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黎川妙笔 闺中名彦——记黎里才女钱与龄

黎川妙笔 闺中名彦

记黎里才女钱与龄

2019/12/3 0:45:06    作者:  查文荣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930

  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数以万计的书画作品中,苏州女画家留传下来的作品非常稀少。据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也不过300多件,如胡与可、柳如是、薛素素等数十人而已,而吴江黎里钱与龄名列其中,她的名字并被载入画史。

  《墨林今话》载钱与龄的绘画:“清逸绝,去闺阁纤媚之态。从兄箨石侍郎(钱载)亦极称之。尤工画梅,尺缣寸纸,得者珍为瑰宝焉”。

  《墨香居画识》载其:“工写生,酷摹曾王母(陈书)笔意”。

  《谈艺琐录》:“所居仰南楼,又多见元明名迹,能言其工拙厚薄之故,皆有理诣”。《吴江县续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均有记述。

  在古代,妇女不出闺阁,从事书画创作的人本身不多,只有在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人家,偶然有一些妇女爱好于书画,但也很少全身心投入,至于有成就的女画家更少,因此古代女画家的传世作品不多。而从事这一技艺的妇女,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家学渊远,大多为耳濡目染所致。

  钱与龄的曾祖母陈书(字南楼)为嘉兴人,是太学生陈尧勋的长女,她的作品被乾隆帝赏识,很多作品有乾隆帝题诗。乾隆帝评她的作品是:“结构总无巾帼气”,因此她成为历史上入藏宫廷最多的女画家。陈书的子孙受她的影响也能书画,其子钱界、从曾孙钱载、曾孙女钱与龄、裔孙钱斐仲等,延续七代在笔墨技法上继承家风,蔚为大观。 

  钱与龄(1763-1827年,字九英),黎里蒯嘉珍(号聘堂、铁厓)妻,蒯氏由附贡生官至广西太平府明江同知,工行草书,尤善汉隶,苍古圆劲,有摹刻《树滋堂法帖》,能作墨梅,间写山水、花果,诗亦清峭,著有《树滋堂诗集》。钱与龄也善诗,所以夫妇俩相互唱酬,书画豫志,终日不倦于蒯氏“七峰园”及园后的“翰墨艇”之中。

  嘉庆三年(1798年),蒯嘉珍授中书科中书充三分书收掌,迁大理寺寺丞,改就外府通判,签分广西,因母之故,奏请改近山东,摄曹州府同知。不久,以丁艰而归黎里,后仍发广西,钱与龄与蒯嘉珍同赴任上,当时诗人王昙等为蒯嘉珍钱与龄夫妇饯行,王在蒯氏夫妇的书画册页上题诗,有“才华内外无人拟,一市梨花两才子”之句,并把夫妇两人比作赵孟頫和管道升夫妇,以及明代黎里的毛以遂和汝文淑。诗的最后写道:“虽无十丈鹅溪绢,已有青山护马蹄。彩色如花一双往,十万山头(西南的十万大山山脉,指广西)向南望。寄取图经山水来,还须示我《南方草木状》”。

  不久因水土不服蒯氏乞休归里,时蒯氏年不过四十,夫妇俩归后书画相娱。钱氏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仰南楼”,仰南即是敬仰曾祖母“南楼老人陈书”。1803年,钱与龄所画的团扇水墨山水,深得陈书遗风,直追元人笔意,题款为:“嘉庆癸亥七月九日襄阳蒯氏画于七峰园翰墨艇”。

  《月下荡舟》是钱与龄画的一幅小册页,用笔疏朗,敷色淡雅,近处数枝柳树婀娜多姿,一叶扁舟从远处驶来,船中主人是访友而归还是月夜访客,这全由观者想象了。对岸一丛丛柳树的身影在暮霭中若隐若现,月色朦胧,云气飘渺,画面以最少的用笔,却渲染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画幅下方分别盖有“九英”和“仰南楼家法”阳文印章。

  陈书善画佛道神像,曾画有《钟馗镇宅图》,钱与龄生动地将其描摹了下来,几乎与陈书原作无辨。像这种画对于钱与龄来说是一个挑战,其用笔与画中的面部神情的刻画要求极高,无一定的人物画基础是不敢尝试的。而钱与龄敢于面对挑战,用笔刚柔相济,正气与霸气跃然纸上,形神兼顾,具女中丈夫之气,实属不易。

  同时代的女诗人赵棻(字婉卿,号子逸)曾有跋钱与龄《含桃练雀横卷》:“钱九英女史,为南楼老人曾孙女,此《含桃练雀横卷》笔意妍润,具有师法,于工密之中别饶风致,允推能品。予向见先司农公藏南楼老人《荷花白鹭》一幅,为仁庙赐本,神采生动,都无笔墨之痕,叹为妙绝。今观此卷,仿佛近之,其能承家学,于此可见……”。

  钱与龄绘画范围非常广泛,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包,她以没骨法画的《高冠图》,画中雄鸡昂首挺立,用笔滋润,背景山石线条柔韧清新,树干淡雅高古。钱与龄又善诗文,有自题画帧云:“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东南第一枝”,为时传诵,著有《闺女拾诵》、《仰南楼闻见集》。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