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同川学堂与中国教育会

同川学堂与中国教育会

2022/9/11 3:22:05    作者:  赵承祖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8163

  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叩开了封闭的清朝国门,随之,西学东渐,在东西方文化的碰击和交汇中,国人开始醒悟到旧式科举制度已远远落伍于时代,于是“教育兴国”、“教育救国”思潮应运而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3月,同里著名学者、教育家金松岑在家乡创办新学——同川学堂,为吴江县首开新式教育的先河。同川学堂是在创立于清康熙年间的同川书院的基址上建立起来的。学堂分高初两部分,高级部即同川自治学社,课程设国文、史地、理化、数学、外语、体育、音乐等,相当于中学程度,生员大多有五年以上的私塾基础;初级部设国文、数学、史地、音乐、体育等,生员大多是蒙童,学制六年,相当于小学。

  其时,清末资产阶级著名文化教育团体“中国教育会”,于同年4月由蔡元培、蒋智由、黄宗仰、章太炎等发起,在上海正式成立,举蔡元培为会长,以“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吸纳全国各地会员一百余人。同里著名人士金松岑、陈去病、薛凤昌为该会早期会员。同川学堂成为中国教育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

  翌年6月,中国教育会机关报《苏报》因鲜明的反清排满革命倾向,激怒了清政府,于是罗织罪名,加以取缔。章太炎、邹容被捕入狱,爱国学社解体,中国教育会受到沉重打击。章、邹被捕后,金松岑奔走于同里、上海之间,常去西狱探望。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会员柳亚子也曾托金松岑捎带信件衣物去表示慰问,并收到章太炎和邹容从狱中发来的信。章太炎在给柳亚子信中写道:“……松岑到沪数次,询弟近况,知家庭雍穆,无所阻碍,为慰为快!亚魂、冶民想时聚首,崇论闳议,亦能渐渐入俗耳否?‘教育会’分散以来,爱国诸君亦既飘摇失所……‘同川’之存,千钧系发,复得请弟与松岑、去病、蛰龙诸君尽力持护,一成一旅,芽蘖在兹……”

  光绪三十年(1904)春,时年18岁的柳亚子与同邑陶亚魂、蔡冶民同入同川学堂自治学社读书。当时的同川学堂不仅是吴江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而且是吴江境内的最高学府,群集了吴江最有名望的教员,其中包括金松岑、薛凤昌(蛰龙)、顾永暹(柏生)、费元煜(允若)、殷恭壬(佩六)、吴相雍(豹军)、任传鹤(守梅)等,还聘有不少外地著名教员。学生中也是英才辈出,如以后成为诗坛泰斗的柳亚子,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议员王绍鏊,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吴江县最早的大学生顾麒昌,爱德女学创办人之一的王菼(振之),丽则女学创办人任传薪,吴江最早的理工学博士、北大教授赵仁铸,我国统计学奠基人金国宝,著名文学家范烟桥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蔡元培赴德留学,中国教育会遂于当年年底停止活动,但他仍十分关心同川学堂的发展。1912年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正值同川学堂成立十周年纪念,应金松岑之邀,蔡元培亲自为同川学堂十周年纪念碑撰文,章太炎为纪念碑篆额,赵熙书丹。碑文高度评价同川学堂办学十年来的卓著成就:“先后举卒业礼所成就者五百四十人,其以学业殊异,贡入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复旦、南洋公学,暨省陆军、政法、商船、实业或师范中学校者八十一人。”又曰:“十年日成,岁周复始。君泽既弘,心亦瘁矣。方春三月,杏花满坛。树之贞石,言告史官”。

  九十余年来,“同川”人才辈出,学子遍及海内外。据同里镇志办公室辑编的《同里近现代人物录》统计,取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就有150余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冯新德、沈善炯,另有40余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川学堂实是中国教育史上璀灿一页。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