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一个家庭的燃料变迁史
蒯庆生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前些天,在我八十八岁生日到来之际,除了远在他乡的女儿们的问候和礼物,最让我开心的是老伴亲自下厨为我下了一碗生日面。这碗普通的鸡蛋面,既是为我庆生,也是祝我家新装的天然气新灶开火大吉。吃着长寿面,回想家里厨房燃料的变迁,真切感受到告别童年的土灶,今天又过上“气质”生活,绿色能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柴火灶: 童年外婆家的袅袅炊烟




 童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母亲回外婆家,小船在水乡河网慢慢前行,日上三竿,村口的大樟树终于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跳上岸,朝着外婆家的袅袅炊烟方向,一路狂奔。等待我的是灶上大锅里香气四溢的鸡汤,灶膛碳灰中焦香的红薯。


袅袅炊烟


“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童年乡下烧饭一般都是用灶台,大人炒菜,小孩子烧火。烧火是一门技术活,看似简单,其实有点难度。外婆教我先点燃一把干燥的叶子,塞进灶台洞里,等叶子全部燃烧起来,就赶紧在火苗上放入竹片和树皮。这时火焰越烧越旺,就可以放进大而粗的柴火。锅子烧热了才可以下锅炒菜。别看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我得随时待命,听从指挥。外婆跟灶头打了一辈子交道,轻车熟路地炒着菜也能准确地感知锅子的热度。一会儿锅子太烫,就得减少柴火;一会儿锅子热度不够,就得增加柴火;柴火放得多了,还得把柴火中间挖挖空,这样火就能烧得更旺。外婆经常一边跟我聊天,一边指挥着我。我经常烧着火,被烟熏到、呛到,眼泪直流。但是柴火灶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烹饪方法,用柴火烧出来的饭菜特别香,有一股浓浓的家乡味道。


老灶台



在外婆家,每天出门和小伙伴玩之前,外婆都会嘱咐:“看到咱家里的烟囱冒烟了,就可以回家吃饭了。”不管我们玩得多疯,都会抬头看看自己家的烟囱,其实就是不看,我们也能闻到那熟悉的草木灰香味。这是属于这个村子的味道,而且越来越浓,喷香喷香的,常常勾引着我们贫瘠的味蕾。家人们辛苦劳作一天,扛着锄头回家,老远看到烟囱冒着缕缕炊烟,就感觉到很幸福,这就是家的味道。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精灵。那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蜂窝煤: 一碗妈妈手包的鸡汤馄饨




 十九岁那年,我从杭州化工专科学校(今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奔赴鞍钢公司工作。每年只能在探亲假才能见到家人,习惯了有暖气的北方,冬天的江南反而阴冷潮湿,我只好躲进温暖的被窝。那时候家庭的燃料是煤,家里用的是蜂窝煤炉。蜂窝煤烧出的火不如柴火猛烈,它的火是温吞吞的,不紧不慢,不能很快就能把食物烤焦,它只是用自己的身体暖着一锅锅食物,在细熬慢煮下,让食物释放出最质朴醇厚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蜂窝煤


当黑色的蜂窝煤变成黄泥颜色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蜂窝煤已经烧尽,不能再用了,煤炉里要换煤了。换下的煤球放凉了,弄碎,可以给家里的小猫当猫砂。从前的煤炉蜂窝煤是每天一点不让它熄灭,一天要换上好几只煤球。那时有人用三轮车拉着蜂窝煤沿街叫卖。“卖煤球“卖煤球”……“卖”的音刚落,“煤”往后拖长,然后“煤”字的音还会往上高一个调,这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传遍了大街小巷。

记忆中探亲假的早上,常会被蜂窝煤的味道呛醒。我知道妈妈又生了煤炉在炖老母鸡汤。能让我鼓足勇气离开被窝的,是妈妈手包的鸡汤馄饨。“馄饨”二字乃是北方的叫法,到了南方名字便多了起来:在四川叫做“抄手”,到了广东叫“云吞”,在福建则名“扁食”。虽然卖馄饨的小店全国都有,但总觉得妈妈包的馄饨最正宗、最美味,煤炉上咕嘟咕嘟作响的鸡汤让我饥肠辘辘,美味诱惑我蹿出了被窝。妈妈看到我起来,就开始包馄饨,右手用筷子从装满馅料的盆里沿着盆壁挑起小指指甲盖大小的一撮鲜肉,放在已经摊在左手掌心的四方面皮上,手掌迅速合拢,拇指轻巧地往里杵几杵,一个馄饨就包好了。整个过程不过一两秒钟。包好的馄饨聚拢放在案台上,煤炉的水一滚,就捧着馄饨扔进锅里,舀上一碗鸡汤,撒上虾皮、葱花、榨菜,这时煮馄饨的水已经沸了,舀一瓢凉水让其再煮一会。半分钟后,用漏勺捞起,一碗小馄饨就完成了。那汤是黄澄澄的,馄饨皮薄如蝉翼,隐隐约约透出内里的肉色来,青翠的葱末、暗黄的榨菜,看一眼都让人直咽口水。看着那碗充满母爱的的锟饨,我迫不及待舀上一勺子,送入嘴里,软糯鲜香,真是人间美味!


记忆中的鸡汤馄饨


 去了外地,不再有地道的馄饨,虽然有饺子,但舌尖的享受褪变为机械的咀嚼。虽然工作远离家乡,经历了三线建设的艰苦,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就是妈妈蜂窝煤炉煮出来的小馄饨,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道光,让我战胜了一切困难!2010年之后,家用电器的发展,从城市到农村,煮饭和取暖被电器取代,峰窝煤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煤油炉: 钢城生活中的甜蜜记忆




    1961年初,国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大量人员得了肝炎,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暂缓酒钢建设,技术人员和工人大部分疏散到新疆、陕西、辽宁和内蒙等地。我和部分职工辗转踏上了援建包钢的征程。

在包钢工作期间,我成家了,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草原钢城生活中,有一段我一生中最甜蜜的回忆,这美好的日子,要从一个煤油炉说起。我自毕业分配参加国家钢铁基地建设,先后在鞍山、酒泉和包头工作。成家后一直和爱人两地分居。我第一次用煤油炉子,是1966年。春节探亲假满,决定带爱人去我工作的草原钢城看看。经过两天火车长途奔波,终于到了包头。第二天兴致勃勃地和爱人去单位食堂吃饭,尝尝羊肉汤,还有馍。无奈她生长在江南水乡,吃惯了米饭和鱼虾蔬菜,对着西北的美食,只是浅尝辄止。几天过去,对这里食物、气候的不适应,加上对家乡女儿、父母的思念,她脸庞都消瘦了。治愈乡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家乡美食了。于是同事主动借我一只煤油炉,我每天都给爱人做一道家乡的美食。


煤油炉


煤油炉子的构造很简单:下面是油箱;油箱上面最外层是炉架,炉架是一个活动的铁皮罩子;里面有一圈放捻子的细铁管,细铁管出口在一个圆盘上。圆盘上竖立两层套筒,捻子被夹在中间。套筒上有密密麻麻的小眼儿,便于空气流通。记得煤油炉子点火很麻烦。需要先取下炉架,然后用火柴把每根捻子逐一点着。外部有一只旋钮是用来升降煤油炉捻子高度的,旋到最上面火最大,旋到底即熄火。那个煤油炉子,遇上不完全燃烧时就冒黑烟,室内就乌烟瘴气。加油时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染的双手也难以洗净。

和我那个借来煤油炉子已经诀别半个多世纪了,每当我用着简便快捷的电磁炉和微波炉时,眼前时常会浮现当时的情景。鼻孔里总会飘过一股淡淡的煤油味夹杂着家乡饭菜的香味:炒白菜、辣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虽然是最普通的菜,但是爱人在远离江南数千里的塞外,能尝到我用心做的家乡味道,幸福而甜蜜。煤油炉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缘,是时代雕琢在我脑海中无法抹去的印记,是与家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

           


液化气: 团圆生活中的一道家常菜




  一道家常菜,鲫鱼塞肉,浓油赤酱的重菜,品尝后,不能忘。酥烤鲫鱼,外表焦柔,内里鲜润。可以品尝了,伸一筷,起出一条边的鱼肚,着实是微酥的皮,软嫩的肉,鲜咸而油水。鱼腹的塞肉好像花骨朵一样,临着窗口,迎着风,弹跳绽放,口感比狮子头紧致柔韧,更比红烧肉细腻油润。这道菜常常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但我记忆最深刻的1980年初冬,全家人一起共同完成的这道菜。


鲫鱼塞肉


1978年党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吴江发展需要引进大量人才。包头冶金研究所领导为解决我和爱人孩子长期分居两地问题,经多方努力,我调回吴江经济委员会,并借调到红旗化工厂从事化工产品开发分析检测和标准化工作。厂里为了照顾技术人员,分给我一套液化气瓶和钢制灶台。我兴高采烈把煤气罐用28大杠自行车拉回了家,迫不及待地把液化气装起来。一切准备就绪,我用点火枪点燃煤气,那蓝莹莹的火苗扑扑闪动。老母亲高兴地跑到煤气灶跟前,十分好奇:没有火引子,怎么弄个枪就能点起来了呢?没有柴没有煤,怎么能够燃烧起来呢


煤气灶


家里煤球炉要退役了,全家人团圆了,正好亲戚送来了两条大鲫鱼,为了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我宣布亲自下厨,动手做一道菜:鲫鱼塞肉。太好了!全家人开始在厨房忙碌起来:剥葱的,剁肉的,处理鱼的,热闹非凡!其实,那天我厨艺发挥失常,因为液化气比煤炉旺得多,全家人说笑打闹的喜悦,让我不能专注于发挥,鲫鱼塞肉成了碳烤鲫鱼,那略带糊味的菜,却让大家觉得鲜美无比,比过年还开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简单单的厨房在半个多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何况是如今我们的大世界呢?!

时代在前进,人类在发展,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在今后也会变成历史,在今后未知的时光里,我们的需求也会一步步被满足。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蒯庆生,男,1934年10月出生于吴江黎里古镇。1947年就读于吴江中学,1949年就读于禊湖中学,1954年毕业于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今浙江工业大学)。统一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1955年晋升为技术员,1959年调往酒泉钢铁公司。1961年调包头冶金研究所[稀土研究院]从事科研技术工作。1978年调入吴江经济委员会,晋升为工程师,1995年光荣退休。


END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王丽媛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蒯庆生、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示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往期推荐:





老骥伏枥 修志不已——金家坝社区退休老师屠振雷散记


造房子


禊湖义士  海上名儒


莺脰湖畔的金豆豆一一莺湖工业园(村)


说说平望达顺酱园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