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同里(开发区) >> 同里老街:南旗杆(含同知衙门、严家廊下)

同里老街:南旗杆(含同知衙门、严家廊下)

2022/8/28 3:05:15    作者:  计东生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1950

  一、老街概况

  南旗杆(包括同知衙门、严家廊下),位于鱼行社区、古镇西北部,其中南旗杆自东得春桥向西至石皮弄,街长160米,宽4.6米。同知衙门自东石皮弄向西至太平桥,街长113米,宽5米。严家廓下自东太平桥向西至广仁桥,街长86米,宽5米。街路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部改弹石路面为小方石(20×40公分)“人”字形路面。街南侧临市河,街北侧自东向西依次与严家弄、王家三弄、石皮弄、仓场弄和西弄交汇。

  元代,同里镇区由北向南扩移,圩头由原来的7只扩大为10只。其中西禾会禾即圩形成南旗杆,同里建镇以后出现了许多官吏、绅士、富贾纷纷在此建造宅第园林,其中不乏科举宦官中的佼佼者,宅前旗杆林立,大多聚集在西禾会禾即圩,形成南旗杆、东旗杆、北旗杆街名,南旗杆在西禾会禾即圩南而得名。东柳圩形成同知衙门,因清雍正年间,苏州太湖水利同知署曾在此驻所,而得名。西柳圩形成严家廊下,因是严姓家的廊棚,廊下是街而得名。

  街的类型为沿河外街,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因水成街,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造就了“水同里”、“醇正水乡”的独特景观。而这里的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特点,恰恰是在水的命题下,贴水而建、临水而筑。体现了中国的古代美学,崇尚简素的淡雅,注重环境的和谐。这里的深宅老桥呈现了江南的旧影,也隐现了水乡的古风。古时主要为官府办公场所和居民居住区,改革开放后主要为居民居住区和景点游览区,临河而建的民居内亦住亦商,热闹非凡。

  整条街,有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3处,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3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8处。旅游景点及名胜古迹4处,以同里“三桥”、崇本堂和同知衙门旧址最为著名。

  此街不仅文物荟萃,而且英才辈出。明至清末,曾出进士4名(陈王道、顾自植、陈沂震),举人10名,较为著名的有何源等人。近现代,有王绍鏊、蓝公武、顾葆恒、沈善炯等人。

 

  二、名胜古迹

  1.三谢堂(富观街52号)

   位于南旗杆东首。建于明末,系邵氏宅第,朝南面河。邵氏认为此处是风水宝地,要后代谢天、谢地、谢祖宗,故将此宅起名为“三谢堂”。清初曾被扩建,并将其内部墙体进行了重新分隔。该堂面阔3间,通面宽8.4米、通进深6.8米、总高4.45米。建筑面积57.12平方米。低檐口和木制柱墩是该建筑的典型特征。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三谢堂为一般民居,内部结构均未装饰,既无斗拱,也无雕花。扩建后将其内部墙体进行了重新分隔,其后部原有墙体向前移动了1.10米,并将右厢房一分为二,隔出一条宽1.50米的走道。扩建部分仍依照原有结构形式修建,只是在柱墩等材料上不同,较好地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该宅原制建筑的木柱墩,是明代建筑的特色,木柱墩平面呈园形,最宽处直径为30厘米,上面有凿刻过的纹里,櫍下青石为础。而扩建部分为石柱墩。其屋架每架有月梁两根,跨度为1.10米。檐口很低,仅为2.25米。此外,柱子与梁的交接处均有梁托,长为60厘米,用于缓和对柱子的集中压力,有简单的花纹装饰。屋顶为两坡屋顶,平缓,出檐较深,但无瓦当与滴水。地面以青砖铺成,在左厢房和中堂被分割的两小间内,地面铺上了木制地板。其柱子和梁均为楠木。正门共有6扇长窗门,上半部分为镂空窗格,下半部分为木板,显得简朴大方。两边的厢房门为木板门。另外,在其左厢房南处隔出1.40米空地作为小天井,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2.文衡第(富观街49号)

  位于三谢堂西邻,朝南面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系康熙时江西学政周爰访宅第,清代后期修建。现有房屋3进13间225平方米。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文衡第第一进是平屋3间,中间墙门间用4扇墙门对外,缩进约1米,以减少墙门的日晒雨淋;第二进是正厅,三楼三底西边带楼式厢房,房前石板天井,天井南有普通门楼1座(无雕刻);第三进是一楼一底东面带楼式厢房。该宅保存情况较好,除第二进的门楼于2002年部分倒塌而拆除外,第一、第二进都保持原貌,古式的墙门、梅花格落地长窗、半窗等未加改变。第三进房屋在1993年后,进行了装修,老式门窗全部换掉,厢房拆除,但主体仍为砖木结构。

  清末文人金黄钟在其《桑梓集》中为文衡第题诗,云:师道斗山仰,衡文玉尺量。  政声传冰药,佳话赴昆阳。交谊真诚著,清廉蔬布常。德门垂孝友,遗泽后人长。

  3.经笥堂(富观街48号)

  位于文衡第西邻,朝南面河。建于民国初年(1912--1915),系任申甫所建。原共5进38间1161平方米,现存1—4进。该堂具有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深宅大院。

  房屋的第一进是3开间的墙门间,大门外墙面用红砖扁砌而成,不粉刷,室内外地面高度差较大,大门前用三步石级,大门上方用半圆形装饰门框,风火墙上有一个做人民公社办公室时建的大五角星,旁边两间南部各带蟹眼天井一个,东部留有备弄,弄口是小石库门。第二进为3开间茶厅(大厅),厅前有轩,厅内有保存完好的雕梁画栋,棹木(官帽翅)上有人物山水雕刻,山幅云上有孔雀雕刻,大梁上凤戏牡丹雕刻,还有戏文雕刻等,该厅因50年代被同里公社做办公室时上面吊了顶,这些雕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吊顶封住得以完整保存。第三进是三楼三底的堂楼,两边是楼式厢房,中间是石板天井,天井南有砖雕门楼。第四进是六楼六底的红洋楼,也为砖木结构,在阳台、窗台上方有用红砖砌成的西式拱形洞,楼下一条长走廊;第五进平屋6间。另外还有披屋和零星小屋;还有大小天井多处,大的天井中筑有花坛。整个建筑第一、三、四进都具有鲜明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经笥堂至今保存较好,其中第五进在70年代因房屋濒危被拆除,80年代翻建成砖混结构的五楼五底做干部宿舍,其余各进房屋原貌未变,特别是第一、第二进由太湖风景区同里景区管理所买下后,被修缮一新。2000年4月18日在同里旅游文化节上,谢铁骊写下了“同里影视摄制有限责任公司”,姚志强写下了“同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名称,做成两块牌子,镶嵌在大门外两侧墙上。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4.留耕堂(富观街35号)(含师俭堂、敦厚堂,王绍鏊纪念馆在其内)

  位于南旗杆中端,朝南面河。建于清末。共计房屋156间,占地面积5157平方米,建筑面积3051平方米该建筑共有房屋3组,。每组老宅之间,以备弄为界,房主都姓王,同里人将三条备弄合称为“王家三弄”。

  每组均为6进,东组房屋为明正统(1436--1449)时,江西右布政使何源归老之宅,称为“遗老堂”。后为居乡隐者王有庆购得,更名为“师俭堂”。中间房屋称“敦厚堂”,始创于清康熙年间。其中,第5进房厅,通面阔17.85米,通进深10.63米,总高5.21米。其对面现存门楼一座,上刻“忠厚贻谋”4字。西组房屋由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举人王文沂重建始创留耕堂。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举人王时彦,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举人王堡,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举人、乾隆四十三年戊戌戴亨榜进士、嘉庆己未年(1799年)授浙江按察使的王锟(字振伯,号翠庭)等人都世居于此。

  留耕堂是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王绍鏊(1888--1970)故居,王绍鏊在此出生、居住和求学。他在留耕堂有祖传房产,民国时期用王恪成名字登记用地两块,面积分别为4分1厘3毫和5厘6毫。至文革前在王绍鏊名下有房屋17.5间226平方米,房屋的西部有一个花园,称王家花园。1970年房产列入私有房屋改造(以后简称“私改”),至1980年产权全部发还。发还房屋后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出售给吴江石棉制品厂(即吴江新型建筑材料厂)、吴江电机厂和吴江航运公司。余下三间半平屋72平方米,原打算在1989年出售给苏州求精机械厂,由于王绍鏊长子王辅世出面并经民进中央给吴江县政府发公函“为保留仅有的王绍鏊故第,不同意出售”,才得以保留。2003年,这三间半房屋是王绍鏊2子3女的共有财产

  2008年王绍鏊诞生120周年之际,留耕堂前半部分沿街房屋共21间辟为王绍鏊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5.澄思堂(富观街34号)

  位于南旗杆西首,石皮弄东,朝南面河。建于清末,系吴传生宅第。共有房屋3进9间195平方米。澄思堂第一进是一间墙门间,沿街对外是4扇竹丝墙门,中部原有退堂门,上方小阁上过去是家堂;第二进为一间走路间,1963年曾因屋檐塌落而大修,并隔出通道,东部做什杂间,80年代后由同里书法教师张建华辟为“寒石轩”书法室;第三进西部靠石皮弄,是3开间楼房,楼前天井东窄西宽,天井西部有一间厢房,厢房南还有一个灶间是南邻顾炳生家的。各进房屋今已无门楼和雕刻,但墙上有过去关库门用门闩洞,两个天井都用小石子铺设。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6.西宅别业(富观街21号)

  位于同知衙门东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该宅朝南面河,现存5进,占地面积21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282.68平方米。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西宅别业系明万历壬辰(1592年)进士、江西兵备道顾自植宅第。续建、修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该宅原共7进99间。其第2进五开间正厅,于1958年因属危房而拆除,现成空地。其后花园名曰:“愚园”,习称“顾家花园”,在60年代前后,由街道居委会辟为蔬菜地。“文革”期间,毁园建房,园此无存。西宅别业大部分为房管部门居民用房。

  西宅别业座北朝南,面河而筑。门厅为五开间平屋,系原建筑,有斗拱。第2进现为空地。其后4进,均为楼房,内宅隔扇上均有雕刻。在第4进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砖雕门楼一座,保存完好。上刻“棣萼联芳”四字,两端各有一块砖刻浮雕,工力精堪。门楼两侧都用精制的砖刻垂莲镶边,两旁八字墙用水磨方砖贴砌,上部有屋檐承接滴水。最后一进为三开间楼房,因不在中轴线上,疑为后人续建。整幢宅第,东侧有一米阔的备弄,贯穿南北。备弄之东有不规则平屋和楼房30~40间,不成体系,显为顾氏后人络续增建。该宅大部分房舍虽经改装修理,但从整体结构看,显为明末清初之形制。

  清末文人金黄钟在其《桑梓集》中为西宅别业题诗,云:循良政绩继乡贤,至行原从友爱先。士白奇冤能出狱,利渔傕税敢收权。史鱼正直声同树,山虎歼除患自蠲。赖有糟糠贫贱妇,立身不失姓名传。

  7.崇本堂(富观街18号)

  位于西宅别业西邻,座北朝南,面水而筑。除第三进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外,其余均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占地面积518平方米,共五进二十五间。1986年7月1日【吴政发[1986]87号】列为吴江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堂名出自“崇哉,崇人之德,本哉,乃根本也”之意。崇本堂原系西宅别业正厅之西的一组偏屋,为顾氏世居之地,后顾氏日趋衰落,则于清末时卖与商贾钱幼琴(三阳田钱家),钱氏则在此基址上除第三进楼房保存原貌外,其余于民国元年重新翻建。建国后土改时没收,1980年落实政策前三进归还钱氏,并由其房主买给法庭,为法庭所有,后二进仍属房管部门。1990年由太湖风景区建设办公室出资购买前四进,并于1991年至1992年进行修复,1993年元旦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崇本堂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及下房等共五进,均面阔三间,且都以封火墙分隔,东侧一条备弄贯穿五进,布局紧凑而精致,整座建筑从前到后都以升高三级为限,暗喻着“连升三级”。砖雕门楼面北而起,共有三座立于前三进之间,眉额上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侯遗范”、“商贤遗泽”。于门楼过道左右两侧设有“蟹眼天井”。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前后三进,共有木雕一百余幅,这些图案反映了当地商人发家致富的意识。正厅居中六扇长窗裙板上分别刻有“花卉博古”、“富贵平安”、“招财进宝”图及连同左右八扇半窗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十四幅,五架梁两侧分别刻有“日进斗金”、“称心如意”图。前楼底层长窗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及裙板上“松鼠葡萄”、“喜鹊红梅”、“双燕桃花”、“梅竹缓带”、“绵鸡绣球”……等花鸟图案。后楼是所有雕刻的精华所在,共有五十八幅,其中底层中间东西两侧十六扇隔扇腰华板上分别刻有“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及“八仙图”,四扇门隔腰华板上刻有“福禄寿禧”图等。

  崇本堂地处位置优越,南望嘉荫堂,紧邻长庆、吉利、太平三桥,与周围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传统民居浑然一体,朴实无华,集中反映了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

  8.同知衙门.(富观街4号)

  位于仓场弄东侧,朝南面河。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系康熙庚辰(1700年)进士陈沂震宅。雍正九年(1731年)入官房,改建同知衙门。乾隆元年(1736),衙门移驻吴县东山。移迁后,经官发卖,为诸生王铨以纹银三千两购得整个宅地,名为“敬仪堂”。当时占地17亩8分,房屋7进计91间,分别为门厅、轿厅、大厅、仪厅、堂楼。门面为7开间,后宽17开间,东西备弄,后为花园。现存建筑4、6二进,占地面积5186.61平方米,建筑面积2514.60平方米。其中,四进大厅通面阔18.37米,通进深9.20米,总高5.72米。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清末文人金黄钟在其《桑梓集》中为太湖水利同知署题诗,云:青龙桥畔古仓场,王氏堂前燕子忙。水利不兴官署徙,百年已历两沧桑。

  9.礼善堂 (上元街178号)

  位于严家廊下东端,朝南面河。共有房屋4进51间1135平方米。其中,1、2进建于民国20年(1931),3、4进建于清光绪初(1875--1878),系任氏宅第。该堂以备弄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且分别有3个石库门对外。东部4进,前2进是2开间楼房,后2进是平房。西部4进3开间楼房。礼善堂南部沿街第一进是5开间楼房,楼房两角上各有砌在墙中界石一块,界石上是“任礼善界”四个字,东起第二间处有条备弄,备弄东前两进是2开间楼房,后两进是平房,备弄西是四进3开间楼房。西部第一进和东部后两进是公有的墙门间及各户柴间、什杂间等。礼善堂朝南有3个石库门,分别称东石库门、西石库门和弄堂口石库门,东面第一进房后和西面前三进房后都有门楼,可惜上面古迹已无存,现存稍好一些的是西部第一进后的门楼,上面总体尚存,还有残余砖雕吊篮及两块雕有石榴(喻多子)、桃子(喻长寿)的花木砖雕,门楼上都无文字,东面第一进后的门楼上原有“厚德载福”四字,是同里著名中医师吕葆岳所书。第二进楼房内房前轩两头有保存很好的书卷式砖雕四块,从东到西分别嵌砌两边墙中,上书“习勤”、“师俭”、“留余”、“知足”,是《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副主编叶祥苓之父叶颂林(又名叶庆华)所书。在嘉荫堂整修时,曾将“习勤”、“师俭”两块复制在其衍庆楼内。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10.春晖堂又称叶家墙门,(上元街171号)

  位于严家廊下中端,朝南,南接礼善堂,北连教师住宅区,东、西为民居。建于清末,系叶氏祖宅。现存房屋两进,第一进东部是5开间平房,西部是4开间楼房,两边带平厢房,房前天井用大块碎石铺设;第二进东部是4开间平房,西部是5开间楼房,房前天井也用大块碎石铺设,窗大部分是蛎壳窗。楼上朝北的还有木板窗;第二进后还有一个大院子。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11.积善堂(上元街141号)

  位于严家廊下西首,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陈兆熊和徐洪甫宅第。共有房屋2进32间583平方米。积善堂东部是两进3开间楼房,第一进楼房后有一座门楼,门楼经修理保存较好,但门楼上雕刻已无。两进楼房间是个石板天井,天井两侧是厢楼,将两进楼房连在一起。两进楼房西有一条弄堂,弄堂口南靠桥、西靠河,有座1开间的小楼,小楼屋顶三面落水,成为局部庑殿式屋顶。楼北弄西是4间西边沿河平房,屋边有向河挑出的石条组成的河桥,可就近取水;弄堂北还有1个天井、2间小屋及2间平房。该堂为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12.陈御史府(现辟为珍珠塔景园,石皮弄26号)

  陈御史府位于后港南岸,石皮弄之北,跨西圩和字圩。为明万历间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宅第。陈御史府主要由牌楼、宅第、花园、祠堂四部分组成。珍珠塔也是著名锡剧《珍珠塔》故事的发源地。这段久久流传在江南民间的爱情佳话,使珍珠塔景园充满了唯美、浪漫的气息,是情侣们游古镇必到的景点。

  据《同里志》记载,陈王道(公元1526——1576年),字孟甫,一字敬所,号浩庵,为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授靳县知县,又补阳信,皆以才能廉慎两邑,后为邵武守,擢南京监察御史。相传南都贡院的号房,向蔽以芦席,值风雨如露,士子不堪,他奏请易之以瓦,故深受士子爱戴。据说他元配夫人死后,续妻方氏,民间传说的《珍珠塔》,说的就是陈王道嫁女的故事。

  据说,在陈御史家族的妆奁簿上,首页记载陈王道嫁女时,确有珍珠塔一座作为陪嫁物。而清代艺人马如飞的弹词中,将陈王道改名为陈琏,其“琏”字即是用“王”与“道”相连而得。

  陈家牌楼是在万历八年(1580年)建造。陈王道死后,朝廷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而立。牌楼伟岸壮丽,四根方形石柱构成耸立三开间牌坊,坊上有飞檐翘角的青紫筒瓦、排列密集的斗拱和昂嘴,支撑覆盖面较大,三个歇山顶成品字形。正中板上刻有“清朝侍御”四个大字,每个字近一平方米,下面额上镂刻“大明万历庚辰为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立”,左右两边额板上刻有始建和重修的题名记录。在许多木架结构上,精细雕刻龙凤、仙鹤、麒麟等飞禽走兽图案,华丽生动,惟妙惟肖。坊前有高近二米的白玉雕刻石狮子一对,旗杆石一对。牌楼上有二副对联,一副是“义制事礼制心检身若不及;德懋官功懋赏立政惟其人”。上联意是用大义处理政事,用礼法来约束自己的思想,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下联意是有德之人勉之以官,有功之人勉之以赏,立政最重要的是选择人才。另一副是“念初者丰年为瑞贤臣为宝;心游乎道德之渊仁义之林”。上联意是念念不忘丰年是祥瑞,贤臣是国家之宝。下联意是心中常念的应当是道德和仁义。这二副对联文字艰深,内涵深刻,既讴歌了陈王道生前高尚的人品和出众的政绩,又阐明了统治者对官吏的勉励和殷切希望。陈王道是明朝的御史,而牌楼题为“清朝侍御”,其实“清”是动词,是清理整顿之意。明朝的南京又称南直隶,是十三行省之一,其辖区为今江苏、安徽两省之地。南京又是朱元璋奠基京都,以后永乐帝虽迁都北京,南京仍设立六部衙门、都察院、国子监等一套中央政府班子,代表皇帝和朝廷行使管理南中国的权力。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言官陈王道,可以起着“清朝”的作用。牌楼的后照墙壁上,书写着“恩荣”两个大字,表明此牌楼是万历皇帝颁诏所立,所以牌楼特别高大、雄伟。石河桥宽大而又平坦,两侧大榆树盘根错节,两人合抱不相交,环境尤为幽静。此侍御坊是陈府标志性建筑。

  宅第由仪门、茶厅、宏略堂(正厅)、兰云堂(内宅)、堂楼(旧宅)、闻香读书楼(陈翠娥书楼)、玉兰堂(花厅)等组成。

  仪门(即门厅)。朝西五开间,两侧四间作为房间,中间一间就是仪门,仪门的门槛高两尺,活络的高门槛既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又具有实用功能,当官轿进出时,可以拔去。门楣上饰有显示门第等级的四个门簪,大门前地坪石雕上刻有“平升三级”的图案,大门上搁匾的圆柱体叫阀阅,是官宦人家特许的装饰,门前一对抱鼓石,刻有蛟龙、鲤鱼跳龙门等生动的图案。

  第二进茶厅,茶厅又称轿厅,是客人下轿之处。两边长凳是轿夫和跟班饮茶休息之处,左右排列执事牌。

  茶厅前的天井对面有一座水磨砖照壁,中间是砖雕牡丹图案,四角的蝙蝠象征富贵,门厅屋尖蝙蝠和双桃,含“福寿双全”之义。照壁墙下面的青石须弥座上有两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两边是十鹿,寓十分快乐之意;八骏和合二仙,寓富贵之意;神蟾桂树为蟾宫折桂,比喻科举高中;一对莲花,比喻一路高中举人、进士、状元,中间一幅渔樵图,表明主人功名成就,过着归隐于林间、垂钓于江河的宁静而恬淡的生活。

  第三进宏略堂是陈府的主体建筑,是主人接待达官贵人和举行婚丧等重大庆典的地方。“宏略堂”三个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示主人“宏图伟略”的胸襟和抱负。宏略堂砖雕门楼上面是砖雕斗拱和挂落,两边是狮子莲花挂柱和“群童舞龙”、“群童放爆竹”镂雕,上额枋是“缠枝牡丹富贵”,下额枋是“祥云仙鹤”。这些雕刻都烘托出吉祥喜庆的热烈气氛。宏略堂内有“克遵儒风”匾额,二副抱柱联,一副为“心事平和事理通达;德性坚定品节详明”,另一副为“敦诗说礼揽英接秀;钩河摘雄奉魁承杓”。还有一副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两侧耳门上写有“咏仁”和“蹈德”,上述文字都表达了主人信奉儒家理念、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第四进兰云堂(内宅),这是主人家眷居住的地方。此堂前砖雕门楼上的“景星庆云”四个字,出自《史记·天官书》和《三元记·团圆》篇,景星又称瑞星、德星;庆云就是祥云,寓意满庭吉祥和顺,万事如意。东西两耳门上的“凝祉”、“履吉”字样,指的是凝聚福气、步步吉祥。兰云堂的长窗木雕有“破镜重圆”、“白蛇传”、“西厢记”、“红拂夜奔”、“秋翁遇仙记”、“徐霞客”、“赤壁夜游”等。

  第五进堂楼,是主人家属居住的地方,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等级性,一般亲戚也不能擅自进入。堂楼下,中间是主人夫妇起居之室。匾额上有“祉猷骈茂”四个大字,意思为福气和事业双双兴盛,对面的门额上“兰桂腾芳”,出自《晋书·谢玄传》,寓子孙飞黄腾达、流芳百世之意。两侧的“鸾翔”和“凤集”四字出自晋代傅成的《中怀赋》“济济群英,鸾翔凤集,”比喻家庭人才荟萃,新人辈出,兴旺发达。登上楼梯,进入小姐绣阁,楼中间是小姐日常起居之处,布置典雅、绮丽、整洁。日常用的书画桌、书架、绣棚、棋桌、琴桌等一应俱全。东间是绣房,红木家具,摆设讲究,有团花罩的绣床、梳妆台、铜镜、衣架、衣箱以及可以伸缩的落地烛灯,西间贴身丫鬟房间,摆设较简单。

  出堂楼,经西耳门,出西备弄,是主人读书之处“闻香读书楼”。东西耳门上的题额为“德风”、“惠露”,寓意通过读书,接受先人的哲理熏陶,修身养性,提高德行。书楼前小院栽有金桂,每到秋季来临,香气扑鼻。

  与闻香读书楼一墙之隔是玉兰堂,俗称花厅,是主人接待亲朋好友的场所,院门平时轻易不开。花厅全部用柏木作梁柱,堂前后栽有白玉兰、二乔玉兰等花木。

  西部为花园,由茹古斋、碧筠山房、清远堂、绿秋亭、紫薇亭、景明轩(西水榭)、小兰亭、浮翠(翠舫)、溪清、北山深兹、池塘、古戏台、知音斋组成;

  “菇古斋”。小楼建筑精巧别致,上下四周均有回廊,在此凭栏远眺,极目四顾,花园内倒影如画景色旖旎,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尽收眼底。菇古斋前有一碧水湾,倒映月魄,如水一般的月色泻满庭院。该洞门后,上面有“读月”二字,这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名字。小楼曾高朋满座,是名儒雅士、文人墨客谈诗论画的地方。

  碧筠山房,院内的小山坡遍植翠竹,太湖石点缀其间,故题名为“藏翠坞”。碧筠山房内有副对联:“琴伴庭前月;衣无世外尘。”

  后花园中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曲折有致,连接着各个景点。长廊中,墙上嵌有图案各不相同的镂空花窗、洞窗和漏窗。漫步在长廊中,步移景转,一步一景。透过窗户,四季美景尽收眼底。长廊的墙上嵌有大量书条石,碑刻内容题材广泛,集中了历代名家(王羲之、苏东坡、赵孟頫、唐寅、文徴明、董其昌、郑板桥等)手迹。出长廊向北,到达水流云在轩。凭栏俯视,诗情画意尽在眼前。

  清远堂。清远堂是花园中心建筑,临水面山,背靠竹坞,四面皆窗,有回廊可通,又称四面厅。这是主人在园中宴请宾客之处。在清远堂内,环顾四周,山水、画舫、水榭以及亭台楼阁尽收眼底,赏心悦目。堂内雕刻题材以动植物为主,有栩栩如生的莲藕、翩翩欲舞的云鹤、含苞怒放的牡丹、水中嬉戏的双鱼等,堂中一副抱联写道:“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书吴诗。”主人通过这副对联说明,清云堂内假山碧水和竹林花木,已经超过狮子林和虎丘山的秀美,而莳花种竹的雅趣,正是继承了吴中文人墨客的读书情怀。

  绿秋亭。亭呈六角形,每一角下都有似龙非龙的木雕饰物。这种饰物叫“嘲风”,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生性好险,殿宇屋脊上的走兽,就是其造像。

  后花园中植有紫薇树,园中有一亭,名为紫薇亭。在唐代,中书省为紫薇省,明、清称薇垣。将该亭称为紫薇,从中可见主人寄望后辈功名显赫。

  “绿绮亭”与紫薇亭相对的半亭,是主人弹琴之处。“绿绮”两字即代表古琴。李白诗云:“蜀僧拖绿绮,西下峨眉峰。”意为月下弹琴、心情如水。

  “西水榭”。西水榭取名为“景明”。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句。水榭临水而建,以“景明”为名,寓意吉祥安泰之意。

  西水榭的前面是假山,它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为摹本,以透、漏、皱、瘦的太湖石为材料,堆掇而成园林之巅,假山之峥嵘嶙峋,峰峦之峻峭挺拔,幽谷之深邃曲折,飞瀑流动直下,使人仿佛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享受自然野趣之真味。

  “小兰亭”位于假山上”,取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主人将此亭命名为“兰亭”,既突出此亭文化品位,又意会《兰亭集序》描写的意境。

  花园中,山姿雄浑,植有香樟、枫树、冬青、枸杞、牡丹、杜鹃、山茶、兰花、菊花、桂花、黄杨、紫薇、竹子等,根据各种花草树木的不同生态习性和审美特征,有的种在山坡上,有的种在墙角,有的种在水池旁,有的种在窗前,有的种在亭阁边,漫步进入亭、台、楼、阁、轩、舫、廊,加上花草树木,更能体现出景观的深、秀、清、幽、雅、静、美。

  “浮翠”,“浮翠”是一条真船,装饰华丽,停泊在碧波之上,故将此画舫取名为“浮翠”。山水船俱全,主人坐在画舫内与友人品茗把盏,谈诗论画,犹如畅游于山水之间,此情此景,可称得上是神仙般的享受。

  雅韵馆,即古戏台,造型古朴典雅,戏台匾额题有“承平豫泰”四字。承平即天下太平,豫泰出于《易·豫泰十六》,意思是国泰民安。戏台中央藻井,呈螺旋型曲折多致地上升,彩绘图案为百凤朝阳,形象生动逼真,两边立柱木雕垂狮上站有和合二仙,雕刻细腻生动,屋脊上“二龙戏珠”气势不凡,檐脊上的四大金刚和蹲兽及山尖上的吉祥图案神态逼真。

  两边回廊相通的是知音斋和闻韵亭,两边长廊墙上嵌有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十八幅戏曲故事。戏楼的彩绘有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永乐宫的《八十一神仙图》,形象逼真,艺术性强。长廊的地下,揭开石盖板是一口深井,井水清澈冰凉,用于夏季沉瓜,是原始的土制冰箱。

  花园之东有条小河浜,浜里搭有船坊,后人称为船坊浜,家人和客人来了船就停在船坊内。

  祠堂是景点的又一组成部分,是清末建筑,详见《文物古迹》卷第三章第六节《会馆祠堂》。主厅(享堂)内挂有陈王道夫妇的画像和陈府十八代前辈,以及四个进士、十个举人的情况。

  通过两侧过道进入后面一进是议事厅,这是族人议事之处。族内每逢大事,由族长召集长辈和有名望地位者商量议事。在封建社会,族权大于法律,决定违反族规者的生死。里面有一口井,上有半亭相盖,即所谓的“洗心泉”。当年违反“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就会被活活沉井致死。

  13松石悟园(石皮弄26号)

  松石悟园,位于同里古镇区石皮弄中,东与珍珠塔景园一墙之隔,西临仓场弄。园院内陈列着一千二百余块松屏石板画,是铁道部工程总公司设计部原部长张家忻(苏州人)及其夫人王月军三十多年收集之珍藏。展馆共分五个部分:“天地篇”、“人文篇”、“禅意篇”、“警世篇”、“小品”,分别陈列于七个展厅之中。松屏石又叫松石、醒酒石、婆娑石,属变质石,形成期距今约两亿多年。其画面是各种溶液如锰铁类氧化物溶液等随机渗透浸染而成,以树枝、花卉图纹为主体,衬以各种岩石颜色,浑然天成一幅幅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意境深邃的优美画卷。纵观此石,光线与色彩之谐调,兼有国人山水画之秀、泼墨写意画之潇洒雄浑、水彩画之明快亮丽,是中国画界追求“外师造化”之极品。石乐人乐,以石为乐;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道人道,以石悟道。松屏石收藏在中国源远流长,先秦、唐、宋,常常为相府收藏,而如此庞大的场面,如此恢宏的气势,如此优美的组合,如引哲理的解读,则是世所罕见。千年古镇同里,建馆收藏和展示此石,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古镇文化旅游内涵,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松石悟园原是金仲禹故居,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同里乡政府所在地,2003年镇政府投资一百多万元改建此展馆,当年4月18日对外开放。

  14.嘉荫堂 

  嘉荫堂正门位于尤家弄中段,北门为长庆桥南堍,为柳炳南住宅。柳炳南祖上在北厍有一座宅第,名“绿荫堂”,民国8年(1919年)一场大火把“绿荫堂”化为一片废墟。民国11年柳炳南花白银二万两,购地一亩四分,到同里建宅,为纪念“绿荫堂”,遂将宅名取为“嘉荫堂”。嘉荫堂四进三十二间,环境静谧,建筑精巧,特别是各种雕刻,细腻精致,富丽典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墙门用水磨青砖砌成,加以灰浆勾缝,整洁光亮。门厅的屋脊中间为“松鹤长春”砖雕。第二进即正厅,其屋脊正中,塑有福、禄、寿三星。

  正厅,是嘉荫堂的主建筑,为仿明建筑,俗称“纱帽厅”。厅上宫灯高悬,落地长窗、红木几椅铮铮发亮,大青方砖地面整洁光滑。桌子上方高悬“嘉荫堂”横匾为金石书画家钱君匋所书,匾下一幅松柏长青图,图的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厅堂高大宽敞,厅内雕刻颇多,极为精细。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刻有玉如意、笔与锭,分别意为“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尤令人寻味的是梁头“鹤鸣九皋”的山雾云和抱梁云,正好弥补了房梁山脊处的空隙,愈发凸显雕梁画栋的完美。就连拳头大小的“峰头”,也雕刻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更为罕见的是厅之棹木(俗称纱帽翅)上,雕刻着《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透雕作品,这组木雕,已收入《中国戏曲·苏州分卷》。

  厅之东西槅窗透刻有“国色天香”(牡丹)和“凌波仙子”(水仙),落地长窗的裙板和大堂板上刻的是“博古图”,分别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纹清晰隽逸;两侧槅扇东刻寓意“玉堂金满”的白玉兰,西刻寓意“蟾宫折桂”的木樨花,民间解释为“大富大贵”。屏门两侧用落地罩分隔,使主厅显得格外静谧清幽,古朴典雅。

  整修后的嘉荫堂,为了扩大游览空间,将原第三进小楼改建成庭院。在庭院东侧,用太湖石堆成简洁明快的花台,植以名贵花木,置以空灵峰石。庭院西侧,建有三曲回廊,回廊北端至半亭,即为进入内宅之门,将前厅与后楼(衍庆楼)沟通。

  衍庆楼是嘉荫堂的内宅堂楼。堂楼前为一石板天井,天井中有“五福捧寿”石雕,天井南侧有一青水砖雕门楼,檐牙三级高挑,轻盈洒脱。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所谓“暗八仙”,是见物不见人,以物借代人)。下枋“一块玉”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

  衍庆楼内,有许多名人轶事木雕。楼堂大梁的棹木上,原刻二十四孝的八幅图案,现仅存“老莱子舞彩娱亲”、“郯子扮鹿求鹿乳”、“江革负母孝感盗”、“蔡顺桑椹感强寇”等四幅,在整修时补刻了“江上渔夫图”、“福寿二仙图”等四幅。轩内的棹木上刻了山水图案八幅,虽与原物不同,但雕刻技艺毫不逊色。五架梁两侧,共刻有“伯乐相马”、“敦颐赏莲”、“羲之爱鹅”、“天骥放鹤”、“松下寻水”、“踏雪寻梅”等八幅深浮雕,楼厅挑层上下,均作磕头轩处理。楼上阳台和双步间的轩,虽有大小之别,但采用同一类型的“鹤胫直”。而楼下则前后不一,其“廊轩”虽施以菱角形椽木,但又于轩梁中部署斗,斗上搁轩桁,形成与内轩有别的“菱角一枝香轩”,内轩又制成双菱角形的“菱角轩”,使之与“廊轩”相区别。这样既有别于楼上的轩,又使底层两轩之间显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此精巧的轩作实例,也极为罕见。

  在软挑头柏口枋上,施以九路线脚,每路线脚有宽有窄,有凹有凸,既有实体花纹,又有镂空花纹,层层相叠,虚实相间。又于软挑头的斜撑上悬以盛放花卉的花篮,真是精巧至极、匠心别具。

衍庆楼的西北隅,有临水而筑的水秀阁。水秀阁小巧玲珑,十分雅致。人在阁中,可静听风声、水声、橹声;可俯视小桥、驳岸、老树。小阁东侧,为曲廊粉墙,及近水而筑的厨房、灶间。嘉荫堂,1970年房改时被没收,此宅曾为育青民办中学校舍、南濠弄小学校舍、同里公安派出所等。1981年辟为旅游风景点,1993年动工整修,至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耗资180万元,1997年9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5.得春桥

  位于南旗杆东起端,跨东、西两圩,初建无考。明天顺中,里人何蕃、周信重建,成化中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项祥甫等募资重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里人王铨、王廷锦、凌学濂、陆廷聘等募资又重建。1964年移建得春桥为公园桥,为钢筋水泥桥。1999年为协调古镇风貌,政府出资重建,改水泥平桥为石板踏步桥,中间五块桥面是从原三元桥移过来的,桥宽2.9米,长7.4米,桥两侧字迹保持原样,西侧为“三元桥”,东侧为“里人重建三元桥道光乙亥”。相对于入镇口的“三元桥”,此桥又称“小三元桥”。得春桥从建桥至今约有六百年时间,先后七次重建。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16.长庆桥

  位于崇本堂门前,跨东柳圩、道士埭西市河。始建无考,重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长庆桥,旧名福建桥;明成化(1465--1487)中里人谢忱、陈镛改建,俗称谢家桥;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里人重建,一名广利桥;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里人公捐再建,名为长庆桥至今;1988年夏秋,镇政府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对该桥予以加固整修。

  该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花冈石砌置。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龙门石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石雕一方。栏石全,望柱八。踏级高为15公分左右,凿有防滑槽。桥长12.47米、桥面宽1.89米、桥堍宽2.55米、矢高2.72米、跨度5米,为低坡小形制。西向明柱石上刻有桥联“共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东向柱石上刻有“同治十二年桂月吉立,里人公捐重建”字样。

  17.太平桥

  位于同知衙门西首,跨北墙门、仓场弄西市河。初建无考,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1986年9月6日【同镇(86)字第64号】列为同里镇文物控制单位。1994年7月29日【吴政办[1994]字第75号】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该桥曾于乾隆十二年(1747)里人范景烈等重建,后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里人修建。现为梁式单孔,南北走向。系花冈石砌置,桥台累砌,栏石全,每一踏级只有15公分左右,凿有防滑槽。桥面石梁、石栏均用巨型石条架设。桥长12.14米、桥面宽2.05米、桥堍宽2.39米、矢高2.30米、跨度3.40米,为低坡小形制。东向柱石上刻有桥联“永济太平南北路,落成嘉庆廿三年”。

  以上二桥与跨道士埭、金家湾西市河的吉利桥呈“品”字形成为同里三桥,2008年12月22日【吴政发〔2008〕239号】同里三桥列为吴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三桥跨于“T”字形河道交汇处,彼此环顾,相映成趣。沿河青石驳岸,两岸筑有花岗石栏。岸边树木临波倒映,秀色可餐,成为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三桥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吉祥之物,凡老年寿诞、青年嫁娶、小儿满月,必成群结队走此三桥,成为古镇又一道独特的“走三桥”民族风情。

  18.蒋家桥,又名广仁桥。

  跨严家廊下、陆家埭西市河。梁式石桥,东西走向。清乾隆十三年(1748),里人朱东发等募资重建。此桥在“T”字形河道交汇处,紧贴民居,构成一幅完美的江南水乡画卷,誉为“小桥、流水、人家”之典范。2001年4月,由国家邮政局发行《水乡古镇》系列特种邮票,其中同里以此桥作为代表上邮票版面发行。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三、历史名人

  此街不仅文物荟萃,而且英才辈出。灿烂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下面介绍4位诞生在这里的名人,他们是古代、近代、现代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业绩为同里增添了熠熠光彩。

  1.陈王道(1526~1576年)。字孟甫,一字敬所,号浩庵,明代人,官至南京监察御史。 嘉靖己亥年(1539年)为诸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范应期榜三甲四十三名进士。初授浙江鄞县知县,后补山东阳信知县,皆以才能廉慎著称。不久又迁为福建邵武守。万历初擢升南京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和朝廷检察管理中国南部,有直声。万历四年(1576年)病逝,卒年51岁。朝廷赐以“清朝侍御”名额,并敕建牌坊以表彰其“清理朝纲”之功绩。著有《西台谏草》、《宏略堂集》、《浩庵诗稿》等。

  故居陈御史府,包括宅第“孚寄堂”(原名“宏略堂”)及“侍御坊”,民间统称为“陈家牌楼”。民间故事《珍珠塔》源出陈王道家事。2003年,重建陈御史府,名为“珍珠塔景园”。

  2.何源(1368--1453)。同里镇人,初名德源,字幼澄。明洪武乙亥年(1395年)中贡入太学。丙子年(1396)举乡试第七,会试中乙榜第一。授山东德州学正,能以师道自任,于是,德州始有取科第者。同时,荐升本州岛知州,后任广西梧州知州。在此期间,赈灾民,毁淫祠、修学校。这一系列善举深得民心。后因诖误,被迫到广西交趾镇守,后升为交州府学事,为交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先后升为吏部考功员外郎、郑府长史、文选郎中。正统初,为江西右布政使。何源当官,历任五朝,为政廉明,两袖清风。三年后,告老回乡,自号东吴遗老,终日焚香读书。家无余资唯书籍万卷。文章政事见称一时。著有《澄庵集》、《慧日忏院碑记》。卒年86岁。同里古镇区的遗老堂(今为师俭堂,留耕堂的一部分)为何源归老处。何源墓在同里镇九里村,为当时八景之一“长山岚翠”一景,现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3.王绍鏊(1888--1970)。同里镇人,字却尘,四岁丧父。1902年在金松岑先生创办的同川学堂学习,后来考入江苏教育总会的法政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留学。1911年下半年留学回国后,王绍鏊和章太炎等人组织了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为统一党,又和其它政团合并为共和党),开始政党活动生涯。不久,当选为第一届众议院议员。随后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立即赶到上海参加讨袁运动。随后赴粤参加非常国会,拥护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1926年初,他在家乡秘密组织新苏公会和苏浙皖三省联合会,积极开展反对孙传芳、策应北伐军的行动。1927年1月,他秘密离开上海到武汉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在上海邀集各方人士共同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接着在北京和蓝公武等人组织“救国协会”。1933年秋,经中共地下党员黄申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并组织领导太湖游击队的工作。1936年6月因策动阎锡山和冯玉祥抗日倒蒋而逮捕,但他坚贞不屈,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才营救出狱。此后,王绍鏊受党组织指派去香港,在潘汉年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他常常担任繁重而艰险的任务,出入狼窝虎穴,周旋于敌伪上层。1945年12月,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他和马叙伦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开展反蒋爱国斗争。1946年5月,“民进”与上海68个主要团体组成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王绍鏊当选为联合会理事。1949年9月21日,他出席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王绍鏊先后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等职。由于党的事业的需要,他仍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从不暴露自己是中共党员的真实身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恰是这坚定的原则性,使他受到了一连串的不幸遭遇,成了革命的对象。1970年3日31日,这位为中国革命奋斗了六十年的党的忠城战士,因身患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在北京默默地离开了人世,终年82岁。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于1981年1月6日发表题为“奋斗不息的忠诚战士王绍鏊同志”的文章,正式公布了王绍鏊的中共党员身份,高度评价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充分表达了党和人民对这位杰出的革命老战士的尊敬和怀念之情。2008年王绍鏊诞生120周年之际,位于其故乡吴江市同里镇的留耕堂前半部分沿街房屋辟为王绍鏊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4.沈善炯。1917年生,屯村澄墟人。中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父亲沈时则,曾在屯村乡间教书。母亲沈贞是农民。7岁时,沈善炯入家乡私塾读书。一年后随家迁居同里镇,并先后在泰来桥初级小学、同川小学高级部就读,民国20年(1931年)小学毕业。继入吴江中学,民国23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民国26年毕业。再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专修科。淞沪抗战爆发后,转至广西柳州大学农学院就读。民国28年经著名植物学家张肇骞介绍,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民国31年毕业。后进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古瓶菌的形态与生活史。民国33年,在《美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科研论文。民国34年,任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生物系助教。民国36年获赴美留学奖学金,经恩师张景钺推荐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得到著名遗传学家皮德尔教授的指导,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为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博士后研究生。朝鲜战争爆发后,沈善炯突破美国当局种种无理阻挠,于1950年11月28日回到祖国。回国后,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副教授,1952年转至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为了国家的需要,毅然改行,投入到抗生素的研究中。由于他对金霉菌生理和金霉素生产研究的突出贡献,于1955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一等奖,1956年晋升为研究员。1958~1959年,在莫斯科苏联医学研究所著名生化学家布朗斯坦实验室工作一年,主要研究细菌的氮的固化。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61年,微生物研究所合并到植物生理研究所,任副所长,开展细菌基因的定位实验研究。1973年,承担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成立分子遗传学研究室。1978年,沈善炯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生物固氮的遗传学分析的论文,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生物固氮会议上,被推为年度最好的关于固氮遗传论文之一。1978年11月,应邀返母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参加摩尔根教授建立生物系的50周年纪念会,并作了专题报告。1979年,沈善炯等的生物固氮遗传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一等奖。1980年,沈善炯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善炯实验室已成为国际研究中心之一。1981年,美国加州华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协会,授予其杰出成就奖。1982年,著名遗传学家欧文在哈洛威兹的退休典礼上祝词说:“他(哈洛威兹)有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之一是沈善炯,是中国生化遗传学的带头人。”1996年5月18日,沈善炯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98年再次荣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四、掌故轶事

  ⒈同里崇本堂《西厢记》木刻的由来

  清末年间,同里镇上出了个沈秀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有一天,沈秀才到罗星洲去游览,与前往进香的钱家之女钱春花一见钟情。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沈秀才控制不住对钱小姐的爱慕之情,就乘着月色跳过围墙,来到钱家花园,正巧钱小姐在花园里赏月,两人相见,促膝谈心,私订终身。第二天,沈秀才就托媒到钱家提亲。钱老爷嫌沈秀才家穷,不允亲事,说若要配他女儿,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门当户对,要有钱财;二是钱家招女婿,要改为钱姓。三年后,有个姓钱的年轻米商,派人到钱家提亲。钱老爷听说此人将同里产的“苏同白”销往全国各地,生意做得很大,且与自己同姓,便满口答应。钱小姐十分气愤,既气父亲嫌贫爱富,轻率答应这门婚事,又气沈秀才无情,几年来杳无音信。待到拜堂时,钱小姐惊喜万分,原来新郎官正是当年的沈秀才。后来,钱家翻建住宅,取名崇本堂。沈秀才想起当年与钱小姐相会的往事,感慨不已,遂特地叫人把《西厢记》里的故事刻在崇本堂的木窗上。

  ⒉同里谢家桥(长庆桥)的由来

  很久以前,同里镇上有一户姓谢的人家,世代为书香门第,主人叫谢绛。

  某一年,谢绛的儿子谢景初上京赶考回来,生病卧床不起,请来许多名医诊治,仍不见好转。有一天,一位僧人化缘路过谢家,发出一阵感叹:“可惜啊可惜!”谢家人觉得很蹊跷,便把他请进府来,询问究竟。僧人说:“施主一家多年来诸事顺利,只是近来遇到了难解之事,但不必忧虑,只需多做善事,便可化解。”僧人说完就走出门远去了。第二天,谢绛到附近街上散闷,走过吉利桥,跨上太平桥,再要往前走时,忽然觉得这里好像少点儿什么。仔细一想,对了,如果在太平桥东面再造一座桥,不是可以使百姓更加方便吗?他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想法与家人一说,大家赞成,决定马上动工造桥。谢家出资购买石料,请来石匠,建造了一座石拱桥,名曰“谢家桥”。

  桥建成后,谢景初的病也痊愈了,还从京城传来他考中进士的好消息。

  3.千年佳话《珍珠塔》

  明代,河南祥符县太平村有个秀才名方卿,字子文,父为奸臣所害,家中又遭火焚,方卿母子在坟堂栖身。

  一日,方卿奉母命到湖北襄阳探望姑母姑夫,恰逢姑夫陈御史五十寿庆,达官贵人,宾客云集。姑母见方卿衣衫褴褛,有失体面,便百般奚落,逼使出门。表姐陈翠娥不满母亲所为,遣婢翠萍请方卿至后花园相会,代母赔罪,并赠予银两,方卿不受。翠娥乃以珍珠塔暗藏于干点心中,托献舅母。方卿不知就里,乃受。

  方卿行至九松亭,陈御史闻迅追至,欲请回府,方卿不肯。陈御史指亭为媒,将女翠娥许之。

  方卿途遇强盗邱六乔,干点心包裹被夺,差点冻死雪中。恰遇湖广提督军门毕云显路过,救活方卿性命,并携至南昌,又将女秀英许之。

  方卿母亲不见子归,求乞来到襄阳,闻儿遭劫被害,痛不欲生,投河自尽。白云庵尼静芳救之,留居庵中。

  邱六乔抢得珠塔,至陈家当铺质当。陈御史认出传家宝塔,追问女儿。翠娥说出实情,忧念方卿成病。陈御史差人往河南探寻方家母子,均不知下落,乃造假信以慰女。后翠娥病愈,至白云庵烧香还愿,婆媳相见,方卿母亲知悉儿子无恙。

  方卿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官七省巡按,奉旨出京查访,皇帝准假完婚。至襄阳,方卿化装成道人,往见姑母,以唱道情羞其欺贫爱富。后入庵迎母,并与陈翠娥、毕秀英、翠萍成婚,一家欢乐团圆。

  后记:《珍珠塔》故事从民间传说至苏州弹词,而后又改编成戏剧上演,历时逾百年之久。故事取材于明代御史陈王道家事,理由是充足的。故事中的陈御史、方氏、陈小姐等都实有其人,陈御史府、九松亭、白云庵、湖北襄阳(实指同里九里湖北的小厢村)等都实有其地。抗日战争前夕,陈氏后裔在清理古旧书籍时,曾发现一本“妆奁簿”,簿面有陈家的堂名,首页以正楷书写“珍珠宝塔全座”六字,这与故事中的“赠塔”,完全吻合。但文艺作品不是家史,所以不必把所有人物都对号入座(如方卿这个人便是虚构的,陈小姐事实上是嫁给张家的)。至于故事的情节,在不同的传说、不同版本的弹词和剧本中也有许多的差异。故事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教人如何做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的伦理精神,其中的婚姻结合,切合中国传统的爱情价值判断标准和审美心理,因此成为千年佳话,在江南地区家喻户晓,其影响已扩大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华人聚居地。

  4.同里“周月娥惨案”

  同里古镇区严家廊下的中部北侧为西弄,1947年曾经在这里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周月娥惨案”,并由之引发了同样震惊全国的同里反蒋怒潮。

  抗战胜利后,一大批经整编后的国民党“军官队”大量涌入吴江各小城镇。驻同里的是国民党第29军军官总队第23、24中队,约40余人。

  1947年6月4日入夜,一伙军官队队员突然闯进南濠弄小学年轻女教师邹月娥,位于西弄的家中,对邹月娥欲行非礼。邹月娥面对强暴,宁死不从,殊死抗争。军官队队员灭绝人性,对邹月娥施以轮奸,黎明时分,邹月娥便含恨而死。

  次日,邹月娥惨案不胫而走,全镇愤然。积压在全镇人民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南濠弄小学师生涌向邹月娥老师住处,在遗体前挥泪高呼“此仇不报、永不罢休!”、“辑拿凶手、还我良师!”。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孙瑞成同志抓住这个战机,通过同里镇商会会长任传振动员商界人士罢市,动员南濠弄小学教师张丽华到校发动师生起来罢课斗争,还在同业工会主席中个别串连发动罢工。同里学界、工商界代表组成“邹月娥惨案后援会”,一致通过了全镇“罢课、罢工、罢市”的决议。6月6日上午全镇各校约二千多人,并有工商界二百余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高举邹月娥女士遗像及“还我良师”白色横幅,高呼“严惩凶手”、“除暴安良”口号,高唱《悼我良师》歌曲,行进在同里主要街道。泣声、呼声、歌声汇成一片,涌向区、镇公所。

  同里人民的英勇斗争,得到了广大吴江人民的积极支持,一场人权和惩凶手的抗暴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县各地。特别是广大教师对国民党反动军官的残暴行为无不切齿痛恨。6月6日,全县100余所中小学校的600多名教师组织了“募款缉凶委员会”,以示声援。县教育会、县妇女运动筹备委员会等组织也联合电告江苏省政府主席,强烈要求查缉凶犯,以平民愤,并通电全国呼吁声援。当天又成立了“吴江县国民学校教师惨死后援会”,向政府提出了保障人权等要求。当时就连吴江县党部,县参议会等政府机关部门也参加了邹案后援会,一时间斗争浪潮席卷了吴江县上下各阶层,一浪高过一浪。6月22日,吴江各界又专为邹月娥惨死召开追悼大会,县邹案后援会派代表赴南京向最高当局请愿,提出严惩凶犯、将凶犯就地正法、今后切实保障人权等要求。

  “周月娥惨案”发生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大学的同里旅外同学会约100多名学生,由任传济起草致电声援。消息很快通过媒体飞向全国,苏州、无锡、南京、上海、北平等地报刊纷纷刊登事件经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一致要求严惩凶手。很快得到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声援。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国民政府当局不得不逮捕了五名凶犯,并于6月11日公开审讯。南京最高当局又派监察局、保密局以及中央警察总署专员来吴江查审此案,并将五名凶犯押解南京国防部,有关邹案报告书也直呈蒋介石及有关高级机关部门。吴江邹月娥惨死事件震动了国民党最高当局。

  鉴于各界强烈反应,国民党当局被迫于1947年9月27日将“邹案主犯周玉泉、蒲玉舟、刘克明、彭恒达4人由南京陆军监狱枪决,从犯张少庆判10年徒刑”。国民党29军军官总队也于年底撤离吴江,同里人民的抗暴斗争取得了胜利。

  1947年同里人民争人权,惩凶手的抗暴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成为国统区人民反蒋民主运动的一部分,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在吴江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