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同里镇志 >> 第十六卷 文化

第十六卷 文化

2010/4/8 10:11:3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16938

    同里历史悠久,长期受吴文化的涵养和熏陶,文化积淀丰厚。在文坛艺殿上,文学、书画名家彬彬辈出,各种文化社团活动频繁。诗风词韵,绵延千年;著述作品,卷帙浩繁;书画篆刻,流派纷呈。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同里知识界思想空前活跃,里人创办的各类报纸杂志达30多种。

    解放后,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各类文化机构设施(如文化站、广播站、书场、影剧院等)逐步建立。“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的民间文化倍受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报纸、杂志、图书发行量倍增,广播电视发展迅速,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方兴未艾,独具魅力的民间文艺重放光彩。1999年,同里获得“苏州市民间文艺之乡”的称号,2001年,同里获得“江苏省民间文艺——宣卷之乡”的称号。

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设施

第一节 文化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同里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创建于民国18年(1929年)春季,为县直属社教事业单位,馆址在忏堂浜,原系财神堂庙址。三开间前后两栋轩敞平屋,两栋之间盖以玻璃棚顶,联成整体结构,总面积160平方米。前栋为办公室和图书室,并有陈列科学仪器和禽鸟标本的橱窗。玻璃棚下辟为乒乓室。后栋为阅览室和弈棋室。后进有大厅,后改为演讲厅,供会议、文娱活动之用,可容400人。

    民教馆设馆长1人、馆员2人、工役1人,年经费1360元。先后任馆长的有叶庆华、范菊高、严希融、杨达之、费复初、王建三。馆务分设图书、科学、艺术、娱乐四部。另在普安桥南堍“苦苑”茶室内附设“民众阅报室”一所,年拨经费84元。

    馆员每天缮写壁报多份,分别张贴于里仁桥、南湾塘、会川桥等街道通衢处。到馆参加活动者,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失学青年、职工为主。馆方为启迪民智,聘请学有专长的人士,不定期举办演讲会,如讲解《民权初步》和传播科普知识《水的研究》等。为提高民众素质,于民国23年聘请著名国学家、中央国术馆教练、孙派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侄孙雨人来同里举办学习班,教授太极拳。里人胡顺荪即受业于孙雨人,娴熟太极拳,生前多次受聘县、镇体协,组织太极拳辅导。

    民国25年,民教馆进行救亡教育、军训教育,成立壮丁训练队,轮训全镇各行业的青壮年,直到沦陷前夕解散。民国26年,淞沪战事起,在地方混乱之际,民教馆内一应图书、器物,悉遭流痞毁掠。汪伪政权建立后,一度恢复,但仅备几份报纸,点缀门面。1945年抗战胜利后,馆址先后为同里镇公所、同里税务所占用,民教馆不复存在。

    二、文化站

    1951年,同里区政府在镇南乡建立同里区文化站,配备社教干部1名,负责组织与开展全区各镇、乡的文化活动。1952年冬,建立同里镇文化站,由区文教助理兼管,组织开展文娱活动和扫盲活动。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运动,文化站指导工会俱乐部、农村俱乐部,排演过《血泪仇》、《白毛女》、《唇亡齿寒》等剧目。

    1957年撤区并乡后,同里镇文化站负责辅导同里镇、同里乡、屯村乡的文化活动。1960年前后,镇文化站组织、指导演出的剧目有《双推磨》、《一袋谷》、《庵堂相会》、《红色的种子》等地方戏,曾去芦墟、平望、盛泽等地演出。还有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剧小戏上演。

    1962年,乡镇分开,文化站也随之分为同里镇文化站、同里公社文化站和屯村公社文化站。1985年,乡镇合并,同里镇文化站与同里公社(乡)文化站合并为同里镇文化站。1992年屯村公社(乡)文化站更名为屯村镇文化站。同里镇文化站实行以工、以商养文,搞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先后创办过工艺美术塑料厂、文化印刷厂、哈哈舞厅、录像放映站(兼出租录像带)、桌球室、电子游戏机等。并扩充图书设备,扩建图书室。为活跃文化活动,曾举办革命歌曲大奖赛、卡拉OK歌咏赛、书画摄影展览会、象棋比赛等。1993年筹组“金声”民乐队,曾参加苏州市举办的“民俗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参赛节目《熏风曲》获三等奖。1999年,同里镇的江南丝竹代表队参加在太仓举办的“江浙沪江南丝竹邀请赛”,参赛演奏的《欢乐歌》获三等奖。

    2001年10月,屯村并入同里镇,同里和屯村的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并为同里镇文广服务中心(2004年9月,同里镇文广服务中心分为同里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吴江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同里分公司)。

    三、广播站

    1951年,同里镇建立“广播收音站”。初创时设施简陋,没有专线,借用电话线传输信号。1957年1月1日,吴江县人民广播站有线广播开通到同里镇。1965年,同里镇、同里公社、屯村公社分别建立广播放大站,架设广播专线。起初的广播线以2毫米铁丝为导线,用毛竹竿支撑。各广播放大站初创时,设备简单,仅有50W扩大机和电唱机。各设站长1人,播音员1人,护线员若干人。1967年,开始进行广播网络建设。同里、屯村各设主馈线通达各村。农村各大队建广播室,线路通达各生产队直至农户,镇区线路通达各企事业单位及街道居民住宅。村级广播线路采用户串户方式,压电喇叭和舌簧喇叭混装。20世纪70年代初,毛竹线杆全部更换成4.5米高的水泥杆。80年代起,进行规格化整网,增加主馈线条数,更新广播设备。

    1985年,乡镇合并,同里镇和同里公社广播放大站合并为同里广播站(站址在富观街“老公社”,今石皮弄26号“松石悟园”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动圈化建设,取消压电喇叭和舌簧喇叭,改用电动圈喇叭。至1995年底,同里镇(不含屯村)实现动圈化,达到部颁二级标准,站内拥有GY2×275扩大机3台,2KS-SA自动控制桌1台,SC-III型20路输出柜1台,配电柜1台。1999年,扩大机更新,有250W晶体管扩大机4台。

    1990年9月,经吴江县广播电视局批准,同里、屯村的广播站分别改名为同里镇广播电视站和屯村镇广播电视站,各设站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若干名。

    2001年10月,屯村镇并入同里镇,同里和屯村的广播电视站与文化站合并为同里镇文广服务中心(2004年9月,同里镇文广服务中心分为同里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吴江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同里分公司)。

第二节 文化设施

    一、书场

    同里书场始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创设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隆兴书场是同里历史较长的书场之一。民国12年(1923年),始有其他书场陆续开设,其中有两家为专营书场,一是新填地羊角弯处的桐苑书场(一说是新苑书场),二是东埭的东方书场。另有几家茶馆兼书场的,有新填地的怡情茶社、东埭的第一楼茶室、西津公园(在仁济道院内)茶室等。此为同里书场的全盛时期。评弹艺人前来同里献艺者接踵而至。每年腊月岁尾,各场东凭交情早早预约多位响当先生,届时莅临演唱“会书”。此为一年一度的高峰,连日爆满,座无虚席。评弹界流传说书有两考场,大考场常熟,小考场同里,缘由是同里书客文化层次、欣赏水平较高,其中不乏精于词曲谱牒者。

    隆兴书场在铁匠弄北端的竹行头,虽屋宇陈旧,但场地宽敞,茶水周到。因场东与苏州光裕社有深交,经常延请弹词名家如黄异庵、魏钰卿、钟笑侬、顾宏伯、曹汉昌、姚荫梅、徐云志等莅临演唱,久盛不衰。书场演出,下午和夜晚各一场,每场一个半小时,中间略事休息,称“小落回”。解放后,隆兴书场继续开业,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于房屋破旧,列为危房而停业。1959年,镇政府在荷花荡建同里会堂,由原隆兴书场场东唐清元利用该会堂恢复书场营业,称“大众书场”,有500个座位。如逢会议,则暂歇让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书场停业。

    1978年,同里会堂由镇工会管理。整修后改称“工人俱乐部”,面积465平方米,设长条背靠椅550座位,附设茶水供应和小卖部。当时文化娱乐活动正在复兴,一些声誉素著的评弹艺人如张如君、刘韵若、俞红仙、赵开声、尧一尘、蒋云仙、邢晏芝、邢晏春等先后莅临献艺,新老听众,常常满座。1980年,二省(江苏、浙江)一市(上海市)在同里镇举办“评弹艺术座谈会”时,有7场专场演出,许多评弹名家和文化界负责人参加,盛况空前。1982年以后,由于群众娱乐趋向多元化,书场经营每况愈下,难以为继,终至关歇。

    二、戏台

    1.北观古戏台在同里镇北郊,初建无考。戏台坐南朝北,飞檐翘角,古朴庄重,系民族风格建筑。台高出地面2.5米,四角有石柱支撑,底部为通道。戏台正中,上悬“以古为鉴”匾额,前面石柱上镌刻对联一副:“重翻弦上春莺曲,更养稷下雕龙图”,为民国时里人王稼冬所题。戏台设前、后台及耳台,前台演戏,后台化装,耳台为乐队。前台呈正方形,5米见方,台中正上方,有斗形藻井一座,色彩、造型皆绝。朝北设左右两门,右为“出将”,左为“入相”。两侧建有看楼各6间。台前有可容1000人以上的露天看场。有时搭芦席棚,以防风雨。民国以来,颇负盛名的草台班“天蟾大舞台”、“伶工大舞台”、“龙凤大舞台”、“齐天大舞台”、“三星大舞台”等,先后在北观戏台登台献艺,观者如潮。未及同里解放,该戏台就已经被拆毁。

    2.陈御史府内古戏台原是陈氏家人休闲娱乐之处。每到逢年过节,或者祭祀祖先酬谢神灵的时候,主人家在此看戏听曲。后随陈御史府的毁废而废弃。2003年,重建陈御史府——珍珠塔景园时,聘请现代江南香山名匠,遵循旧样,在后花园重建古戏台。戏台造型古朴典雅,匾额题有“承平豫泰”四字,意为国泰民安,要用戏剧曲艺来歌功颂德。前面两根台柱上,挂着一副对联:“盛世唱龢五韶奏;钧天雅乐八音谐。”戏台的中央藻井,成螺旋型曲折多致地上升,让人体会到音乐的飘逸和美的律动。彩绘图案为百凤朝阳,形象生动逼真。屋脊上的“二龙戏珠”,檐脊上的四大金刚和蹲兽,山尖上的吉祥图案,神态逼真,气势非凡。

    3.退思广场古典戏台该戏台为仿古建筑,位于退思园西侧,建于2003年底,投资近40万元。戏台坐北朝南,石砌台基,铺松木地板,高出地面0.9米。屋面为歇山顶四落坡,飞檐翘角。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后台东西阔6.65米,南北进深2.87米,为化装室。前台东西阔8.25米,南北进深6.6米,为演出的地方。前后台之间是一个落地罩,当中空出一个月洞,嵌着一副退思园主景图,周边为冰凌形花格。落地罩上面有一块匾额,题有“四海昇平”四个金漆大字。左右有两个门,左为“入相”,右为“出将”。前台左、右、前三面的梁枋上,有木雕彩绘“凤穿牡丹”。天花板正中有一个藻井,四角绘有四只蝙蝠。台前两根红漆木柱的上端,饰有一对倒趴着的金狮,张口展爪,按着绣球。木柱上,有一副金字对联:“地傍名园金鼓声作云窈窕;时当丽日红袖舞旋影婆娑”,上款为“乙酉季冬”,落款为“里人殷传庠撰、凌在纯书”(这是2005年写上去的)。戏台对面的退思广场,可容上千观众。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台上有锡剧《珍珠塔》中的“赠塔”、“见姑”等片断演出,也有唱歌、民乐演奏等文艺表演。多次“水乡丽人”评比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三、公园

    1.西津公园 民国18年(1929年),同里区西津镇公所成立后,将仁济道院(南观)后面的小园进行修葺,筑亭植树,开径栽花,略得园林规范,称为“西津小公园”。园中有玉兰一株,为明代旧植,老干欹卧,盘曲离奇,花时茂盛如玉,前贤都有题咏。公园附近有钱家浜之桃花,西皈庵、青苗庵之牡丹。每当春日晴朗,里人前往公园游赏者不绝,登亭远眺,春景如画,尽收眼底;平畴绿野,足可骋怀。同里沦陷后,公园毁废。

    2.同里公园 民国19年(1930年)8月,同里区公所根据镇民提议,经区务会议决定,组建筹备委员会,建造同里公园。后因时局变故,灾荒迭起,无暇顾及,且建园所需款项与筹得之款相差尚远,故而建园之事,暂时搁浅。民国24年春,建园旧议重提。经同里区第44次区务会议决定,加速公园建设。园址选在镇北郊永安桥与北观之间的新街上,相传为明初豪富沈万三女婿顾学文家的花园遗址。

    民国24年秋,公园建成。该园坐西朝东,东侧为公园大门,向东有劳动路(俗称风景路)通向罗星洲彼岸。西侧为章家浜,浜上有疏柳桥,同川诸景之一的“疏柳闻莺”与之毗邻。南与明“侍御坊”(即陈家牌楼)隔港(后港)相望。公园占地6亩,四周筑围墙,中央挖圆形荷花池一个,直径约35米。池周植冬青,池上架曲桥,池中养金鱼。池北建有歇山顶四面坡厅堂一座,为园中主要建筑,内设茶室。园东北有土丘,铺碎石小径,以资临登。阜顶筑茅亭一座,松树原木为柱,稻草麦秆为顶,自然淳朴,天趣自成。偏东处竖有一块扇形石板,高1.5米,最宽处2米,厚0.2米,砂石青褐色,上刻“冰香”二字,如斗大,阴文篆体,无落款,不知何时何人所书,亦不知其命意。这块“冰香石”是修园时出土的,是否是顾氏遗物,无从查考。园之西北角,有向阳玻璃花房一座,作莳花之用。园内有多处花坛,广植牡丹、芍药、绣球、含笑、茉莉、菊花等花卉,并置有山石、树桩盆景,还种植桃、柳、紫薇、芙蓉、腊梅、女贞等树木。园不广而曲折高下,登高阜,北郊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东望罗星洲,宛在眼前。远瞻诸湖,晴波十里,舞鸥浴鹭,张帆行舟,一览无余。如此形胜,为城市公园所不能比。

    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苏、沪等地来同里避难者很多,同里市镇人口陡增。时值盛夏,前往公园消暑者众多,入夜,公园里灯火通明,茶室满座。不久,同里沦陷,公园因无人管理而荒废。

    四、剧场

    解放前,镇上仅有几家简陋小剧场。开设最早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西弄私立二铭小学内的剧场。到30年代初,学校停办,成为专营戏院,座位是木板条长椅,能容三四百人。院主为招揽观众,特请在上海大世界演出的孟鸿茂戏班,演出配以机关布景的连台戏《彭公案》,很是卖座。院主因生意兴旺,原址难以扩展,于民国24年(1935年)在司前旧警察所西侧购地建屋200平方米,名为“同川剧场”,演出越剧、锡剧等地方戏。时仅两年,日军侵华,同里沦陷,该剧场被迫停业。

    另有几家更简陋的戏院,由私人集资,租赁大户人家的厅堂凑合而成。如在新填地的叶家墙门内,南旗杆中弄堂处的王姓厅屋,太平桥北堍的同知衙门大厅等。由于这些小戏院地方狭窄,秩序混乱,声音嘈杂,观众裹足。戏院难以维持,故先后关闭。

    五、影剧院

    1953年,由费品生等12人集资480元,在忏堂浜任纯九宅第厅堂创建光明戏院,1956年公私合营,改称“国营同里剧场”,国家投入资金,予以修建,将毛竹棚改为砖木结构的高大屋宇,竹靠椅座位换成木制长条靠椅,可容纳900人。1959年,吴江成立电影流动放映队,每月在剧场放映7~10天,其他时间,请外地剧团前来演出。“文化大革命”时,剧场停业,多在剧场召开大会。1976年以后,电影放映队与同里剧场合并,剧场正常营业。

    1984年,旧剧场原地重建,共投资60万元。1986年新屋落成,更名为“同里影剧院”。该院占地1635.69平方米,建筑面积1706平方米,观众厅面积680平方米,设翻板靠椅942座,可接待大型剧团或舞蹈团体演出。电影放映机由原来的16毫米移动机,更换成35毫米氙灯座机,有自动交换装置电动倒片台,24千瓦发电机组,以备停电时启用。

    1986年12月5日,影剧院首映《黑匣子喋血记》时,盛况空前,因该片外景摄于退思园,观众倍觉亲切,场场爆满。后又放映多部深受群众欢迎的影片,如《侠女十三妹》(立体),放映19场,观众达10679人次;《为了国家的利益》,放映23场,观众达14117人次;《人口与健康》,放映17场,观众8635人次;《焦裕禄》放映16场,观众9786人次;《周恩来》放映23场,观众达13006人次。

    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机、录像机的普及,卡拉OK歌舞厅的兴起,电影业受到极大冲击,影剧院十分冷落。虽然组织了中、小学暑期学生包场,但平时关门多,只能开辟桌球室和电子游戏机房,以资弥补。

    六、图书馆

    1.丽则女学图书馆

    丽则女学图书馆是同里最早的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据《同里丽则图书馆藏书目录》统计,图书总量达58089卷(部分为册),分经、史、子、集、丛书、新书六大类。

    2.区立小图书馆

    民国18年(1929年),镇上成立“区立小图书馆”,附设在西弄小学内,书籍分儿童读物及教师修养等类。

    3.儒伯图书馆民国

    18年(1929年),同里镇富室邹儒伯因无子嗣,立下遗愿,捐出良田百亩,作创办图书馆基金,嘉惠莘莘学子。经律师公证,委请陈旭旦(陈雅初)全权筹办。民国37年,图书馆建成,馆址在仁美中学的念修楼内。为纪念捐赠者,命名为“儒伯图书馆”。馆内藏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国内乱外祸丛书》、《资本论》等古今图书近万册。

    1956年11月,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来吴江了解文物古书时,曾参观该馆,对藏书之珍贵与丰富,特加赞许。

    附:儒伯图书馆筹办会征求会员启

    兹启者先夫邹儒伯,俭约一生,薄有遗产。临终惓惓于地方教育,以为提高民智,莫急于创办图书馆,故遗命提田百亩作为办理本地图书馆之用。当时列入遗嘱,经律师钱慈念先生证明在案。民自惟伶仃弱女,不学无文,任重力绵,其何能济?然一方公益,先夫之遗命,义在必行,断难契置。既乏筹措之方,敢求将伯之助。拟聘请当地硕彦,组织一筹办会从事进行。

图书馆遗产管理人邹张氏

    4.镇工会图书馆

    1953年创办,地址在退思园,后迁至忏堂浜镇工会内。初建时仅备图书500册,报刊10多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增购图书共3854册,报纸14份,刊物17种,发出借书证700份。有阅览室一间,面积24平方米。至2001年,因经费不足而关闭。

    5.文化站图书馆

    20世纪60年代初,同里公社和屯村公社文化站分别建立“文化站图书馆”。1985年乡镇合并时,同里镇文化站图书馆(简称“同里镇图书馆”)有图书5521册。之后,文化站重视图书发展工作,陆续添购各类新书。1988年,同里镇图书馆完成万册图书室的创建,藏书13677册,订报刊83份,发出借书证1263张。馆内设有阅览室和藏书室。至1995年底,藏书达15683册,报纸30份,期刊47种,发出借书证1478张。1989年至1992年,连续4年被苏州市文化局授予“文明图书馆”称号。1991、1993、1994、2000年4次荣获“苏州市乡镇明星图书馆”称号。同里镇文化站图书馆原在书场弄,后迁至“老公社”(今松石悟园),2003年,从“老公社”迁至原镇政府院内(三元桥堍)。1991年,屯村镇图书馆完成万册图书馆的创建,藏书10370册,订报刊30份,发出借书证300张。

    七、儿童乐园

    1987年春,由镇妇联提案,经同里镇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建立“同里镇儿童乐园”,选址在镇中心人民广场北端。1988年初,由同里镇城建部门具体承办。经过4个月的筹建,于同年5月底竣工。6月1日正式开放。儿童乐园占地525平方米,内设各种大中型活动器具16件,包括花篮转椅、中型健身娱乐架、手摇地球仪、大象滑梯、鲤鱼钻圈、秋千架等。儿童乐园开放后,受到各界人士赞许。家长们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带领孩子在乐园里尽情活动。1994年9月,在搞市镇建设时,儿童乐园被取消。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民间文艺

    同里的江南丝竹、宣卷、堂名、打莲湘、串马灯、舞龙、舞狮、挑花篮、打腰鼓等,长久流传于村野、街坊,深受群众欢迎。旧时在庙会和春节期间,民间文艺表演比较集中。在这些民间文艺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宣卷和堂名。

    一、宣卷

    宣卷是“宣讲宝卷”的简称,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

    同里的宣卷是吴方言区民间宣卷的一个分支,多用吴语说唱。宣卷传入同里的确切年代已难以考证,据老艺人讲,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同里宣卷已十分盛行。早年都是“木鱼宣卷”(亦称“平卷”),由1人主宣,1~2人和卷,乐器只有木鱼、磬子和碰铃。演出时,八仙桌上放大小木鱼两只,摊一本“宝卷”,坐在左侧的“主宣”(上手)照本宣唱,并应着唱卷节奏敲打木鱼。右侧的“和卷”(下手),应着主宣唱卷节奏击打磬子和碰铃,并在主宣唱卷拖腔时,诵唱“南无阿弥陀佛”和腔。木鱼宣卷的曲调有“弥陀调”(徐调)、“韦陀调”(许调)、“梅花调”、“采字调”、“十字调”、“哭五更调”、“曾香调”、“请佛调”、“送佛调”等。宣唱的内容大多是与宗教相关的劝人为善、因果报应故事,也有一些根据苏州弹词改编的“私订终身在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等悲欢离合的故事。传统卷目有《香山宝卷》、《目莲宝卷》、《观音宝卷》、《猛将宝卷》等。到民国初年,同里的宣卷班子有11副,均以木鱼宣卷为主。

    自20世纪20年代起,苏州地区以同里人许维钧为代表的丝弦宣卷崛起,形成一支颇具特色的重要流派。它的主要特点是吸收了弹词中的代言体,并模仿弹词中的起角色。班子人数由2~3人增至6~8人(包括上、下手及乐师)。宣唱时,除了使用角鱼、磬子、碰铃,还用三弦、琵琶、扬琴、二胡、中胡、笛、箫等多种管弦乐器伴奏,故称“丝弦宣卷”(亦称“花卷”)。丝弦宣卷的曲调也比较丰富,在木鱼宣卷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了“苏滩”和锡剧“簧调”中的韵律,创作了一种新的曲调——“丝弦调”,还将扬剧、越剧、锡剧、沪剧、评弹中的一些曲谱及江南小调融入其中,俗称“什锦吴书”。丝弦宣卷开场时,一般先演奏《三六》、《龙虎斗》等乐曲,宣唱的内容涵盖古今,除木鱼宣卷中一些传统卷目外,还有从评弹和各种剧种中移植吸收来的新卷目,包括《珍珠塔》、《白蛇传》、《宝莲灯》、《吊金龟》、《玉连环》、《描金凤》等,还有一些现代题材作品。正卷演唱后,有时还加演一些民间小调和艺人自编的唱段,如《金玲塔》、《勤俭节约》、《劝君勿要赌铜钿》等。

    丝弦宣卷的兴起,使木鱼宣卷从业者不得不改弦更辙,纷纷组合成丝弦宣卷班子。20世纪40年代,同里许维钧的“宣扬社”、徐银桥的“凤仪阁”、屯村闵培传的“艺民社”,远近闻名。后来,还有郑天霖、汪昌贤的“延龄社”,陈敬修、顾计人的“锦绣班”,金志祥的“和合班”等,也很有名。他们除了在本县金家坝、北厍、芦墟、八坼等地演出外,还被聘请至常熟、昆山、吴县等地演出。

    解放后,为改革宣卷卷目,老艺人许维钧组织了由两个妹妹参加的“许家班”,改编演出《白毛女》、《九件衣》,并长期在苏州、常熟等地茶馆书场中演出。其他宣卷班子因仍演旧卷目,且内容中封建迷信的糟粕极多,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停业或转业。1962年后,农村中曾一度有宣卷演出,同里镇曾成立民间曲艺团体,以唱“什锦书”为主,可视为同里宣卷的延续。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宣卷被看作是“封、资、修”旧文化,遭到封杀,不少宣卷老艺人受到批判和迫害。到80年代,同里宣卷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再次复兴。1982年苏州市文联特邀同里宣卷艺人许维钧、陈敬修、袁宝庭、郑天霖等至苏州,对长期流行于同里的丝弦宣卷进行录音、整理,为保存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珍品,做了大量工作。1984年春,老艺人顾计人应邀到北京宣卷,上海《新民晚报》曾为此发了一则简讯。90年代,同里宣卷艺人袁宝庭、金志祥、芮时龙等组成宣卷队,亦称“曲艺队”,推陈出新,演出《白毛女》、《红灯记》、《红色的种子》、《芦荡火种》等新卷目。他们不但在民间集会、喜庆场合演出,还参加官方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但在同里本地及北厍、金家坝、芦墟、莘塔、八坼、南厍、尹山等周边农村演出,还到苏州、上海等城市演出。1991年9月27日,在同里镇退思园举办“’91吴江县迎国庆文艺游园会”,宣卷被列为主要节目之一,参加演出的有袁宝庭等老艺人,卷目有《螳螂招亲》等。如今,流传数百年的宣卷,已濒于绝迹,苏州地区仅同里余音未消。

    1999年,同里农民宣卷队被苏州市文化局评为“苏州市优秀业余团队”,2000年获“吴江市首届特色文化团队”称号。2001年10月,同里镇获得“江苏省民间艺术——宣卷之乡”称号。

    二、堂名

    “堂名”是民间艺人以松散型向密集型发展的曲艺团体,都以“××堂”为团体招牌。

    同里堂名,由清代苏州盛行的“小堂名”演变而来。苏州“小堂名”演唱时,穿袍服,戴冠帽。同里地区堂名演唱时,不穿袍戴冠,以清唱京剧、昆剧为主,因演唱人数多,“阳台”金碧辉煌,精雕细刻,有气派,俗称“大堂名”。

    清末民初,同里堂名盛行。逢庙会、堂会,必有堂名助兴。民间富户操办婚事、庆祝寿诞、还愿酬神,也必聘堂名,以示欢庆。

    至解放前,同里堂名班子有10多个,其中双禄堂(麻子老王)、喜庆堂(陈老五)、双鹤堂(朱宝兰)、双凤堂(宋老虎)、双喜堂(瞎子金生)、鹏春堂(朱长福)、义鹤堂(严仁荣、周雨田)、松鹤堂(薛阿桂)、咏和堂(卜智湖)、双鹿堂(叶仁厚)最为著名。镇上各主要茶馆的堂口墙上,都挂有各堂名名称的木质标牌,以招徕生意,雇堂名者,可在茶馆接洽、敲定。同里堂名除在本镇农村演出外,还受聘至松陵、南厍、金家坝、八坼、北厍、莘塔、周庄、芦墟、甪直、尹山等地演出。演出费用以日计,民国时,每日一石米(75千克)。

    唱堂名前,先要搭好雕刻精美的“阳台”。“阳台”长2米多,宽1米多,高约2米,分两层。四周有红漆立柱和雕花装饰板,还悬挂有红黄色流苏的明角灯三盏,显得古色古香,雅趣盎然。花板的图案,因堂而异。如“双凤堂”则雕刻成“凤穿牡丹”图案,“松鹤堂”则刻有“松鹤延年”图案。雕工考究,油漆锃亮的“阳台”,大多出自镇人邱福生开设的雕花板作坊。“阳台”中部有搁板,可放置乐器和茶杯,艺人分坐两侧,有6~8人,其中两名高手分坐前堂,掌搭鼓、京胡,其他乐器有锣、钹、小锣、唢呐、笛子、二胡、板胡等。

    一般在午饭前要搭好台,闹喜场,奏《将军令》、《三星》、《闹加官》。下午和晚上各演出一场。下午开场先唱“大面戏”,如《草桥关》、《黑风坡》、《二进宫》等,再唱“老生戏”、“花旦戏”、“小生戏”。如喜庆,必唱《龙凤呈祥》;如生日、满月、寿庆,必唱《百寿图》。演唱以京剧为主。晚上正戏唱完,还可以加演苏滩、双簧、魔术等,以增加余兴。

    解放后,堂名在农村仍继续流行一段时间。1951年以后,因无人问津,堂名渐遭淘汰,班子自行解散,艺人转业。

    第二节 戏 曲

    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宋元以来,同里已“声伎歌舞,冠绝一时”,戏曲演唱及创作,相当繁荣。

    明代,戏曲家顾大典辞官归家,教养家童唱曲,自己有时也参加演唱,并创作昆曲传奇多种,合称《清音阁四种》,广为传唱。明沈璟的后代沈自序,根据明嘉靖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的家史,整理加工写成看本《一种情》,这是《珍珠塔》最早的戏曲剧本。

    清代,同里盛行昆剧、京剧。咸丰年间(1951~1861年),同里有遏云集昆曲票房,昆曲传奇长演不衰,兴盛一时。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圣诞之日,在罗星洲关帝殿内设昆曲堂会,由遏云集昆曲票房票友演唱。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曾一度停止活动。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里人陈去病与柳亚子、汪笑侬、吴梅等人奔波筹划,在上海创刊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戏曲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陈去病把戏曲看作是普及爱国思想、救亡图存的速效工具。他用“佩忍”、“垂虹亭长”等字号,写了大量改革戏剧的文章,如《论戏剧之有益》、《南唐令工杨花飞别传》、《舞台掌传》、《观汪笑侬桃花扇新剧》等,为中国第一次戏剧改良运动大造舆论。他还新排时事社剧《今香谷》,宣扬爱国主义。在陈去病的引导下,上海新剧开始登上各著名剧场,演出《缕金香》、《长乐志》、《玫瑰花》等,给当时舞台带来新的活力。《二十世纪大舞台》还刊登新剧《安乐窝》,剧中慈禧为一女丑,戏中为慈禧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为“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车万里封坼日蹙,欣逢圣寿祝疆无”。时慈禧太后还执掌朝政,庆六十寿辰,发表这样的剧本,要冒极大的风险。自《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之日起,清廷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该刊被查封。

    民国2年(1913年),受陈去病戏曲改革的影响,中国最早话剧团体“春柳社”成员、里人任连城与同乡任天籁、任传薪等人,在家乡成立“桐花社”,积极参加戏剧改良运动。曾在同里演出新剧《皇帝梦》,讽刺、丑化窃国大盗袁世凯,以后又排演新剧《空谷兰》、《新茶花》等,并受邀至本县各大镇作巡回演出,对普及和推动戏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6年春,著名戏剧家、艺术大师欧阳予倩受“桐花社”任连城(与欧阳予倩同为“春柳社”社友)之邀前来同里,在北观戏台演出新编《黛玉葬花》,欧阳予倩饰林黛玉。演出当天,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使里人有幸一睹欧阳予倩之风采。镇人徐光泰曾作诗一首:“三月春雨泪痕多,一幅乌云肩上拖。生死比作林妹妹,温存畴是宝哥哥。葬花合坠人间劫,焚稿难除心上魔。毕世大观园里住,侧身天地欲蹉跎。”(该诗发表于《同南》第六集,民国6年10月出版)

    民国10年,昆曲复兴。遏云集昆曲票房再度崛起。以任传薪、任韵秋等为主,至苏州昆剧学校请专业曲师来同里指导,经常在退思园和顾家花园拍曲教唱。演出《借茶》、《春香闹学》、《跑池》等昆曲折子戏,曾被邀请到吴江县盛泽、黎里等地参加昆曲票房会演。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桐花社”中年轻社员编写新剧本《左宝贵平壤喋血记》,并公开演出,以历史教育公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以武力侵略扩张的丑恶罪行。

    解放后,同里群众性业余剧团先后建立。有“教工文工团”,以演出歌剧、沪剧为主。演出剧目有《白毛女》、《血泪仇》等。“工商联文工团”以京剧票友为主,演出剧目有《卖国宴》等。“镇工会业余剧团”以演出小型越剧、锡剧、沪剧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同里籍著名导演蔡振亚执导越剧戏曲片《柳毅传书》。继越剧戏曲片《梁祝》后,又一次引起轰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戏曲剧目一律被禁。群众性的学唱“语录歌”、学演“革命样板戏”成风。屯村黎明大队的演出名闻全县。

    20世纪80年代初,戏曲复苏。戏曲舞台上除了上演现代戏外,也演传统的古装戏。

    2003年底,退思广场建古典戏台一座。每逢节假日,这里有古装戏片断演出,里人和游客可免费露天观看。

    同里籍戏曲理论家蒋柏连长期从事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研究,撰写和发表论文100多篇,1994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专著《兰陵剧评》。还主编出版了《滑稽戏论集》、《锡剧赋文集》、《毗陵曲坛掇录》等戏曲专著。

第三节    文学

    一、民间歌谣

    据吴江县志记载,吴江乡间早有山歌传唱,“其辞语音节尚为独擅,其唱法则高揭。其音而以悠缓收之……”,但见诸文字者不多,歌词的变动性也较大。这种口头文学,过去一直不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广为传唱,有一定的艺术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吴江县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采录了大量的民间歌谣。现把流传于同里(包括屯村)一带的一部分民间歌谣,加以整理,记录于后。

抛梁歌
(民间建房上正梁时,工匠头颂唱的吉祥语)

    [总起]

    四四方方一片场,大户人家做事场。事场做得千本日,做得金银万千两。
    四四方方一片场,来了大仙吕纯阳。鲁班祖师来指点,立柱上梁多吉祥。

    [浇梁]

    手擎银壶锃锃亮,木匠敬酒浇大梁。
    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城隍,四敬土地,五敬鲁班先师和八仙。
    浇梁浇大头,敬得龙王四海游。浇梁浇个腰,代代子孙束金腰。浇梁浇个尾,状元郎配千金女。

    [上梁]

    手拿千里长,叉上万年梁。大头升高千年富,小头升高万年旺。

    [接宝]

    一阵风来一阵香,一对鸳鸯接宝箱。
    红绿绸绢八股镶,金银财宝箱中藏。
    前开三十六箱箱箱有,后开七十二箱箱箱满。
    邓通起造万千钱,刘海戏蟾洒金钱。金钱洒在富贵地,子孙万代福无边。

    [抛梁]

    脚踏扶梯步步高,手托金盘采仙桃。蟠桃献给王母娘,天长地久永安祥。
    新裹馒头五味香,鲁班徒弟来抛梁。一点东方甲乙木,二点南方丙丁火,
    三点西方庚辛金,四点北方壬癸水。东南西北都点到,再点中央戊己土。
    抛梁抛到东,日出东方一点红。三岁孩童千两价,薛仁贵跨海去征东。
    抛梁抛到南,养出倌倌中状元。甘罗十二为丞相,乾隆七次下江南。
    抛梁抛到西,西天活佛笑嘻嘻。三世修来如来佛,唐僧取经到西天。
    抛梁抛到北,八个仙人来造福。其中有个吕纯阳,亦造船来亦造屋。

    [十兴](用小木榔头敲梁)

    一兴长命富贵,二兴福祉满堂,三兴三元及第,四兴四季发财,五兴五子登科,
    六兴六六大顺,七兴七星茶馆,八兴八仙过海,九兴九龙抢珠,十兴十谋十福。

    [结束语]

    吉星高照新居宅,五福常临发富家。上梯一步高一步,下梯步步后头高。

十二月花名《珍珠塔》

    正月茶花早逢春,要唱忠孝小方卿。家住河南开封府,祥符县郊外太平村。
    二月杏花白如银,方卿落难借花银。来到湖北襄阳地,陈御史做寿在高厅。
    三月桃花红艳艳,方卿被领进后园门。兰云堂上见姑娘,势利姑娘骂方卿。
    四月蔷薇梗子青,翠萍丫头通报小姐身。河南姑爷前来到,暗赠珍珠塔和雪花银。
    五月石榴红澄澄,陈御史追到九松亭。留不住河南方内侄,高楼上小姐盼方卿。
    六月荷花结莲心,方卿长亭遇强人。抢去白银珍珠塔,万安桥跌雪好伤心。
    七月凤仙隔壁生,毕云轩搭救小方卿。带到江西龙门县,来年大考进京城。
    八月桂花阵阵香,方夫人寻子到襄阳。姑娘不认亲嫂嫂,白云庵里度时光。
    九月菊花一盆盆,陈翠娥庵里了愿心。西楼碰着阿婆妈,端茶送水庵堂门。
    十月芙蓉应小春,方卿得中状元名。七省巡按大御史,奉旨查访出京城。
    十一月水仙开花盛,方卿官船歇到襄阳城。有官扮作无官样,姑娘面前唱道情。
    十二月腊梅喜气生,方卿在襄阳大做亲。大夫人是陈翠娥,二夫人便是毕秀英。

螳螂做亲

    鱼塘东边竹园浜,螳螂生在黄瓜棚。两根打须一样长,身穿碧绿新衣裳。善用双刀真威武,一心要想讨新娘。阔嘴青蛙亲娘舅,前脚短来后脚长。凸出肚皮笑眯眯,今朝特来做媒相。新娘住在百花园,叫哥哥格妹子纺织娘。身着绿纱相貌好,与螳螂正好配成双。拣好八月中秋日,黄道吉日就拜堂。

    结婚日子转眼到,黄瓜棚里大排场。长脚蚂蚁发请帖,地鳖虫跳来跳去喊相帮。苍蝇蜜蜂扫客堂,荧火虫挂灯仗仗亮。洋夹子忙着杀猪羊,蜘蛛结网搭凉棚。长脚胡蜂帮买办,扁担虫挑水满水缸。灶鸡婆婆忙烧火,蝴蝶劈里啪啦拉风箱。田螺姑娘洗菜又汏碗,蟑螂厨司炒菜忙。地老虎端茶又倒水,米蛀虫淘米帮倒忙。

    新娘家里备嫁妆,花花绿绿蛮登样。蚕宝宝巧绣鸳鸯被,荷花枕头织成双。金钿虫串条铜百索,蝙蝠剪出喜字样。蝴蝶姐妹伴新娘,芋艿虫做个老喜娘。

    金龟子叫来迎亲船,跳介虫放个大爆仗。蟛蜞上岸去背纤,蜻蜓当篙把船撑。赤链蛇用劲把大橹,癞团气咕气咕死扭绷。百脚划桨助把力,迎船来到百花园边的清水塘。八只黄蟹抬花桥,两只知了喇叭吹得响。红头苍蝇拎纱灯,蝼蛄蟋蟀小曲唱。蝗虫篾台火把点得亮,钥匙头虫敲锣打鼓应天响。三请新娘上花桥,纺织娘被抬出丝瓜棚。

    日头西斜晨光晚,新郎望得头颈长。呯嘭呯嘭放爆仗,纺织娘来到黄瓜棚。牛虻司仪高声喊,新郎新娘来拜堂。一拜天来二拜地,夫妻对拜配成双。棚当屋来草当床,新郎新娘入洞房。上床撒帐挑方巾,螳螂一看气彭彭。叫声喜娘芋艿虫,新娘子娘家有花样。带胎出嫁肚皮大,害我做只硬壳丑螳螂。

    纺织娘一听来了气,骂声螳螂不像腔。你自己才是丑八怪,头颈生得什伽长。臭虫跳蚤忙劝解,地龙壁虎也来打圆场。长头颈配大肚皮,你们配对最相当。青蛙娘舅老长辈,说话算数有分量:“外甥你不要瞎猜疑,外甥娘子也不要变心肠。今朝亲事已经定,大家欢欢喜喜闹一场。”

    黄瓜棚里虫轧虫,喝酒猜拳闹新房。兜火虫上窜下跳恶作剧,虻蜥子飞来飞去轧闹猛。蜒蚰爬到花烛上,臭帖子钻到橱里厢。老虫东窜西溜专门偷食吃,灰骆驼吃醉动手打相打。壁虎表演爬行术,蚤虱跳到新床浪。蚊子呜哩呜哩拉胡琴, 金铃子把流行歌曲唱。祝贺新人结良缘,四脚蛇先生把好话讲:“今朝成双作对大喜日,来年生个胖胖壮壮格小螳螂。”

坐花会
(新郎新娘“吃花烛”时喜娘讲好话)

糖果肉,云片糕,甜甜蜜蜜白头同到老。
长生果,西瓜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好伲子。
吃点蹄子方肉,将来造个新屋。
吃个鱼头,种田种只圩头。
水粉挑得长,米囤碰着梁。
吃个肉丸,养个伲子做状元。

月半歌

正月半,烧田财来吃汤圆。
二月半,跑到田头兜一转。
三月半,看戏摇快船。
四月半,挑河泥来出“脚干”。
五月半,割麦种秧忙得团团转。
六月半,耘耥汗水出勿完。
七月半,水车棚里吃西瓜。
八月半,供香斗来看月圆。
九月半,灌好水浆拆车盘。
十月半,稻谷登场忙得欢。
十一月半寒颤颤。
十二月半躲债后门“伴”(躲藏)。

长工经

长工长工,长在田中。饥肠辘辘,望望烟囱。
呒油炖菜,翘蓬隆松。冷水炖蛋,光冬光冬。
上工三百担,下工三百担,
廿四团子廿五饭,吃仔滚你妈的蛋。

人不知足

终日奔波总为饥,一日足饱便思衣。
衣食两项都如意,房中缺少美娇妻。
娇妻如花生贵子,缺少田地少根基。
若有良田千万亩,因无官职不如意。
一朝当官至宰相,欲要为王来称帝。
面南背北为天子,缺少长梯上天去。
为人若要心满足,头南脚北手东西。
一堆黄土身上盖,皮化清风肉化泥。

一只橘子抛上天

一只橘子抛上天,抛到晚娘枕头边。
晚娘丢我青草里,青草开花结牡丹。
牡丹姐姐要嫁人,石榴姐姐做媒人。
长手巾,掼大门;
短手巾,揩茶盏,
揩得廿四只茶盏亮晶晶。
泡出茶来碧波清,高高兴兴请客人。
看看头,金钗银钗插满头;
看看脚,金绣红绫绕小脚;
看看身,大红缎子小紧身;
袅悠袅悠跨出门。

十稀奇

一稀奇,一个厨师沉煞勒烫罐里。
二稀奇,两只老鼠咬得花猫活半死。
三稀奇,三层楼小姐出了三眼须。
四稀奇,尼(念si)姑庵里勒浪讨女婿。
五稀奇,五更天夜里晒被头。
六稀奇,六月里雷响落大雪。
七稀奇,七石缸同勒盖碗里。
八稀奇,八十老太拖身体(怀孕)。
九稀奇,九里湖搭台做大戏。
十稀奇,十字街口呒不道路能够走过去。

摇摇船

叽咕叨,摇摇船,摇到外婆家。
外婆娘娘呒啥烧,缸里摸个鲤鱼烧。
烧得头勿熟来尾巴焦,盛勒碗里跳三跳。
妹妹吃仔哈哈笑,弟弟吃仔快点摇。

大麦,小麦

大麦,小麦,豌豆开花比麦。
掷(念sen)三粒,收三石,大小馒头裹两百。
乡邻隔壁才(都)吃着,就剩×××朆吃着。

一记耳光

一记耳光,抄到里床。
里床一只缸,缸里有只篮,
篮里有个蛋,蛋里有个黄,
黄里一个小和尚,唔昂唔昂钻出来要吃糖汤。
糖汤全吃光,和尚死光光。

月亮亮

月亮亮,家家小囡出来白相相。
地上拾到一只丁,做把枪。
枪么尖,买包盐;
盐么咸(念ai),买只篮;
篮么漏,买斤豆;
豆么香,买块姜;
姜么辣,买只鸭;
鸭么叫,买只鸟;
鸟么飞,买只鸡;
鸡么啼,买只梨;
梨么削脱皮,嘿哩嘿哩吃脱伊。

水车沟里一条蛇

水车沟里一条蛇,游来游去勿咬人,只咬一个陌生人。
陌生人勒华搭(在哪里)?陌生人勒天上。
天上那哈(怎样)上去?金摇车,银摇车,刮啦刮啦摇上去。
那哈下来?金扁担,银扁担,一撑一撑撑下来。
扁担呢?撑断哉。
断扁担呢?卖脱哉。
铜佃呢?买×××用光哉。

    二、诗词

    同里的诗词创作,可追溯至唐宋时代。

    宋代诗人叶茵,藏书万卷,诗格清矫。作《水竹墅十景》,赋其别业景观,为现存同川水乡古镇最早的赋景诗篇。

    元代诗人倪瓒(号云林),诗画清绝,为世所珍。至元避兵吴江,寓同里,留下赞美同里田园风光美的千古绝唱。诗云:“一水东西云窈窕,万家杨柳木芙蓉。”又云:“依微同里接松陵,绿玉青瑶缭复萦。为咏江城秋草色,独行烟渚暮钟声。黄香宅里留三宿,甫里门前过几程。借书市药时来往,不向居人道姓名。

    明代的石益,志趣清高,文学博雅,往来三吴,尽交湖海知名士,吟五言诗、七言诗,脍炙人口。名师吴骥,里中“前八景”、“后八景”中十处景点,有其长篇题咏,使五百年前陈迹旧影,不因岁月流逝、沧桑演变而湮没;使后人兴抚今追昔之思,缅怀旧日风采。明末清初文学家朱鹤龄,亦善诗,“其诗颇有眷怀故明,伤时感事之作,也反映清廷赋敛之重、禁网之密,以及战祸灾荒、民生多艰之状”。诗格略近白居易,有其群众性的一面。

    清代的陈沂震,博学工诗,有盛名。顾我锜,博学强识,从陈沂震游,与嘉兴高孝本、同邑周龙藻及沂震相唱和,被誉为“南国才人冠”。还有戴笠、沈自南、章梦易、顾棹、袁宁邦、袁栋、沈凤鸣、袁景辂、周羲等人,诗风清新秀隽,自然超逸。

    近代,以“华夏兴亡在匹夫”为己任的爱国诗人陈去病,与同邑柳亚子、金山高天梅、吴县朱梁任于1909年11月13日结南社于苏州虎丘张公祠,以诗文为武器,砥砺气节,鼓吹革命,发表大量诗词。著有《浩歌堂诗钞》、《浩歌堂诗续钞》等诗集。范烟桥称“先生之诗,浑脱流利,雅近放翁”。陈去病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时,主讲诗赋之学,著作《诗学纲要》、《辞赋纲要》,对诗辞学有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他在《诗学纲要》一书中指出:“诗者发抒人志事,非徒吟弄风月而已。故孔氏有兴观群怨之旨,可以明其为用之广。此春秋之际,觇国者所以有陈诗观风之举也。近世学诗者,多宗宋,其为诗非尖新生硬,即萧索颓唐。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虽号四家,未有胸襟阔达,抱负不凡,如李白、杜甫、韩愈之伦,其所作皆涵天盖地,上古下今,纵横跌宕,足资观感者。故学诗宜宗唐,以其寝馈于史地者深也。李唐之世,南北统一,天下承平。能文之士,目睹亡朝遥靡之习,足以柔士气,颓风纪,遒群起上探风骚,追踵汉魏,独树一帜。于是人文蔚起,炳炳琅琅,几驾建安七子而上之。厥后虽更离乱,而诗人之操不变,一杜甫足以代表唐代,今观其诗,何一非归于史地之作,可知吾人不学诗则已,学诗则非明史地不可,若不明史地,则怀抱必卑,学识必陋,堆砌成章,复何足道?故余以为必胸罗史地,而后可以言诗矣。”陈去病对龚自珍极为推崇,早在1910年,陈去病发表在《中国公报》上的《病倩词话》中说:“近代诗人惟定庵龚氏足以名家,此外虽作者林立,然终属规行矩步,依工作计,以为能事略尽此矣,从无有越出恒轨,而拔戟自成一队者。”对龚词作如此高度的评价,以陈去病为第一人。与陈去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国学家金松岑,有《天放楼诗集》(正集、续集、季集)行世。陈石遗先生评之曰:“才调纵横,在书家为能品”,“自清顾亭林、屈翁山以下无北面”。著名文学家范烟桥,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与里中少年结“同南社”,以诗文会友,结集刊行。解放后,范烟桥目睹祖国新貌,写成《北行杂诗》30余首,《苏州新咏》100余首,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杂志上。

    三、小说和散文

    宋、元、明、清四朝,里人著述卷帙浩繁,除诗词创作外,还有文集、文录、纪事、集注、经疏、纪略、方志、碑记、析疑、杂志、丛说、时艺等多种文体,其中散文、小说亦占有相当篇幅,虽历经沧桑,大部散佚,但仍有不少存世。

    清末民初,被鲁迅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首六回出自金松岑之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0月,刊登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江苏》第八期上,署名“麒麟”。金松岑在答门生范烟桥问时指出:“当时各省留日学生颇有刊物,如《浙江潮》。而《江苏》所需余之作品,乃论著与小说。余以中国方注意于俄罗斯之外交,各地有对俄同志会之组织,故以使俄之洪文卿为主角,以赛金花为配角,盖有时代背景,非随意拉凑也!余作六回而缀。常熟丁芝孙、徐念慈、曾孟朴创‘小说林书社’。商之余,以小说非余所喜,故任孟朴续之。第一、第二两回原文保存较多,其预定之六十回目,乃余与孟朴共同酌定之。”

    民国时期,小说家范烟桥专事小说、散文创作,先后完成《中国小说史》20余万字及《齐东新语》,由“小说林书社”出版。以后又撰长篇小说《花草苏州》、散文集《茶烟歇》等。在范烟桥主编《珊瑚》半月刊时,陈去病以乡邦掌故散文赠之,先后在《珊瑚》上刊行,后辑成《浩歌堂雅谭》。范烟桥写的小说《离鸾记》,叙述一个被遗弃的妇女,楚楚可怜,没人加以援助。发表在《申报》上。由于描写逼真,呼之欲出,忽有一读者,托报社转达作者范烟桥,问书中弃妇的姓氏里居,愿为之耦。烟桥告知纯出虚构,才罢。他撰小说从不旖旎言情之作。有强之者,他婉谢说:“言情之乐者近乎荡,言情之衰者近乎伤,都是影响青年进步思想和革命意志。”

    解放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文学创作进入兴旺时期。老作家范烟桥恪守作家应负的社会责任,撰写《李自成在苏州》、《杨芷、任环御倭寇》等历史小说,颂扬民族精神。还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品位较高的散文,分别刊登在《人民日报》、《文汇报》、《人民文学》、《新观察》上。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的杨德(女),从事外国文学译著,译有《尼克松回忆录》(下)、《难以捉摸的中国人》、《灶君娘娘》等译著共约七八十万字。20世纪60年代,顾良开始从事法文翻译,除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集》外,还译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包括布朗基的《祖国在危急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学创作再度繁荣。里人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90年代,同里文化站组织《耕乐》期刊,为广大职工提供文学创作的园地。著名散文家李冷路从事编审工作之余,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旅游天地》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近百篇。

第四节 书法美术

    同里的书法、绘画、篆刻,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明清两朝,被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书画、篆刻名家就达16人。近现代,分别收录入《辞海》、《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江苏部分》、《南社丛谈》、《吴江书画印人辑录》等各类书籍中的就有52人。他们在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上,成就卓著,名闻遐迩。他们的作品,是同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书法

    同里的文学名人,工书法者众多。

    明初,著名文人梁时以善书法荐授岷府纪善。明代诗人朱云、陈琮,均工楷。陈琮书法遒美,永乐初曾到南京,帮助书写诰敕。还有善写欧阳体的顾澄先、书法深得米芾遗意的章来、善书狂草的储大任等,都很有名。

    在清代,有工隶书的王曾堉、周羲,有工篆书的王曾翼、王祖琪,有工行楷的叶丹桂、叶锦祖、任艾生、任釐瓒、陈、严承健、明隐、范宗璘,有工行草的吴之纪、庞景芳等。

    至近代,同里书法名人云集。著名文人金松岑、范烟桥、薛凤钧、薛凤昌、杨天骥等,都精工书法。尤其是金氏家族,传承书法,久有盛名。曾任吴江县劝学所总董的金祖泽,书法苏灵芝,参以欧虞,行楷劲秀,间作篆、隶,邑中碑刻多为其书。金祖泽长女金芸,工书画,书于灵飞经、砖塔铭二种,尤得神似。金祖泽长子金元宪(字立初),幼承家学,书法遒美精妙,醇厚古茂,得晋唐余韵。金立初与钱太初、陈雅初(旭旦)都是金松岑的得意门生,并称“同里三初”,均能诗文,又工书法。协助金松岑办同川小学的金曾烂,擅楷书,学苏体,曾编辑《笔法举隅》,于1921年出版。

    曾任同里民众教育馆馆长的叶洪钧(庆华),专学苏轼字,以“仰苏斋主”为其别号。“同南社”主事之一的徐光泰(平阶),小楷秀美,庞仲景所刻书画扇骨,多为其书。

    在当代,里人凌在纯、王钰泉、张建华等的书法比较有名。凌在纯善书隶体、篆字,王钰泉喜练碑文、名帖,张建华幼承家学,苦练欧楷,继学行草隶篆。里中许多文人喜欢挥毫泼墨,书写对联、条幅,有的自挂居室,有的赠送友人,颇有传统雅韵。里人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书法教学,同里镇第二中心小学(原屯村中心小学)以书法教学为特色,成效显著。2002年5月,在同里镇耕乐堂举办师生书法展,2003年8月,在苏州古籍书店举办师生书法展,显示了该校书法教学的丰硕成果。“寒石轩”主人张建华,自1997年开始,举办书法培训班,中小学学生争相报名参加。2003年暑假期间,参加培训的学员有近百人。许多学员经过系统训练,成绩显著,先后有300多人的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女生严亦张,1983年生,5岁时拜张建华为师,学习巨型书法。1994年5月8日,她在吴江化工设备机械厂内,用一支6.25千克重的毛笔,在拼起来的纸上写下一个长37米、宽15.9米的巨型草书“虎”字,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绘画

    古代的同里人绘画,多山水、花鸟、人物等。

    明代书画大家王宠,善山水,随笔点染,深得黄公望、倪瓒墨水之趣。麋宗伯,工画梅。

    清代,从师习画者众多。人称“刘胡蜂”的刘德六,从夏之鼎学画,翎毛、草虫、蔬果并臻妙境,尤长画细腰蜂。袁棠,词章之余,兼爱六法,后寓杭州西泠,与奚冈交,参究画理,下笔益工,曾作《松风仙馆图》,苍秀遒媚,为其得意之笔。袁龙,宅后建复斋别墅,园中亭馆窗腹,均亲手雕刻书画。陆恢,少从刘德六游,习花果翎毛,后工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所不能,中年居苏州,曾作“衡山高游”八幅,系生平杰作。著名书画鉴赏家吴大澂初识陆恢,见其画,咤曰:“三百年来无此作矣!”陆恢曾与吴昌硕、倪田、吴大澂、王同愈、顾麟士等结画社于顾氏怡园,潜心绘事,为清末民初江南著名画师。僧明照,善画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黄增禄,从苏州金应仁学山水,出笔幽秀。居“梅花山馆”的黄增寿,工花鸟。诸生顾兆曾,工山水,著有《元明画师类姓录》。另外还有顾言、顾其德、顾桓、顾佑龙、黄锡渊、黄增康等,都善绘画。

    至近现代,同里绘画名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题材、种类、技艺诸方面都有突破。杨左匋(杨天骥弟),民国初曾在《大共和报》上刊其漫画,颇有佳誉。王家燧,从樊注云师,花鸟画学恽寿平及华嵒,但不一味临摹,主张观察自然,曾对退思园中数百种名菊精心写生,笔墨流畅。名作《普陀夕照》在同里展出时,改名为《东海落日》,寓日本帝国主义必败。如此胆识,令里人大为叹服。费以复(彝复),著名油画家,主要代表作有油画《羊王庙》、《嘉陵江夕照》、《黄坛口水电站》、《为四化贡献力量》等。钱家俊,长期从事电影美术和动画片的创作、导演、教学和理论研究。他导演和设计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获1949~1955年国家文化部优秀电影二等奖。《小蝌蚪找妈妈》获1961年中国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并荣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短片“银帆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牧笛》一片获1979年丹麦欧登塞城第三届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著有《关于动画及其学习方法》、《动画理论》等书。刘汝醴,在美术和美学领域内享有较高声誉。有关美术、美学的著作有《苏联艺术发展》、《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史》、《古代埃及艺术》等数十种。美术教师叶得露,擅长花鸟画,存有《百菊图》、《百花图》等画册。

    在当代,屯村人沈小云(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同里人凌在纯(吴江垂虹印社社长)和王钰泉(吴江市创业者企业文化协会特邀艺术顾问),他们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性赛事活动中获奖。沈小云工山水、花鸟,擅长国画、油画。1999年,在中国当代书法美术诗词大奖赛中,他的作品获美术类银奖。凌在纯幼承家学,对书画、篆刻艺术的追求达到如痴似醉的地步。20世纪70年代,适吴昌硕弟子、著名书法家徐穆如先生落魄同里,凌在纯登门求教,随从学艺,书法、篆刻技艺大有长进。1990年6月参加国际性画展——炎黄子孙与各国友好书画展,他的作品获一等奖。王钰泉以画飞禽走兽为长,兼画人物、花卉。自2003年至2005年,其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金奖5个、银奖10个、铜奖4个、精品奖1个、优秀奖3个、佳作奖2个、卓越成就奖1个。

    三、篆刻

    清代,里人陆廷聘工画梅竹,兼工篆刻,作品有《红焦山房印存》。刘德五(刘德六兄),擅竹刻,刀法精严,不失画意,时人推重,但作品留存极少。

    近代,里人庞仲经善刻竹。其制竹有法,蒸之煮之,配以药料,不霉不蛀,永葆光泽。有富室朱冠伦赠千金,嘱刻扇骨、臂搁、笔筒等,于是名垂三吴。南社社员费公直,工诗善画,又工篆刻,曾为柳亚子刻《李宁私淑弟子》印,收藏在苏州博物馆。凌翔云,喜书画刻印,尤精竹刻。时人有“栽培兰蕙研花谱,刻镂箦簧媲竹书”之赞誉。

    四、其他工艺

    1.微雕

    用极尖细的三棱刀分别在竹、石、金、象牙等物件上镌刻出极细微的书画、人物或诗词,称为“微雕”,作品越小巧越显得珍贵。苏州人金嘉义,祖籍同里,生于1958年。自小聪明,酷爱艺术。1973年开始,拜郭绍虞、陈巨来、朱楚生为师,学习微雕,或闭门临摹,或走山访水,集宋、元、明之精华,形成独特风格,常有精湛作品,为国内外的金石爱好者所收藏。“盐粥斋”是金嘉义的工作室,取命于郑板桥寒居中的四字联“胡乱盐酱、吃饱粥饭”,意为有了成就,不骄不侈,为家乡争光。

    2.烫画

    用烧热的铁杆(或电烙铁),在扇骨、梳篦或竹木家具上烫出各种人物、花卉纹样,称为“烫画”。烫画,从材料分主要有木板烫画、树皮烫画、纸烫画、布烫画、檀香烫画、葫芦烫画、竹帘和竹筷烫画等;从工艺上分有着色烫画、火印版烫画、火喷烫画、电热烫画等。同里人段炳成,1943年3月生,同里叶明村人,农民出身。他利用业余时间绘画,50岁开始自学烫画。他的烫画题材主要是风景(三桥、罗星洲、退思园等)、动物(虎、狗、鹰)和人物(伟人、佛像)。他的烫画作品有丰富的层次和色调,有较强的立体感。能利用木板的自然纹理和色彩,或为水,或为云,或为峰峦,构思巧妙,想象丰富。作品主要为华侨、港台同胞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烫画爱好者收藏,其烫画作品《退思园》,曾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展示。

    3.剪纸

    剪纸是民间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剪纸制作,主要有剪子铰、刀刻、手撕三种方式:剪——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案;刻——经过起稿、刀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一次刻透多层,以提高功效;撕——用指甲代刀,线条参差不齐,有金石味。剪纸的种类,按材质和加工方式分,有单色、套色、染色、分色剪纸等;按功能分,有窗花、门笺、喜花、供花、礼花、灯笼花、龙舟花、服饰花样等;按表现主题分,有人物戏文、花鸟动物、山水植物、建筑器具、吉祥图案等。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有迎春窗花、装点门楣的挂门笺、元宵灯会彩灯花、祝寿庆典上的福寿花、婚礼仪式上的双喜花、邻里亲友礼尚往来的礼品花、姑娘媳妇中的绣鞋底样花、祭祀祖灵和神仙的供花等。同里剪纸较为有名的是计建明,艺名南叶,1969年生,拜陈南君先生(南派排剪艺术家)为师,全心投入于剪纸的学习和创作。他在退思园内开设“剪南春”剪纸店,他的传统生肖剪纸,结合排剪手法,更加生动形象;他的水乡风景剪纸,在内容上增添了活力。几年来,他的剪纸作品达三千余幅,许多作品被中外游客收藏。中央电视台及江苏、台湾、香港等地的十多家电视台对他进行专题采访,多次应邀作现场表演。现为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第三章    文化社团

第一节 学术团体

    一、雪耻学会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去病痛惜甲午惨败,丧师辱国,邀集同邑金松岑、柳念曾(柳亚子之父)、范蔼人(范烟桥叔父)、薛公侠等,在同里创立“雪耻学会”,意图雪耻救国。并榜一联:“炎黄种族皆兄弟;华夏兴亡在匹夫。”以启迪聋眚,自任中更。

    学会以积极宣传维新,唤醒国魂,砥砺气节,救国图存为宗旨。维新变法失败后,陈去病等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日益不满。光绪二十九年六月,陈去病在《江苏》上发表《革命其可免乎》一文,揭露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的嘴脸,主张反清革命。学会也由拥护维新转向反清斗争。

    二、同南社

    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九月初九创建。其主事者为范烟桥、徐光泰。社址在先贤袁东篱(袁龙)之复斋,雅有林木之胜,因地处同里之南,故称“同南社”。

    该社以明末张溥创立的复社为旗帜,以“保存国粹,淬励道德,联络情谊,交换知识”为宗旨,标榜“复社继声,文坛树帜,扶轮国粹,潜化群风,砥柱中流,书生有责”,吸引大江南北六省一市社友500百余众,“结文学姻缘”,志在昌明国学。

    社费年纳2元,春、秋两季分交会计部。社课分四类:文、诗、词、美术。每月每人至少交一件,年择文、诗、词之足资观摩者刊为社录,即《同南》社刊。两年后改用铅字排印,每年一集,以为纪念。

    同南社设社律:一年无消息或不道德,由多方证实,集议公决,令其出社。有雅集,利用寒暑假于社员最多处集会,商酌进行摄影、宴会,未与会者须寄本人写真一帧。

    同南社社友中,不乏学有所成者。范烟桥在《茶烟歇》中称:“如孙时哲之于社会学,金侣琴(国宝)之于经济学,薛嘘云之于童子军,庞京周之于医学,赵汉威之于化学,凌诚身之于驾驶,沈铭书之于工程,陈子清之于画画,沈体兰之于教育,唐乃庵之于新闻学,皆卓然可传。”

    民国11年(1922年),范烟桥迁居苏州,同南社乃告散歇。

    三、同川学会

    民国7年(1918年),同川学会成立,会所设在同川小学。同川学会以“联络情谊,交换知识”为宗旨。其成员有三类:一是基本会员,指曾毕业于同川公学高等科、同里市立高等小学或吴江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者;二是名誉会员,指曾是同川自治学社社员或曾任同里市立高等小学或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长或教员者;三是志愿会员,指修业于同川公学、同里市立高等小学或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一年以上者。会员年纳会费银元1元。

    同川学会立章程12条。学会会务主要是:一、谋母校及本会之发达;二、调查会员状况;三、刊行通讯录每年两期;四、刊《同川学会杂志》,每年一期;五、介绍会员出版物及制作物。根据章程,设会长、编辑、评议、调查、庶务、会计、书记若干人,负责学会常务工作,由基本会员和志愿会员每年选举产生。首任会长范烟桥,副会长金国宝,编辑张锡佩、徐麟、赵仁铸、柳炳南、严琦等,评议徐光泰、金明远、金祖荣等,调查金国宝、金明远等,庶务金延照、金国珩,会计金国珩,书记鲁天爵、孙玉坤。

    初创时有基本会员147人,志愿会员15人,名誉会员61人。其中早期自治学社社员有省视学林懿均(立三)、众议院议员王绍鏊(恪成),以及柳亚子(弃疾)、任传薪(味知)、沈颂墀(丹忱)、吴泰伯(复斋)、沈文炯(祥芝)、陶神州、王菼(振之)、沈机(履夷)、王凤书(中丹)等21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已是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政界、学界、文化界、法律界声望颇高。

    学会每年召开大会一次,改选学会职员,修正学会章程,编审出版《同川学会杂志》。

    四、绵社

    民国8年(1919年),范烟桥与母舅钱祖翼、里人叶与仁、同学徐光泰等人,结“绵社”于同里。乞沈塘作《鸱夷酿诗图》征求题咏,得数十家,合成集。抗日军兴,致散歇。

    五、蝴蝶会

    民国9年(1920年),里人任传薪、范烟桥、顾品叔、严三和等人,结“蝴蝶会”于同里任氏南云草堂。并在各居家余地广植四时花木,每值春秋佳日,提壶携樽,赴蝴蝶会,游宴纵博。四乡演“春台戏”,常乘船前往随喜、踏青、抬菜、斗酒,长幼咸集。

    六、秀餐会

    民国22年(1933年)春,陈去病在家乡发起“秀餐会”。“意会花既秀色可餐,而秀才与秀色,固同为一时之秀也。”每年在春秋佳日,约期相聚,以使皓首重晤,缅怀往事。并即席应景,赋诗酬和作一日欢。前后有四次雅集,分别在素有牡丹之盛的元镇庵和东柳别业、青莲庵等处。

    秀餐会成员大多系清末秀才,时为地方绅士。民国23年第二次秀餐会,有16人参加,他们是:李闻极(星北)、袁德普(健卿)、金祖泽(砚君)、王世焕(士锷)、王锡晋(俊坤)、薛凤钧(淦夫)、凌炳(小海)、范祖培(葵忱)、沈遐龄(桐生)、金懋基(松岑)、薛凤昌(砚耕)、严鸿义(纪坤)、顾乃行(品叔)、顾凤昌(瑞声)、严琳(玉成)、庞文彬(琴生)。成员中的顾乃行,既是逊清秀才,民国后又复攻新学,就读于上海留法预备学校,毕业后公派赴法留学,但因故未能成行。终身执教乡里,时人称之为“洋秀才”。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秀餐会停止活动。有《秀餐会诗稿》存世,现存吴江图书馆。

    七、南社

    宣统元年(1909年)春,陈去病与柳亚子、高天梅在苏州发起组织“南社”。是年十月初一(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召开成立大会。南社是反清革命文学团体,以诗歌鼓吹革命。同里文人士绅先后参加南社的计有18人。

第二节 书画团体

    一、乐安书画社

    清光绪初年,画家陆廉夫(陆恢)、书法家任莱峰,邀集陈之伟、周卓岩、沈洪礼等人组成乐安社。社址设在道士埭任家厅。其侧之书房,即为元代宁昌言故宅“万玉清秋轩”。

    乐安社以切磋书画艺术为宗旨。陈之伟有端砚一方,由周卓岩作铭,任莱峰书,沈洪礼刊,可称“三妙”。

    光绪十六年(1890年),陆廉夫举家迁苏州,画社活动停歇。

    二、同里画社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人严三和与好友钱祥春等10余人成立“同里画社”。社址设在严家的环翠山庄,延请苏州名画家樊少云为师。初画山水花鸟,后攻墨梅、墨兰。画室四周植梅,室内悬有银杏木刻“梅坞”大幅匾额,故严三和自号梅坞居士、梅坞主人。

    三、桐华艺术社

    民国18年(1929年)成立,社址在同里镇镇公所内,由沈柏生主持。沈柏生是袁培基弟子,擅长山水画。艺术社举行过画展,邀请盛泽红梨金石书画社同行参加,盛极一时。艺术社历时一年多,即解散。

    四、三二五木刻

    社民国35年(1946年),由泰来桥国民学校青年教师俞承钟、金文藻、严君豪、范华龄、计孝智、杨鸿英、王振亚发起成立,以研究木刻技艺为宗旨。金文藻为社长。

    木刻社初创阶段,以《抗战八年木刻选》、《苏联木刻选》、《拙刀集》为范本,摸索摹刻。先后出版画刊《幼苗》四期,主要作品有《拉纤》、《老农》、《纺纱》、《茶馆》、《家庭教师》、《母爱》、《母与子》、《路边》、《饿》、《母子求乞》、《风筝》等。借用民教馆,两次展出木刻作品,深受镇民欢迎。

    民国36年6月4日,“邹月娥惨案”发生,木刻社成员连夜赶制《邹月娥烈女遗像》,由王振亚造像,金文藻操刀刻制,其他成员通力印刷,一夜间赶印出几百幅。一清早,上街分发、张贴,有力地配合全镇人民的“三罢”(罢工、罢市、罢课)斗争,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采取某些符合民意的措施。

    由于受《抗战八年木刻选》中艺术形象的影响,木刻社社员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与普通劳动人民息息相关,因而作品的群众性、艺术性较强。

    解放后,因社友分散而停止活动。

第三节 戏曲团体

    一、遏云集

    遏云集是同里镇一个昆剧票房,取“响遏行云”之意。初创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当时仅在迎神赛会或神庙中演唱。

    民国初年,昆曲复兴。遏云集同人重振旗鼓,时有任传薪、任韵秋、任佩秋、庞六如、顾品叔、顾启仁、王仪庭、沈心安、庞叔英等,特聘苏州曲师辅导。排练地点在退思园和顾氏花园内。剧目均是昆曲传统折子戏,如《春香闹学》、《断桥》、《借茶》、《打番儿》、《游园·惊梦》等。当时镇上大户举行婚礼寿庆,争邀遏云集客串昆曲。

    民国18年(1929年),全镇举行“双十节”国庆纪念游园大会,遏云集票友演出节目有14个,占总节目数的三分之二。有丝竹、南词、京剧、单弦拉戏、昆曲清唱等。民国23年,小学教师何念椿指导小学生演唱昆曲,并公演《黄鹤楼》、《春香闹学》等。

    二、桐花社

    民国2年(1913年),里人任连城自日本留学归来,他参加过最早的新剧组织“春柳社”。受陈去病戏剧改革的影响,在家乡发起成立“桐花社”。陈去病曾为桐花社书写征求社员的启事。

    桐花社主要成员有任天籁、任传薪、沈醒世等人。他们组织社员排演和演出新剧《不如归》,照搬上海新舞台模式,内容比较严肃,不合群众口味,观众甚少。民国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抑郁而死,上海新舞台推出讽刺新剧《皇帝梦》,风靡一时。桐花社仿效移植,由于剧情生动活泼,讽刺辛辣,反映了历史真实,而且使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竟引起轰动,连演连满。现代新剧开始为镇人接受。以后又排演了《空谷兰》、《一缕麻》、《新茶花》等社会家庭剧。该社先后被邀请至松陵、黎里、盛泽、平望、八坼等镇巡回演出,对推进新剧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20年,桐花社中一些年轻人如钱天明、蔡桂洲、丁贻荪等,主张重振旗鼓,排演新剧。翌年,教师范菊高、叶得露等编写剧本《左宝贵平壤喋血记》,写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清将左宝贵血战平壤玄武门殉国的故事,在同川小学20周年校庆大会上公演,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获得极大成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桐花社活动停止。

    三、同川业余剧社

    民国35年(1946年)7月20日创建。社址设在竹行埭怡兴鱼行内进。社长蔡桂洲,副社长曹金春,社员21人。同川业余剧社以“提倡高尚艺术,激发民众爱国思想,辅导社会教育”为宗旨,制定简则8条。社务分工如下:蔡桂洲兼编剧、导演,曹金春兼道具,丁贻荪负责舞台监督。其他分工:李厚福为庶务,李锦荣为服装,吴伟成为会计,张全经为文书,俞一峰为化装,姜大俭为音乐,胡全灿为置景。

    剧社设研究会,研究各种剧本及编演各种话剧,每月举行一次社务会。经费由各社员赞助。剧社曾在北观演过《雷雨》等剧目。后因经费拮据而解散。

    四、同里教工文工团

    1949年底,在仁美中学创建“同里教工文工团”。成员主要有中小学教员和仁美中学学生,以仁美中学师生为骨干,演编勤杂人员达60余人。为配合解放战争、民主改革,巩固人民新政权,排练大型歌剧《血泪仇》、《白毛女》。演出地点在仁美中学雨中操场,戏台是临时搭建的。连演10多场,观众达4500人次。寒假、春节期间,文工团还下到同里各乡巡回演出10多场。

    自1950年至1952年,文工团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排演了《群猴》(话剧,陈白尘作)、《魔城末日记》(话剧,宋之的作)、《啥人养活啥人》(沪剧)、《血泪朝鲜》(朗诵剧)。1952年底,根据政务院关于“纠正学校中的混乱现象”的指示,文工团解散。

    五、工商联文工团

    1949年8月组建。主要成员为工商界人士,也有社会上的文艺爱好者。曾演过京剧《唇亡齿寒》,剧本系上海京剧团编写,在同里戏馆公演。以后又演出现代京剧《卖国宴》,剧本刊登于《苏南日报》,梅汝恺编剧。参加演出的都是京剧爱好者,在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演出时,亦能即席客串京剧折子戏片断,如《打渔杀家》、《苏三起解》、《四郎探母》等。

    1952年初,因人员分散,文工团停止活动。

    六、镇工会业余剧团

    1950年筹建,以演出越剧、锡剧、沪剧等小型地方戏为主。演员来自各基层工会文艺骨干。逢春节、国庆时,由金润源牵头,临时组班,落实编导、演员、琴师、后勤人员等,并保证排练时间。演出过传统剧目《梁祝》、《珍珠塔》、《双推磨》、《庵堂相会》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有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剧小戏,其中由徐文初编写的《让水》一剧,曾参加苏州地区文化局组织的文娱调演,获得好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表演唱《水乡放歌》(由赵天平编写)、独幕锡剧《锁不住》、《一根轴》、小歌舞《送水》,曾参加吴江县文娱调演,其中《水乡放歌》和《锁不住》被推荐参加苏州地区文娱会演,获得好评。

第四节 其他文化团体

    一、青年雪耻社

    民国14年(1925年),同里青年雪耻社成立,7月17日,借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同川小学)召开成立大会。大会由陈毓良主持,发起人朱秋岑报告成立经过,讨论修改草章,选举各股股长。雪耻社设主席1人,书记1人,并设社务、宣传、会计各股。该社“以取消不平等条约及唤醒同胞”为宗旨,组织社员参与反帝爱国斗争,以文字鼓吹,以财力支持,扩大社务工作。

    二、同里青年服务团

    民国26年(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在上海、苏州等地就读的同里籍大、中学校学生,纷纷回家乡避难。9月15日,由青年教师、医生、职工及大、中学生组成“吴江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同里青年服务团”,主要负责人是袁珊珊、王锦帆、顾葆恒。服务团分设宣传、总务、发行、征集、慰问各股,分别由顾葆恒、费家骍、王天基、袁圣一等负责。

    10月某日,组织了一次抗日图存动员会,参加大会的有服务团全体人员、同里镇各界代表、群众400余人。时值评弹界老艺人魏钰卿在同里演出,他也主动到会演唱自编抗日开篇一首,博得满场掌声。在隆兴书场说大书的方玉峰也说唱了一段自编的《张巡杀妾飨士卒》的大鼓书。学评弹刚满师的庞学卿、庞学庭两兄弟也参加了演出。

    服务团为继续做好抗日宣传,出版油印小报《捷报》,进行宣传活动,及时报导最新抗战消息。还组织宣传队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街头抗日活报剧,组织慰问过境难民、伤兵、部队。

    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始建于1964年,1965年得到了快速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生产大队、街道、厂矿企业、医院、学校、机关都相继办起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取代了当时的一切业余群众文化团体。主要组成人员有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具有文艺专长的农村青年、原来从事说唱演戏的文艺骨干等。演出活动内容是唱毛泽东主席语录歌,跳忠字舞,学演革命样板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四章    新闻

第一节 报 纸

    同里办报纸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柳亚子在同川自治学社时,创刊油印的《复报》,旨在反对满清,光复中华,为吴江最早的地方革命小报,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佳话”。

    宣统三年(1911年),里人范烟桥等创办《同言报》,为吴江境内最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铅印新闻报纸。

    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年间,同里有多种报纸行世。民国元年(1912年),《新同里》报问世,民国14年扩版。之后,又有《吴江》、《罗星洲报》、《同里导报》、《捷报》、《美报》等先后出版。这些报纸,大多系社会名流、同川学社社友、南社社员创办,办刊宗旨纯正,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影响广泛,深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对促进当时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客观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同里文化新闻事业兴旺发达的史实。

    日伪时期,无言论自由可言,地方报纸也销声匿迹。

    “文化大革命”中,“派报”(各“造反派”组织的油印小报)一度蜂起。

    2001年10月,《同里报》创刊,为同里内部刊行的报纸。

    一、在同里创办的报纸

    1.《复报》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柳亚子负笈至同里,进金松岑创办的同川自治学社。翌年,柳亚子与同学任传薪等人创办《复报》,取“光复中华”之意,进行反清革命宣传。柳亚子在《五十七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用钢笔蜡纸油印一种刊物,名叫《复报》,取光复中华的意思。这刊物是星期刊,主编是我,文章我写得最多,还要自己写蜡纸来油印,这工作也得由我担任,不过神州他帮帮我的忙罢了。每星期出版一次,上半天出版,下半天由会员们担任沿街分送的责任,居然搅得很起劲。钱,好象味知捐得最多吧。”1906年,柳亚子、任传薪、任守梅入上海“健行公学”,继续编辑《复报》。为避开清政府查禁,在校内编辑,寄到东京出版,再寄回国内发行。该报以“发扬民族主义,传播革命思潮”为任务,以发表诗文为主,文学性较《觉民》、《醒狮》为强,并辟有歌谣专栏,发表通俗诗歌,还辟有“音乐新唱歌集”,发表新体歌词。柳亚子在发刊词中说:“想靠文字有灵,鼓动一世的风潮……所以一定要打破这五俗世界(佛教所说的世界上的五种浊恶,此借以形容当时清王朝的统治),救出我庄严的祖国来,才不算放弃国民的责任。”《复报》与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相配合,在对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中国新报》的论战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复报》自第三号起,刊名反印,锋芒直指清廷,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两江总督端方声言要禁报拿人,欲置《复报》于死地。然《复报》仍按计划发行,当时的同川自治学社是该报的一个发行点。《复报》共刊行了11期。

    2.《同言报》

    由里人范烟桥、张圣瑜、严群僻、徐光泰等人创办,同里同言报社发行所发行。该报前身是《元旦》三日刊,后改《惜阴》日报。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定名《同言报》,获清邮政总局特准挂号,立券为新闻报纸类,并向国内外发行。该报公开办报宗旨:“宣布正当之言论,督促社会之进化。”报务分设编辑、采访、印刷、发行、会计等部,由创办人分任。铅字排版,8开4版。栏目分宣讲、自治谈、论说、小说、邑乘、里闻、小言、专件、来函照登、本区商情等。

    该报由书法家杨天骥题刊名,聘请社会名流金松岑、杨天骥、薛凤昌、沈颂墀等人撰稿,在推进自治、抨击时弊、提倡新潮等方面使人耳目一新。该报第十四期刊有同里市议会和参事会选票各一张,鼓动市民参与推荐市议事员、参事员的选举。同期“宣讲”栏中,刊登金松岑撰写的长篇连载政论文《德智救国论》。该报“邑乘”一栏,占整整一版,消息来源于吴江县各乡镇,包括震泽、盛泽、平望、黎里、北厍、南厍、坼溪、横扇等地,由各地采访员提供,信息量相当充分,同时亦转载《申报》新闻。该报停刊时间无考。

    3.《新同里》报

    民国元年(1912年)出版,由同里学界主办。开始时是油印讲义式小报,内容比较简单,在宣传地方自治、启发民智、学区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报道,起过一定的作用。民国14年,《新同里》报经重新组建、扩充,于10月10日正式出版创刊号,铅字排版,8开4版,为半月刊。版面栏目设读者论坛、半月消息、余兴、海上乡音、妇女界专载、讲坛、通讯、文艺、浅屑谐著、随感录等。该报办刊宗旨为:唤起民众,向社会黑暗猛烈斗争。叶楚伧、柳亚子先生亲自兼任《新同里》报的名誉总编辑。金士铜、李百书先后担任编辑。《新同里》报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卡德路善昌里597号,发行分所设在同里得春桥沈宅(后迁竹行埭)。停刊时间无考。

    4.《吴江》报

    民国11年(1922年),由范烟桥、鲁雪蕉发起创办。是年元旦出创刊号,8开4版,后从半月刊改为周刊。范烟桥任主编,总发行所在县立第二高等小学。

    该刊宗旨为“扶植真正的民意,打击地方恶势力,发扬固有文化,增进妇女和劳动者的幸福”。栏目有评论、纪事、文艺(文苑)、特载、学术(研究)、商榷、杂俎、讲演、广告等。

    《吴江》周刊的文艺类犹多佳著,辟有“连载”一栏,刊登《吴江县志》、《同川诗征》稿本,更增价值,成为吴江地方报刊中的“健将”。

    该刊出版至民国16年4月3日,共刊印231期,前后达5年,是民国时期吴江地区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

    5.《罗星洲》报

    民国14年(1925年),以同里籍为主的吴江旅外青年学生组织好友社,发行社刊《好友》,出5期后停刊。翌年4月15日续出笫6期。第7期起为创刊纪念号,第8期为五卅纪念号,8月停刊。同年9月20日,《好友》易名《罗星洲》,继续刊行,由同里旅外学生王汉威、庞明几编辑。停刊时间无考。

    6.《同里导报》

    民国18年(1929年)7月问世,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为《同里导报》题刊名。该报新闻性较强,为地方综合性报纸。经中华邮政特准挂号,立券为新闻报纸类,社址设在同里东溪小学内。苏州律师事务所朱辅成、张宗儒等律师受任《同里导报》常年法律顾问,对该社全体社员与该报负责人的名誉及利益,依法尽保护的责任。该报初为周刊,8开4版。翌年3月3日起,改为16开4版。民国20年元旦,复扩为8开4版。栏目有本县要闻、各区新闻、本区新闻、时事评议、大众呼声、十字街头、小说、广告等。

    该报与《新吴江报》订约,两报出版日期,分别排定,特组成联合编辑处。各区新闻分别排入两报,以免雷同,而期迅捷。凡订阅本报,又兼订《新吴江报》者,不止得一本县之日报。该报经费除社友交纳社费外,也接受县内外地方绅士、社会名流捐资赞助。对资助者一律登报致谢。民国19年3月3日,该报对县内毛啸吟、陈介安、杨伯祥、金瓯农,同里杨天骥、金松岑、金麟、任韵秋等人的捐资,一并致谢。抗战爆发后,该报停刊。

    7.《捷报》

    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学生回乡避难。以他们为骨干,组成同里青年抗敌后援会,并出版会刊,定名《捷报》。由袁珊珊、王锦帆、顾葆恒、王天基、费家骍等负责编辑,为8开4版油印报。因为战争,邮路中断,学生们利用无线电收音机获取消息报道,提供抗战战况。民国27年春,日军进驻同里后,《捷报》还继续发行了一段时间。后来部分成员去皖南参加新四军,遂停刊。

    8.《同声》报

    民国35年(1946年)6月,在同里创刊,由顾昌巳、俞承钟、顾昌寅、任传济等人编辑。栏目设有社论、小评坛、本镇新闻、一问一答、阿斗的话等。《同声报》政治倾向鲜明,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弊政,进行大胆抨击。以“为大众服务,分文不取;为人民说话,绝对公正”为办报宗旨,尖锐提出“反对田赋征实,收回海关航权,立刻停止内战,保障言论自由”等口号。

    发刊于7月10日的《同声》第四期,连发两篇社论:“同里人也该起来反对内战”,“地主们,打打算盘,今年怎样过冬”。该报落入国民党同里区公所指导员程万鹏之手,程于7月16日向吴江县长顾鸿烈呈文密报,称“其内容涉及左倾嫌疑,且无公开负责主办人姓名及通讯地址……”7月23日,顾鸿烈批示程:“迅即查明该报主办人姓名,有无背景,平时有无团体活动情形,详确报核为要。”《同声》共发行5期,后因查禁甚严而停刊。

    9.《美报》

    民国37年(1948年)冬,由顾昌巳、任传济、俞承钟、孙敬贤及仁美中学校长费家骍合作编写《美报》,费家骍出任发行人,公开发行。为8开4版油印小报。以刊登京、沪、苏各大报的新闻为掩护,报道从解放区电台收到的胜利消息,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地宣传解放军的严明纪律,宣传共产党对工商业的政策。因是公开发行,故坚持微言大义、隐而不露的原则。后来还是收到匿名警告,出7期后停刊。

    10.《同里报》

    2001年金秋10月,一份彩印的《同里报》创刊。该报由同里镇党委宣传办和同里旅游发展总公司联合主办。8开4版,每月1期,月底刊印。设新闻、旅游、人文、副刊4个版面,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具有现代意识、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文化风貌。该报为同里内部发行的报纸。从2006年2月起,转为《吴江日报》的一个专版,每月1期。

    二、里人在外埠主办的报纸

    1.《通学报》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上海创刊,发行处设在上海棋盘街。发行人兼主编任独,同里人,字申甫,别号松陵困学居士,早年从西儒林乐知学习英语。

    《通学报》为英文版,以辅导学习英语为主,为中国较早的一本英语学习杂志。任氏还著有《英语规例四百条》,介绍英语文法。清光绪三十二年停刊。

    2.《警钟日报》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2月15日,里人陈去病在上海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俄事警问》,翌年2月,改名《警钟日报》。陈去病作《题警钟日报》一首:“铸得洪钟着力撞,鼓声遥应黑龙江。何时警彻雄狮梦,共洒同胞血一腔。”他希望通过《警钟日报》同人的努力,激起全国同胞的爱国热忱。该报于光绪三十一年遭查禁停刊。

    3.《中华新报》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陈去病南下广东汕头,主办《中华新报》。他在报上公开指责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使平淡的报纸充满革命气息,该报成为革命党人在岭南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后遭查禁停刊。

    4.《大汉报》

    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去病在苏州与张默君一起创办《大汉报》。11月6日,苏州光复。为宣传辛亥革命,扩大舆论影响,11月10日油印的《大汉报》与读者见面。11月21日,铅印版正式发行。陈去病撰文欢呼辛亥革命,鼓动“除恶务尽”。停刊时间无考。

    5.《苏报》

    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中旬在苏州创刊,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朱梁任主办,军政处公报处代办,内容和《大汉报》、《共和报》类似,论说精辟。后“苏报案”发,七君子入狱,该报于民国9年(1920年)7月27日被查封停刊。

    6.《星报》

    民国15年(1926年)在苏州创刊,为三日刊。由范烟桥主编,题头、题目全用木刻,版面活泼,内容有新闻和文艺,撰稿人以星社同人为主,包括周瘦鹃、范小青、蒋吟秋、范菊高、顾明远、范佩萸、程瞻庐等人。民国17年停刊。

    7.《文汇报》

    民国27年(1938年)1月,里人严宝礼在上海创刊《文汇报》,亲任总经理,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救国。次年5月,因刊登纪念“五九”国耻社论,被勒令停刊。抗战胜利后复刊。民国36年5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次年在香港复刊。解放后,再度在上海复刊。《文汇报》是全国性著名日报,享誉海内外。

    8.《大江南报》

    民国35年(1946年)3月在苏州创刊。社长冯英子,同里人。沙仲虎任主编。初为4开三日刊,后改为对开1张。发行量2500份。

    民国36年6月,同里镇发生“邹月娥惨案”,《大江南报》详尽报导了同里各界人民“三罢”(罢课、罢工、罢市)斗争的情况,并刊登了邹月娥生前和被害后的照片,为“邹案”伸张了正义。后报社被流氓捣毁,于民国37年4月被迫停刊。

第二节 杂 志

    一、在同里创办的杂志

    1.《同南》

    《同南》系同南社社刊。民国元年(1912年),由范烟桥、徐光泰、严玉成、金缄瓶、张圣瑜等编辑发行,每年出版一集,32开本,每版刊印500册。至民国10年,共有10集行世。

    《同南》类目有文录、诗录、词录、附录等。经费来源于社费,由社员交纳,年纳2元,春秋两季分交会计部。根据章约,年举书记、会计、交通、校订各一。时由徐光泰任书记,负责登记社籍,誊写社录。会计金缄瓶,负责社费收支及储存。交通范烟桥,负责吐纳消息。校订严玉成,负责编校。

    该刊办刊达10年。范烟桥在《茶烟歇》一书中提及:“自余迁吴下,乃告散歇。”

    2.《同川学会杂志》

    民国9年(1920年)创刊,16开本,范烟桥等编辑,为“同川学会”期刊。设有言论、教育、宗教、游记、杂纂、文艺、通讯、记载、科学、外国文学、译丛等类目。主要撰稿者有范镛(烟桥)、金国宝、薛天游、严琦(渭渔)、薛嘘云(元龙)、严琳(玉成)、徐麟(泉声)、金孟远(树声)、薛天汉(元骐)、徐骥(莲僧)、张圣瑜(锡佩)、赵中伍(汉威)、王绍哲(克明)、沈端方(藻墀)、金耕云(国珩)等。

    该刊学术性、文学性、科学性颇强。撰稿者均是同川公学早期毕业生,其中不少已学有所成。如赵汉威(瑞士苏黎世大学化学系博士)、金国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薛天游(南京高等师范数理科毕业,《薛氏代数》创始人)等。首期《同川学会杂志》编入《民国教育前途之危机》、《教育平权私议》、《新文学》等论文5篇,教育学、心理学、教法3篇,传记、小说4篇,诗词16首。另有薛天游著的《分子运动论》,赵汉威著的《Aeetoaeeticester之制法与理论及其在近世有机化学上之效用》,徐莲僧著的《Abablin方程式》等,介绍近代数理化方面的最新知识,为国内同期教育刊物中的佼佼者。该杂志每年出1册,10册而止。

    3.《同里评论》

    创刊时间无考。社址在同里南埭,主编费燮威。办刊宗旨为:“站在革命的立场上,肆无忌惮的严正批评。”每期为一个专号,第12期为“教育专号”,第15期为“婚姻专号”。民国19年(1930年)3月3日,《同里评论》在《同里导报》上刊出“婚姻专号”广告,征求订户。停刊时间无考。

    二、里人在外埠办的杂志

    1.《二十世纪大舞台》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9月,陈去病、汪笑侬、柳亚子、吴梅等在上海创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在发刊词中,公开提出了戏剧改革、编演新剧的主张,宣布“改革恶习,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目的”。里人陈去病把戏剧看作是普及爱国思想、救亡图存的速效工具,以戏剧形式向人民宣传,以唤起人民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阿英在《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中指出:“《二十世纪大舞台》不只是最早的戏剧刊物,而且还是宣传革命为目的的特有异彩的文艺刊物。”光绪三十一年,该刊遭清廷查禁停刊。

    2.《吴江评论》

    民国19年(1930年)3月1日创刊,主编为里人王汉威、庞明几。社址设在吴江城内下塘街43号。该刊每月1日、15日出版,为半月刊。经费由社员交纳,分甲、乙两种,年纳社金6元和4元,同时吸纳社会各界经济赞助。

    该刊以“创造新的吴江”为宗旨。在发刊宣言中指出:“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来指摘社会的黑暗,批评社会的是非,绝不怕潜势力的反攻。我们有热烈的血,什么也不恐怖,我们只知道公理和真道!我们虽有这种愿望,可是孤单的力量在恶劣的环境中挣扎,终要同情的朋友,予以充分的赞助,那末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停刊时间无考。

    3.《珊瑚》

    民国21年(1932年),范烟桥与《小说林》主人叶振汉合办《珊瑚》半月刊。范烟桥任主编,月出2册,在苏州出版。“旧时文侣,多为撰述,阵容甚盛。行销及日本、朝鲜、暹罗、缅甸,国内更无远弗届。”

    “五四”运动后,文风丕变,旧时小说已不为群众所爱,虽所刊各体具备,仍不能适应潮流,历两年而止。

第三节 广播电视

    一、广播

    同里的广播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时,主要转播吴江县人民广播站的节目。60年代中后期,成立同里、屯村公社广播放大站,增设公社自备节目。1973年,公社配备通讯报导员,各大队有“土记者”,报道本地新闻,既充实自备节目内容,又向县广播站供稿。

    同里、屯村公社广播站每天定时转播中央、省、市新闻节目。在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广新的科学技术,指导指挥农副业生产,传播商品信息,天气预报,特别是在抗洪救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视转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同里(不含屯村)有线电视有四个共用天线系统(晶体管厂、求精厂、工业公司楼上、中百大楼)。1992年初,镇广播电视站接管本镇有线电视系统,将分散的共用天线联网,对前端设备进行局部改造,全镇统一转播11个频道节目和自制节目。录像放映节目由市广播电视局音像发行站专供。1995年底,同里闭路电视通户数有1800多户,其中农村230多户。2000年,同里闭路电视通户数为3620户,屯村765户。至2003年底,同里(包括屯村)闭路电视通户数为6120户。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