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同里(开发区) >> 同里老街:南埭--西埭

同里老街:南埭--西埭

2022/12/20 3:29:16    作者:  计东生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5077

  一、老街概况

  南埭--西埭位于鱼行社区、古镇南部,其中南埭自东南园茶社向西至会川桥。街长195米,宽3.8米。西埭自会川桥向西至永兴桥(汤家桥)北堍,街长98米,宽4米。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弹石路面为条石“一”字形或“人”字形路面。

  明中叶,西柳圩再度向南扩展形成西埭,洪字圩才逐渐形成南埭。街以埭命名,是水乡的一大特色,河街并列,水陆相伴。埭是指高堵水的土堤,且在镇的南部,故名南埭,其西为西埭。

  南埭街的形式为南、北二排建筑,中间为街,南排建筑贴水而筑,称为沿河内街。在街的东端南湾塘至今仍保留明代著名文人吴骥定的同里八景之一“南市晓烟”。此处为三元港、大燕港、东埭港三河交汇之处,近处又有中元、三元两桥连接东西南北。商业繁荣,自成闹市。更有南园茶社矗立其处,相映成景。每当东方破晓,河埠舟楫争泊,出水鱼虾起市,往来客商云集,恰是一幅生动的水乡晓市风情画。(见下面《诗文对联·同里六景明·吴骥  南市晓烟》)

  西埭街的形式为贴水为街,临水为宅。河街并列,称为沿河外街。解放初期,轮船码头设在西埭,因此南埭、西埭20世纪70年代之前均为商业居住街,而今单纯为居住区。

  此街文保单位虽然不多,但老宅古迹比较有特色,著名的有南园茶社、永安典当、穿心弄等,有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5处,  

 

  二、名胜古迹

  1.南园茶社 鱼行街86号。位于南埭东首,誉称江南第一茶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系顾达昌重建。初名福安茶馆。陈去病和柳亚子,常来“福安”喝茶。就在这里酝酿成立南社,他们建议店主将“福安茶馆”改名为“南园茶社”,以纪念南社成立。此名一直延续至今。该茶馆为砖木结构,分上下二层,建筑面积462.54平方米。东面和南面临河,北面临街,环境怡人。与同里其他景点相比,南园茶社似乎没有大的名声,然而它所具有的深远内涵,却是江南水乡绝无仅有的。2008年12月22日【吴政发〔2008〕239号】列为吴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南市晓烟”是南园茶楼、小菱湾一带,是同里胜景之一.。原有水阁亭,亭边台榭花木映衬,与值南、塘湾两河交汇处的南园茶楼隔河成景,每当东方破晓之际,河埠舟楫争泊,商贩交易,一幅生动的水乡晓市风情画。赵重道有《渔家傲南市晓烟》词咏道:“富土由来称绝丽,而今南陌烟光翠,台榭高低临水际。人如蚁,雨挥珠汗云连袂。错落牙筹波鼎沸,花影凌乱莺声碎,独共他乡风景异。天初霁,吴侬解弄千般技。”南园茶楼卧于水上,临眺两侧市河,船只穿梭来往,驳岸随街曲折,水桥边传来“鱼虾、莼菜、嫩藕”的叫卖声,岸边高大的榆树古槐,鹊鸦飞鸟憩于枝头,晨雾中的桥洞水影,村女戴着绣花包头,束镶边裙裾,发髻上扎着鲜艳的红头绳,于河埠浣衣洗涮……清晨,茶楼生意特别好,门庭若市,河滩头停满渔船,楼上楼下人声喧闹,热气腾腾,茶客们聚在茶楼,喝茶,聊天,吃点心,打听行市。楼面上放着十来张茶桌,茶杯、茶壶随意摆放,老人持壶相坐,有的还口衔一柄烟筒。当地渔民祖祖辈辈沿袭的“两头茶水,当中湖水习俗,至今改变不大,茶楼还为他们解决了歇脚、漱洗、用餐诸多便利,故这里又被称作“渔人码头”。有诗曰:休愁到此食无鱼,十里周围大小湖;茶座街头闲结网,渔舟浅载笑相呼。

  2.永安典当鱼行街57号。位于南埭中端,座北朝南,同里古建中进数最多的老宅。典当创办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经理叫刘宜孙。房屋贯穿南、北埭,前后房屋共十进,按1978年第一进房屋翻建时统计,共有房屋73间1515平方米,而且除第一进外,第二至十进都是原清代典当房屋。十进房屋不在一条中线上,;房屋特点一是屋面上不用望砖,而用统长的望板,以防贼从屋面进入。二是窗多用木板窗,关上后不透光。总体形成南店、中库、北宅的格局。抗战前,永安典当关闭,房屋出售后经过几次转手,如今为居民住宅。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3.穿心弄。位于永安典当西首,是同里最有特色的一条弄堂。南、北贯穿洪字圩,全长200余米,此弄是高墙窄弄,两边墙高8米以上,最窄处弄宽只有0.8米,仅容一人行走,弄的下面是石砌阴沟,人在上面走可发出“咯嗒咯嗒”的声音,有人称之为“音乐弄”。

  4.协安茶馆鱼行街2—1号。位于南埭西首,座南朝北,始建年代不详。房主为严秀文,是一栋三开间三楼三底楼房,房屋朴实无装饰。其西首是20世纪20年代,苏同客轮码头,处于会川桥东堍南侧。老茶馆、老码头、老桥构成了当时一幅水乡腾沸景象。如今茶馆为居民住宅。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5.崇雅堂(上元街91号)。位于西埭,朝南面河。系顾朗秋所建。共有房屋5进35间645平方米。其中,东部第1进至第4进东3楼3底计23间389平方米,建于清光绪末(1900--1908)。西部第4进西2楼2底至第5进计12间256平方米,建于民国4年(1915)。内有“武林遗风”门楼一座。第四进西部楼下有6扇屏窗,屏窗的腰板和裙板上各有一幅银杏板戏文木雕,共12幅,上面雕有山水、人物、房屋、月墙及树、桥、牛、井、桶、亭等,裙板上木雕四周还有角上蝙蝠、上下圆形“寿”字及两边双钱等装饰,12幅戏文木雕现可以说出戏名的有“磨房产子”、“李三娘教子”及“关羽望嫂”等,这些木雕保存尚好。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6.敬余堂又称桥弯里金家(上元街82号)。位于西埭,汤家桥北堍,朝南面河。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房屋3进37间721平方米。敬余堂东部是主住宅,原房屋共五进,第一进建在河边,第二进是跨街楼,解放前第一、第二进拆毁;现有房屋三进,每进都是4开间楼房。第一进进门是一个小天井,天井南围墙上有个小门楼,上有花纹无文字;第一进房后是第二座门楼,门楼上有砖雕“竹苞松茂”四个字,上款“己未夏日”字样,下款“孙健书”,还有一些文字已难看清。第二进房后是第三座门楼,门楼上有砖雕“世德惟修”四个字,其余已难看清。第三进楼房宽敞,高于前两进,楼下4间是一个大厅,文化大革命前大厅中挂有“敬余堂”匾;第一架壁内用轩,轩内月梁、方木弯椽、斗、花纹木雕齐备;第三进楼下东边1间里有6扇屏窗,屏窗上雕刻精美,雕有蝙蝠、葫芦、花瓶、屏风、搁几、果品、花木、云层等;第三进房后是第四座门楼,门楼上雕刻被纸筋灰覆盖,无法辨认。第三进后是个大天井,天井中有一棵本地少有的杜仲树,直径有30厘米,树龄40年。其中,第3进于道光年间(1821--1850)翻建。该堂为保存较好的清代早期建筑。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7.老典当。老典当位于会川桥畔、南埭西端,朝西面河。建于清代,系计氏旧宅。共有房屋5进35间。清代时曾作“当铺”,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8.耕乐堂。位于陆家埭,西埭东首北侧。耕乐堂,朝东面河,始建于明,系处士朱祥宅第,因其号耕乐,故名“耕乐堂”。重建于清代,占地约4200平方米。2002年10月22日经省政府【苏政发[2002]130号】批准列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堂系明正统年间(1436--1449)处士朱祥所建,正统十一年朱祥协助巡抚周文襄公重建苏州宝带桥有功,据此应授于官职,但其不愿为官,辞请归隐同里,居住此堂。后经历代兴废已非原制,现系清乾隆及咸丰年间所建,清后期为黄仲梁所有。建国后曾为育青中学校舍,后为苏州地区福利院(市管县后更名为吴江福利院)使用。1981年列为江苏省太湖风景区同里景区八景之一。1986年7月列为吴江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6月由镇政府出资110万元左右,向吴江民政局、房管所及6户私房业主购得其全部房产并进行全面整修及扩建改造。2001年10月对外开放。耕乐堂为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座西朝东,临河而筑。原占地六亩四分,1998年经修复改造后,修建、重建、移建、增建、扩建了部分建筑,现占地约4200平方米。现以备弄为中心分南北两组。南组前半部分为住宅部分共三进,头进为六扇墙门,面阔三间,墙门前建有过街廊棚。后二进为堂楼,均作三明二暗的五开间,南北两侧厢房连接前进环于天井。楼与厢均作有副檐折绕,楼为硕山顶,山墙外作仿木砖博风,前檐步柱包方抹角。后堂楼也称绣楼,但比前楼低矮。绣楼后即为庭院,备弄亦可直接通达。该院用花墙一分为二,庭院南面三友亭与北面鸳鸯厅相对,鸳鸯厅面阔三间称为“花篮厅”,该厅的屋顶结构架式,前后各一个轩廊,以鹤胜三弯椽相接,中间用大坡隔开,给人以层次分明之感,其结构特色为江南园林中罕见。厅北贴池建有一平台,东与曲廊相连和备弄贯通,西连燕翼楼,此楼自古流名,为二层建筑,轻盈飘逸,似春燕展翅。底层天井东壁筑有黄石假山一座,为始建原物。出天井月洞门可进入菏荷池,西有后园门可通郊外。北组用隔墙一分为二,前半部分原为潘宅、苏宅现作为扩建部分并入,建有橱房、茶厅、走马楼。后为花园部分,以菏花池为中心,池东北角建有三楼三底的墨香阁(木墀轩),阁前金桂、银桂虽历经沧桑,但风采犹存。登楼过天桥进入环秀阁,阁乃跨水建筑,此阁清秀典雅,与南面的鸳鸯厅隔池相望,阁与西面的古松轩中间有跨水曲廊连接,古松轩南侧则植有历经四百余年的白皮松和黄杨各一棵,弥足珍贵。

  9.会川桥。跨西柳、洪字两圩,在计成故居的西南侧。明正德初年,里人顾宽等创建,后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嘉庆八年(1803年)先后重修,并增设桥两旁石栏。该桥东西走向,五孔柱梁式,两侧行桥较长,部分柱石置岸上,在陆地上的两侧桥孔宛如石窟,中间三孔高度相等,唯正中之孔稍宽,船只皆可通行。桥东西两侧河岸边,均开设茶楼,茶楼旁沿河处均筑河桥,是过往轮船载客、运货的码头,也停泊从农村来的小船和各种捕鱼船,熙来攘往,热闹非凡,为行旅集散之地。该桥名“会川”,因庞山湖之水东流至此,经桥向北,流向密布镇区的水巷、河道,因得此名。解放后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于1964年将旧石桥拆除,改建为钢筋水泥桥。

  10.永兴桥。又名上元桥、汤家桥,跨西柳、南荒两圩,初建无考。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建,正统十三年(1448年)道士戴志渊重建,易名汤家桥。清康熙二年(1663年)里人程汝端重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里人募资重建。嘉庆年间又重修。现在桥两边为条石踏步,中间桥孔为钢筋混凝土,铁栏杆。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三、历史名人

  1.计成(1582~?年)。字无否,号否道人,明代杰出的造园大师。自幼倾心艺术,擅长书画。少时清贫,在同里会川桥东堍生活过,曾在松陵当书僮,后凭自己的才华,投靠一督察航务的官员,充当幕僚。在北京和两湖地区生活期间,游遍了国内的名山大川、园林美景。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了他的创作思想,立志开创立体的山水艺术。明天启元年(1621年),已届不惑之年的计成回到江南,定居镇江,常往来于南京、扬州、苏州等地,考察各地园林,开始了他的艺术实践。天启三年,计成到武进为被罢官的文人吴玄造园,将传统的山水画,结合议论、诗论及地方民俗、历史、文学、园艺等熔铸一炉,营造了一处人间仙境,名为“东第园”。从此,计成声名大振。后又为仪征汪士衡营造“寤园”,为扬州郑元勋营造“影园”,颇得时人好评。安徽名士曹元甫提议用文字、图样把造园的方法记述下来,以传后世。于是,计成于崇祯四年(1631年),创作一本初名《园牧》、后改名《园冶》的专著3卷。该书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园林史、美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对世界的造园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录入《中国人名大词典》)

  2.严宝礼(1900~1960年)。字问聃,号保釐。著名爱国人士,《文汇报》创始人。故居在同里镇盐公堂。民国5年(1916年)秋入南洋公学,民国9年辍学,入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在总稽核室任职,长于理财运算,被推为“两路局”同仁会负责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业余创办集美广告社,后扩充为上海交通广告公司,承办铁路沿线及上海市区路牌广告。“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沪宁、沪杭甬两铁路均中断,大部分职工被遣散。当时,日方串通沪上租界当局,设新闻检查所,强行检查华文报纸的新闻消息。沪上诸报或停刊或外迁,继续出版的报纸或态度灰色或噤若寒蝉。出于民族义愤,严宝礼会同路局同事和新闻界爱国朋友,于民国27年1月,通过英国人克明在英驻上海总领事馆注册,创办《文汇报》,同时发行晚刊及《文汇年刊》,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救国。严宝礼既是五董事之一,又兼任总经理。民国28年5月,因刊登纪念“五九”国耻社论,《文汇报》被勒令停刊。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东南办事处专员,并以经商为掩护,往返于上海、屯溪(今安徽省黄山市)之间,作复刊准备。民国34年4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经营救出狱。抗日战争胜利后,获蒋介石授予的胜利勋章。但由于几次抵制国民党对《文汇报》的控制花招,所以得不到国民党当局的实际支持。经过艰难筹划,于民国34年9月将《文汇报》复刊,并实行改版革新。《文汇报》鲜明的政治倾向,引起国民党的忌恨,民国36年5月再次被查封。民国37年春,与徐铸成等人在香港筹办《文汇报》,得到当时在香港的李济深、郭沫若、柳亚子、茅盾、夏衍、潘汉年、龙云等人多方面的支持,于当年9月9日刊行。民国38年5月上海解放,6月上海《文汇报》再度复刊,严宝礼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兼总经理。1956年一度停刊,工作人员迁往北京创办《教师报》,严宝礼积极参加筹划。1956年10月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汇报》再次在上海复刊,严宝礼任副社长兼总经理。曾任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候补委员及上海市政协委员。1960年11月18日在上海病逝。终年60岁。(录入《民国人物大辞典》)

  3.陈去病(1874~1933年)。原名庆林,又名佩忍,字伯儒、百如,号汲楼,别号巢南、垂虹亭长,别署有妫血胤、醒狮,晚年自署勤补老人,笔名季子、南史氏、伯雷、病倩等。近代著名诗人,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孙中山誉他为“十年袍泽,患难同尝”。陈去病先祖自浙江兰溪迁于吴,明中叶卜居周庄洪福桥,数代后,陈氏的一支在吴江县同里置产。自陈去病祖父起,入吴江籍。清同治十三年七月初一(1874年8月12日),陈去病出生于苏州娄门内平江路庆林桥旅次,故名庆林。其父允升,号湘洲,在这一年的3月20日即去世,所以陈去病是遗腹子。其母倪太夫人,就医吴市,生陈去病后返居同里,老宅在同里镇三元街(陈去病故居)。陈去病5岁由母亲倪氏教读,7岁延请塾师教授,9岁奉母命向陆恢乞画,15岁离家塾从长洲(今苏州)大儒诸杏庐学习古文诗词,22岁入学考中秀才。陈去病少负俊才,胸有大志,因钦佩汉代霍去病“匈奴未死,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故改名“去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耻于甲午战败,陈去病与金松岑、蔡寅等创办“雪耻学会”,立志报国雪耻,并自榜一联:“炎黄种族皆兄弟,华夏兴亡在匹夫。”并在吴江发行《新民丛报》,拥护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结识柳亚子,参加进步教育团体上海中国教育会,并与金松岑等在同里建立支部,宣传爱国、变法,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2月赴日本留学,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留学期间,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留学期间任江苏留学生刊行的《江苏》杂志主编,鼓吹革命不遗余力,并加入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6月25日,在《江苏》杂志上发表了《革命其可免乎》一文,揭露清政府镇压学生拒俄斗争的阴谋,鼓动留学生及四万万炎黄子孙与清政府宣战。此时,陈去病已从拥护维新变法转变为一个坚定的反清志士。夏秋间束装回国。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上海任《警钟日报》主笔,同时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良。光绪三十二年,在芜湖经刘师培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为纪念明末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在徽州府(今安徽歙县)中学堂与黄宾虹等组织“黄社”。同时,筹款资助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与柳亚子一起办《复报》,鼓吹革命。翌年迁居上海,积极为《国粹学报》撰文,与刘秀平、吴梅等组织“神交社”。6月,绍兴起义失败,秋瑾牺牲,他与徐自华(秋瑾盟姊)护送秋瑾灵柩到杭州西湖安葬,并成立“秋社”。光绪三十四年在绍兴府中学堂组织匡社,并筹划在秋瑾忌日组织秋社同志祭奠。事泄后南走汕头,主持《中华新报》,并投身起义组织工作。宣统元年(1909年),与高旭(字天梅)、柳亚子等在苏州发起成立反清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巢南(陈去病)坐镇苏州,以及时雨宋公明的资格,指挥一切。”1911年武昌起义后,陈去病在苏州创刊《大汉报》。民国元年(1912年)在绍兴为越社主编《越铎日报》。民国2年参加“二次革命”,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黄兴的秘书,许多讨袁檄文都出自他的手笔。民国5年,追随孙中山考察南北;民国6年,在浙东举兵响应护法战争;民国7年,到广东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参议院秘书长。民国11年,孙中山督师北伐,陈去病任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民国14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陈去病参与治丧,任葬事筹备委员会委员,奉命去南京勘察墓地,作《紫金山考》。民国16年,蒋介石建都南京后,陈去病曾担任江苏省临时监察委员、国民党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和内政部参事等官职。此后,他的政治热情逐渐衰退,专心从事教育与文史研究工作,曾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上海持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民国20年,陈去病以年老多病为由,陆续辞去所任各职,返回同里。民国22年春,发起“秀餐会”。4月,至苏州参禅报恩寺,受比丘戒。民国22年10月4日(中秋节),陈去病在同里逝世。临终前,他写下“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遗句。第二年,南京国民政府与南社同仁为他举行公葬,墓地选于苏州虎丘冷香阁左侧。陈去病工诗善文,一生著作极丰,主要有《浩歌堂诗钞》、《续钞》、《明末遗民录》、《五石脂》等,还辑刊《吴江县志》、《笠泽词征》、《松陵文集》、《杏庐文钞》、《夏内诗文集》、《百尺楼丛书》等,尚有不少散文散见于清末民初的各报章杂志。(录入《中国人名大辞典》、《民国人物大辞典》)

  4.费巩(1905~1946年)。原名福熊,字祥仲,又字寒铁、香曾,费仲深子。著名教授,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革命烈士。故居在同里镇北埭。民国6年(1917年)赴上海入南洋模范小学,毕业后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民国12年考入复旦大学,翌年被推为学生自治会评议委员会主席。学生自治会开办贫民子弟义务学校,被推为义务学校董事长。民国14年参加“五卅”运动。是年冬,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结婚。民国16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获文学士学位。自费学习外语两年,先赴法国巴黎留学,第二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民国20年毕业,后取道苏联回国,改名费巩。先任《北平日报》社评委员,继入中国公学任教。翌年,回复旦大学任教,讲授英国政治制度。民国22年秋,应聘到浙江大学,主要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西洋史,先聘为副教授,继为教授。“一二·九”运动时,积极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多次保护中共党员及进步学生。随浙江大学先迁到广西宜山,民国28年11月再随浙大迁到贵州遵义。民国29年7月被推举为浙江大学训导长,在浙江大学推行导师制,从学业、生活和思想上多方面关心教育学生。民国33年,连续撰文和演讲,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民国34年1月,应邀赴重庆复旦大学讲授民主与法制。为了讲课和著述,广泛调查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情况。3月5日凌晨,费巩准备到重庆复旦大学讲学,在千厮门码头遭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关入中美合作所。民国35年1月,中共代表提出和平谈判八项要求,其中第七项就提出“立即释放叶挺、廖承志、张学良、杨虎城、费巩”。最终,费巩还是在“中美合作所”被秘密杀害,并被毁尸灭迹,年41岁。197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费巩为革命烈士。著作主要有《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英国政治组织》、《比较宪法》、《世界各国政体》、《中国政治史》、《中国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录入《中国人名大词典》、《民国人物大辞典》)

 

  四、掌故轶事

  1.南园茶社的传说。南园茶社初名“福安”茶馆。清末,同里镇上有个叫福安的,原来做小百货生意,夫妻俩苦心经营,小有积蓄。一天,他们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家严重缺水,不管如何,应该换个沾‘水’字的生计,否则有不测之事。”于是,夫妻俩在十字河叉口的地段开了爿茶馆。但不到一年,茶馆失火被烧,唯一抢出来的只有一只存放茶叶的锡铸罐子。事后,夫妻俩因财力不足,不能重建,没法再度开张。里人顾达昌,年龄比“福安”老板稍大一些,原来是福安茶馆的老茶客。福安茶馆被烧不久,顾达昌常到王记熟食店吃烧肉,与店主极熟。店里有一只瓷盘,是店主花5斗米换来盛放切块酱肉的。这只瓷盘很特别,即使在大热天,酱肉盛放在盘里四五天也不会变质。后来熟食店因故关闭,顾达昌以5石米买下这只盘子,再去上海,以50石米卖出,大大地赚了一笔钱。顾达昌用这笔钱重建福安茶馆,店名还叫“福安”,老板换成顾姓。旧店新开,顾老板定了新规矩,每逢大年初一,免费开放茶馆,还把珍藏家里的一幅唐伯虎真迹画《双雀图》拿到店里展示一天,以同贺新喜。新开的福安茶馆茶客满座,生意兴隆。福安茶馆的第三代店主换了叫全福。全福有一个结拜兄弟,名孝发,给全福当二爷。全福很重情义,他让光棍孝发在茶馆里开一个菜馆,不计房租,不抽营利。孝发感激万分,把菜馆取名为“义昌福”,“义”是不忘哥老板的义气,且读音相似于“二”,巧妙地表示自己二爷的身份。“昌”字既指一个瓷盘重振茶馆的顾达昌,又讨昌盛吉利的口彩。“福”字指茶馆创始人“福安”和自己的哥老板“全福”,又含福祉到来的意思。后来,全福缠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临死前请求孝发照顾妻子。孝发与嫂子日久生情,结为夫妻,茶馆菜馆依旧照开,生意更加兴隆。民国期间,陈去病和柳亚子也常来福安茶馆喝茶。他们一边喝茶,一边酝酿成立南社,还建议店主将福安茶馆改名为南园茶社,此名一直延用到现在。

  2.石佛亭传说。石佛亭又称圣堂,位于会川桥东堍,北侧临河,有一座小庙,称之石佛亭。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内有石佛亭,亦是香火不断。旧志载:按先人笔记云,明万历十七年,水涸,会川桥旁见一石佛,体缺不全,众亦不甚礼之,后有陆某见吴郡市上有石佛一片,颇似此石佛所缺,携归合之,绿毫不差,故陆某舍地立庙。清末文人金黄钟在其《桑梓集》中有诗云:“亭以石佛名,相传石佛像。分合现身法,佛力无边仰。”可惜石佛亭毁于20世纪60年代。

  3.乌金桥的故事。太平军攻占同里,必须经过乌金桥(此桥原在九里湖南岸)。据传,太平军进驻同里前,百姓恐惧太平军而拆除该桥。后见进驻的小股太平军秋毫无犯,同里人民仅花一夜功夫就把乌金桥恢复原状,迎接大部队,并在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虽是个传说,但据有关人士考查,“马上报喜”图确确实实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