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文学艺术 >> 文学 >> 吴江文学艺术

吴江文学艺术

2022/12/3 3:45:3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3481

第一节 诗  文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被誉为“国学大师”的同里人金松岑,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江苏》上发表《孽海花》前两回。后,他与常熟曾朴拟订六十回书目,由曾续成。金松岑的诗文在当时颇有声望,章太炎称其文“意气骏发为豪杰之文”,陈石遗则称其诗“在明则杨升庵,在清则龚定庵,可相仿佛”。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及大革命的思潮对吴江知识界有深刻影响。他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时论及小说、诗歌,宣传新文化、新思想。陈去病著作颇丰,对吴江的历史、文化、人物、著作都作了大量搜集整理编纂工作。柳亚子一生写下了许多挞伐反动统治、歌颂新社会的诗词。此外,徐蔚南、朱剑芒、沈昌眉、杨天骥等都写下了许多诗文,抒发对人生、艺术的追求。抗日战争时期,沈月箴参加抗日斗争,出入敌占区递送情报。一次,得到有良知的日伪女警察援救脱险。后,她撰文《女警察》刊登在《义旗》第一期上,感谢那位女警察的爱国心。钱今昔先后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大美晚报》副刊《浅草》、《草原》上发表许多散文和杂文、报告文学,后到福建参加中共领导下的办报活动,并出版单行本《上海风景线》、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的血腥罪行。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吴江文学事业呈现繁荣景象。50年代,群众性诗歌创作兴起,1958年赛诗会遍及城乡,县以上报刊多次发表吴江人的作品和民间诗歌、歌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潘庆舲,50年代起,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出版译作20余种,主要有长篇小说《大街》、《巴比特》、《珍妮姑娘》,波斯文学名著《鲁达基诗选》、《九宫亭》、《古代波斯故事集》等。儿童文学家钱景文(女)发表儿童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和理论文章20多万字,并负责编辑过80多本儿童小说、报告文学及散文,其中有10余篇得各类儿童文学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江县文学创作再度繁荣。1984年以后,在县文联、文学协会及文化馆创作组的辅导下,涌现出才华出众的青年文学创作者多人,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儿童小说等。儿童文学作者张明观的《先生公公和白字老师》,获《江苏少年文艺》1983年度优秀作品奖,人选《1983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1984年1月在北京《儿童文学》上发表小说《搭船》(与褚雪林合作),入选《1984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青年散文作家吕锦华(女)先后在省市及全国性的多种刊物上发表30多篇作品,其中《悠远的纤道》被选人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散文卷》。

第二节 美术书法篆刻

  元明至清末,吴江县涌现出众多的书法、美术、篆刻家,载入《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中的约200多人。民国36年(194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年鉴》也收录数名吴江人,其中唐亮、唐蕴玉(女)、黄觉寺等都留学日本、美国、法国。他(她)们的作品被收入法国国家春季、秋季沙龙及杜尔利沙龙陈列,有的还在上海、巴黎等地举行个人画展。14年,汪仰真等人组织盛泽红梨金石书画社。18年,由沈伯生主持,在同里镇组织桐华艺术社。22年11月14~18日,唐昌言之子唐亮在松陵镇城西女学举行个人油画展,展出作品40余幅。抗日战争胜利后,俞承钟、金文藻在同里组织“三·二五”木刻社,出版《三·二五木刻》选集。

  解放后,吴江县美术工作者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绘制宣传画、连环画,用钢板刻印,发至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俱乐部张贴、展出。1982年,老画家吴野洲和弟子20多人的作品100余幅,在吴江公园内展出,深受欢迎。1984年,吴江县文联美术协会、书法篆刻协会成立。其中,参加江苏省美术协会的2人,省版画协会1人,参加全国书法协会的2人,省书法协会6人。吴江县美协成立后,举行过多次美术书法展。徐穆如、徐圆圆父女俩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徐穆如的作品被辽宁、沈阳博物馆收藏,徐圆圆的作品被选送日本展出。她还为新编《汉语大字典》书写全部小篆。

  吴江籍画家费以复、刘汝醴从事美术教育研究数十年。费以复遗存油画作品数百幅。刘汝醴有关美术、美学的著作数十种。

第三节 戏  曲

  宋代,吴江的戏曲作家有沈义父,明代有戏曲理论家、作家沈璟。沈璟致力戏曲声律研究,编写传奇剧本,有《属玉堂传奇》17种,多不传;散曲数种,大多收入《南词新谱》;戏曲论著仅存《南九宫十三调词谱》。当时及以后的一些戏曲作家,在音律上拥护他的主张,模仿其风格,史称“吴江派”,与汤显祖的“临川派”齐名。戏曲音乐家沈宠绥著有戏曲音乐理论《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论述南北曲演唱技巧,后为昆曲演员钻研唱曲的依据。明末清初,沈璟的侄子沈自晋悉心曲律研究,著有传奇《望湖亭》、《翠屏山》等,散曲集《鞠通乐府》,并将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词谱》增补为《南词新谱》。沈氏一门从事词曲研究、创作共延衍11代,前后有17人之多。明代,戏曲作家顾大典辞官归家,教养家童唱曲,自己有时也参加演出,创作传奇多种,合称《清音阁四种》。由于沈璟、顾大典雅爱昆曲艺术,吴江蓄养“家乐”成风,昆曲传奇盛演不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徐大椿的《乐府声传》颇受戏曲界重视,他又善作道情,著有《洄溪道情》。其子徐曦亦为戏曲作家,有杂剧18种,合称《写心杂剧》,另有《镜光缘传奇》。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陈去病主编《二十世纪大舞台》半月刊,共出2期,主要刊登传奇、京剧等戏曲剧本和戏曲论文,以及有关戏剧的诗词、舞台掌故、梨园杂志等。陈去病主张“以戏剧教育感化人民,激发民众爱国热忱”,撰文《论戏剧之有益》、《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在该刊发表。同里镇有遏云集昆曲票房,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曾一度停止活动。民国初年,昆曲复兴,遏云集又开始活动,主持人任韵秋、任味之,经常在退思园度曲,剧目均为昆曲传统折子戏,如《春香闹学》、《断桥》等。民国23年(1934年),小学教师何念椿教小学生演唱昆曲,并公开演出《黄鹤楼》。此外,莘塔凌景埏研究戏曲、弹词,著有《词隐先生年谱及其著述》、《鞠通先生年谱及其著述》、《南戏与北剧之交化》、《弹词目录》等,论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吴江沈氏文学世家成员的生平及著作。这些研究戏曲史的专著至今还受到学术界重视。

  解放后,吴江戏曲创作演出又有新的成就。1956年,盛泽业余剧作者钱元亮创作现代小戏《半夜失牛犊》,获全国小剧本征文二等奖。1965年,文化馆干部单志良创作小戏《大年夜》被上海《小舞台》杂志采用。吴江县锡剧团将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改编为剧本,参加苏州地区专业剧团会演,获剧本奖;编剧骆黎明的新编历史剧《将军媒》、《魏征拜相》演出后,均获得好评。至1985年,吴江县戏剧界有1人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6人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

第四节 音乐舞蹈

  清代,寺庙出会做佛事,伴以锣鼓、丝竹、管弦等乐器,吹吹打打渲染气氛。震泽双杨庙会、黎里八月庙会等宗教音乐盛极一时,民国时期,现代音乐兴起,宗教音乐渐衰,唯独民乐仍流行民间。新文化运动以后,吴江县内各级学校增设音乐课,教材主要用黎锦晖等创作的歌曲,但没有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活动人员。

  抗日战争前,各地民众教育馆组织文艺活动时,有歌唱节目,学校开恳亲会、庆祝会时,也有音乐舞蹈表演。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吴江县政府中的进步青年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深入严墓一带农村教群众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民国36年(1947年),吴江中学、吴江乡村师范组织吴江青年歌咏队,有50多人参加,唱的都是当时全国流行的歌曲,如《祖国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茶馆小调》、《你是灯塔》等,公开演出2次。

  解放初,从老解放区带来的《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等歌曲唱遍全县城乡,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唱。腰鼓舞、秧歌舞和打莲湘等舞蹈,各学校都教,盛行一时。抗美援朝开始后,吴江社会上最流行的是《反对武装日本》、《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卫国保家》。随着电影的普及,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常常被到处传唱。盛泽镇人杨继陶1951年起即在上海音协工作。他创作的儿童歌曲《小白鹅》、《小松树》被教育部选作教材,儿童歌剧《花儿朵朵开》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出,被日本银杏乐剧团译成日文。“文化大革命”期间,宣扬“阶级斗争为纲”的歌曲,充斥歌坛,表演所谓“三忠于”的“忠”字舞,也一度挤占舞台。

  吴江县内的音乐创作活动,起步较晚,直至1984年县文联音乐舞蹈协会成立后,创作、发表的作品逐渐多起来,且富有特色。1983年,根据原本改编的歌剧《五姑娘》、在苏州市群众文艺调演中,获创作、演出奖,舞蹈《迎春颂》获演出奖,歌曲《静静的晨雾》获创作奖。1985年,在苏州市群众音乐舞蹈调演中,独唱《我的祖国》获创作、演出奖,琵琶独奏《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获创作、演出奖,小舞剧《越水情思》获优秀创作、演出奖,二胡独奏《鲈乡三月》获创作、演出奖,独唱《渔归》获创作、演出奖,歌舞《花团锦簇》获创作、优秀演出奖。

  至1985年,吴江县内有1人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

第五节 民间文艺

  一、民间文学

  吴江县民间文学源远流长,蕴藏丰厚。尤以芦墟山歌的高亢嘹亮,感情真挚朴实,曲调优美清新,乡土气息浓厚,在吴中独树一帜。1952年10月,在吴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二届四次会上,芦墟区龙泾乡农民歌手张云龙演唱《劳动人民翻身作主》新山歌,为芦墟山歌由田头走向舞台开了头。1956年,在全县群众文艺汇演中,芦墟山歌又以民间文艺节目登台演出。1982年6月,县文化馆代表参加了省民间文艺协会召开的吴歌研讨会。随即由县文化馆组织采风队,在县内进行吴歌普查。历时半年,查访12个公社(镇)的98名歌手和民间艺人,录音44盒,其中长、中篇吴歌9首,短歌50多首,总计4850多行,约4万字,并发现了长篇叙事吴歌《赵圣关》、《载阿姨》的刻本和手抄本。之后,再次开展大规模的普查活动,采编三套集成,累计采集民间故事927篇、歌谣829首、谚语3674条,约130余万字。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中,以人物传说、地方传说、生活故事等居多。西轸梁国柱、舜湖卜万年等传说,在金家坝、盛泽一带几乎家喻户晓。群众热情讴歌这两位乡土文人专为穷苦百姓惩恶除奸的侠骨义风、太湖的来历、汾湖的来历、小脚桥、轧杀桥、望夫塔、胜墩等的传说,则从多侧面反映县内风物变迁,人情世态,历史沿革。

  至1985年,县内有7人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魏海平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分会理事。

  二、民间音乐

  昔日,农民在耕作间歇以对唱山歌为乐,元宵、端阳、中秋等四时八节及猛将庙会也竞唱山歌相沿成习。“山歌班”参赛,高手云集,不少文人雅士亦参与其间,场景热烈。清乾隆《盛湖志》载,“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夜,四乡佣织多人及俗称拽花者约数千计,汇聚东庙并升明桥赌唱山歌,编成新调,喧阗达旦,民歌歌词见诸文字者寥若晨星,今所收集者,亦已失珠玑无数。长篇叙事吴歌《卖胭香》、《打窗棂》等仅见片断。今尚存的长篇有《赵圣关》、《鲍六姐》、《五姑娘》、《载阿姨》等,内容大多反映晚清时期的男女私情,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至于大量流传的短山歌,更以情歌居多,如《五更送郎梳妆台》、《送郎十里亭》、《十二月想郎》等等。其他如田歌、仪式歌、生活歌之类,在口头流传者不在少数,能歌善唱者遍及城乡。某些仪式歌,如建房上梁时哼的《上梁歌》、今仍使用,有些则改头换面,赋以新词。

  1960年,苏州地区举办群众文艺调演,吴江县民歌手陆阿妹演唱的《十只香袋》获演出奖。1963年春,中国音协江苏分会与县文化馆在芦墟、莘塔、北厍、铜罗、青云、桃源、庙港、七都、震泽、盛泽10个公社联合采风,访问歌手74人,记录传统民歌111首,其中山歌43首、小调18首、号子19首、其他3l首。民歌的曲调,除少数曲谱雷同外,绝大部分系农民自己创作。由县文化馆编印的《吴江县民间歌曲采风录》、其中有若干首被选人《江苏民间音乐选集》。

  附:吴江山歌选辑

  三月桃花二月柳 三月桃花二月柳,花红叶绿开不休,哥是绿叶碧碧绿,妹做桃花红个透。

  山歌越唱越高兴 山歌越唱越高兴,格本戏书越读越聪明,老酒越陈越好吃,私情越搭越恩情。

  五姑娘(选段) 杨家后天井里厢种仔一棵梅,梅花开放顺风吹,就是俊俊俏俏漂漂亮亮一位五小妹。五姑娘生来俏里俏,勿搽胭脂勿着绣花袄,柳叶眉毛瓜子脸,格对眼睛张仔开来像杏桃。五姑娘生来俏里俏,梳个头来像元宝,元宝要拿一金钗插,门前留海留得薄迭迭。徐阿天看见一个姑娘跑出来,当是六月里格朵荷花透水开,伊面孔浪厢红里泛白白里泛红实在好看,生只眼睛勿曾看见过格伦美。

  三、民间舞蹈

  吴江县内流传的民间舞蹈大体可分宗教型、杂耍型、娱乐型3种。清朝至民国期间,每年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进行活动,规模有大有小,经济发达的盛泽、震泽等地区规模较大。每逢出庙会或庆丰收时,连续活动数天,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龙灯舞 龙灯一般三、五丈长,系用竹篾扎成骨架,外用红色或黄色棉布或绸缎将骨架包裹作龙衣,再在龙衣上彩绘龙鳞片。舞龙头者需力大,舞龙尾者则动作矫捷灵活。表演时另有一人持长柄彩珠球,在龙头前引诱,龙灯随彩球腾翻飞转,回环屈曲,有翻江倒海腾云驾雾之势,气魄雄伟。有的两龙对舞,有的母子龙同舞。伴以锣鼓,节奏明快强烈。

  狮子舞 又称狮子灯,用竹篾扎成骨架,再用棉布缝制成外套,以麻丝染作青绿色作狮毛缀全身。一般以一公一母两狮配为一组,也有一母狮及三、五幼狮为一组,演员下身均穿上缀有狮毛的套裤与狮爪形鞋子。一人将狮头套于头上,另一人钻进狮皮,配合前者动作。模仿狮子奔走、跳跃、翻滚、搔痒、抢球等各种形态,演技高超的还能表演滚火球、过跳板、上高台等动作。松陵、菀坪一带的河南省籍人表演甚佳。

  荡湖船 又称为花船,用竹篾扎成船形,外蒙花布,船身船顶用五彩纸加彩球装饰,形态华丽。表演时一女演员身居船中,以彩绸带系船两舷,用肩承负,手扶两边。花船随演员舞步前后左右晃荡,动作轻盈,似船飘流水上。另一男演员扮作艄公手执桨作扶舵或划桨状。两人边舞边唱,曲调均用民间流行小曲,如八段景、无锡景、小放牛等。

  蚌壳舞 用竹篾扎成大蚌壳骨架2片,以布或绸饰面,彩墨涂绘。由一女演员身穿红色绸衣小袄,脚穿绣花鞋,藏身蚌壳中,扮河蚌仙子。一男演员扮作渔翁,围着河蚌舞动、撒网,河蚌仙子则将两壳时张时合逗引渔翁,群众谓之“蚌嬉渔翁”。也有的蚌壳边沿装有五色小珠灯,晚间表演时珠光闪闪,分外灿烂。

  花担 编扎2只装满五色花朵的大花篮,一支用红绿绸包裹的柔软小扁担,由女演员挑着,轻步走动,悠悠晃晃,显得十分灵巧。另外有2名演员配合,载歌载舞,歌词较通俗,皆为民间流行小调。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