应该用万羽,如用万头都不妥。1770页“90年代中期,全镇蔬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只有127.1亩”,那么,以前是多少呢?看不出。1871页“19901995年铜罗养殖水面积一直保持在1180亩上下,19962003年,水面减少至118亩。”数字这么巧?是1996年就只有118亩吗?如果是到2003118亩,应该改写为“至2003年,养殖水面减少到118亩。”197273页的表式改变如下:

   1962~2003年铜罗渔业水产品产量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水产品产量

年份

水产品产量

总产

捕捞

养殖

总产

捕捞

养殖

1962

38.3

 

 

……

 

 

 

……

 

 

 

……

 

 

 

1976

59.45

51.95

7.5

2003

107

73

34

20、76页上“台/马力”中间不需要/,实际上马力就是总马力,比如可以直接写“电动机6138马力”。2178页单位用千米,到底用千米还是用公里,全志要统一。数字尽量四舍五入到整数,如需保留小数点的,建议统一保留两位。7880页表头上的“历年来”都可删除。2285页“1975年,铜罗地方国营船厂转产,更名……”,不知这家船厂什么时间建立?2385页表4-1内容太多,字太小,建议一分为二,分镇(公社、乡)办企业情况统计表和村(队)办企业情况统计表,私人企业的内容涉及年份不多,可以附在村(队)办企业情况统计表后,或选择几个典型年份在文字中表述(目前的资料上下很大)。2487页“厂长徐刚于1976年、1977年分别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和苏州市劳动模范”。建议哪一年评为省劳模,哪一年评为市劳模分开写,按常规推理,一般先市劳模,再省劳模,现在文字上看是先评为省劳模再市劳模。2589页“后建南北厂房10间,东西向5间各一幢……一幢为办公用房”,这段句子不通,看不明白。

26、90页第二章第二节“缫丝丝绵”以及第四节“酿酒”中的一些内容不属企业简介,放到第一章“工业概况”去写。27、铜罗的企业只写到2003年,特别是一些比较有名的酿酒企业,有的是桃源、铜罗两头都写,把一个整体企业的资料支离破碎,如苏州市百花漾年就有限公司;有的是有始无终,如苏州市中南酿造有限公司;有的明明是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比如铜罗酒厂,什么时候改为苏州三界洋酿造有限公司,因为两头写,一者写头,一者写尾,看不清楚。建议企业简介都在《桃源志》写,因为下限时企业属桃源,而对在2003年尚存的企业(无论转制改名与否)在铜罗(青云)可列一张企业名称表,在表下注:企业简介见《桃源志》工业卷。

《青云志》一、关于纲目方面。1、人口卷第一章第一节的节名与桃源、铜罗一样,改成“人口总量和密度”,删除两个目名。2、农业卷第三章“农业生产”第一节“种植业”的第一目下子目名称中的“改进”两字均去掉;第二目“引进和推广良种”建议改为“作物品种”;第三目“植物保护”中的第三子目“病虫害和草害的防治(除)”建议分为两个子目:(三)病虫害防治,(四)草害防除。3、第三章“农业生产”第二节“蚕桑及多种经营”的子目下面建议设孙目(种植业中已经设孙目),取代目前以小标题空一格的做法。第三节“土特产”按品种设目。4、第四章“水利”第三节“河道整治”第二目“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为“河网整治改进”。(该目口号喊得太多了,去掉一些不属于水利的口号)5、工业卷的第三章“招商引资”有章无节,建议作为第一章“工业概况”第三节,该卷改设为三章。

二、具体修改意见。1、572000年底的人口情况与111日全国人口普查相差这么多?一个多月多了227户,却少了364人。如都是对的,就查一下变化原因,作些说明。258页“在19501958年这个年龄段的人,每个年龄大都在500人以上”建议改成“在19501958年出生的这个年龄段的人,每年在500人左右”,其实1950年为378人,1951年为438人,1956年为464人,1957年为491人,有4年在500人以下,根本谈不上大都在500人以上。3、有的表格的表头中青云镇后面要加(公社、乡)。还有,要以最近的名称为正,乡(镇)要改成镇(乡)。469页的“不在业人口情况统计表”建议改为竖式,这样可以避免多次出现“小计、男、女”,具体见对《桃源志》的书面修改意见。5、在7172页的“计划生育”一节,各个时期的行政区名称没有注意(其它地方也存在这个问题),1983年以前是公社,199423日,青云撤乡为镇。67677页表格中的“土改前”建议改为“土改时”,因为土改前没有阶级成份。779页起的文字和表格中出现的斤(市斤),请都换成公斤或吨。小数点能不用就不用(有时一组数中只有少数几个有小数点,就四舍五入为整数),如用就统一保留两位。878页和85页有两段关于“以工换工”和“死工活记”的解释完全一样,建议删除78页的解释。988页在表头右上角有多个单位的,建议以括号形式列入表中。10107页“林业”下两段文字按时间顺序结合为一段。11111页“收获机械”人力脱粒机和机电脱粒机的使用时间写得不清楚。12113页上去掉总结式的一是……二是……三是……。13116页把民国时期的内容写在50年代前 14、“管理机构”123页开头6行与前面都重复,建议换一些内容,增加管理方面的具体内容。15124页,青云的社队企业办得特别早,很有特色。卷下序中从1960年跳到1999年,跨39年,建议从乡镇工业中概括一些内容,简要介绍一下6070年代情况。

16、126页在木梳介绍时的开头一段,描写的是历史上青云的各种手工业情况,可以移到前面作为节下序。17127页不要用“只要……肯定”“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1世纪”等词语。18130页,“2000年底,全镇拥有镇村企业158家”,但从表格中的“所有制性质”看,已经都是私营,建议不要镇村两字:“全镇有企业158家”,表格的表头也去掉“镇办”两字。19133135页的“企业简介”中的大多数企业缺少2000年的主要经济数据,比如产品产量、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等,这样就看不出企业的生产面貌和经济状况。

最后,说一句本来无关我审稿范围内容的意见,“凡例”中字体不一,有繁体,有异体,如則,如本写成大下面加十;“三个代表”后面必须加“重要思想”;“以民国3855日严墓区解放,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今界线。”更是不可思议。序中也有错别字。再要多说一句,志稿中有些错别字是“致命的”,请何必认真阅读红笔修改之处。

 

《横扇镇志》编辑吕国钤:《桃源志》。第五卷 商业旅游业和工商管理 。一、篇目。1、第五卷“商业旅游业和工商管理”改为“商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不宜归并在商业中。该旅游业仅记述汾阳王殿进行修复及重建普慈寺,还有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天池文化生态园”破土动工,最后是商贸服中心区的建设,这些项目都在筹建中,还没有形成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建议删去。2、第五卷商业,原来的第一节商业体制升格为章。下设第一章商业体制,第二章商品流通,第三章饮食服务业,第四章集市贸易,第五章对外贸易,第六章工商管理。下面5个目升格为节。原219页上的第三目“供销合作社”改为“供销社商业”。3、第二章商品流通,原来的第二节商品流通升格为章。原来的目粮油购销升格为第一节,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226页二、“生产资料供应”、228页三、“生活资料供应”四、“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均升格为节,子目升格为目。第二节生产资料供应下面要分设化肥、农药、竹木、农具、燃料等目。第三节生活资料供应下面要分设绸布服装、百货、副食品、烟酒杂货等目。以上两节内容要增补,从起始年写到下限年。4、增设第三章饮食服务业。下设第一节饮食业,设酒楼饭店、糕团点心店、茶馆等目。第二节服务业,设旅馆、浴室、美容理发、修理、照相等目。5、第四章集贸市场,原来的目升格为章,下面的5个子目升格为节。6、第五章对外贸易,下设2节,一、机构和出口商品,二、经营方式。7、第五章商业管理,下设2节,一、机构,二、行政管理,下设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商标广告管理、物价管理、市场管理等目。可参考青云志“工商管理节”。

二、内容和行文。1、217页第5行“……以供销社集体商业为主体”改为“以供销社商业加‘、’”,第6行“桃源供销社先后在各大队开设下伸店、双代店”,下伸店是集体商业开设在农村的商店,改为“集体商业、桃源供销商业开设的……”217页,倒数第4行“旅游服务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一句删去。2222页,第10行“20066月,改制成为私有股份制企业”句中缺主语“食品站”。3223页,第10行“2010年底,桃源全镇从事个体经商户和个体饮食户共1525户”要移到最后,其中合计商户合计数字有误,因为还有其它商户529家,合计应是2054户,“桃源”2字去掉。中间从2000年到2010年,相隔10年时间,2001年、2003年,青云、铜罗与桃源两次合并,要交代一下2001年、2003年全镇个体商户情况。4223页,倒数第3行,“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提法不妥,不符合史实,改为“三年困难期间”。5、句子有语病。224页,第10行“是年全乡国家定购、完成议购粮食440万斤”,改为“是年,全乡完成国家定购、议购粮食440万斤”。下一句“2000年,全镇国家定购、议购粮食任务完成352万斤”,改为“2000年,全镇完成国家粮食定购、议购任务352万斤”。6、志文一定要顺时记事,本卷中,228页倒数第4行、第5行,229页倒数第2行、第3行,230页倒数第10行、第13行,131页倒数第12行、第14行、第15行等都违反顺时记事原则。7、第四节木材市场,只有一句。要写清楚木材市场何年建立,在什么地方,发展过程,内容要增补。

第六卷  财税金融。 一、篇目。1、第六卷财税金融。第一章仍按原来下设的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财政体制及收支,建议增设第三节财政管理。2、第二章税务。第一节机构,原来的第二节“税收种类”改为第二节“农业税收”,仍按原来设置的五个目。原来的第六目“工商税收”改为第三节“工商税收”。如能分得清税种,有资料的话,最好按税种分目记述。3、第三章金融。第一节“民间信用”改为“民间借贷”,第二节金融机构,第三节金融业务仍按原来设置的目。第四节保险,下设子目(一)代理保险,(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吴江支公司桃源保险所。

二、内容和行文。1、第三节财政管理要补充内容,主要是财政所对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财务检查、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分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财政服务管理,会计及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等,要补充内容。2236页,末行的荣誉放在该节的后面。3237页,第一自然段归并入第三节财政管理中,同页①②条文删去。4238页,财政所历任所长放到第一节机构最后。5251页,第一节民间借贷,下面的目“12345、”字序有误,应改为㈠㈡㈢㈣㈤,与前面目的字体一致,志文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6252页、253页,三个金融机构后面冒号删去。7255页,表6-10,表格名称是1990~2000年桃源各银行存款情况一览表,下面的年份第1格为1991年,表格要改为“1991~2000年……”8257页,二、“贷款”原设子目“12、”改为(一)私人贷款,(二)集体贷款。9258页,第四节保险,该节内容要整理,把有关代理保险业务归并在一起,写在一、“代理保险业务”中,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吴江市支公司桃源保险所”投保、理赔的业务情况要增补,三、“非商业保险”删去,因为第九卷民政劳动第五节社会保障已有记述。

第七卷  交通邮电。一、篇目。1、第一章按原来下设的交通管理机构、陆上交通、水上交通三节。第一节管理机构增设三、“管理”,下设子目(一)水运管理,(二)道路管理,(三)车辆管理,(四)事故处置等子目。2、第二节陆上交通,第三目桥梁,建议删去,归并到镇村建设第二节桥梁中。3、第二节陆上交通,原第二目与第三目陆运工具、陆运,改为三、“陆路运”,下设交通工具(原来的第二目)、班车客运、公路货运等子目。要补充班车客运与公路货运的内容。有些内容可归入陆路交通相应目中,例如汽车站,有些无法并入的可删去。4、第三节水上交通,原第二目水运工具与第三目水运,改为三、“水上运输”,下设水运工具(原来的第二目)、货运和客运等子目,内容要增补。

二、内容和行文。1、志文编排要符合《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的要求,节以下的条目的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 () () ()……123……同一层次的序号及标题字体、字号都要一致。志文中陆上交通、水上交通目下的书写格式都不规范。2260页,第一目陆运设施删去,子目(一)村道升格为目一、村道。3261页,第二目镇村公路记述内容有多处违反顺时记事原则。如261页第4行,第7行,第17行。4268页,第一目水运设施删去,原子目(一)航道升格为目,(二)渡口升格为目。志文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5272页,邮政业务缺业务收入,建议增补数据。

第八卷  村镇建设 。一、篇目。1、“村镇建设”改为“镇村建设”。建议删去卷下序。根据下面的内容可增设第一章建设规划,下设第一节桃源集镇总体规划,第二节桃源镇村庄建设规划,第三节桃源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四节桃源镇区和新农村规划,将原第四节新农村建设归并到该节。2、原第一章“管理机构”与原第五章“市政管理”合并,设第二章“管理机构”,下设第一节环境卫生管理所,第二节建设管理服务所,第三节国土资源所,第四节物业管理。原来296页中的第五节建筑工程队并入第二节建设管理服务所,原来的第二节投资开发公司,后来易名为桃源房产公司,不属于管理机构,不宜放在第二章中,将它移入第四章房屋建筑居民住房中。3、原第二章市镇道路建设与第三章集镇建设合并,改为第三章“镇区道路桥梁”,下设第一节镇级公路,第二节街道,第三节桥梁。4、第四章农村建设,按原来的节。5、增设第五章房屋建设,下设第一节公共建筑,第二节居民住房,内容要增补,第三节农房建筑,把284页原第三节农房移至此。第六章公共设施下面共5节仍按原来设置的节。第七章环境保护,298页上第二章污水处理厂移到第二节环境治理成为第2个目。

二、内容和行文。1、第一章建设规划下的四节内容要增补,有规划必然有具体内容。2、第一节镇级公路设5目,每个目要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279页桥梁设5目,书写格式照前。3、记述违反顺时记事原则,278页第4行,279页第1行,280页第14行、20行,288页第13行、19行。要按时间顺序记述。4280页,第5~6自然段中,基础设施建设分别用①②③④⑤,志文忌用总结性语句,要删去,中间只要用分号隔开。末两行“镇区住宅房建设13600平方米,农贸市场及振兴路上商住楼建设共21500平方米。民资投入生产性建筑厂房面积达19400平方米。”这些都不是公共建筑,建议移到居民住房中去。5281页,第一节公共建筑倒数第二自然段“10年来,先后完成了恒达房产、华丰丽景……等8个商品房住宅楼盘。”建议删去,因为公共建筑属全社会的,公有共有的,商品房不属于公共建筑。6283页,第二页桥梁,设目,书写格式同镇区桥梁。7285页,第2行“……吴政发[1998]155号文件批复同意”文号要用“〔〕”六角符号。同页,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删去两处“家庭户人数”。287页、301页中的11个时态助词删去,志文中尽量少用。8、记述内容有误,295页,倒数第10行“……人民政府没收地主的部分房屋、财产分给贫苦农民,分剩的房屋、庙宇、祠堂、公共建筑全部收归公社和大队二级集体所有,……农村的庙宇、祠堂等供各大队学校和队办企业使用。”改为“收归国有”,“农村的庙宇、祠堂等供各村学校使用。”人民公社是1958年成立的,那时还没有大队,更没有队办企业,只有行政村。9301页,第六目“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改为农村环境治理。10302页,七、“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产业链”标题字太多,且有标点,该内容是介绍吴江永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作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企业,建议放到工业卷中,作为绿色环保选介企业。

第九卷  民政劳动。 一、篇目。1、第一章民政,第一节至第五节仍按原来设置的节。第六节地名管理建议删去。地名管理属于吴江县地名管理办公室的职权范围,不属于桃源镇管辖,地方志不能越界而书。2、第二章劳动,第一节“劳动就业”改为“管理机构”,把第六节管理机构移到前作为第一节。第二节劳动就业,第三节工资福利。第四节社会保障下面的4个目要重设,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农村基础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要分开设目,第三目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接轨轨工作删去。3、原第四节改为第五节职工精简下放,原第五节改为第六节支边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二、内容和行文。1、305页、306页、308页、318页等页记述内容都违反顺时记事的原则,我都用红笔划出。2313页第13行“19505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应为“19504月”。3314页,第五章殡葬管理,第3行“入殓后,置放在地上,砖砌瓦盖……”中间缺一仪式,改为“入殓后,家人、亲朋好友、族中人等都要一一跪拜。翌日出殡前,一众人等再次跪拜,然后出殡送葬,棺木置地上……”4317页,第七节来信来访,改为信访。开头2行字是公文式的议论句要删去。第二自然段“人民群众生活的状况决定信访次数的多少,在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年代里,信访比较频繁;在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困难少了,信访会相应减少。”句话不符合事实,实际说反了,该节建议删去,放到“政务”中。5323页,倒数第9行,缺主语“劳动服务公司”。

第十卷  司法治安 。一、篇目。1、第十卷“司法治安”卷名改为“治安司法”。2、第一章治安。下设第一节机构。第二节“治安整顿和管理”改为“治安管理”,该节内容比较多,建议设目,一、清剿土匪,二、镇压反革命及恶霸,三、取缔反动道会门,四、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五、专项斗争,六、110处接警,该节中的内容整理后再补充一些资料写入到有关目中。其余四节,按照原来。3、第二章司法。章下小序改为第一节机构,重写章下序。法制宣传改为第二节,下面的3节以此类推。

二、内容和行文。1、324页,卷下序,该卷有司法与治安二章内容,不宜写卷下序,建议分别改为章下序,该小序主要写治安,仅写到解放前夕,内容不全面,要把新中国建立后有关治安管理的内容高度概括后记述到下限年。2331页,开头,镇压反革命和处决恶霸地主,建议将姓名隐去。因为当年镇反扩大化,土改时又照搬苏北老区的做法,将一些起义投城人员不分青红皂白统统镇压。1985~1986年,在落实政策时,吴江县人民法院撤销当年刑事判决书给予平反,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现在他们的后代有的在中国台湾,有的在国外,他们看到后,会勾起有关家庭的隐痛,不利于统战工作。3334页,倒数第8行,“桃源镇努力做到对……”改为“外管办做到……”4、统计数字有误。337页,倒数第8行,是年,即2010年“桃源镇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161次,消除安全隐患570起。”数字有误,全年365天,去掉双休日和节假要100多天,只剩250多天,不到2天就要检查1次,这是不可能的。5338页,第三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为综合治理。第一节机构写得太简单,全文不到60字。综治办机构人员编制,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都建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调解委员会有基层治安治安调解网络,具体有个数、人数都要写清楚。下面的工作职能不能用一、二、三、四等总结性条目,建议删去。

《铜罗志》。第五卷  商业和工商管理 。一、篇目。1、卷名改为“商业”。章节要调整,原第一章“商业”改为第一章“商业体制”,原来的目升格为节,要增设第一节“私营商业”。因为铜罗镇是当时吴江县三小镇之一,从卷下小序中看,铜罗在民国时期就有各类店铺100余家,因此,一定要记述新中国建立前铜罗镇的私营商业情况。第二节供销社商业。第三节国营商业,下设目一、粮库,二、粮管所,三、食品站。粮管所和食品站的内容要增补四、“铜罗国药商店”。原来的目序号标错。医药商店共有13家,显然不是国营商业,如果铜罗国药商店不是国营商业,那末该目删去,放到供销社商业和集体商业中。第四、五节仍按原来的集体商业,第六节个体商业。2、把原来的第二节“商品流通”升格为章,第二章商品流通。下设第一节粮油购销,下设目一、粮食,二、油料,三、饲料。第二节生产资料供应,下设一、肥料、二、农药、三、竹木农具、四、煤碳石油改为四、“燃料”。第三节生活资料供应,将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第四节农副产品供应,将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第五节集市贸易,将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第六节对外贸易,下设目一、出口商品,二、“出口渠道”改为“出口方式”。3、原来七、商业门类简介改为第三章饮食服务业。下设第一节饮食业,下设酒楼饭店、糕团点心、茶馆等目。第二节服务业,原(四)新兴行业并入服务业,下设旅馆、浴室、美容理发、舞厅、修理、照相等目。4、第四章 工商管理。下设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行政管理,下设企业登记注册管理、经济合同及商标管理、市场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目。原第二章中的内容要整理后归并到相应的目中,要按照每个目增补内容。该章可以参考青云志第五卷第二章工商管理内容。

二、内容和行文。1、102页,卷下序中第4行“镇上有各类店铺100多家”,前面没有写清是什么时候,从内容看显然是新中国成立前,因此,需加上“新中国建立前”或“民国时期”。同页,倒数第6行“1947年”前要写民国纪元,即民国36年,因为在凡例中已有交代。2103页,第6行“酒店等24个商店”量词要用“家”。第8行“农村下伸商店有……”供销社设在农村的商业网店称双代店(代购、代销),集体商业设在农村的商业网店称下伸店。同页,倒数第5行“2000年,开始转制”缺主语“供销社商业”,“转制”开头要用全称“产权制度改革”(转制)。倒数第4行“128名买断工龄”改为“128名职工买断工龄”。3105页,第9行“每个仓储配备3个专管”改为“3人专管”或“专管员3人”。第7行“2000年解体”,前面已用句号,缺主语,改为“粮食供应店关闭”。4108页,第9行“1960~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109页,第12行“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统一改为“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5、关于时间称谓,第110页、111页、112页、113页、114页、119页都称解放前。没有确切的时间,建议一律用新中国成立前或后。

第六卷  财税金融 。一、篇目。1、第一章财政,下设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财政收入,第三节财政支出,建议增设第四节财政管理。2、第二章税务。第一节机构。原来的第二节“税收种类”改为“农业税收”,下面仍按原来设置的四个目。原来的第六目“工商税收”升格为节,改为第三节工商税收,如能分得清税种,有资料的话,最好按税种分目记述。3、第三章金融。第一节“民间信用”改为“民间借贷”,下设的第一目银楼删去。第二节金融机构,下面仍按原来的两个目。第三节金融业务,一、储蓄改为“储蓄存款”,二、贷款,三、债券。第四节保险,下设一、代理保险,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吴江市支公司铜罗保险所。

二、内容和行文。1、第一章,第一节机构,记述内容脱离“机构”这个中心。第一、二自然段的记述内容是财政收入、财政包干、提留等,写机构必须交代上限年的单位地址、单位性质、部门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等,然后写出发展、机构名称变更,最后交待下限年情况。建议机构内容重写。第二节财政收入、第三节财政支出内容也太简单。2、第四节财政管理要补充内容,主要是对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财务检查、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分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等。3126页,第二节税收种类,下面的农业税与工商税收均有详细记述,要删去,否则有重复。4135页,第一节民间借贷,志文编排的序号有误,节以下的条目为一、二、三……下面共有九目,每个目要空两格,志文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银楼”建议删去。同页,第9行“改革开放后……”要移到137页第九目“典当”后面,作为末段文字。

第七卷  交通邮电。

一、篇目。1、第一章交通。把原来第三节交通管理移到前面来设第一节交通管理机构,下设目一、交通管理所,二、交警中队,三、管理,下设(一)水上管理、(二)道路整治、(三)车辆管理、(四)事故处置、(五)安全教育等子目。第二节水上交通,下设目一、河流、二、航道、三、渡口,原来的第六目其它水运工具改为四、“水上运输”,下设(一)航船客运、(二)轮船客运、(三)水运工具三个子目,就是原来的第四目与第五目。2、第三节陆上交通,仍按原来设置的,一、村道,(三)桥梁归并到镇村建设卷桥梁中,二、镇村公路,原来的第四目陆上交通工具改为三、“陆路运输”,下设(一)交通工具、(二)班车客运、(三)公路货运等子目,“班车客运”可在原镇村公路第一自然段内容中找,当然还要增补内容,特别是公路货运的内容。原第五目陆上运输的内容可归并到班车客运中去。第四节仍按原来的节。3、原来第二章“邮政”改为第二章“邮电”。第一节机构。第二节邮政,下设目一、邮路,二、邮递业务。原来的第三章电信改为第三节电信,下设电话、电报、其它电信通讯等目。

二、内容和行文。1、142页,条目编排格式不对。第一目河流,下面有9条塘、港,要分设子目㈠㈡……㈨,每个子目下的志文要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2143页,二、航道,共有7条,目下要有文字记述,可以概括地记述一下铜罗主要航道的情况,最早的航线始于哪年。3144页,倒数第18行“民国178月”,中间要括公元纪年(1928)。145页,第12行“1946年”前面要加民国35年。4147页,二、桥梁,有50多座,建议归并在镇村建设卷第二节农村桥梁中。5156页,三、“乡镇公路”改为镇村公路,文中有的用“当年”,有的用“同年”,建议一律改用“是年”。6158页,二、交警中队,应写清楚什么时候成立、办公地点、人员编制等情况,下面的两行文字写到交通管理的有关目中。

第八卷  村镇建设。一、篇目。1、卷名改为“镇村建设”。该章节建议作如下修改。2、第一章“集镇建设”改为“镇区建设”。下设第一节镇区建设规划,即原来的第三节。第二节道路街道。第三节桥梁驳岸。3、第二章“乡村建设”改为“农村建设”,照原来的村道、桥梁两节。4、原来的四、“公共设施”改为第三章“公用设施”,原来的(一)“电站”改为第一节“供电”,原来的(二)“水厂”改为第二节“供水”,原来的(三)“液化气”改为第三节“供气”,增设第四节排水。把原来170页的目与子目的内容写到有关节中。5、第四章房屋建筑,下设第一节公共建筑,第二节居民建房,第三节农房建筑。公共建筑的内容要增补,光靠169页上1980~2003年的公共建筑情况表是不够的,那末1980年以前公共建筑有哪些?170页三、“文化设施”,其内容都属于公共建筑,归并到第一节。168页一、“民宅建设”、169页的“小区建设”都应归并到第二节居民建房中,但内容与数据要增补。175页上二、“农房建设”,归并到第三节,内容要增补。表8-4 1990~2003年铜罗镇农村个人建房统计表栏目缺建房户数。6、第五章环境保护,下面的节仍按原来的,原来的第二节第一个目下面的两个子目删去,设目一、水污染治理,再增设第四目固体废弃物治理。7、原来的第五章“市镇管理”改为第六章“管理机构”。下设第一节环境卫生管理所,把178页上二、“环卫所”移入该节;第二节房产管理所,把原来第五章“房产管理”内容整理后移入该节;第三节国土管理所,把177页上第三章的内容整理后移入该节;第四节镇村建设管理服务所,要增补内容。第六章建筑工程队建议删去。176页上原来第四节“圩岸”要删去,圩岸属于农田水利建设,应放在农业卷中的有关章节中。

二、内容和行文。1、164页上,第一节道路街道要分别设目一、道路,二、街道。目下要设子目,条目的编排格式见第七卷交通邮电。2165页,一、“桥梁”下面的一句话要删去,如要写放到节下,桥梁下面分设子目,书写格式同前。166页,第122、“新建混凝土公路桥”一句删去。3168页三、“下水道”,归并到第三章公用设施第四目“排水”。该目全文不到30字,只有下限年数据,没有具体史实,属空条目,内容要增补,要从起始年写起,把发展过程写清楚,要有数据,这里仅有下限年的数据,显然是说不通的。4169页,表8-21980~2003年铜罗集镇公共建筑情况表”移到第四章房屋建筑第一章公共建筑下面。5177页,原第二节土地审批,记述内容违反顺时记事原则。6180页,三、“噪声治理”全文不到100字,该条目既没有时间,又没有数据和具体事例,是空条目,要增补内容。

九章  民政劳动。一、篇目。1、第一章民政。按照原来设置的节目,原第六节地名管理,建议删去,因为它不属于铜罗镇管辖的。2、第二章劳动。把原来的第六节劳动管理机构提到前面,设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劳动就业,第三节工资福利,原来的第三节职工精简下放、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两节合并为第四节精简下放和上山下乡,下设目一、精简下放,二、上山下乡。第五节社会保障,志文中既然提到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那末就要分目来记述,可参考《桃源镇志》劳动章中第四节评审意见。

二、内容和行文。1、183页,第一目删去“早年”一词。2184页一、“社会救济”全文不足150个字,又是空条目。社会救济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跳跃至1998年,吴江市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时间跨越约47年,那末以前的社会救济情况怎样?下面的表格仅3年的数据,内容太简单,要有时间和数据,要增补内容。二、“扶贫”第一句“铜罗的扶贫工作始于80年代初”,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人民公社时期,凡遇重大自然灾害,人民政府都要给予必要的救济,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缺乏劳动能力者,除救济钱款或粮食外,还发放衣、被等物。“21世纪初,扶贫措施多样化,开展扶贫结对活动、春蕾行动……”那末扶贫结对有多少?春蕾行动是什么?该段内容泛泛而谈,没有数据,请增补内容,特别是数据。3185页,一、“优属”改为“优抚”。二、“抚恤”该目不需要将7名烈士一一介绍,只要写明从哪年起对上述烈属、病属怎样抚恤?每年的金额是多少?一直写到下限年。4187页,表9-51990~2003年铜罗镇抚恤救济、救灾物资发放情况”表中看不到救灾物资,改为“1990~2003年铜罗镇抚恤救济发放情况表”,表9-6删去标题中的“见”字。5190页,第七节信访工作,全文不到100字,只有1个数据,1986~2003年,共317件。内容太简单,属空白条目,干脆删去。6189页,第六节地名管理,它不属于铜罗镇管辖,建议删去。7190页、191页,时间称谓“解放前、后”建议一律用“新中国成立前或后”。机构名称要用全称,191页第8行“铜罗劳动所”改为“铜罗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193页,第六节劳动管理机构,机构的写法请见第六卷财税金融第一章第一节机构的评审意见。

第十卷  司法治安。一、篇目。1、卷名改为“治安司法”。2、第一章治安。下设第一节机构。原来第一节“治安整顿”改为第二节治安管理,这一节的内容要整理和增补,分别设目一、剿匪肃特及镇压恶霸,二、取缔反动道会门,三、改造四类分子,四、打击刑事犯罪,五、禁赌扫黄。原来的第二节“治安管理”改为第三节“户籍管理”,下设目一、常住人口管理,二、外来人口管理。第四节消防。第五节综合治理。

 

3、第二章 司法。下设第一节机构,第二节法制宣传,第三节民事调解,第四节“公证”改为“法律服务”。原来治安章中的第四节“安置帮教”移过来,改为第五节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

二、内容和行文。1、该卷分治安与司法两章共7页,分九节,除去3张表格,全文不足2500字,内容显得非常单薄,仅靠这些文字很难写清楚铜罗镇从新中国成立前到2003年铜罗镇撤并,前后跨越60多年的治安司法内容。有必要进一步收集资料,增补内容。2198页,末段“2000~2003年处理的交通案件”以及199页二、“交通管理”移到交通邮电卷中的交通章中。

3、户籍管理中“派出所成立外来人员管理办公室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要增补内容,外来人员管理办公室有多少协警,制订哪些管理措施,怎样管理,都要记述清楚。4199页三、“消防”不足150字。90年代,铜罗组建消防队伍后,派出所每年有否对消防队员进行消防演习,有否进行防火工作的宣传,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议?全镇确立哪些单位为消防重点单位?镇区人口稠密地段设有多少消防栓?90年代至2003年铜罗镇撤并,全镇有否发生火灾、出动消防车现场扑救等,请到派出所查找资料,增补内容,写到下限年。5194页,第一节机构,即原来的章下序,铜罗什么时候成立司法办公室文中看不到,人员编制有多少?要补充内容,写到下限年。6195页,第三节民事调解,19812003年,铜罗司法办和法律服务所共受理民事纠纷案件6295件,20多年总结一下,这不是志书的记述方法,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分别按年份列出几年的数据,进行记述。

《青云志》。第五卷  商业和工商管理 。一、篇目。1、卷名改为“商业”。2、第一章商业体制。第二节节下目设置有误,供销社不属于国营商业,要单独设节。第一节私营企业,第二节国营商业,下设一、粮管所,二、食品站,第三节供销社商业,第四节集体商业,第五节个体商业。3、第二章商品流通,仍按原来的节目。4、增设第三章饮食服务业,下设第一节饮食业,下设目一、酒楼饭店,二、糕团小吃店,三、茶馆(茶室)。第二节服务业,下设目一、旅馆,二、浴室,三、美容理发,四、修理,五、照相等。5、原第五节“对外贸易”改为第四章“对外贸易”。下设第一节机构和出口商品,第二节经营方式。工商管理改为第五章,下面各节、目不变。

二、内容和行文。1、青云粮管所的内容要增补,粮管所机构的写法见《铜罗志》第六卷财税金融卷二、内容与行文的评审意见。2141页,倒数第5行,民国27年,要括注公元(1938)。142页第5行“党和政府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改为“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违反顺时记事原则。143页,第2行先写1981年,后面写60年代初期。第14行先写1979年,后写1984年度。157页,第819923月,第10行,1983年底前。4、机构名称不一致。142页第15行“60年代初期,供销部迁至天亮浜集镇”,143页第4行“60年代初期,供销站在墐下浜……”究竟是“供销部”还是“供销站”?5143页,倒数第6行“供销社转制”宜改为“供销社实施产权改革”(转制)。6、句子不能倒数。146页,倒数第2行“公司转制于2000年底完成”,将倒装句改为“2000年底公司完成转制”。7148页,倒数第18行,说法不统一,且不符合事实,“1960~1962年,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倒数第2行“1960~1962年困难时期”,要统一用“三年困难时期”。因为这三年根本没有自然灾害,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8、153页,第二节生产资料供应四、“煤碳石油”改为“燃料”,下面的子目(一)“煤炭”改为“煤球”,(二)“石油”改为“柴油及汽油”。这两个子目内容太少,要增补内容,写到下限年。9153页,第三节生活资料供应下面的三个目各类商店都没有数据,特别是下限年。10158页,最后自然段要写到下限年,即200110月青云与桃源合并时,全镇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有多少。

第六卷  财税金融。

一、篇目。1、第一章财政。第二节财政体制及财政收支,建议下设目一、财政收入,二、财政支出。增设第三节财政管理。2、第二章税务。第二节“税收种类”改为“农业税收”,下面仍按原来的目。原来的第六目“工商税收”改为第三节“工商税收”,如能分得清税种,最好分目记述。3、原来的第四章“金融”章的序号标错,改为第三章“金融”。第一节“民间信用”改为“民间借贷”。第二节金融机构,要分设目一、信用合作社,二、中国人民银行吴江支行青云营业所。4、第三节金融业务,下面的一、“储蓄、存款”把中国的顿号去掉,直接写“储蓄存款”。5、第四节保险,下设目一、代理保险业务,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吴江支公司青云保险所,三、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青云点。

二、内容和行文。1、174页,第一节民间借贷下设目一、粒半头,二、卖青苗,三、贴水,四、其它借贷。目的字体用黑体字,志文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2、第三节财政管理要增补内容,主要是对全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财务检查,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分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等。3、第二节财政体制及财政收支,该节财政支出的内容只有一句话,2000年镇财政合计支出为2061万元。要从新中国成立初到人民公社时期,财政支出主要有哪些项目,80年代后期,财政支出实行预决算制度,财政支出又有哪些项目,要增补内容。从165页上表6-3 1986~2000年青云镇财政支出情况统计表中,看出财政支出的项目较多,可以从表格中从上限年、中间、下限年列举出几个项目、数据记述。4175页,第三章金融机构,把信用社从成立到与农行青云营业所合署办公,要按目将一、信用社、二、农行青云营业所机构沿革的情况分别写清楚,这一节的内容要按目整理一下。5179页,第四节保险,要按目整理内容,把一、代理保险业务归并在一起。另外把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吴江支公司青云保险所和三、太平洋保险公司青云点有关集体财产和车辆保险的投保、理赔等有关业务,特别是数据要增补。

第七卷  交通邮电。一、篇目。1、第一章交通。把原来的第三节“交通管理”移前,设第一节管理机构,下设目一、青云交通管理站,二、青云公路交通管理站,三、管理,下设子目(一)水上管理,(二)道路整治,(三)车辆管理,(四)事故处置,(五)安全教育等目。第二节水上交通,把原来水运设施的目删去,子目改为目一、航道,二、渡口,原来的二、“水运工具及运输”删去,改为三、“水上运输”,下设(一)航船客运,(二)轮船客运,(三)水运工具,就是原来第二个目中的内容,按有关内容整理补充后,写到上面三个子目中。2、第三节陆上交通,原来的一、“陆运设施”删去,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即一、村道,二、镇级公路,三、镇区公路。原来的四、“桥梁”归并在镇村建设镇区和农村桥梁中。原来188页上二、“陆运工具及运输”删去,改为四、“陆路运输”,下设(一)交通工具,(二)班车客运,(三)公路货运等目。第四节仍按原来的节。3、第三章邮电。第一节机构,就是章下序的内容。第二节邮政下设目一、邮路,二、邮递业务。第三节电信下设目一、电报,二、电话,三、原来的第三目要分开,标题中间不能用顿号,改为三、“移动电话”,四、无线寻呼,五、宽带上网。

二、内容和行文。1、交通管理的内容要收集资料增补班车客运、公路货运的内容,原来第三节交通管理中有关震桃公路建成通车以及青云汽车站的内容可归到陆路运输中,另外还有哪些班车,每天有几班,都要补充内容,特别是公路货运的内容。2、邮递业务,只有报刊订阅业务。志文中说80年代后,邮政业务项目增加,但增加哪些项目,文中没有看到,如函件、包裹、特快等都没有记述。1988年,青云邮电支局开办邮政蓄储业务,文中只看到2000年的全年业务收入,内容太少。3、志文编排顺序有误,节以下的条目的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㈠㈡㈢……123……同一层次的序号及标题字体都要一致,志文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182页、188页都不规范。

第八卷  村镇建设。一、篇目。1、卷名改为“镇村建设”,因为下面的内容先写镇区,后写农村。2、原第一章“基础设施建设”改为第一章“建设规划”,下设第一节青云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第二节青云镇中心村建设规划。3、原第二章“公共设施建设”改为第二章“道路桥梁驳岸”。下设第一节道路,下设目一、镇级公路,二、镇区道路,三、村级公路。第二节桥梁,下设目一、镇级公路桥梁,二、镇区桥梁,三、农村桥梁,原第三节驳岸建设改为第四节驳岸。4、原第四节“房屋建筑”改为第三章“房屋建设”。下设第一节公共建筑,第二节居民住房,第三节农房建筑。原第五节河道开浚建议删去。5、原第二章“公共设施建设”改为第四章“公用设施”。下设第一节供电,第二节供水,第三节排水。6、原第三章改为第五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第二节按原来的节,第二节下设的目中增设第二个目二、水源地保护,其它内容照旧。7、原来的第四章“市政管理”改为第六章“管理机构”。下设第一节房产管理所,把214页上的内容整理移入该节。第二节国土管理所,把221页、212页、213页上内容整理后移入该节。第三节建设管理服务所,内容要增补。

二、内容和行文。1、卷下序,第7行“1995年初,委托苏州环保学院……”缺主语“镇政府”。2、建设规划章中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既然有规划,必定有规划的具体内容,该两节要增补内容。3、把194页上的第二目市镇公路移到第一目,改为“镇级公路”,要分设三个子目(一)青桃公路,(二)青浔公路,(三)中心公路。每个子目的志文要另起行,首行空两格书写,要写清楚每条公路的建成年月、起点到终点、长度等。4、把193页的镇区道路移到后面成为第二目“镇区道路”,下面有9条街道,要分别设九个子目,按镇级公路子目的写法,这里的写法不规范。5、把195页上的第二目“市镇公路桥梁”改为“级镇公路桥梁”作为第一目,镇区桥梁改为第二目,农村桥梁为第三目。6、第200页,原第四节房屋建设一、“镇区”这段内容把公共建筑与居民住房混淆在一起,要按第一节公共建筑、第二节居民建房把内容整理后还要增补,特别是居民住房,文中只有下限年数据这远远不够的,把201页上二、农村改为第三节农房建筑。7203页,第四章公用设施第一节“电力”改为“管理机构”,要从最早的机构成立开始,第二自然段“1999年,更名为青云供电所”句子缺主语“青云电力管理站”。第12行“青云电力所历任站长……”改为“青云供电所历任所长(站长)……”下面二、“供电”改为第二节“供电”。倒数第7行“20世纪”要删去,凡例中已交代。把三、“供电线路”按时间顺序归并到目中,原第二节“给排水”改为第三节“供水”。8、第四节排水,就是206页上的内容,该内容太简单,要增补,要从上限年写起,写到下限年。9207页,第二节环境治理,原第一目“水污染防治”用12条文式要删去,第一句话“对重点排放污水企业进行监管整治”缺主语,改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政府对排放污水企业进行监管与整治”。10208页,首行②“切实抓好公共饮水卫生”一句删去。改为目二、“水源地保护”。原来的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改为“农村环境治理”,全文不到150字,内容要增补,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环境整治,采取什么措施,重点是哪些方面的整治?包括道路保洁、河道疏浚等,要写到下限年。这里仅有1998年底的数字,是不全面的。11215页,原来的第四节“环保”、第五节卫生绿化城管,没什么具体内容,建议删去。附青云镇“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建议放到丛录中。

第九卷  民政劳动。一、篇目。 1、第一章民政。第一节至第五节仍按原来设置的节。第六节“地名管理”属于吴江县地名管理办公室的职权范围,不属于桃源镇管辖,建议删去。2、第二章劳动。把原来的第五节“管理机构”移到前面,改为第一节“管理机构”;原来的第一节“劳动就业”改为第二节“劳动就业”;第三节工资福利;原来的第三节“职工精简下放”、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两节合并,改为第四节“职工精简下放与上山下乡”,下设目一、精简下放,二、上山下乡。3、增设第五节社会保障,评见《铜罗志》评审意见——第九章民政劳动。

二、内容和行文。1、第一节管理机构。介绍一个机构,一定要交代上限年的单位地址、单位性质、人员编制、职能等,然后写出发展、机构名称的变更,最后要交代下限年的情况,该机构内容要增补。2、志书要“顺时记事”,本卷中有很多地方都违反这一原则。如220页,第一节段末“2000年,五保人员……”而接下来写“1985年……”应该将“2000年,五保人员……”置于最后。221页,第二节救济扶贫,第7行“1996年……”段末写“1965年底……”;223页二、“抚恤”,一开始先总结“到2000年底……”下面接着写“1969年……”。3333页,第二节治安管理,该节内容较多,如果不分设目,又要违反顺时记事原则。建议设目一、清剿土匪,二、镇压反革命及恶霸,三、取缔反动道会门,四、改造四类分子,五、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六、禁赌扫黄,七、专项斗争,八、110处接警等。内容要整理,有些内容要增补,有些无关内容要删去。

第十卷  司法治安。 一、篇目 。1、第十卷卷名“司法治安”改为“治安司法”。2、第十卷治安司法。下设第一节机构,第二节原来的“治安整顿”改为第二节“治安管理”,原来第三节治安管理下设的目一、户籍管理,二、交通管理,三、消防管理均升格为节。第一节户籍管理下设目一、常住人口管理,二、外来人口管理。3、第二章司法。原第一章司法下面的小序改为第一节机构,原来的第一节法制宣传改为第二节法制宣传,第三节民事调解,原来的第三节“公证”与第四节“法律服务”合并为第四节“法律服务”。

2、内容和行文。1、该卷内容太少,除去了3张表格,全文不到6000字。我的总点意见是要继续收集有关资料,增补内容。2、违反顺时记事原则。志文中多次出现此情况,如220页第一节社会福利,221页第二节一、“社会救济”,223页二、“抚恤”,233页第一节“机构”,第二节“治安整顿”。3230页,第一章第一节机构,看不出青云镇什么时候成立司法所,机构的写法见第十卷民政劳动二、“内容和行文”的评审意见。4222页二、“扶贫”,把文中①②③④删去,志书忌用条文,中间用分号隔开。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人员黄晓倩:《桃源志》第十一卷 政权

一、篇目。1.缺少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政权,建议添加清朝末年的“董事会”“议事会”,设置为一节,放入第一章参政议政机构中。2.第一章参政议政机构下设置“第一节 董事会 议事会”“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 政协”。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的目的顺序重新排列,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置“一、人民代表选举”“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三、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四、代表批评、建议和意见”。第一目人民代表选举建议直接写,不以时间划分,因为本来就已经很清楚。第二目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不设置目,顺时叙事,尽量简练。第三节政协,不设置目,因为删去没有意义的赞扬性语句后实际的内容很少,建议两个目合并,把表格放在这一节的最后。3.第二章行政设置章名改为“人民政府”,下设置“第一节 镇(乡)行政机构”“第二节 政事纪要”,建议删去原来第二节职能机构的内容。第一节不用时间来设置目,直接顺时叙事。4.第三章经济管理组织章名改为“农工商总公司(经济联合委员会)”。

二、志文编次 。节以下的条目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正文都要另起一段空两格写。第364页,第二节职能机构,目的格式要调整。全志书都要注意志文编次。

三、行文与内容。1.第339页,“人大主席团在人大会期间的工作职责:1、……;2、……”建议不要用一句话一段这样的罗列,放在一起写,“人大主席团在人大会期间的工作职责有……”即可。第352页也有此问题,建议组织一下文字,写成段落,不按照“1、……”“2、……”这样的形式写。2.缺少下限年的内容,或者没有时间范围。例如,第352页,政协工作活动只是写“每年……”,没有具体的几几年。第364页,第二节职能机构都没有写时间,可以写一下何时设立的以及之后的发展情况。3.362页,倒数第三行“吴江市委吴发干[2001]91号”,中括号改为六角括号“〔〕”。4.尽量少用“解放前”“解放后”,可以改为“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5.表格问题。①表格需要重新排版,同一页上的表格不能分开。志书全文的表格都有这个问题。②表格标题缺少时间。例如表11-1、表11-3、表11-8等,建议添加“xxxxxxxx年”。③表格转页要有表头和表序。表11-4、表11-5等都有这个问题。④表11-2,有两栏没有内容,只有“-”,建议删去这两个栏。表格两端不能封死。表头中“年度”改为“年份”,与表格标题相统一。⑤“~”与“至”的用法。“200110月~2010年……”改为“200110月至2010年……”,表11-611-7等建议把波浪线“~”改为“至”。

第十二卷 党派社团。一、篇目。1.第一章章名改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删去“桃源地区(严墓区)”。第一章第一节节名改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第二节节名改为“中共地下党基层组织”。2.第二章第一节“乡(镇)党组织”改为“镇(乡、公社)党组织”,与章名统一。3.第二章第四节党委工作机构是每一个办公室的内容,建议改写为具体的工作,设置一节“纪律检查”,就是原来第四节第二目纪检的内容,把重点放在纪检工作上。其它的职能科室建议删去。4.有没有其它政党的内容,例如国民党的内容,如果有要增加一章。5.第三章第六节其他社会团体,建议按照成立的时间排列目。6.目录中,把第二节中的附的内容也写为一节“第三节 革命斗争回忆录”了,建议在目录中删去。

二、志文编次。 节以下的条目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正文都要另起一段空两格写。第394397页,以每一次党代会为目名,要添加“一、”“二、”“三、”……。子目“(一)、……”后面的顿号要删去,第410411页,子目名中的顿号要删去。

三、行文和内容。1.第一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文字内容描述过于细致,建议删去细节性的描述,写清楚人员、地点、时间以及简要活动结果等,可以参考《松陵镇志》关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写法。2.371页,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目目名“中共浙西路东特委”是否应该为“中共浙西特委”,在第373页正文中写道“决定建立中共浙西特委”。3.381页,第三段第一行“翌年”改为“1941年”,用具体的年份。4.错别字。第390页,第二节第一行“属吴江县严墓区瞎”,“瞎”改为“辖”。第420页,第五节第一段倒数第二句“老龄诿”,“诿”改为“委”。5.删去不必要的“了”,例如第380页、391页、418页等。6.删去双引号与双引号之间的顿号,例如第405页等。7.志书不用“曾”。第415页,第六行“镇团委还曾……”删去“还曾”。8.缺少下限年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只写到2003年,建议补充至2010年下限年。第422页,“科学技术协会”也缺少下限年的内容。9.表格问题。①第388页,表12-3机构名称中“‘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的名称是什么?不能只写一个时间。第390页,表注部分,“备注:……”把“备”删去。表12-4的表注也要作此修改。②备注一栏没有内容不用“-”,可以空着。表12-6、表12-8、表12-9、表12-10等都要把备注栏中的短横线删去。③表格相同的内容并列写分栏要用双竖线,例如表12-15。④表格表序不正确,第415页,“表11-15应该为“表12-15。第419页,“表12-17-1”与“表12-17-2分别改为“12-17“12-18”,后面的表格也要作相应修改。

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一、篇目。1.第一章章下序的内容过多,而且有表格,建议概括一下内容,把可以写在后面几节中的内容移过去写。2.第一章第一节旧式教育下设两个目“一、概况”“二、私塾学堂简介”。私塾学堂简介的内容就是附的内容,每一个学校为一个子目。3.第一章第三节小学教育第二目村级小学下设两个子目“(一)概况”“(二)学校选介”,“(二)学校选介”中可以选取几个重要的学校介绍一下,以每个学校为孙目。4.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目桃源中学第二个子目联办中学,建议可以设置孙目,每一个学校为一个孙目。5.第一章教育中建议添加“教育经费”“教师师资”的内容,增加一节“教师 经费”,下设“一、教师师资”“二、教育经费”。教师师资可以写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学历总的情况。教育经费可以写每年财政的投入。6. 第二章科技第一节科技机构设置两个目“一、机构”“二、荣誉”。7.学校如果合镇合并后还是存在的,只是改了名字的,建议不要用时间来分开写,放在一个地方写,可以都放在《桃源志》中,《铜罗志》《青云志》可以采用互见。

二、志文编次。 节以下的条目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正文都要另起一段空两格写。第429页,“1、桃源中心幼儿园”改为“(一)桃源中心幼儿园”,后文子目名称都要如此改写。第437页,第一章第三节第一目下面的子目都应该用(一)(二)(三),第449页第四节第一目也要作相同修改。

三、行文和内容。1.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删去。例如,第428页,第二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顿号都要删去。

2.删去修饰性的词语,例如第432页第三段第六行“潜心参与……”,删去“潜心”。3.表达有歧义。第461页,第三段倒数第五行“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高考成绩逐年上升……其中本一上线率获吴江市第二,是年被清华录取1人、复旦1人、上海交大5人、南大6人、北京外国语学校1人、上海财经大学2人……”这句话让人误解为青云实验中学的高中有这么多人考上名校,但实际上都是初中毕业生在别的高中的高考成绩,建议删去这些内容。4.“亩”和“平方米”,建议统一用“平方米”,第462页第三段第一行“占地面积133338平方米”,第461页第二段第三行“占地200亩”,建议统一单位。5.457页,第六段“2006年……”移到“2007年……”之前,否则违反了顺时叙事。6.470页,“ppm”中文名称是什么?建议写一下中文。7.表格问题。①表13-2-1与表13-2-2分别改为“表13-2“表13-3,后面的表格都要重新排序号。②表格中“年代”改为“年份”,例如表13-2、表13-6、表13-8等。如果表格的标题中没有用“年度”,表格中也要统一把“年度”改为“年份”。

第十四卷 文化广电新闻。一、篇目。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2.文化卷,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置“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团体”“第三章 文化活动”。3.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下设置“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第三节 文化中心”“第四节 图书室”(下设置在“一、镇图书室”“二、学校图书室”)“第五节 文化广场”“第六节 书店”。4.第二章文化团体,下设置“第一节 文学社团”(即是原第一章第三节文学社团的内容)“第二节宣传队”(下设“一、农村俱乐部”“二、文艺宣传队”“三、电影放映队”)。

5.第三章文化活动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二节文化活动,下设“第一节 旧俗文化”“第二节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收集”“第三节 文艺创作”(原来的第二目新潮文化中的第四个子目,还可以把一些诗文的创作、杂志的创办放进去),原来的第三目社会文化变为这一章的章下序。

二、行文和内容。1.第472页,“1、文化活动。……2、文化团队活动。……3、文化市场管理。……4、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建议合成一段,不要用“1234”这样的罗列。2.双引号之间、书名号之间的顿号要删去。例如,第472页、第475页等。3.表格问题。①分栏要用双竖线,表14-1、表14-2。②表14-2,表格两端是开放式的,不能封死。

第十五卷 卫生。

一、篇目。1.第一章第二节卫生院下设置三目,“一、桃源镇卫生院”“二、青云卫生院”“三、铜罗卫生院”,把后面青云志、铜罗志中的卫生院合并到这里,不要把一个卫生院分开到两个地方写。2.第一章第四节医药商店下设置三目,“一、桃源医药店”“二、庄志南中药店”“钱龙春中药店”“四、桃源医药商店”,其中“一、桃源医药店”是由这一节的第一段“戴增福国药店”与第四段桃源医药店合并成的,因为桃源医药店的前身是戴增福国药店,可以放在一起写。把这一节的最后两段作为节下序。3.第四章第三节节名改为“卫生村镇创建”,这一节的内容中目和子目的设置比较混乱,建议不设置目,直接顺时叙事,把重要的卫生村镇创建的时间节点上发生的事情写清楚,把取得的成果按照时间写进去。

二、行文和内容。1.“解放前后”尽量用“新中国成立前后”。2.497页,第四段第一行“我国”改为“中国”。3.单位的使用不正确。例如第499页,第四段第二行“灶边井1601只”,“只”改为“口”。4.501页,第二目公共场所卫生,没有时间范围,建议写一下是从几几年开始,至几几年取得了什么成果。5.文中的“公里”建议都改成“千米”,全文都要统一。例如第503页,最后一段倒数第四行“30多公里”。6.删去不必要的“了”,第497页、第500页、第503页等。7.表格问题。①备注中空白的地方不用“-”,不需要标注任何标记。表15-1、表15-2备注中的“-”都要删去。②没有单位,表15-4、表15-5、表15-6都没有标注单位。

第十六卷 体育。

一、篇目。第一章第一节体育机构中第一段“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放入卷下序中。第二段、第三段“1955年起,农村各中、小学……”放入第510页学校体育中去。

二、行文和内容。1.第507页,“到2010年,桃源镇已成立铜罗东方广场舞蹈队、青云太极分会……”能否写清楚是何时成立的。2.507页,“1991年,镇老年体育协会成立”而第509页“199912月,桃源镇老年体育协会成立”,建议核实一下成立年份。3.511页,第四节第一段,是何时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建议写一下开始的时间。4.删去形容词以及不必要的“了”,例如第511页,倒数第三行“认真完成国民体能测试任务”删去“认真”。第507页、第511页、第512页都有可以删去的“了”。

《铜罗志》。第十一卷 政权。 一、篇目。1.第一章参政议政机构,如果有“董事会 议事会”的内容可以设置一节,没有就设置两节“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政协”。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的目的顺序重新排列,设置“一、人民代表选举”“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三、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目人民代表选举建议直接写,不以时间划分。第二目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不设置目,顺时叙事,尽量简练。第二节政协,顺时叙事,不设置目。2.第二章行政设置章名改为“人民政府”,建议删去第三节职能机构的内容。第四节基层管理组织,在第一卷第二章、第三章中有相同的内容,建议删去这一节。3.第三章经济管理组织,第一节节名改为“农工商总公司”,第二节职能机构是否要写,因为这一章是经济管理的,职能机构中像酿酒集团公司、房产开发公司等是否属于管理组织?

二.内容和行文。1.在表示时间区间的时候,汉字与数字之间的连接用“至”,例如第205页,第一行“9月下旬~12月”改为“9月下旬至12月”。2.没有写到合并年,第207页,第二节政协只写到1996年,建议写一下2003年的情况。第223页,第二节职能机构只有成立年份的一句话内容,建议补充发展情况至合并年。3.208页,第一节第一目与第二目,建议变为一张表格,不设置目。4.表格问题。①表11-1,人大主席、人大副主席分别改为“主席”“副主席”,在内容中删去性别。②表11-2,最后一行,20022003是第几届?③表11-3,最后一栏没有内容建议删去。

第十二卷 党派社团。一、篇目。1.第一章第一节严墓地下党组织和《桃源志》中第十二卷第一章第一节进驻桃源的地下党组织,有较多的重复,因为都是在一个地区活动的,建议把《铜罗志》中的这一节删去。2.第二节节名改为“中共严墓区委员会”,写全名称。3.234页,第五节党委职能部门,建议把节名改为“党委工作”,这一节的内容把党委的每一个办公室都写了,是否有必要?重点在工作,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机构。

二、内容和行文。1.第243页,第二章第一节工会,建议添加一些工会活动的内容。2.346页,第四节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二段,“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艺术教育学校”“铜罗镇被评为艺术教育镇”,与少年先锋队没有太大的关系,建议删去。这一节的内容建议写到合并的2003年底。3.表格问题。①表12-1,“正、副职姓名”可以改为“姓名”,因为已经有一栏区分了职务了。②表12-2,“正职姓名”改为“姓名”,因为表格中还有副书记;把机构名称及职位一栏中的内容写全,有几行只写了机构或者只写了职位,表12-3也作相同修改。③表12-6需要重新设计,例如以下这种形式:

12-6        19772003年铜罗镇(公社、乡)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届次

职务

姓名

备注

X

书记

XXX

 

X

副书记

XXX

 

X

委员

XXX

 

④表12-10,少先队组织中有一栏没有任何内容,要删去。

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一、篇目。1.铜罗中心小学、铜罗中学都放到《桃源志》中,这里可以写“见《桃源志》第十三卷……”。2.建议添加一节“教育经费”的内容。

二、行文。1.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第250页,第一行“‘三字经’、‘百家姓’”,双引号要改为书名号,《三字经》《百家姓》,书名号之间的顿号要删去。2.表格问题。表13-2需要重新设计,不用区分美术、学科,用获奖的等级来分栏,可以与《桃源志》第444页表13-1120042010年桃源镇铜罗小学生参加省、全国级竞赛获奖统计表”合并,并且要写个表注注明铜罗小学名称的变化。

第十四卷 文化广电新闻

一、篇目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置“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活动”“第三章 出版物”“第四章 文学社团”。2.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电新闻第二节广播、第三节电视的内容。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下设置“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第三节 剧场、影剧院”“第四节 文化广场”“第五节 图书馆”“第六节 书店”。3.第二章文化活动是原来第三节文化活动。4.第三章出版物是原来第四节著作及诗词辑录,下设置“论著”“诗词选辑”“报刊”,原来的第二目出版物可以放到“论著”中去,原来第二章第一节新闻的内容也可以放入“报刊”中。5.第四章文学社团是原来的第五节文学(艺)社团。

二、行文和内容。1.㎡改为“平方米”,第261页第四段第二行、第262页第一段第一行等都要把㎡改为平方米。第269页第三段第二行“功率500W”改为“功率500瓦”,下文中也用了汉字,要统一。2.书名号之间、双引号之间的顿号要删去,例如第260页、第264页等。

 

第十五卷 卫生。一、篇目。1.铜罗卫生院的内容写到《桃源志》相应地方,不要分两个地方写,采用互见。2.第二章医疗保健第一节医疗保健制度,没有写铜罗具体的制度实施,和《桃源志》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是一样的,建议采用互见。3.第四章第三节创建卫生镇,节名改为“卫生镇创建”。

二、行文和内容。1.尽量少用“解放前”“解放后”,用“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2.单位的问题。第271页,第三行第四行,“23斗米”“收米5石”,因为“斗”和“石”都是现在不用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也是可以换算的,建议可以统一一下用“斗”。在清代:1=2斛,1=5, 1=101=10合。第281页,第二段倒数第四行“镇公厕共有6只”,改为“6间”。3.274页,因为没有设置目,第四节医药商店要按照药店开办的时间来写,第二段的内容就要放到第一段中。这一节最后一句,“2003年,共有中药店两家,分别为铜罗医药商店和铜罗卫生院药店”,这两家药店是不是都是中药店?4.277页,第二章第二节妇幼保健,建议写到合并年。

第十六卷 体育。一、行文和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机构,只写了是几几年成立的,没有后续的发展情况,也没有写合并那一年的情况,建议补充一些。2.第283页,第二节第二段第五行“10/套”、倒数第二行“30/套”,改为“10件每套”“30件每套”。3.284页,第一节第一段,第一段体育活动的罗列,不要用“123、”这种形式,可以把“123、”删去。4.285页,第二节学校体育,只写到了1991年,建议补充至合并年。

《青云志》。第十一卷 政权。一、篇目。1.第一章参政议政机构,如果有“董事会 议事会”的内容可以设置一节,没有就设置两节“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政协”。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的目的顺序重新排列,设置“一、人民代表选举”“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三、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目人民代表选举建议直接写,不以时间划分。第二目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不设置目,顺时叙事,尽量简练。2.第二章行政设置,建议删去第二节职能机构的内容。第一节行政机构节名改为“乡(镇)行政机构”,不设置目,把原来的第二目青云镇(乡、公社)行政机构历任主要负责人设计为一张表格。3.252页第三节基层管理组织的内容和第一卷区域区划的相似,建议把第三节删去。

二、行文和内容1.这一卷的表格标题都缺少时间。2.253页,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行“取销”改为“撤销”。3.254页,第二节管理机构,都没有后来的发展情况,建议写到合并年。

第十二卷 党派社团。一、篇目。1.第一章第一节青云地下党组织和《桃源志》中第十二卷第一章第一节进驻桃源的地下党组织,有较多的重复,因为都是在一个地区活动的,建议把《青云志》中的这一节删去。采用互见法。2.第一章第二节不设置目,原来第二目“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建议只保留表格。3.268页,第四节党委工作机构,建议把节名改为“党委工作”,这一节的内容把党委的每一个办公室都写了,是否有必要?重点在工作,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机构。4.288页,第四目“贫代会”,目名建议用全称“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二、行文和内容。1.第261页,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第一行“195810月~200110月”改为“198510月至200110月”。2.262268页,委员的名单设计成表格。3.279页,纪律检查的工作建议概括一下,不要照抄文件“123、……”。

第十三卷 教育科技。一、篇目。1.第一章第一节旧式教育,重新整理一下顺序,要顺时叙事。2.第一章第二节幼儿教育中,第二目“中心幼儿园”因为合并之后还是存在的,建议学校都集中到《桃源志》一起写。教育这一章的学校,合并之后还是存在的,建议放在《桃源志》中一起写。3.第一章第三节小学教育建议下设置“一、农村小学”(原来第二目的第一个子目“中(小)乡时期”和第二个子目“青云建乡(公社)后村小”合并)“二、青云中心小学”。民国时期的内容概括一下,作为节下序。4.318页,第一章第五节第二目“成人教育”目名改为“成人教育中心校”。5.建议添加一节“教育经费”的内容。

二、志文编次。节以下的条目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正文都要另起一段空两格写。第321页、第233页都有志文编次的问题,已经在志书上作了详细修改。

三、行文和内容。1.志书不用“曾”,例如第309页最后一段第一行“曾获……”删去曾。第324页第一行删去曾。2.313页,第一段倒数第七行“翌年”改为“1993年”。3.表格问题。①表13-4删去表格备注中的“-”,表13-7也有这个问题。②表格中有两个单位的不能把单位标注在表格左上角,例如表13-13有两个单位,要写进表格中。

第十四卷 文化广电新闻。一、篇目。1.卷名改为“文化”,因为广电新闻也属于文化,把原来第一章的章下序变为卷下序,下设置“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第二章 文化活动”“第三章 出版物” 2.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即原来的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加上第二章广电新闻的内容。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下设置“第一节 文化站”“第二节 广播电视”。3.第二章文化活动是原来第二节文化活动。注意志文编次。4.第三章出版物是原来第三节诗文选录,下设置两节“论著”“诗文”,第一节论著可以把作者姓名,简介,以及作品写一下,按照作者的生卒年为顺序。原来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目、第二目、第五目可以放到附录中。第二节诗文可以概括的写一下在什么时期有哪些人有哪些作品,不必要把具体的作品都写出来。

二、行文和内容。1.第326页,第三段第一行“文化站归□县文化局”,方框的内容是否为“吴江”。2.14-2,“年度”改为“年份”,把“﹨类别”删去。

第十五卷 卫生。一、篇目。1. 青云卫生院的内容写到《桃源志》相应地方,不要分两个地方写,采用互见。2.第二章医疗保健第一节医疗保健制度,没有写青云具体的制度实施,和《桃源志》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是一样的,建议采用互见。3.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目目名改为“农村合作医疗”。4.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下设置“(一)妇女保健”“(二)儿童保健”。5.第五章第二节创建卫生镇,节名改为“卫生镇创建”。

二、行文和内容。1.第342页,第一段倒数第二行“我国传统中药”,我国改为中国。2.15-1标题“民国到1952年……”具体是民国多少年?

第十六卷 体育。一、行文和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机构的内容建议写到合并之时。2.第二章第一节群众体育,重新整理一下时间顺序。3.删去“认真”这样的形容词,第358页,第二节第一段“认真贯彻”把“认真”删去。4.360页,第二个子目“荣誉和成果”删去第二段,因为和学校体育没有很大的关系。5.16-1,删去备注中的“-”以及合计。6.第二章第二节的子目名称后面的句号都要删去,例如第358页“(一)概况。”句号删去。

 

 

 

(会议由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赵玲负责整理。)

 

 

 

 

 

 

 

 

 

 

 

报:区委副书记孙悦良、区政府副区长吴琦,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送:全区各修志单位,区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存档。

                                                   

编辑:顾晓红        审核:于振华        签发:沈卫新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制         印数:8

                                                   

电话:63016912          电子信箱:dajgxh2011@163.com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