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袁黄祖籍到底在何处?

袁黄祖籍到底在何处?

2020/1/28 0:42:08    作者:  朱萸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4665

  袁黄(15331606)字坤仪,号了凡,是位“洵一代之宗工,百家之汇海”的杰出人物,他精于阴阳、历法、音律、水利、赋役、屯田、马政、歧黄、算学、佛学,等等,可以说是一个奇才与全才。著有《历法新书》、《两行斋集》、《宝坻劝农书》、《了凡纲鉴易知录》、《皇都水利考》、《了凡四训》等。在明末和有清一代,袁黄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直到今天,《了凡四训》依然大受欢迎,打开网络,关于袁黄的电视剧、电影、故事和弘法讲座比比皆是。

  袁黄究竟是吴江人还是嘉善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至今各执一词。笔者认为“袁黄是吴江人”一说更具说服力。

  其实要说清袁黄是哪儿人,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即“祖籍”的概念。祖籍是指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就是说,祖籍在哪儿,首先要尊重这个家族的自我认定。其次要看认定“哪位”祖先的出生地,这样,他的子孙的籍贯就可认定。既然是一种主观认定,那主要由当事者自己决定,而后人或者他人对这个祖籍问题的争论必定难有结论,各执一词。

  毫无疑问,袁黄是以嘉善籍应试科举的,但学籍与祖籍还是有区别的,有时是不可以等同的。因为人口的流动,学籍地有时并不在祖籍地,这样的情况在科举年代是不少的。

  袁黄祖籍何处,要看袁氏家族和袁黄本人的认定。

  赵田袁氏家族对祖籍是如何认定的呢?据现藏上海图书馆的《赵田袁氏家谱》记载,赵田袁氏家族将袁颢列为一世、袁祥为二世、袁仁为三世、袁黄为四世。入赘殳家的袁祥被称为“赘居嘉善”,由《赵田袁氏家谱》可见,袁黄迁回芦墟,不过是归籍而已。《赵田袁氏家谱》中将袁颢称为始祖,袁黄称为始迁祖。而始祖袁颢的出生地恰恰在吴江的芦墟。

  此中,赵田始祖袁颢是个关键人物。袁颢何许人也?《赵田袁氏家谱》如是说:“颢字孟常,号菊泉,永乐甲午(1414年)六月廿四日寅时生,弘治甲寅(1494)九月初十亥时卒,寿八十一岁,配芦墟徐氏良医孟彰公女,合葬吴江二十九都芦墟东杜圩袁家浜。传载吴江、嘉善邑乘。子三:祯、祥、禧。”袁颢是袁顺的次子。

  袁顺,字杞山,在洪武年间是一个拥有40多顷土地的大地主,在嘉善是数一数二的丰饶显贵之家。但富贵的袁顺“豪侠好义,尚气节人,有急投之,不论寒暑早暮,辄倾身赴之”。在朱棣篡权,发生“靖难之变”时,袁顺坚决地反对朱棣,与好友黄子澄密谋匡复,结果事败,从嘉善逃到吴江北门,作《绝命词》后,跳河自尽。其《绝命词》有风萧水寒的壮士之气:“北风萧萧秋水绿,木落松陵野老哭。周武岂不仁,乃耻食其粟。生无益于时,九死又奚赎?吾将从彭咸,宁葬江鱼腹。”一个叫吴三贵的松陵人救了他。这吴三贵也是个豪侠之士,知道内情后,决定破家相救,即使招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袁顺在吴三贵家藏了三个月,躲过了永乐帝的追杀。风头过去后,袁顺又躲躲藏藏地过了十多年,直至禁网渐解,才携妻在吴江居住下来,做私塾教师谋生。第二年,即永乐十二年(1414年)生下儿子袁颢。因为母亲无乳,袁颢被寄养在芦墟的良医徐孟彰家,并改姓徐。后袁颢入赘徐家。袁顺随袁颢定居芦墟。后来朝廷归还了袁家被没收的田地,但袁颢没有再回嘉善,而是将嘉善的田产全送给了族中的子侄。

  袁黄本人又是如何认定的?把袁黄看成何处人,其实最要尊重的是袁黄本人的观点,从袁黄留下来的一些书、信中可以看出端倪。比如《了凡杂著》中,《诗外别传》、《训儿俗说》等署名吴人袁黄、赵田逸农袁黄、前进士东吴袁黄等,大凡袁黄迁居分湖北岸来秀里后,即自署“吴江人”了。

  袁黄是什么时候迁居吴江的?并非是他抗倭援朝、削职归籍的60岁后,而是在他48虚岁那年,即1580年,万历九年(庚辰)。

  袁黄在给叶重第写的墓志铭中如此写道:“余庚辰年得陆龟蒙遗址于分湖之滨,卜筑居之。”第二年(1581年),袁黄的儿子袁俨(若思)出生于芦墟的来秀里,即陆龟蒙遗址处。袁黄的嗣子叶绍袁在《湖隐外史》“名哲”中写到:“司马袁公了凡先生讳黄,祖籍芦墟,后由嘉善迁分湖,复迁赵田。”叶绍袁在袁黄身边生活了18年,直至袁黄去世,叶绍袁说袁黄“祖籍芦墟”,当是最接近袁黄本人意愿的说法,且与《赵田袁氏家谱》的说法相吻合。

  地方上又是如何认为的呢?这要从乡贤祠说起。乡贤是指生长于本地,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明清两朝对乡贤与名宦的祭祀是有严格区分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袁黄与儿子袁俨同入吴江的乡贤祠,成为一时美谈。明清之际,乡贤祠设在孔庙之中,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都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乡贤的祭祀是由国家、地方和民间三方构成的,袁黄、袁俨同入吴江的乡贤祠,由此足见国家、地方、民间乃至袁氏族人对袁黄归籍吴江的认同。

  其实,袁黄究竟是吴江人还是嘉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黄是吴江、嘉善两地共同的财富与骄傲,是值得挖掘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共同推进袁黄研究,挖掘本地文化、历史、社会等资源方面,吴江与嘉善的有识之士都可有所作为。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