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指南 >> 方志编纂 >> 学术论文 >> 浅谈在志书编纂中对校对工作把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在志书编纂中对校对工作把握的实践与思考

2014/11/19 9:43:29    作者:  桃源镇志办 汪家雄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787


【内容提要】编纂志书工作,从收集资料到形成初稿,又将初稿改成送审稿,直至定稿排版出版。期间要经过严格审查验收制度,经过多次抄写,反复修改,数次打印,每一易稿都要进行校对。校对是志书整个编纂过程贯穿始终的工作。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如对校对工作掉以轻心,稍有疏忽的话,这不仅仅是留给编纂人员的后悔莫及,遗憾不已的事,而是影响志书质量、存史价值、愧对历史的大事。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各级地方志应严格执行审查验收制度”。苏府办〔2005139号文件也明确要求“严格审查制度,发现问题要认真修改”等重要规定。作为编纂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和《吴江市志》(19862005)行文细则。笔者就志书编纂中对校对工作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在志书编纂校对工作中,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将遗憾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编纂人员最起码的标准,是保证志书质量的一场攻坚战。志书作为一种出版物,但又不同于普通著作等出版物,她是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资料的校对是对史实、人物、背景、时间、地点、引文、数据等进行再一次复核成为一部实实在在的信史、存史。编纂志书的专家学者都能深刻体会到从收集资料到整理分类形成初稿,又将初稿改成送审稿,直至定稿、排版、出书,期间经过多次抄写,反复修改,数次打印,每一易稿都要一一进行校对,校对是地方志整个编纂过程贯穿始终的工作,是十分精细的工作,任何马虎、疏忽都会导致“硬伤”的遗留,给志书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和损失。志书编纂工作人员在编纂期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地方党委、政府又给了编纂办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如果编纂者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对校对工作稍不留神,稍有疏忽的话,这不仅仅是后悔和遗憾的事,而是影响志书质量,存史价值的大事,是我们编纂人员的严重失职。那么,编纂人员如何面对这项艰巨而又关键性的工作呢?

基于地方志乃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之巨著,是靠“众手成志”,校稿工作者又大都是年过花甲的退休人员,他们在长时期的校对工作中由于脑眼疲劳,精力不支等诸多因素,导致漏校,难免有误,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只要通过一次又一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仔细校对,将差错率降到最低是编纂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专家陈其弟所著的《苏州地方志综录·高度重视地方志编纂中的校对工作》一文明确提出三个方面的要点即“认认真真对底本;想方设法校疑点;多查多考定是非”,为编纂人员在校对工作中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同里镇志办主编计东生老师认为“校对工作要确立以我为主的态度,要不厌其烦,不辞其劳地重视校对工作,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据,认真负责,气定神静,做到万无一失”。这一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必须树立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才不辜负上级领导、各界人士、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期望和赋予的历史使命。

校对工作一般是对资料、文字、数据等三要素的校对,关于资料、文字的校对已有专家学者深刻阐明,反复论证。笔者主要就数据校对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出于工作本能和责任心,凡涉及到文字数据、表文数据我均用计算机一一进行验收。笔者在7080年代曾在学校担任财务会计工作,每月的财务报表,每次的统计年报需要的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的态度,尤其是资金平衡表,是财务报表中的“灵魂”,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帐表轧不平不行,为相差几角甚至1分,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绝不能“夹心烂”。10多年时间里,本人每年参加市教育局期初教育事业情况报表和人事年报等汇总工作,期间也有几次参加苏州市教育局的期初教育事业各类报表的汇总工作,面对庞大烦琐的数字、报表又繁多的情况,几十张的报表汇总能做到横碰到边、竖碰到底、不“夹心烂”,数字不开天窗,表与表之间要上下联通、环环贯通,直至“碰龙门”才放心。多年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得到学校、局领导的认可和信任。基于此,在校对志书中的统计数字时,也不例外,细心核对。下面我将在审阅志书数据核对中发现的问题例举几则如下:

1.《桃源镇志·铜罗卷》“19702003年铜罗镇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中,死亡人数、死亡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有明显错误,差错达30余处,不一一详列;“19552003年铜罗镇粮食总产统计表”右上角计量单位为“公斤、万公斤”,而表文总产用“千公斤”计量,明显不符,加上数据又有错误,在无法修改的情况下,我只能通知原铜罗卷的编纂人员将原始报表送来,花大力气重新制表;“19882003年铜罗法律服务所情况统计表”有9条总计数字累计错的有6处,差错率占66.67%,太粗心了吧!

2.为汲取“专志”之营养,笔者参阅了《吴江市教育志》的送审稿,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本人主要阅读《吴江市教育志》第十六章“学校”与桃源镇相关的各校概况,阅读中,发现《吴江市教育志》中“青云中心小学沿革”与《桃源镇志·青云卷》学校沿革有两个内容明显不符:其一,关于青云中心小学创办时间的界定有差异;其二,关于200810月,青云中心小学整体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的情况有讹误(《吴江市教育志》的下限时间至2008年底)。我立即与市教育志编志办人员联系,通过商椎,认定《桃源镇志》青云中心小学创办时间是正确的,其次,《吴江市教育志》送审稿上的原句是“2008108日,青云中心小学整体迁至原青云中学北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936公顷,建筑面积4984平方米……”。此资料明显有两个错误,一是学校占地面积22936公顷,(《吴江市教育志》学校占地面积均用“公顷”作计量单位)误在没有加小数点,应当改为2.2936公顷,校舍面积相差1个平方米,应更改为4985平方米,二是此资料系青云中心小学原老校区的面积即学校占地面积为229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85平方米,而2008108日搬迁后的青云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应当为146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资料来自《吴江市教育局教育事业概况》(20092010学年期初小学办学条件情况表),为市教育局法定数据。通过联系进行核实,《吴江市教育志》编纂办领导认为我所反馈的资料是正确的,建议中肯,出发点善意,表示感谢,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协调统一,纠正了“两志”在同一内容上出现差异的弊端。以上两个方面的归结,析其原因是为撰写学校沿革的人员未与镇志办编纂人员“通气”之缘故。

3.在编纂《桃源镇志》“续志”过程中(续志编纂下限时间至2010年底)为使资料内容丰富、翔实、更趋完美,我向镇统计站借阅了20032010年《吴江统计年鉴》。基于年鉴是一本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涉镇大量的相关资料,使我感到欣喜无比,真正品尝到“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的滋味。在汇集20032010年资料时,采取的不是“照搬照抄,拿来主义”的态度,尤其是汇集桃源镇28个行政村村级资料时进行认真核对,8年的单项数据罗列在每一张表上时,发现上下年度数据对比相差悬殊,差错凸显出来。下面列举两表,“20032010年桃源镇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分村统计表”中:广福村2004年经济总收入为16208万元,20053068万元,200616396万元,2005年与上下年对比明显误差了一个亿;青云村2005年为20430万元,误写成2043万元,200623486万元误写成3486万元;后练村200512983万元,误写成983万元。经查找,此表2005年误写(误印)6处,20065处,20081处。“20032010年桃源镇各村民营企业工业产值统计表”中,利群村2006年应为31000万元,误写成3100万元;桃花源村2005年应为3214万元,误写成13214万元;青云村2007年应为17280万元,误写成7280万元;新蕾村2006年应为1285万元,误写成285万元。经查找,此表2005年误写(误印)1处,20062处,20071处,20092处。以上两表中,差错的数字90%以上达到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工作人员太疏忽,太马虎了吧,甚憾!本人通过核实,均将有差错的地方纠正过来。

从以上3个实例来看,笔者究其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⑴原始底稿有差错;⑵反复修改造成新的差错;⑶多次核对直至排版均未校出差错;⑷对数据大起大落缺少分析、对比、检验,导致差错。

笔者在早年曾听到电影界的一句话——“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试想,电影从拍摄到剪接形成“拷贝”,直至发行放映,耗资庞大,发现问题,悔之晚已!联想志书在编纂过程中应当引以为鉴,地方党委、政府对编纂志书投入的三力(人力、财力、物力)之多,编纂人员倾注的心血之多,领导、各界人士、父老乡亲期望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志书是长期档案,永久档案,具存史价值毋庸置疑,含金量应该是最高的,她是一部集广泛性、特殊性、规范性、严肃性、统一性、协调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永久性为一体的鸿篇巨著,志书编纂人员应当为这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放光彩而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州地方志综录》陈其第

2〕《吴江二轮修志培训手册》主编 费云林

3〕《镇志总纂中应注意十个问题》计东生

?之?6? ?? } ?} 生活话语的一部分,让公众成为方志文化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例如吴江区曾在吴江电视台开办“吴江闲话”专栏节目,壮大吴江方志文化传播的声势和规模。二是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创办面向大众的地情信息网站。因为大众传媒在发布时间、发布方式、发布次数以及信息取舍上总会有自己独立的策略,未必能够完全实现地方志的传播意图。而地方志机构通过创建自己的宽带多媒体网站,利用文字、图片、声像以及博客、QQ群、BBS、论坛等多种形式将方志文化相关信息做到网页上,强化其互动功能,使地方志的文化理念、最新动态、地方志书、综合年鉴等信息资源充分传播。如吴江档案局在网上开设《吴江通》,设置“域内史探” “区况概览”,“地情e库”,“水乡畅游”等专栏,系统深入地传播了吴江区的地情信息资源。吴江社区教育学院开设“吴江市民学习在线”,设置“吴江文化”专栏,全面生动具体地介绍吴江的地情和人文景观,同时还多次在网上举办地方志有奖问答活动,使方志文化能够传播到社会的底层


三.    信息化时代中的方志文化的利用

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开发的目的也在于利用。方志资源是人类创造历史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记述,对于当今如何尊重历史,尊重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方志是经济建设的参考凭藉。志书中荟萃了大量的地情资料,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发展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志书的作用,纷纷到志书中淘金,不仅促进各地特色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吴江同里古镇曾是一个偏僻落后的水乡,改革开放以来,同里镇的干部群众从《同里镇志》中获得了同里古建筑多的线索,积极开发利用,使同里一跃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震泽,黎里古镇,也从镇志中开发“师俭堂”和“柳亚子故居”等历史资源,使这两个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而盛泽镇依靠挖掘丝绸文化,从“日出万片,衣被天下”的“绸都”建设成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盛泽的“东方丝绸市场”成为中国纺织第一市场,年销售量年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吴江和苏州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是为文化建设服务,方志是文化建设的资料宝库。地方志首先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手资料,地方志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数据库。地方志的艺文志中荟萃了大量的诗词文赋,荟而萃之,可编辑旅游诗词集、风物诗词集,在为发展地方旅游事业服务的同时,更可以研究一地之文风。例如古镇平望历来人文荟萃,唐宋元明清期间,曾诞生140多位书画家和诗人作家。目前,平望镇上的民间文艺家陈志强,根据各地地方志的资料,创作了《水乡名镇》《水乡名镇名园名宅》《鲈乡风情》《吴江胜迹》《吴风越韵》《平望》《吴风越韵满鲈乡》等20部地情著作,成为吴江地域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另外,一些方志中所收录的诗词又为诗词辑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第三,地方志是文学艺术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利用地方志进行文学艺术创作自古有之,仅以吴江为例,就群体创作而言,自南朝,特别是唐代以后,数不清的诗文,都将方志的有关记载作为创作素材,甚至将方志文字直接融入作品之中。就个体作家而言,历史上许多卓有成效的文学家从地方志吸取营养,通过对地方志的研读,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当代大诗人柳亚子,写出了大量与地方人文历史有关的诗篇,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历史内涵,就不可能写得深刻,而只能流于肤浅。由于地方志中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地情资料,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鲜为人知的地方史料,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促进文学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有感染力,所以不少乡土作家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力辟读志用志蹊径,创作了富有诗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芦墟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就具有独特的芦墟风土民情。

三是为社会建设服务,方志是社会建设的珍贵史料。首先,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的社会史、民俗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志书可以为研究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民族学和宗教等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地方志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无论历史与现实,方志都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吴江的革命烈士张迎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等杰出人物成为吴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爱国主义是方志的优良传统。具体地说,方志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炽热的桑梓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确的疆土意识,鲜明的憎爱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方志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志是研究社会建设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四是为生态建设服务,方志是生态建设的可靠记录。地方志中有关一地自然历史之递嬗、水旱灾害形成、气候物候变化、山川变迁、风沙消长等方面的记录,为我们进一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提供了系统、翔实、完整的生态建设史料。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地方志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积极推动方志文化传播,培养公众的方志文化意识,依法确保必要的专项经费和技术力量,提升方志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断扩大地方志的影响力,发挥地方志的作用。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