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同里镇志 >> 第二十一卷 风俗•方言•宗教

第二十一卷 风俗•方言•宗教

2010/4/6 14:13:34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8069

    同里的风俗淳厚,民情纯朴,人文气息浓郁,是吴地民间风俗的典型代表。俗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里有其独特的风俗。同里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显示了江南水乡的历史风貌,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衷心祈求,反映了同里人精彩的生活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同里的风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旧俗逐渐被淘汰,新的习俗正在形成。

    同里方言属吴语系,吴侬软语,跟苏州话近似,但也有差异。同里口音有许多特别的地方,没有卷舌音,zh、ch、sh都读z、c、s,不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n、ng混读;声调平缓,句末多发阴平声,没有轻声。从记录方言来说,有的词语“有音无字”,很难找到合适的字来表示,只好借用近音字代替。同里的方言词汇、民间谚语、常用的歇后语丰富多采,生动形象,颇有地方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同里人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普通话,有些方言逐渐被淘汰。

    同里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自唐宋以来,佛教、道教兴盛;清光绪年间,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同里。从唐初至清末,同里建有寺观庵庙61座(其中屯村14座),天主教堂一所。解放以后,宗教活动渐衰,寺观庵庙多数毁废,有的改成学校或粮库。“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以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宗教活动有所恢复。

第一章    岁时习俗

第一节 四时节日

    一、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叫“新年”,俗称“年头浪”。春节为农历一岁之首,里人最为重视。初一凌晨,家家户户抢先开门,燃放“开门爆仗”,示意除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人财兴旺。男女老少都穿着一新,喜气洋洋。早餐要吃“糖水圆子”,含甜蜜、团圆之意。邻居亲友相见,互道吉利话,共祝新春愉快。此日不能相骂吵嘴,不借钱物,不动刀具,不淘米洗菜,不洗衣扫地。信奉神佛的,有的在家中设案供拜,有的一早去庙宇争烧头香,祈求吉利平安。年长者一早去茶馆喝“元宝茶”,既是讨财运口彩,又为交流新岁信息。年初二起,各家各户走亲访友,小辈向长辈“拜年”,主家以丰盛酒菜招待客人。近邻亲友互相请吃“年堂酒”,有的要吃到年初十。有俗语云:“请客吃到年初十,剩几只盆子掷勒掷(意思是年货都吃完了)。”旧时,同里的春节灯会十分热闹,串龙、舞狮等各种民间文艺表演活动频繁,一般要延续到年初十左右,盛世年头,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明文规定春节放假3天,节前,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扶贫帮困”活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棋类、球类比赛和文艺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亦叫“上元节”,俗称“正月半”。旧时此日,里中绅士前往吉祥庵拈香参拜,预祝文昌帝君圣诞,名曰“文昌会”,以“文章司命”四字挨次轮当,此俗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延续200多年,香火不绝,文风不替。这天晚上是农历一年中第一次月圆,是象征团圆的好日子。人们都要吃“元宵”(圆子)。元宵夜举办灯会,舞龙灯、串马灯,村庄集镇,极其喧闹。有自备各式各样灯笼者,提灯游乐,极有情趣。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此日吃撑腰糕,是农村里广为流传的习俗。人们认为吃了撑腰糕,能使腰板硬朗,健身强骨,干活不腰酸。

    百花生日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又称“花朝”。旧时妇女在这天剪彩绫为带系于花木枝头,以志庆贺,名谓“赏红”。据说这天如果天气晴好,预示瓜果蔬菜是丰年,反之则稍逊,因此农民对此日的天气好坏特别关注。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左右是清明节。据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因拒绝领赏躲进深山,文公为逼他下山领赏而放火烧山,结果被焚而死。后人为纪念他,在清明前一天,有断火冷食的习俗,故清明节前一天称寒食节。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到先人坟前烧纸钱,培土修坟;用青团子、粽子、水果、菜肴祭祀亡人,俗称“上坟”。丧家多选清明日落葬。其时正值春暖花开,镇上居民结伴到郊外欣赏田野风光,谓之“踏青”,俗称“游菜花”。学校组织师生春游,以前亦称“远足”。

    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学校、群众团体组织干部、学生、职工前往烈士陵园墓地扫墓,缅怀革命先烈。

    立夏

    公历5月6日左右为立夏日。时兴吃青蚕豆、甜酒酿、麦芽塌饼,谓之“尝新”。架起大秤称人,还不准小孩坐门槛,据说可防“疰夏”。立夏前后,给新出嫁的女儿送夏衣、凉席、凉帽、凉伞、蒲扇、枕头等,俗称“送夏衣”。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旧时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家家门口要插挂菖蒲、蓬艾,悬贴神符及钟馗像,室内用苍朮、白芷等烟熏,孩童穿“雄王猫衫”,戴“虎头帽”,额上用雄黄写“王”字,以驱除邪毒。中午饮雄黄酒,吃黄鱼、黄鳝、咸鸭蛋等,谓之赏端阳。为纪念春秋楚国诗人屈原,同里人也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俗称“六月六”、“猫狗生日”。时值盛夏,光照强烈。此日要曝晒衣被、书画、作物种子,可除虫防霉。将家养猫狗抛入河中,称“猫狗洗浴”。此日还有吃馄饨或面条的习俗。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旧时妇女(多为姑娘)在此日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放入水盆中,视其影形,以别巧拙。如云龙在草状的,为“得巧”,如椎似轴的为“拙兆”。又有在庭院聚会绣花比巧,在月光下以丝线穿针孔等,向织女乞求智巧,故名“乞巧节”。为示美,用凤仙花加明矾一起捣烂,染红指甲。乞巧习俗现今已废,而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和“七月七,拿个西瓜切一切”的俗语,至今流传。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俗称“亡人节”。传说七月半期间,阴曹地府鬼放假,为了避晦,人间不宜走亲访友。旧时,寺僧举办“盂兰盆会”,设坛礼忏诵经,施放焰口。作纸糊方箱,长丈余,纸镪累数百万,香亭旛盖,击鼓鸣锣,杂以盂兰盆冥器之属,于街头焚化,祭无祀孤魂。各家各户均要在节前祭祀祖先,新丧之家更要备酒菜祭奠新亡人,并请僧侣诵经超度亡灵。

    地藏王生日

    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生日。晚上,人们在家门口地上插棒香和小蜡烛,点燃焚烧,俗称烧地香。此日晚上同里还有放水灯的活动。

    女儿节

    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女儿节”,也称“铜铜鼓”。时值耘耥结束、秋收大忙之前,民间庙会极盛,里中呈现一派热闹景象。出嫁女儿乘空闲时间,拖儿携女回娘家探亲,逛庙会,看社戏,故名“女儿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合家团圆。旧时有“烧香斗”(供斗)和“斋月宫”(赏月)的习俗。节前,各家都要到香烛店买好“香斗”。“香斗”以线香制成,纳木屑于斗中,正中置一塔形柱香,有好几层,每层环形一圈于柱周围,根据斗之大小,分五层、七层、九层不等。里人有《香斗》诗曰:“心字烧残寸付灰,灵香上请月轮开;斗星毕竟人间少,桂粟新收方斛来。”供斗在晚上进行,香斗置放在供桌上,旁边还要放上月饼、菱藕、石榴、柿子等时令物品。黄昏时将柱香点燃,任其慢慢自燃,称为“供斗”。赏月与供斗同时进行。全家人团聚在月光下,一边品尝时令果品,一边观赏明月,听讲《嫦娥奔月》、《划龙船》等神话故事,大人小孩都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节前,亲友间互赠月饼,现今十分时行。尤其是“毛脚女婿”和新女婿,都选包装漂亮、档次较高的月饼孝敬岳父岳母。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继承古意有登高之举。还有吃“重阳糕”之俗,寓意老人高寿,孩童长得高。旧时里人携朋载酒登西皈庵涤虑楼,或罗星洲酒仙阁,饮酒作诗。从1988年起,国家将此日定为“老年节”,提倡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给重阳节赋以新意。

    冬至节

    公历12月22日左右是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节前,各家各户都要祭祀祖先。冬至是隆冬的开始,民间有“长到冬至夜”和“冬至日后十日长一刻”的说法。旧时富户过冬至节十分隆重,要吃“冬至夜饭”,穷苦人饥寒交迫,日子难过,故还有“有么冬至夜,呒么冻一夜”之说。

    廿四夜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廿四夜”,亦叫“小年夜”。家家户户都要“掸檐尘”、做“廿四团”。掸檐尘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家庭大扫除,意为干干净净过个年。“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子有鲜肉、豆沙糖、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印子,有圆的、有方的,还有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子。其中要做若干只“稻棵团”,个头特别大,作为上供灶神和孝敬女方父母之用。翌日出嫁女儿要送团子孝敬父母,俗称“担团子”。旧时还有在此日“送灶”和“烧田角”的风俗。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年为二十九日)是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谓之“除夕”,俗称“年三十”、“大年夜”。节前,大家小户都要置备年货,结清债务,清除废物垃圾,张贴年画春联。凡在外地的家庭人员,均要赶回与家人团聚。是日,客堂里挂神祇像,设馔祭神、祭祖。家家备丰盛晚宴,俗称“年夜饭”。所备菜肴多有吉利口彩,如蹄子谐音“提之”,鲢鱼引伸为“连年有余”,笋干含“节节高”之意,黄豆芽是“如意菜”,青菜是“有彩头”等等。家长给小孩发“压岁钱”。年夜饭须有剩饭,晚餐后盛在饭箩里,上面放年糕、桔子,插上冬青、柏枝,置于客堂长台上,俗称“年早米饭”。主妇炒瓜子和发芽豆等,俗称“炒发禄”。堂屋、房间里都要明灯亮烛,大人小孩尽情玩乐,直至深夜,称为“守岁”。

    二、法定节日

    元旦

    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国定放假1天。20世纪50年代初,里中张灯结彩,打腰鼓、扭秧歌,庆祝元旦。后来很少举行庆祝活动,但是在公历新年伊始,亲友聚会,观看文艺演出,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三八妇女节

    公历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各单位组织女职工举行庆祝活动,表彰先进。

    五一劳动节

    公历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原来国定放假1天。解放初期,于此日举行集会游行,庆祝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后来,多在此日召开表彰大会,表扬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从2001年起,国定放假3天,加上前后“双休日”,一般连放7天长假,称为“黄金周”。“黄金周”里,同里镇上,游客如织。里中百姓,有的合家欢聚,有的走亲访友,有的观看民间文艺节目,有的外出旅游,尽情享受节日快乐。

    五四青年节

    公历5月4日为“五四”青年节,共青团组织广大青年举行座谈会、演讲会,纪念“五四”运动,表彰先进青年。

    六一儿童节

    公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各小学及幼儿园组织文娱汇演,少年儿童欢度自己的节日。

    教师节

    1985年起,公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镇政府、各单位慰问教师。召开庆祝会,表彰先进教师。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为国庆节,原来国定放假2天。新中国成立初期,里中举行集会游行,庆祝国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不再举行游行活动,多以张灯结彩、张贴标语、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庆祝。从2000年起,国定放假3天,加上前后“双休日”,形成“黄金周”。通常国庆节与中秋节靠近,所以节日气氛特别浓厚。

第二节 庙 会

    旧时,同里的庙会极盛。每逢寺庙中某菩萨神仙诞辰,善男信女蜂拥前往进香,便形成庙会。在春节期间,村坊民众抬了菩萨塑像组织队伍绕镇、村周游,名谓“出会”。出会有日会、夜会之分,“走夜会”其实就是灯会,其场面比日会更为壮观。解放以后,同里的庙会逐渐废止。

    猛将会

    农历正月里的猛将会,是同里农村的大型庙会。农历正月十三日是刘府上天王的诞辰。传说刘王对农村稻苗灭蝗有功,官封“猛将”。后人为纪念他,在庙宇内设猛将王神像,村民非常信奉。“猛将会”由村坊主办,采取每年轮流的办法,由当坊的“村主大阿爹”筹组,时间多在年初一至正月半前。出会时,神像换上新衣(神像为木制,手脚可动,更衣时外人不得窥视),被人扶上轿子在主要村道上游行。前有仪仗队,两面大锣开道,接着是一排提香行列。提香者用一块长方铜牌,上边有钢钩若干钩穿在左小臂皮中,下边有两个大钩钩住器物,伸臂而行。器物轻者有小锣、小蜡扦,重者如方供(锡制大型蜡扦),神仙法器。对于较重器物,需用龙杖支撑,以保持长时间伸臂。臂上搭一块湿毛巾,有人定时喷水,以防皮肤干燥开裂。当时人们对菩萨神仙十分虔诚,几十斤重物吊在手臂上也无所谓。“臂香”是出会中的一大奇观。再后面是拜香队,男女孩子穿着一色服装,手捧小香凳,一边走,一边唱赞词。唱的内容都是佛经上的典故或劝人为善的民间传闻,抑扬顿挫,婉转动人,富有民间文艺特色。另外,还有打莲湘、荡湖船、抬阁、串龙等节目演出。

    三月廿八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朱天会”,是民间自发组织纪念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活动,也是明朝灭亡后一些遗老遗少发起的一种具有宗教形式的反清组织,后来渐渐演变为庙会。此日,以年老妇女为主的士女们到庙里烧香,人以万计,民间称“三月廿八轧煞老太婆”。活动内容主要是“坐蒲凳”、“吃素斋”。同里的玉清洞真观(大庙)、屯村的东岳庙,进香者最多,游人拥挤,填塞衢路。是日,农民驾木船,张旗帜,鸣锣击鼓,舞刀弄槊,飞棹往来,俗称摇快船。

    神仙会

    据传,农历四月十四日是神仙吕纯阳生日。此日,他必化身下凡,到民间为黎民驱邪降福。民众纷纷前往神仙堂焚香膜拜,人众拥挤,俗称“轧神仙”。这个活动地域较广,不但同里及周边乡镇有,苏州市里也有。但同里的神仙会有同里的特色,它有踩高跷、提香臂香、扮蚌壳精、摇荡湖船等节目表演,还有一批善男信女穿着罪衣、罪裙,表示赎罪。同里的神仙会始于何时难以查考,至20世纪50年代末消失。

    罗星洲赛会

    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圣帝君诞辰(关公成神之日),又称关公磨刀日。士民认为,“此日雨,主人口平安”。旧时在此日,罗星洲举行赛会,士民进香,往来摆渡。罗星洲赛会,历史悠久。清初起由里人众姓及周、陆、王、顾、徐五姓轮流斥资主办。会歌曰:“卯酉众姓辰戌周,巳亥陆宅递轮流,子午王家丑未顾,寅申徐氏六年周。”

    初七初八

    农历八月初七、初八的城隍庙会,俗称“初七初八”。相传八月初七、初八两日为昭灵广佑王暨夫人诞辰,昭灵是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曾任苏州刺史,有惠政,死后为地方城隍。南观(仁济道院)和北观(翊灵道院)是同里有名的城隍庙。每年春节和农历八月初七、初八,香客如云,游人不绝。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八月初七、初八日,南观、北观两处城隍庙笙歌灯彩极盛,神前陈设,俱借巨室古玩,互相夸耀”。前往进香的善男信女忙于磕头拜佛,点烛上香,求签许愿。北观大庙附近的新街上摊贩林立,各地商贩都来叫卖食品、玩具,还有玩杂耍的、玩马戏的、套泥老爷的、“拉洋片”的、老虎莽蛇等动物展出的,五花八门。下午,北观戏台上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演出,聘请戏班子的费用由地方绅商募集解决,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费观看,人山人海,异常热闹。有俗语云:“初七、初八真有趣,南观堂名北观戏。”

    第三节 其他活动

    点罗汉

    旧时,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五,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地赶到同里镇西南的南观(仁济道院)“点罗汉”,祈求四季平安。南观罗汉堂内悬挂有清代画师吕律所精绘的十八幅罗汉绢画。点罗汉时,人们若是左脚跨进殿堂,就从左边点起,依着自己的年龄,周而复始,点到某一罗汉,视其喜怒哀乐神态,以卜自己一年吉凶;若右脚跨进,则从右边数起。当然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很得生民之乐。

    春节灯会

    民国时期,同里镇上的春节灯会已经淡化了宗教色彩,而着重于文艺表演。每年春节从年初四晚上开始,一直到元宵节前达到高潮。在这期间,每天下午在泰来桥堍的揭示牌上可以看到由一些地段和行业主办单位贴出的红纸,上面写着当天灯会表演的节目。开始一二天只有发起单位的龙灯及三四个化妆表演节目,随后参加的行业、地段越来越多,连近郊的农村也参加进来,不但有龙灯、各式彩灯,还有舞狮子、打莲湘、踩高跷、摇荡湖船的,都有锣鼓和丝弦管乐伴奏。表演者在服饰、演技、灯彩、音乐上相互竞争媲美。着重扮戏文是同里灯会的特色。不但有折子戏,还有本头戏。像“南观园”(颇有实力的举办单位)推出的“全本狸猫换太子”,每天一出,连演了好几天,演员除了本地段文艺最好的职工,还邀请回乡过春节的票友来客串,有较好的唱腔和做功。戏袍行头都是租来的,鲜艳夺目,很吸引人。出会时,各路队伍会集于周家坟,排班出发的会龙顺着南旗杆、陆家埭、南埭、东埭、竹行埭、新填地、成字圩、东溪桥、红塔埭路线进行。每到一个开阔的场地,等候在那里的群众点燃鞭炮,会龙便停止前进,圈起场子表演一番。会龙经过大的店铺门前,只要店主诚心相邀,演员就要献演。但相邀者必须备两样东西,一是放爆仗,二是发酒酿饼之类的点心给演员。灯会内容丰富多彩,能供全镇民众共同欣赏,所以深得各界人民支持。所需费用,都由工商界提供,其他各界量力赞助。太平盛世年景好,同里的春节灯会就搞得很有声色,很热闹。反之,逢到灾荒年头,灯会简简单单没几天就收场了。

    接路头

    农历正月初五相传是财神生日,即五路财神的诞辰,称“路头生日”。这天早上(有的在初四晚上),人们在家门口焚香点烛“接路头”,祈求财运亨通。此俗士绅、商家尤其重视。年初一到年初四,集镇大部分商店停止营业,只有茶馆、书画店、点心店照常开门。年初五各商店举行“接路头”仪式后,恢复营业。老板要请店员吃“路头酒”。

    春台戏

    农历三、四月间,同里地区的春台戏接二连三。春台戏亦称“草台戏”,由地方筹资乡绅出面,请京戏班到农村来搭台演出。民国年间,应邀来同里演出的江湖戏班有中国大舞台、田起大舞台、龙凤大舞台等,其中龙凤大舞台阵容最强,主要演员有达小红、小毛包、九岁红,领班是孙伯龄。戏台一般搭在空闲的“板田”上,开场前,乐队敲锣鼓“闹场”,正本上演前,加演“调加官”。在糜塔村(今仪塔村)一带,戏场上常有抬阁比赛。四乡八邻群众争着前来观看。为了赶戏场,青年农民常常披星戴月罱河泥,俗语云:“要看春台戏,半夜去罱泥;看完春台戏,脱去一层皮。”庙宇里的菩萨,也被抬来“看戏”,神、人共乐。屯村的“猛将老爷”最被看重,故有“屯村大猛将,不到不开场”之说。当坊村民邀请亲戚朋友前来看戏,并招待吃饭,俗称“留戏饭”。

    摇快船

    旧时农历五月初五,同里乡间有摇快船的活动,类似外地的“赛龙舟”。快船没有龙头、龙身、龙尾、龙鳞之类的装饰,仅在农船的船头挂两个大彩球,船两舷简单用彩绸扎一下,插上彩旗。赛舟时摇两支橹,称“架二橹”。船尾部横架一块长跳板,伸出左右船舷约1米,加以固定,称“外出跳”。大橹由两人“把橹”,两人面对面“扯绷”(其中一人站在“外出跳”上);小橹由一人“把橹”,同样由两人“扯绷”。为防止“脱垫脐”,还专门用人按垫脐。在船头上,由两人把持,竖着两支竹篙,但四大坝出来的快船只有一支竹篙,称“独根野鸡毛”。比赛时,乐队在船舱里敲锣击鼓助威,小伙子们合着锣鼓声的节奏,齐心协力,奋力摇动船只,船速飞快,故称“摇快船”。蒋家浜、大脚浜、潦浜一带的“八桨船”,俗称“浪里钻”,用的是很小的“鸭子船”,八个人划桨,一个人掌舵,速度要比摇动的快船快一倍。据清嘉庆《同里志》载,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亦有“摇快船”的风俗。

    闸水龙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火德星君的诞辰。这天,同里有“闸水龙”的消防演习活动。此俗起始年代无考,民国时期成风俗。同里消防历史较早。清初,镇上三业(米、油、造船)兴旺,这些行业最怕火,所以里人十分重视防火演习。民国初年,同里已经形成小规模的“闸水龙”比赛,并且有了杠杆式双筒压力泵、汽油发动喷射泵,辅助用些“挠勾”、“葫芦灯”、“闸水枪”等原始灭火工具。镇上各行业都建立水龙队(“龙社”),至解放前,同济、广济、普济、仁济、协济等5个“龙社”最有名气。每年六月二十三日这天,镇上各消防水龙齐集渡船桥畔,依次排列在桥东的长堤上,面向宽阔的河面,摆开阵势。由“龙头”(高擎铜质龙嘴负责喷射的人)登上梯子,指挥“龙身”作好准备。而后一声炮响,各水龙队统一发动,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配合,奋力揿压杠杆,只见一道道水柱临空喷射而出,水光闪耀,宛若银蛇狂舞;水柱射入河中,水浪飞溅。机工努力操作,竞相将水喷向远方。围观群众站满堤岸,有的乘船在河中观看,有人故意将水柱喷到观众船上,引来一片欢笑。最高潮时,号角声、锣鼓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场面非常壮观。

    赏荷花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里人在六月二十三日观看“闸水龙”后,乘兴提前一天去罗星洲赏荷看花,故有“看罢水龙赏新荷”之说。人们在罗星洲一边赏荷,一边听优美的道教音乐(多为昆曲),仿佛进入了超脱尘世的仙境。

    放水灯

    农历七月三十日晚上,同里有放水灯的活动。水灯亦叫“河灯”。用牛皮纸(油纸)制成圆形有底的灯盏,中间放一只泥制的鸭脚,呈三角爪形,中有小孔,可安放灯草。灯盏里加菜油。放灯时,前面船上由僧人演奏佛教音乐,后面船上有人专门把油纸灯内的灯草点着,慢慢放到水面上。另有一只船专门来回运送灯盏。就这样一边奏乐,一边放水灯,一时间,整个同里镇内的河面上水灯闪烁,宛若满天星斗。水灯随着水流缓缓移动,最后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放水灯时,同里镇上的男女老少争着观看,河岸、桥上站满观众。

    暮鼓晨钟

    据传说,人一年有108个灾难,在新年之际听到一声寺庙的新年钟声,可以消除一个灾难。1998年,罗星洲修复,建有钟楼。从2000年起,每年12月31日晚上举行暮鼓晨钟新年祈福活动,里人争相前往撞钟,江、浙、沪一带的不少旅行社也特意组团前来参加活动。

    送灶和接灶

    旧时,有“送灶”和“接灶”的习俗。传说灶神掌管各家祸福,他对各家的行为举止一清二楚。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呈奏各家善恶。是日,每家须备纸轿一顶,将原来供奉在“灶山”上的灶君神像请下来,放在纸轿内焚化,并以团子、果蔬等祭送,希望灶神“上天奏好事”,俗称“送灶”。除夕日或来年正月初三日(屯村独为初四日)再请上一尊灶神供奉在“灶山”上,希求灶神“下界保平安”,名谓“接灶”。

    烧田角

    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有的在正月半)晚上,农村里盛行“烧田角”。家人(多为男性青年)举着火把,在自家田埂上飞跑,焚烧各个田角,口里高喊:“游盏火旺,白米冬霜(冬舂米)”,“煺煺田角落,一亩收三石六斗廿升箩”,“别人家田里稗草,伲田里大稻”。此俗相传由古代的“刀耕火种“演化而来。

    做年糕

    农村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前后做年糕,讨“年年高”口彩。村民做的大多是赤糖年糕。制作时,先用赤糖水掺入糯米粉中溜成糕粉,放在蒸笼中蒸熟,称“蒸体”。然后将“蒸体”倒在作板上,趁热用双手揿压揉捏,使其结实。再把“蒸体”捏成长条压扁,用绵线勾切成块,点上印子,一块块长方形的年糕就制成了。一般人家做的年糕,都要吃过来年的正月半,还留出几块到二月初二作“撑腰糕”。镇上糕团店出售的年糕品种较多,除了赤糖年糕,还有桂花白糖年糕、玫瑰猪油年糕等。

第二章    生产和生活习俗

第一节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同里过去的主产业,并且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生产有传统的节序:立夏落谷,夏至莳秧,小暑发棵,大暑长粗,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霜降割早稻,立冬一齐倒,十月稻上场,家家脱粒忙,冬至到小寒,牵砻舂米好辰光。同里农村有以下农事活动,值得一记。

    罱河泥

    旧时冬春季节,罱河泥积肥是同里农村的重要农事。罱河泥需四人以上合作,常由三四户农家搭班进行。每条泥船上,由一人撑篙,一人或两人罱泥。罱泥竹箩头分大小两爿,大爿固定在粗直的“隑竿”上,小爿固定在弯形的“豁竿”上。两竿交叉成钳状。罱者将张开的箩头插入水底,向前推进,泥水满箩后,收紧“豁竿”,箩头合拢,拖泥带水放入船中。罱满的泥船停靠在泥塘边,两人用下桶把船内河泥调入泥塘,另外两人用上桶把泥塘里的河泥调到岸边的田里。过月余,河泥干裂,分块挑到大田里,破碎作基肥。据说,晒过的河泥肥效特好。到20世纪70年代,广泛施用绿肥和化肥,罱河泥不再进行。

    莳秧

    夏至前后,水稻秧苗移栽,就是莳秧,俗称种秧。种秧者多为妇女。莳秧既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扦插深浅要适度,插得太深,“转青”慢;太浅,会“氽苗”。要横里六棵排齐,竖里前后对直,便于耘耥施肥。旧时十三四岁的女孩就学种秧。俗语云:“种秧不会看上埭”,其手式和技巧不靠教,全靠练。插秧比赛是青年妇女展示技艺的生动表演,其动作犹如蜻蜓点水,50多米长的一埭秧能不直身子,一气完成。为抢季节,插秧风雨无阻,雨天穿蓑衣戴箬帽照常进行。

    耘耥

    用装有钉齿的耥耙在苗棵行间来回推拉,名为“耥稻”。劳作者跪在“拖膀路”里,双手将苗棵周围的泥土扒松,将杂草挖起捏团塞入土中,名为“耘稻”。耥稻、耘稻均为松土、除草的生产习俗,20世纪70年代开始施用除草剂,“耘耥”不再进行。

    脱粒

    旧时用“稻桶”、“稻床”脱粒,俗称“掼稻”。50年代用脚踏轧稻机。操作者用一脚踏动稻机脚板,通过齿轮传动滚筒。滚筒上装有小刀齿,稻把放在上面,谷粒飞溅。60年代起,轧稻机装上马达,滚筒加长,一台机可供四五人使用,更加省力、快速。90年代开始,有些农户租用联合收割机,将收割脱粒等几道工序一次完成,更加省时、省力。

    牵砻舂米

    旧时都用“木砻”将稻谷去壳,俗称“牵砻”。木砻略像磨,有上、下两爿,圆环形,木制,上下爿接触面凿有小槽。木砻有小砻、大砻之分。小砻由人力牵动,就像牵磨。大砻由畜力牵动,又称“牛砻”。大砻有砻台,木砻置在砻台上。外设“盘头”,用木轴、木齿轮与木砻连接。工作时,令耕牛牵动“盘头”。带动木砻上爿旋转,将稻谷倒入砻圈内,通过上、下爿的摩擦,使稻谷外壳脱离。然后用风车扬去外壳(俗称砻糠),过筛,即为糙米。将糙米放在石臼或“摇臼”里舂打,去除糠皮,遂成白米。民国期间,引进了米机,以后又有了配套的“上砻机”和“谷轧机”(米斗),牵砻舂米渐被淘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同里人以大米为主食,佐以面粉。一日三餐,一般早晚食粥,中午吃饭。市镇居民每天上菜场买菜,多为现买现吃;农村吃菜主要靠自种自养。多数人家平时节俭,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时菜肴丰富。

    同里人乐于自己腌制食品。春季腌制“黄腌菜”(油菜心)和咸蛋,夏季制作“乳瓜”(小黄瓜)和“晒酱”(豆面酱),秋季腌“雪菜”(雪里蕻)和萝卜,冬季腌“腊肉”,做“酱肉”。

    同里多特色食品。原谷香村的熏鱼,公号酱园的乳瓜,远近闻名。有名的四时糕点有粟酥、果酥、油酥饼。有名的应时熟食有大肉馒头、酒酿饼、青团子、麦芽塌饼、猪油年糕。闵家湾“本堂斋”的闵饼,有400多年历史,为闵氏世代家传。闵饼以“闵饼草”(一种野生白苎,中医称“天青地白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松仁、桃仁、糖猪油等作馅,蒸制而成。因其“筛选精而蒸制得法,独步同川”,清代曾被列为贡品,选送给慈禧品尝。芡实俗称“鸡头”,为同里特产。本地鸡头产于庞山湖,秋天采集后,用“桑剪”剪开其厚实的硬壳,剥取其肉,便是珍珠白玉般的鸡头米。将鸡头米煮熟食用,营养丰富,补气益中健脾,滋补强身,被誉为“水中人参”。

    同里人喝茶,不只是为解渴,还是一种生活享受。客人来到,以茶水招待,成为礼节。有人喜欢“孵茶馆”,其中多数为上了年纪的农民及渔民,他们在茶馆里喝茶歇脚、会友聊天。还有一些绅士、讼师、文人、商人,都在茶馆里聚会交友,商谈事务、交流信息。

    同里人饮酒者,多为男性。古代文人好酒,常借酒兴吟诗作文。一般人饮酒,是为消除疲劳,享受生活乐趣。民间酒宴名目繁多:逢年过节要办“团圆酒”,儿女结婚要办“喜酒”,小孩出生要办“三朝酒”和“满月酒”,老人做寿要办“寿酒”,造房建屋要办“上梁酒”和“进屋酒”。另外还有“饯行酒”、“接风酒”、“庆功酒”等等。

    二、衣着与发饰

    衣着

    清末和民国初期,体力劳动者多为“短装”,商人、绅士、店员、教员、医生等都穿长袍。男性工人、农民上身穿对襟短衫、短袄,下身穿中式大腰裤,有的腰束蓝布展裙。女性穿大襟服(又名斜襟服)。农村妇女腰系围身,头包毛巾(俗称“包头”,年轻的包“花包头”,年老的为“黑包头”)。知识界妇女穿裙子,有的穿旗袍。劳动人民穿的衣料以土布为主,富者用的衣料有直贡呢、哔叽、织锦缎、真丝、纺绸、香云纱等。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解放服、学生装。长衫、旗袍、老式折腰裤逐步淘汰。“文化大革命”期间,衣料颜色单一,并一度流行草绿军装。80年代起,衣料颜色多样,服装款式不断翻新。绒线衫、晴纶衫、羊毛衫普及男女老少,滑雪衫、牛仔服、茄克衫、西装、羽绒衫风靡城乡。青、中年的衣着已无明显的城乡差别。90年代中期起,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穿式样统一的学生服。

    发型

    清代,男子前半头剃光,后半头留发梳辫子。女子以长发编髻。民国时期,男子剪掉辫子理成短发,流行后梳、分梳及短平头,有些老人剃光头。女子留齐耳短发,或披肩长发,或长发梳辫,或蓄发盘在脑后(俗称“头发把”),时髦女子烫卷发。解放后,妇女的“头发把”逐渐减少,一般改成“一刀齐”和“拖粪头”。“文化大革命”时,男女一式理短发,时行“游泳头”和“青年式”。改革开放后,女子留长发、烫卷发者日见增多。

    首饰

    旧时,人们喜欢佩戴饰物,有表示纪念、祈保平安、显示身价、追求时尚等各种意思。男子以戴戒指、玉佩为主。女子戴项链、手镯、发簪、耳环、头钗等。小孩戴手镯、脚镯、项圈、锁片、木鱼、响铃之类。绅士富家的饰品贵重,以金器、玉器为主;普通百姓多数是银器、铜器。解放后,佩戴首饰者渐少,“文化大革命”时绝迹。20世纪80年代起,佩戴首饰重又流行,男女老少佩戴的饰物品种多样,档次较高,有金戒指、金项链、钻石戒、手链、玉镯等。

    三、住房

    老房子

    旧时农村住宅都沿河建造,便于交通、用水;方位朝南,冬暖夏凉。多数为“三开间一横屋”的平房,砖木结构。中间正屋是“客堂”,两边正屋为房间,横屋作厨房。一般房间不开窗户,只有厨房屋开木直棂窗,有“亮灶暗房”的习俗。有的正屋门前搭有“翻轩”(宽大的廊屋,与正屋联成一体),供用餐、歇息、室内劳作之用。赤贫户及外地移民住茅草房,十分简陋。农村富户住“通串房子”,前后两进,由厢房联接成一体,高大宽敞。镇上多深宅大院,为富绅所建。大宅分几进几落,有备弄为通道,用风火墙相隔,有蟹眼天井通风采光。有楼有底,内设大厅、厢房、卧室、书房、厨房等。生活起居,方便舒适。镇上也有矮小简朴的住宅,为平民居所。解放后,地主、资本家的部分房屋被政府没收分租给贫困户居住,所以一座大宅院往往有好几户人家合住,不能配套。

    新建住房

    20世纪70年代起,农村翻建房屋成风。虽然仍旧是砖木结构的平房,而且是“新砌墙头乱砖头,新造房子旧木头”,但毕竟比老房子高爽宽敞。进入80年代,农民开始建造楼房,一般是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水泥楼板。在镇上,有条件的单位建造高层职工宿舍楼,部分居民住进了水、电、卫生设施合理配套的单元式住宅。90年代以后,富裕农民开始建造“洋式楼房”。有套间、有阳台,琉璃瓦盖屋面,铝合金做窗户,内部设施配套,装饰考究。宅院有围墙包围,院内种植花草树木。镇上住房建设也有快速发展,原来居民多数租住公房或单位房,1993年实行“房改”后,居民开始购买住房。有的购买公房后,改建新房,有的直接购买商品房,有的购买地基自建“小洋房”。

    四、用具

    家具

    解放前,富有人家拥有全套的红木家具或黄榉家具,有中式雕花床、梳妆台、衣橱、八仙桌、靠背椅、茶几、箱柜等,一应俱全。普通人家都为杉木、松木家具。木制的盆桶特别多,有木面盆(洗脸盆)、木脚盆(洗脚盆)、木浴盆(洗浴盆)、拎水桶、盛饭桶、马桶等。20世纪60年代前后,家具的品种式样变化不大。“文化大革命”开始,搞所谓的“大破四旧”,许多古式家具被毁坏。70年代起,时行伽门床、三联橱、五斗橱、被柜、写字台、百灵台,先后流行苏式、沪式、捷克式,品种式样都有变化。80年代流行组合式家具,多数用三夹板、五夹板制作。90年代起,家具更趋多样化和高档化。现在,大板床配席梦思床垫,高级沙发配各式茶几,餐桌椅加食品橱,成套的现代化家具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同时,古式古香的红木家具也被一些人看好。

    便具

    旧时都使用马桶、便桶和尿壶(俗称夜壶),每天早上将粪便倒入粪坑或厕所内。20世纪80年代起,新建的职工宿舍都有卫生间,一些居民开始使用抽水马桶,既卫生又方便。至90年代,多数居民在老房子内改建卫生间,使用抽水马桶。在农村,大多数人家至今还使用马桶和便桶,90年代新建的房屋设卫生间,抽水马桶开始进入农民家庭。

    灯具

    古时用“油盏火”照明。在一个有底座有把手的器皿内,倒入豆油或菜油,置灯草为灯芯,点燃时光线暗淡。民国时,改用煤油灯,俗称“洋手照”,灯盏用铁皮或玻璃制成,灯芯用“黄同纸”卷成(后来多数用纱带),燃煤油发光。有的煤油灯加玻璃罩防风,称为“瞭泡灯”。比较明亮的是“汽油灯”,普通人家不备,遇婚丧喜事租用。民国初期,同里镇开始通电,出现电灯,但用户极少。解放后,市镇居民逐渐使用电灯。至20世纪50年代,农村各地相继通电。农民家庭从60年代开始,陆续安装电灯。现在,电灯是人们的主要照明用具。电灯的品种样式五花八门,又成了家居装饰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 嫁

    旧时男婚女嫁都遵父母之命,听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身价财礼及年庚八字。一般都要“明媒正娶”,婚俗礼节繁多。

    定婚

    定婚亦称“定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的父母、亲属间游说。若女方应允,就将“庚帖”(女子×年×月×日×时出生,故亦称“生辰八字”)送达男家,经测字、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双方八字合起来“无冲”、“无克”者方可结合,此谓“排八字”、“合帖子”。经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同意,便择日定亲“担小盘”。男方需备“文定”礼金、簪子如意饰物以及茶叶、枣子、糕点等送往女家。女方收受,名为“纳彩”、“受茶”。回“允吉”帖子。民间认为,茶树不宜移植嫁接,故一旦“受茶”,姻亲不应有变化,于是有“一家女儿不吃两家茶”之说。

    通讯、行聘

    定婚以后,男女双方难免发生变故,所以赖婚、逃婚等事时有发生。若男女双方没有异议,则男方选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为“通讯”。男方再次备足彩礼,其中有丰厚礼金、金银首饰、衣料食品等送往女家,谓之“行聘”,俗称“担大盘”。

    结婚

    俗称“好日”,在婚事活动中最为隆重。分三日进行:隔夜落桌、正日、回门。

    隔夜落桌 正日前一天,男方约请厨师、邻居(称“相帮人”)筹备菜肴、用具。至亲及远地亲戚在晚饭前到达,协办喜事、租来“勃倒厅”、“茶担”,搭置妥当。下午,派族中长辈请媒人。旧时媒人有两个:一个称“行媒”,是介绍人;另一个称“坐媒”,是新娘的舅舅。晚饭前,须将媒人请到男家,设宴款待。落桌之日,男方要把正日的办酒、娶亲工作准备舒齐,女方亦要把出嫁准备工作做好。

    正日 男家、女家分别举办酒席,招待前来庆贺的客人。一般男方的排场较大,酒席多的达二三十桌。新郎的舅舅贺礼重,要送帽子、鞋袜等,俗称“上头、上脚”,是主宾;新娘的舅舅是“媒老爷”,为贵客。主宾、贵客都坐“上规”首席。

    男方多请堂名或宣卷助兴,请“瓦人”(乐部人)吹吹打打,场面热闹。

    午饭过后,开始娶亲,俗称“下迎”。

    娶亲一般都用“迎船”接送。男方由船工轿夫、乐队人员、男女宾客等组成迎亲队伍,用彩船(俗称“迎船”)、花轿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全新打扮(明朝穿状元服;清代穿官服;民国时戴礼帽,穿绸缎长袍,着皮鞋),同往迎娶。迎船主管负责备好帖子、封筒(红包),主持迎亲事务。迎亲礼物都装在盘里,有蹄子、鲤鱼、酒菜、糕点等。古时备饭箩两只,红纸封口,名曰“喜箩”。内装“金砖”两块,红纸密封,鱼肉各一,米少许。后来改为“喜盘”,盘内放米堆平,用赤豆在米上写成一个“囍”字。下迎时,必备连根带叶的青竹两根,迎亲后,一根留在女家,一根带回男家,名谓“接竹种竹”。迎船鸣炮敲锣起程,前面船只均须让路。进女家村坊,有人用竹竿、绳索阻拦,索取香烟、糖果、红包,名谓“拦栅”。到达女家,男方鸣炮,女方“接炮”,迎船停妥,女方有人相帮承桩带缆、接跳铺板。接着是托盘上礼,女方请新郎入客堂中“坐茶”,招待迎亲人员吃糖汤、糕点。然后是催妆上轿,将陪嫁物品装在“行嫁船”中,有新房家具、被头褥毯、铜炉锡器、马桶一对、碗盏若干等,俗称“翻嫁妆”。在喜娘的张罗下,新娘梳妆打扮、戴凤冠霞帔,挂珠头面,穿花衣花裙,着绣花红鞋,头披红方巾,手裹红手帕,包装得一丝不露,举止行动都随喜娘指点。上轿时,由新娘的兄长或父亲“抱嫁”。告别家人时要低声嘤哭,名谓“哭发”。花轿抬出时,女家泼水门外,俗称“嫁出囡圄泼出水”,表示女子已是男家的人。新郎新娘入船坐定,新娘的兄弟都同往男家,名谓“做阿舅”。

    若男女双方路近,娶亲时不用迎船,只用花轿,名谓“走亲”。新郎新娘依照习俗都要走一走太平、吉利、长庆三座桥,名谓“走三桥”。

    娶亲队伍回到男家,爆竹高升,鞭炮齐鸣。待“行嫁”搬好,新郎领阿舅入堂“坐茶”,新娘被迎入新房歇息。此日晚宴为“正酒”,每桌都用蹄子,有八样菜肴,俗称“膀子八样头”。阿舅为贵客,在客堂里坐首席,多为“独桌”,新郎相陪,由专人服侍,倒酒盛饭,绞毛巾揩面。

    结婚时辰到,举行婚礼,俗称“结亲”。有司仪主持,喜娘值堂。客堂后壁贴上大红“囍”字,挂“和合”画轴。左右两侧墙上,各贴“龙”、“虎”两字。堂中置八仙桌,放上一对大蜡扦,插全通宵大红蜡烛,俗称“花烛”。桌前铺红地毯。司仪高唱议程,喜娘陪伴新娘,一对新人由“红绿牵襟”相连,脚踏红地毯,参拜天地,相互交拜,跪拜父母,谓之“拜堂成亲”。桌上设馔,新人男左女右,并排南向而坐,喜娘一边挑菜肴糕点放到新人面前的空碗内,一边说吉利话讨口彩,此俗称“吃花烛”。两旁有四位“陪花烛”的,喝酒猜拳,用浑话嬉弄新人,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及在场众人都吃“结亲圆子”,共祝夫妻团圆。然后是移花烛、入洞房、挑方巾、闹新房、吃同台饭,婚礼遂告结束。

    回门 翌日一早,乡亲邻里要来“认新娘”、讨喜糖。此日新娘卸去了“头面”,大家才能看清其面目。新娘的喜糖是事先准备好的,用粗草纸包成信封形一袋袋,面贴红纸条,内装散糖和爆米花。来人讨糖,每人一袋,小孩特别高兴。上午,新婚夫妻同去女家作客,称为“回门”。女家中午办酒,新郎拜见女方亲戚,此日女家最为热闹。

    事后,新郎还要担一桌菜肴给外婆,补表孝敬之意。因为旧时外婆是不能赴外甥家吃喜酒的。新婚后,新娘子不能跨别家的门槛,满月以后,才能正常生活。

    民国期间,有识之士提倡自由婚姻,开明人士举行新式婚礼。媒人改称“介绍人”,有名望的乡绅和市镇首脑做“证婚人”,男女家长为“主婚人”,婚礼大大简化,一般议程是:婚礼开始,鸣炮奏乐;新郎新娘入席,向长辈三鞠躬,再相互三鞠躬;介绍人讲话,证婚人致贺词,主婚人致谢辞;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盖印,便成合法夫妻。在此期间,镇上新旧婚俗并存,农村仍照旧俗。

    解放前,还有下列各式各样的婚姻:

    童养媳 俗称“养媳妇”。旧时贫苦人家怕儿子将来娶不起媳妇,就将人家的小女孩(多为父母无力抚养而被遗弃的)领来抚养,长大后与儿子配成夫妻。童养媳饱受歧视和压迫。到结婚年龄时,一般都是草草成婚。新中国成立后,一般童养媳都解除婚约,并禁止再领养“养媳妇”。

    调换亲 男女双方家境贫困,但兄弟姐妹齐全,委托媒人说合,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各自将女儿交换给对方做儿媳,并将婚事一并操办。调换亲违反青年男女的意愿,临时逃婚的事常有发生。

    叔接嫂 结婚以后,男子死亡,由男子的弟弟与嫂嫂成亲,俗称“叔接嫂”。

    抢亲 旧时男女双方自小订立婚约,后男方家境贫穷或其他原因,女方家长赖婚。男方就纠集一帮人,趁女方不备,强抢成亲。若女方没有反抗,又无旁人干涉,便成事实婚姻。若女方宁死不从,往往酿成悲剧。

    纳妾 旧时,同里的风流富绅“纳妾”(讨“小老婆”)者极多,有的有“三妻四妾”。民国时,大资本家叶某有大小老婆四个。纳妾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原配没有生育,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为炫耀身价。

    抱牌位成亲 旧时,已订婚约但未结婚的男子死亡,女方仍要履行婚约,将女子送往男家,手捧未婚夫的牌位,拜堂成亲,并遵照“好女不配二夫”、“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终身守寡。这样,男方就可申报树立贞节牌坊。也有开明的公婆,于媳妇守孝一年后,代找男子入赘,生男育女,以延续宗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一切封建包办婚姻。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结婚。有的经人介绍,当事人合意结婚。婚礼简化,婚事俭办。新郎新娘不穿礼服,举行婚礼时必须向毛主席像三鞠躬。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前后),物资匮乏,结婚酒宴上没有酒,很少见到鱼肉,亲朋好友吃喜酒要自带口粮。“文化大革命”中,一切传统结婚礼节都被禁止,里人称这种结婚叫“拆铺并床”。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结婚旧俗重又恢复,送彩礼、备嫁妆、娶新娘、办婚宴等婚事活动中,既有老传统,又有新花样。特别是90年代以后,新房布置十分讲究,嫁妆都有电器物件,娶亲都用车队,一般都要游退思园、走三桥,摄影、摄像留念。结婚排场大,费用高。在90年代末,一般男方要花费5~6万元,女方2万元左右。

第二节 丧 葬

    里人对葬礼十分看重,老人逝世,葬礼尤为隆重。

    停丧

    老人死后,由小辈或雇请“土作”为其“揩身”,穿戴寿衣、鞋帽,转放于客堂中门板上,头南脚北,用单被或白布履盖全身,头前置油灯,昼夜不息,称“长明灯”。灵堂前挂帐幔,贴特大“奠”字,两旁挂挽联,焚香点烛,烧化纸钱,烟雾缭绕。并延请僧侣诵经,超度亡灵。死者亲属穿白衣、系白腰带、穿白鞋,后来又改为戴黑纱臂章,称为“戴孝”。儿子、媳妇及女儿、女婿将白布带中间挽圈套在头上,拖到脚部,俗称“拖白布”。儿子、媳妇还要头戴“麻袋”,称为“披麻戴孝”。家属亲友分批轮流日夜守灵,女人在遗体旁拖腔带调地啼哭,一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好处、恩怨,俗称“哭亲人”。至亲好友要送奠仪,旧时俱用“牵襄”,最重麻布,棉布次之,或一丈,或七尺,或五尺。丧家受一半,还一半,名曰“回襄”,此俗为同里屯村一带所独有。后来奠仪改送钱钞,钱数必须为单数,用白纸包,俗称“素人情”。停丧时间有三天、五天、七天不等,由丧家的经济条件和死者身份而定。

    出殡落葬

    死者入殓,长子捧头,次子抱脚(有的由长孙抱脚)。出殡前,亲属宾客依次成对跪拜,上香敬酒。出殡时,有人“掼甏”,有人清堂扫地。棺材抬出,亲友列队护灵而行,沿途散发纸钱,鼓手吹打哀乐,一路哭声不绝,直到墓地。旧时盛行土葬。有的停棺地面,用砖瓦砌小房将棺材围盖于内的,叫“瓦棺材”;用稻草遮盖的,叫“草棺材”。有的挖穴下棺,堆土成坟。

    出殡落葬结束,主家办“豆腐饭”招待众人,俗称吃“回丧酒”。

    镇上体面人家的出殡,不直接落葬,而要把棺材停厝于坟堂殡舍,过一二年后再择日落葬(多选清明节或冬至节)。

    做七

    将出殡带回来的牌位供上座台,从死亡日起的四十九天内,主家每天早晚在座台前焚香点烛拜祭,称为“早课”、“夜课”。其中七天为一忌日,忌日设祭,名为“做七”。从“一七”到“七七”,由死者至亲和丧家备酒菜分担主祭。其中“五七”多由死者大女儿主祭,最为隆重。要请和尚道士诵经念佛,做水陆道场,“串渡桥”、“化红船”,超度亡魂。

    解放后,提倡节约办丧事,反对迷信活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化。遗体火化后,一般将骨灰盒暂放家中,待清明或冬至节掘土埋葬。农村都选高爽地块无序安葬,镇上居民去苏州凤凰山等公墓安葬。1992年,同里“九松公墓”建成后,骨灰盒大多安放或安葬在“九松公墓”。

第三节 建 房

    里人认为,造房子是有关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大事,故对建宅仪式十分看重。

    破土动工

    旧时都请风水先生勘定宅基方位,选择动工日期。据传说,“土地老爷”是当地主管,“太岁神”是当方巡守,有“不得在太岁头上动土”之说,否则要遭灾惹祸。新建房屋,必须动土,人们就要“破法”。开工前,在宅基地某一角埋一块“预石”。据说如果出现事故,只要撬松“预石”,就能化解。另外,还要备“土团”、酒菜、纸马、香烛在宅基地上祭祀“土地”,保佑平安。破法后,才开沟排磉。把石块填在夯沟里夯实,俗称“打夯”。打夯是建房的基础工程,由作头师傅(泥工工头)指挥,四人把夯,四人拉索,齐心举起打下,动作必须协调,才轻松省力,提高工效,不出事故。由一人领唱“夯调”,他人和调,工地上出现欢乐场面。打夯日,东家须办酒招待工人。

     立柱上梁

    立柱、上梁是建房的关键阶段。工匠把串好的“五柱”竖起来,架上木梁,搭建屋架。正间左右的正柱上贴上对联,通常写“立柱欣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门楣上写横批,如“福星高照”、“旭日东升”、“日进斗金”等。此日,亲戚好友要携带蹄子、蒸糕等前来祝贺,俗称担“造屋盘”。主人的岳父母家要担“上梁盘”,送来鱼肉、糕团、馒头、粽子、爆竹、鞭炮、甘蔗、水果等礼品。上正梁时极为讲究。正梁中间包裹一块红布,悬“千年运”一束。上梁时辰一到,工匠领队爬在上梁处,口念颂词吉利话,在爆竹、鞭炮声中架好正梁,向下散抛糖果糕点,在场群众争着捡拾,俗称“抛梁”、“抢馒头”。上梁结束,东家赐工匠红包,备“上梁酒”宴请工匠、杂工。

    做脊完工

    旧时做脊都有讲究,要根据主人的身价做不同的屋脊,一般房屋做甘蔗头、雌毛脊,高等级的做鸱吻脊、哺鸡脊、纵头脊、纹头脊等。一般都喜欢屋脊高挑,做成翘脊,所谓“新做屋脊两头翘,吉利如意福祉到”。盖好屋面,装好门窗,砌好新灶,新屋落成,东家要办“完工酒”,招待所有为建房出过力的人。

    进屋

    进屋那天,要祭祀祖宗、安置灶神。主人的岳家要“送进屋”(为分担任务,亦有主人的其他至亲送进屋的)。一般送鱼肉糕团、画轴对联、扶梯杆秤、厨房用具等。送进屋还有“烧脏饭”的规矩。所谓“脏饭”,就是取一个洗干净的罐头,底下放些钱币(旧时放铜钿、银元,后多放人民币硬币),再放入一付煮熟的猪大肠,然后盛满米饭,上面放些青菜。“脏饭”送到主家,主人夫妇将罐内物品逐一挖掘出来,称为“掘藏”,讨财运口彩。主家办“进屋酒”,邀请亲眷朋友同庆乔迁之喜。

    旧时农家势力有限,选择的宅址都有“冲要重”的地方,像门前正对箭形的河、笔直的路、露天粪坑、高大坟墩等,无法回避的就以物破解。镇宅解冲之物有:半爿磨盘石,砌在大门边的墙上;黄老虎,用泥灰塑造的老虎头塑在大门左边墙上;照妖镜,原为圆形铜镜,后改成玻璃镜,嵌在大门上面槛上。

    解放后,废除了看风水的迷信习俗,其余建宅仪式基本沿袭旧俗。20世纪80年代起建造楼房,出现了“抛楼板”,形式与抛梁类似。

第四节 其他礼仪

    走三桥

    同里镇上有太平、吉利、长庆三座石桥,呈“品”字形跨踞在丁字河上,桥与桥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过50米。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走此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是日午餐后亦要走此三桥;后来连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此三桥。人们认为同里的“三桥”是消灾消难、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走三桥的风俗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镇郊村民结婚也特意到镇上来走三桥。1982年,同里镇人民政府把“三桥”列为旅游景点,并在三桥之间的驳岸上设置花岗石栏凳,古朴典雅,可供游人驻足歇息;在长庆桥南堍有“抬轿子”,有兴者可穿上古装,乘坐花轿,在唢呐声中,被抬着过三桥。中外游客也把走三桥看作是到同里旅游的一个美好的活动。

    在走三桥风俗的流传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祈求吉祥的谚语,抄录如下:

  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
  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官运亨通步步高)。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小百戏(小孩子)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大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头同到老。

    庆贺生育

    旧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头生男孩被特别看重。妇女怀孕后,男家及孕妇娘家都要备好尿布、小衣裳、益母草和产期食品。过去都请接生婆接产。生产时,男人不得进“血房”。孩子生下后,要担“三朝面”,自族、邻居每家担一碗“盖交面”,亲眷担生面,外加鱼、肉。镇上有送红蛋的习俗。红蛋取鸡鸭多子的意思。主家将煮熟的鸡蛋染成红色,分送给近邻、亲戚及好友。一般送五个的要回礼,送三个的不需回礼。亲友闻讯后,都要前来望“舍姆”(产妇),送红糖、饼干、云片糕、鱼肉鸡蛋等。小孩满月,由舅舅抱着,请人剃胎发,俗称“娘舅抱剃头”。主家做“剃头团子”(都为糖馅),分送邻居、亲友。亲戚好友前来贺喜,有的给小孩送锁片、手镯、脚镯,有的送斗篷、童装、绒线等。主家办“满月酒”,答谢亲戚朋友。

    庆贺诞辰

    旧时家境好的人家,很注重主人和小孩的生日。小孩的一周岁生日和老人的六十岁、八十岁大寿尤其要庆贺一番。

    小孩过生日,由至亲好友赠送礼品,要办生日酒庆祝,吃面条、蛋糕。过去生育的孩子多,一般除了一周岁生日,其他生日就不很重视。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孩每年过生日,成为普遍习俗。

    旧俗三十岁方可做寿,一般老人六十岁、八十岁庆大寿,场面较大。寿诞之日,设寿堂。寿堂中贴特大“寿”字,挂寿幛、寿轴、寿联,供寿桃仙果,点大红寿烛。族中儿孙小辈向寿翁行跪拜礼,俗称“拜寿”。亲朋好友送寿礼祝贺。主家办酒宴,有的还请乐队助兴,请人念诵《寿生经》祈祷延年益寿。解放后此俗少见。

    望病

    慰问患病的亲戚、朋友,是传统的人情礼节。望病时间一般要选在上午;望病礼品以水果、营养品为主;与病人交谈,语言应温和,多讲安慰话、吉利话、开心话,使病人有好的心境,早日康复。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