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黎里(汾湖) >> 黎里老街

黎里老街

2022/11/15 3:12:15    作者:  俞惠农 陈志强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848

  黎里老街位于吴江市汾湖镇黎里社区,东起八角亭遗址,西至望平桥,南起接桂桥,北至秋褉桥、褉湖道院。全长约4120 米(包括市河两岸),一般宽4~7 米,最宽处10 米,最窄处3 米。路面原为石板,上世纪70年代起改为水泥、沥青。

  黎里曾名梨花村,又名禊湖,其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属秀水(今浙江嘉兴)。公元前496年,吴越檇李之战后,黎里的御儿荡作为吴越分界线的一部分。这时,黎里已有人烟聚居。西晋永熙元年(290),黎里一位施姓大户舍地,建一寺院,名为普同院,即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罗汉寺的前身。唐朝时,黎里属嘉兴范隅乡。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镠割吴县南部及嘉兴北境,置吴江县,黎里始属吴江。北宋时期,黎里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南宋时期,许多北民迁徙到黎里定居,升为市。元代,黎里人口继续增加,原本天然的河道加以疏浚开挖,成为一条三里有余的东西向市河,河埠驳岸等设施也开始修筑。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黎里居民千百家,成为大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黎里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比,舟楫塞港,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黎里老街两侧现存各式弄堂85条,明清建筑110440 平方米,民国建筑20300 平方米。从东至西计有黎里市河驳岸及古桥、天主教堂、东圣堂、端本园、柳亚子旧居、退一步处、鸿寿堂及洛雅草堂、南社通讯处旧址、徐达源故居、周宫傅祠、施家洋房、禊湖道院和秋禊桥等1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16 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25处,其中柳亚子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心街30号,原系清乾隆时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名“赐福堂”,全宅前后共有六进,分别为门厅、茶厅、正厅、楼厅等,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大小房屋101间。1922年秋,著名近代诗人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该宅的第四、五进。1927年5月,柳亚子遭国民党“清党”之难,离开这里,一去而不复返,但这里第四、五进保持柳亚子一家生活的原貌,直至新中国成立。1987年5月28日,由民革中央等6单位在柳亚子旧居举行纪念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及柳亚子半身塑像落成剪彩典礼,柳亚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黎里老街所在市河上有青龙桥、道南桥、迎祥桥、梯云桥、进登桥、大陵桥、清风桥、望恩桥、秋禊桥等多座古石桥,将老街南北两岸连成一体。这些桥各具特色,道南桥上雕刻甚是逼真、形象,拱券上镌着“二龙抢珠”,桥面石则刻着“五蝠捧寿”;梯云桥与进登桥,桥墩两边各有一个泄水孔,以利流水过桥,进登桥的北堍还有一个东西向双落水坡平台,方便过往行人;大陵桥的桥面上铺着一块长达数米的武康石,佐证着此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望恩桥的西堍,立有一块石碑,从斑驳的碑文中可得知此桥原名为“万善桥”。此外,好几座石桥上镌刻着对联。

  黎里老街所在市河石驳岸总长3718米,共计镶嵌254块系船石,其图案各异,有“犀角”、“双胜”、“如意”、“笔锭”、“象鼻”、“八仙”、“五色旗”、“瓶(平)笙(升)三戟(级)”等。驳岸上平均15米左右,建有一座河埠,共有256座,有单落水、双落水、淌水式、悬挂式等。

  黎里老街上有不少名店老店,现尚在经营的有始创于清同治十年(1871)的问心堂药店、始创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万云台茶馆和具有百年历史的紫阳观南货店。

  黎里老街上人才辈出,曾出特奏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贡生43人,秀才更是数不胜数。宋代有赵磻老、魏宪和魏志。赵磻老曾任秘阁修撰,当地百姓专门在东圣堂里供了他的雕像。魏宪和其弟魏志,分别考中进士。元代时,自富有胆识的汝尚质之后,汝姓中出了4名进士、5名举人、8名贡生。明代有太常寺少卿凌信,出使安南。清代有位居直隶总督、工部尚书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抗击沙俄屡立战功而升任山东巡抚的张曜,以诗文著称的徐达源、吴琼仙夫妇,创办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倪寿芝。在近代,涌现的名人更多,有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蔡寅、毛啸岑、朱剑芒等30多名南社、新南社社员,有名医金一新、朱莲舫、金诵盘。当代知名人物有我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国际大法官倪正  ,水利专家汝贤,植保专家倪慰农,翻译家蒯斯曛,教育家柳无忌,雕刻家徐孝穆,社科学者汝信等等。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